登陆注册
1761300000010

第10章 勤谨和缓谈治学(5)

我在民国十七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方法与材料》,已收在《文存》第三集内,后来又收在《胡适文选》里面。我不必详细的讲它了。大意是说:材料可以帮助方法;材料的不够,可以限制做学问的方法;而且材料的不同,又可以使做学问的结果与成绩不同。在那篇文章里面,有一个比较表,拿西历一六○○年到一六七五年,七十五年间的这一段历史,与东方的那段七十多年间的历史相比较,指出中国和西方学者做学问的工作,因为所用材料的不同,成绩也有绝大的不同。那时正是傅先生所谓顾亭林、阎百诗时代;在中国那时候做学问也走上了一条新的路,走上了科学方法的路。方法也严密了;站在证据上求证明。像昨天所说的顾亭林要证明衣服的“服”字古音读作“逼”,找了一百六十个证据。阎百诗为《书经》这部中国重要的经典,花了三十年的工夫,证明《书经》中所谓古文的那些篇都是假的。差不多伪古文里面的每一句,他都找出它的来历。这种科学的求证据的方法,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这种方法与西洋的科学方法,是同样的了不得的。

但是在同一个时期,一六○○~一六七五年这一段时期,——西洋做学问的人是怎么样呢?在十六世纪初年,荷兰有三个磨玻璃的工匠,他们玩弄磨好的镜子,把两片镜片叠起来,无意中发明了望远镜。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意大利的一位了不得的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便利用这一个原理,自出心裁的制造成一个当时欧洲最完美的最好的望远镜。从这个望远镜中发现了天空中许多新的东西。同时在北方的天文学家,开普勒(Kepler)正在研究五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他对于五大行星当中火星的轨道,老是计算不出来,但是收集了很多材料。后来开普勒就假设说,火星轨道不是平常的圆形的而是椭圆形的;不但有一个中心而且有两个中心。这真是大胆的假设;后来证实这个假设是对的,成为着名的火星定律。当时开普勒在北方,伽利略在南方,开了一个新的天文学的纪元。伽利略死了二三十年以后,荷兰有一位磨镜工匠叫做李文厚(Leeuwenhoek)。他用简单的显微镜来看毛细管中血液的运行和筋腱的纤维。他看见了血球、精虫,以及细菌(1675年),并且绘了下来。我们可以说,微菌学是萌芽于西历一六七五年的。伽利略并且在物理学上开了新的纪元,规定了力学的几个基本原理。

就在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西历1642),一位绝大的天才科学家——牛顿(Newton)——在英国出世。他把开普勒与伽利略等人的发现,总结起来,做一个更大胆的假设,可以说是世界上有历史以来最大胆的二、三个假设中的一个,就是所谓万有引力的定律。整个宇宙所有这些大的星,小的星,以及围绕着太阳的各行星(包括地球),所以能够在空中,各循着一定的轨道运行,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有万有引力的缘故。在这七十五年中,英国还有两位科学家我们必须提到的。一位是发明血液循环的哈维(Harvey),他的划时代的小书是一六二八年出版的。一位是了不得的化学家波耳(Boyle),他的在思想史上有名的着作《怀疑的化学家》是一六六一年出版的。

西方学者的学问工作,由望远镜、显微镜的发明,产生了力学定律、化学定律,出了许多新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理学家。新的宇宙出现了。但是我们中国在这个时代,在学者顾亭林、阎百诗的领导下做了些什么呢?我们的材料是书本。顾亭林研究古韵,他的确是用新的方法,不过他所用的材料也还是书本。阎百诗研究古文《尚书》,也讲一点道理,有时候也出去看看,但是大部分的材料都是书本。这三百多年来研究语言学、文字学所用的材料都是书本。可是西方同他们同时代的人,像开普勒、伽利略、牛顿、哈维、波耳,他们研究学问所用的材料就不仅是书本;他们用作研究材料是自然界的东西。从前人所看不清楚的天河,他们能看清楚了;所看不见的卫星,他们能看见了;所看不出来的纤维组织,他们能看出来了。结果,他们奠定了三百年来新的科学的基础,给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而我们这三百多年来在学问上,虽然有了了不起的学者顾亭林、阎百诗做引导,虽然可以说也有“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但是因为材料的不同,弄来弄去离不开书本,结果只有两部《皇清经解》做我们三百年来治学的成绩。这个成绩跟三百年来西方科学的成绩比起来,相差真不可以道里计。而这相差的原因,正可以说明傅先生的话:凡是能够扩充材料,用新材料的就进步;凡是不能扩充新的材料,只能研究旧的,间接的材料的就退步。我在那篇文章里面有一张表,可以使我们从这七十五年很短的时间中,看出材料不但是可以限制了方法的使用,而且可以规定了研究的成绩如何。所以我那篇文章后面也有一个和傅先生相类似的意见,就是说:做纸上的考证学,也得要跳过纸上的材料——老的材料,去找新的材料,才可以创造出有价值的成绩。我那篇文章虽然没有他那一种远大的大规模的计划,但是也可以做为他那篇历史上很重要的宣言的小小注脚。我们的结论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地方是我始终没有他那样大规模的梦想:做学问的团体研究,集团研究(Corporate Research)。培根在三百多年前曾有过这种梦想——找许多人来分工合作,大规模的发现新的真理,新的意思,新的原则,新的原理;在西洋各国已经逐渐实现了。中国方面,丁文江先生在北平创立了中国地质调查所,可以说是在北方的一个最重要学术研究团体,为团体研究,以收集新材料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土。在民国十七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尤其是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在中国的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各方面,充分的使用了傅先生的远大的见识,搜罗了全国第一流的研究人才、专家学者,实地去调查、去发掘。例如,安阳的十五次发掘,及其他八省五十五处的发掘,和全国各地语言语音的调查:这些工作,都是为扩充新的材料。除了地质调查所以外,历史语言研究所可以说是我们规模最大成绩最好的学术研究团体。我们也可以说,中国文史的学问,到了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以后才走上了完全现代化完全科学化的大路,这是培根在三百年前所梦想的团体研究的一个大成绩。

不论团体研究也好,个人研究也好,做研究要得到好的成绩,不外上面所说的三个条件:一、直接的研究材料;二、能够随时随地扩张材料;三、能够扩充研究时所用的工具。这是从事研究学问而具有成绩的人所通有的经验。

我在开始讲“治学方法”第一讲的时候,因为在一广场中,到的人数很多,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所以只能讲一些浅显的小说考证材料。有些人认为我所举的例太不重要了。不过今天我还要和诸位说一说,我用来考证小说的方法,我觉得还算是经过改善的,是一种“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我可以引为自慰的,就是我做二十多年的小说考证,也替中国文学史家与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扩充了无数的新材料。只拿找材料做标准来批评,我二十几年来以科学的方法考证旧小说,也替中国文学史上扩充了无数的新证据。

我的第一个考证是《水浒传》。大家都知道《水浒传》是七十一回,从张天师开始到卢俊义做梦为止。但是我研究中国小说,觉得可以分为两大类。像《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是第一类,是创造的小说。另一类是演变的小说;从小的故事慢慢经过很长时期演变扩大成为整部小说:像《水浒传》《西游记》《隋唐演义》《封神榜》等这一类故事都是。我研究《水浒传》,发现是从《宣和遗事》这一本很小的小说经过很长的时期演变而来。在演变当中,《水浒传》不但有七十一回的,还有一百回的、一百二十回的。我的推想是:到了金圣叹的时候,他以文学的眼光,认为这是太长了;他是一个刽子手,又有文学的天才,就拿起刀来把后面的割掉了,还造出了一个说法,说他得到了一个古本,是七十一回的。他并且说《水浒传》是一部了不得的书,天下的文章没有比《水浒》更好的。这是文学的革命,思想的革命;是文学史上大革命的宣言。他把《水浒》批得很好,又做了一篇假的序,因此,金圣叹的《水浒》,打倒一切的《水浒》。我这个说法,那时候大家都不肯相信。后来我将我的见解,写成文章发表。发表以后,在日本方面做学问的朋友告诉我说:日本有一百回、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后来我在无意中又找到了一百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和一百十九回本。台大的李玄伯先生也找到一百回本。因为我的研究《水浒传》,总想得到新的材料,所以社会上注意到了,于是材料都出来了。这就是一种新材料的发现,也就是二十多年来因我的提倡考证而发现的新材料。

关于《红楼梦》,也有同样情形。因为我提倡用新的观点考证《红楼梦》,结果我发现了两种活字版本,是乾隆五十六年和五十七年的一百二十回本。有人以为这个一百二十回本是最古的版本,但也有人说《红楼梦》最初只有八十回,后面的四十回是一个叫做高鹗的人加上去的。他也编造了一个故事说:是从卖糖的担子中发现了古本。我因为对于这个解释不能满意,总想找新的材料证明是非,结果我发现了两部没有排印以前的抄本,就是现在印行出来的八十回本。

因为考证《红楼梦》的关系,许多大家所不知道的抄本出现了。此外,还有许多关于曹雪芹一家的传记材料。最后又发现脂砚斋的评本《红楼梦》,虽然不完全,但的确是最早的本子——就是现在我自己研究中的一本。后来故宫博物院开放了,在康熙皇帝的一个抽屉里发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一大批秘密奏折。这个奏折说明当时曹家地位的重要。曹雪芹的曾祖、祖父、父亲、叔父三代四个人继续不断在南京做江宁织造五十年,并且兼两淮盐运使。这是当时最肥的缺。为什么皇帝把这个全国最肥的缺给他呢?因为他是皇帝的间谍,是政治特务;他替皇帝侦查江南地方的大臣,监视他们回家以后做些什么事,并且把告老回家的宰相的生活情形,随时报告皇帝。一个两江总督或江苏巡抚晋京朝圣,起程的头一天,江苏下雪或下雨,他把这个天气的情形用最快的方法传达给皇帝。等到那个总督或巡抚到京朝见时,皇帝就问他“你起程的头一天江苏是下雪吗?”这个总督或巡抚听到皇帝的这个问话,当然知道皇帝对于各地方的情形是很清楚的。因此就愈加谨慎做事了。

我所以举《红楼梦》的研究为例;是说明如果没有这些新的材料,我们的考证就没有成绩。我研究这部书,因为所用的方法比较谨严,比较肯去上天下地动手动脚找材料,所以找到一个最早的“脂砚斋抄本”——曹雪芹自己批的本子——,和一个完全的八十回的抄本,以及无疑的最早的印本——活字本——,再加上曹家几代的传记材料。因为有这些新材料,所以我们的研究才能有点成绩。但是亦因为研究,我们得以扩张材料:这一点是我们可以安慰自己的。

此外如《儒林外史》,是中国的第一部小说。这本书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吴敬梓做的。当我在研究时,还不知道作者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我为了考证他的人,要搜求关于他的材料。不到几个月的工夫,就找到了吴敬梓诗文集全集,后面还附有他儿子的诗。这厚厚的一本书,在书店中别人都不要的,我花一块半钱就买到了。这当是一个海内孤本(我恐怕它失传,所以重印了几千册)。就拿这种考证来讲,方法与材料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材料,就没有法子研究;而因为考证时能够搜求材料,又可以增加了许多新材料。

我再用佛教史的研究说明扩张材料。我那年在英国大英博物院看敦煌卷子的时候,该院一位管理人告诉我说:有一位日本学者矢吹庆辉刚刚照了许多卷子的影片带回去。后来矢吹庆辉做了一本书叫《三阶教》。这是隋唐之间佛教的一个新的研究;用的材料,一部分是敦煌的卷子,一部分是日本从唐朝得来的材料。

我搜求神会和尚的材料,在巴黎发现敦煌所藏的两个卷子。我把它印出来以后,不到三年,日本有位石井实先生,买到了一个不很长的敦煌的卷子,也是与神会和尚有关的材料。这个卷子和我所发现的材料比较起来,他的前面一段比我发现的少,后面一段比我发现的多。这个卷子,他也印出来了。另外一位日本学者铃木,也有一卷关于神会的卷子;这和我所发现的是一个东西,但是抄写的不同,有多有少,可以互相补充。因为考证佛教史中禅宗这个小小的问题,增添了上面所说的许多材料。

日本的矢吹先生在伦敦博物院把敦煌所藏的卷子照了许多影片带回日本以后,日本学者在这些照片里面发现了一件宝贝,就是上面讲到的,南方韶州地方不认识字的和尚,禅宗第六祖慧能的语录——《坛经》。这是从来没有的孤本,世界上最宝贵的本子。这本《坛经》只有一万一千言;在现在世界上流行的本子有二万二千言。这本《坛经》的出现,证明现在流行的《坛经》有百分之五十是后来的一千多年中和尚们你增一条,我添一章的加进去的,是假的。这也是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发现。总之,因为我考证中国佛教新的宗派在八世纪时变成中国正统的禅宗的历史,我就发现了许多新的材料。

最后我感谢台湾大学给我这个机会——讲学。我很惭愧,因为没有充分准备。我最后一句话,还是我开头所说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求证当中,自己应当自觉的批评自己的材料。材料不满意,再找新证据。这样,才能有新的材料发现;有新材料才可以使你研究有成绩、有结果、有进步。所以我还是要提一提台大前任校长傅先生的口号:“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1952年12月6日)

(这是1952年12月1、5、6日,胡适在台湾大学的讲演。原载1952年12月2、6、7日台北《中央日报》)

治学方法(二)

同类推荐
  • 戴望舒作品集(三)

    戴望舒作品集(三)

    戴望舒能在文学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很好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戴望舒的爱情诗在表现爱情的隐私性以及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意象方面,明显地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连释。同时,爱情成为诗人人生体验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体现了戴望舒诗歌的现代性。综言之,戴望舒的爱情经历是现代的,爱情特质是现代的,但他所赋予的表现形式却是古典的、传统的。
  •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是教科书上的伟光正符号?是新闻中开会决策的政治中心?是住行各种闹心的雾霾地标?还是金融巨富的江湖传说?在实实在在生活在北京四十多年的老猫眼里,还有一个当下的浸泡在生活里的大城市,有太多的留人和不留人,有太多的梦想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太多的选择和眼高手低,所以也有太多的纠结……当然,因为人多,这里还会有各种争抢,主动的和被迫的——而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无论相处多久,我们都只是过客而已。
  • 为什么是哀歌

    为什么是哀歌

    现在回想,就《哀歌五十四章》,春天我在太行山上,就给诗人潞潞打过一次长话。在电话里,潞潞除对李杜这次颇具规模性的诗歌创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还特别强调了作品中的语言环境:较之诗人以往的创作,尤在语流、语感上,均有明显的变化和改善。我在陵川老家那个拆了围墙的老院子周遭转悠着,举着那个可以在省内漫游的太原小灵通,说了一大通。我的观点颇多。其中,我还从李杜《哀歌》的创作,一直延伸至今日多部优秀诗作反而出自于那些多年罢笔不写的沉寂者之手。从96年、97年计,李杜亦沉寂了十年。同样,《哀歌》也不是单摆浮搁的。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发现最美

    发现最美

    胶东在线《接力寻美 温暖中国》新闻专题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对于地市级网站来说,不仅是至高的荣誉,也是巨大的鞭策。基于烟台“最美女孩”刁娜舍身挡车救人事件而策划发起的“爱传百城”活动,与全国百家城市网站联动,挖掘出各地众多的“平民英雄”,实现了一城传百城,让“最美之花”开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该书与获奖新闻专题同名,共分发掘最美、礼赞最美、传承最美、感动最美、践行最美五个篇章,重新梳理了在发掘、放大刁娜这一典型人物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做法。
热门推荐
  • 琴声远何处莫凭栏

    琴声远何处莫凭栏

    驱魔少女?沈意醉意外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作为局外人的她,只想每天吃饭睡觉打豆豆,顺便找找回家的路。熟不知,她的到来早已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直到遇见墨离泫,她才在这个世界找到一丝归属感。请看他们二人如何相伴捉鬼打怪斗僵尸,一展沈氏驱魔家族傲骨。作者:傲骨是不存在滴,痛骨神经倒是有几条,要不要?沈意醉:闭嘴!(拿出五十米大砍刀)墨离泫:意儿,说得都对!作者:弱小可怜,瑟瑟发抖~
  • 穿成秀才之女

    穿成秀才之女

    落水醒来,白水芯成了白水馨,家徒四壁,没田缺粮,还有个病殃殃的秀才爹,好在没什么极品亲戚,就在白水馨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却被镇上的混混老大看上了,于是镇老大努力的把小娇妻叼回了窝。成亲后没想到这镇上杜老大不但宠妻还是个挺有本事的,带着她一路过关斩将,让她当上了一品诰命的将军夫人。
  •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书为《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 重生空间之田园医女

    重生空间之田园医女

    现代中医世家传人凌筱雅只是在飞机上迷迷糊糊的睡了一觉。醒来之后,竟然成为大梁朝被人一巴掌扇死的悲催小农女。秀才爹爹早逝,娘亲病弱,姐姐弟弟都是软柿子,任人打来任人骂。一家子挤在一个破陋不堪的小屋,极品亲戚见天儿的欺负人!丫丫的!姑娘不发威,你就把我当病猫啊!好不容易分了家,可日子如此穷困,脱贫致富是关键!娘亲病弱,没关系,俺有空间灵泉包治百病!姐姐弟弟是软柿子,没关系,俺将他们调教成腹黑包子!买土地,种果树,酿果酒;建大棚,种蔬菜,做美食!终于,凌筱雅利用空间将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极品亲戚又来打秋风!丫的,极品亲戚来一个,我打一个,来一双打一双!可是谁来告诉她,原主的身份竟然如此不简单,竟然是公主的女儿——回到京城之后,凌筱雅才知道原先她认为的极品亲戚真不算什么,京城的这些才是真正的极品中的极品啊!精彩片段抢先看某女咬牙启齿的看着眼前的冰山男子,冷飕飕的开口,“就是你在外面说,我是你的人?”冰山美男面不改色,一本正经的开口,眼底是化不开的浓浓深情,“除了我,你还想嫁给谁?”某女不爽的瞥了一眼冰山男子,“除了你,想娶本郡主的人,能从这里排到凤阳村!”“这世上只有我一个能娶你,要是你敢嫁给别人——”“如何!”某女不服气的抬起下巴,一脸傲娇的开口。“要是你敢嫁其他男人,你就只有当寡妇的命了!所以你还是乖乖地等着嫁给本将军吧!”某女的嘴角抽了抽,她绝对相信这冰山能做出这种事情,其实想想,这冰山长得也不错,而且没通房没小妾,嫁给他也不亏!于是某女决定了!“好,嫁给你也行!不过你要立马出去辟谣,本郡主才不是你的人,你是本郡主的人才对!”某女可是立志要做女王的!某冰山脸迅速崩溃!
  • 偷天帝尊

    偷天帝尊

    以武入玄,进而化幻,凭天马行空之念,夺位面空间之力,成为世上最强者,也成为世上最孤独者。纵然偷天换地,却也寻不回岁月的悲欢,止不住爱恨的别离。
  • 仙界归来当赘婿

    仙界归来当赘婿

    被压抑五千年本性的逗比天才仙王姜翰,为了破局不惜放弃仙王之身,重新回到地球上,成为一个十八岁的傻子,为了修仙的路上不孤独,身价几千亿的他,决定要吃着软饭,将自己的老婆培养成仙王。
  • 瑶依天下

    瑶依天下

    重生前谷瑶依是卧病在床的废物将军,就连自己的父亲含冤入狱她都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最后被活生生气死。重生后,她成了当朝最尊贵的长公主――华裳。面对嚣张跋扈的宠妃,专横弄权的朝臣,她毫不留情的开始了打脸之路。她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恣意妄为的谷瑶依又回来了!欠她的命,她会一笔一笔全部讨回来,谁也别想逃!PS:喜欢的小可爱们,你的收藏和推荐就是我的动力哦!我会继续努力加油,谢谢么么哒^o^
  • 红色学者:思想与人生的传奇之旅

    红色学者:思想与人生的传奇之旅

    如今健在的老一辈学者中,早年曾经参加过革命斗争的,为数已经不多,现年已经74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梁志学研究员乃是其中之一。梁先生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接受过枪林弹雨的洗礼,其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在今天年轻一代学子们的眼里,已是一个个富有浓厚传奇色彩的趣闻故事。2004年底,梁先生应邀到上海交通大学讲演,与该校哲学系的部分老师、研究生进行了座谈。梁先生思路清晰、视野开阔,谈及学术思想与学人故事,滔滔不绝引人人胜。他的谈话里包含了很多学术史价值非常丰富且已鲜为人知的内容,对后辈学人定有裨益。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自然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自然奇迹

    本书从世界范围内遴选了50个大自然的奇迹,按照世界大洲分为六章,全景式地集中展现了高山、沙漠、瀑布、岩石、洞穴、森林、湖泊、火山等50个壮丽的奇观,内容涵盖全球,从非洲的原野沙漠到美洲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到亚洲的珠穆朗玛峰:从流淌着滚烫熔岩的维苏威火山到白雪皑皑的富士山……这些奇迹在诉说着大自然的伟大。
  • 老公大人举起手

    老公大人举起手

    白思涵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没事喜欢泡在自习室里,自习室里有空调,又安静。白思涵是B市公安大学的一名学生,人看起来比较瘦弱,给人一种弱不经风的感觉,但是她在体能方面的表现,不亚于班上任何一个男生。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吃苦耐劳,思维敏捷。翻看了几页书,白思涵觉得小腹有些疼痛,隐隐地感到一股热流涌了出来,熟悉的感觉让她知道发生了什么,身旁没有熟悉的人,自习室的一楼有个小卖部,白思涵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