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300000020

第20章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2)

这并不止是平常所谓“守经”与“达权”的问题。这是道德的性质的问题,是道德的中心问题。荀卿说的最好:“人无动而不与权俱。”权是一个秤锤。道德本无定名,只是虚位,就如那秤上的星点一样。道德的生活是随时随地求个正当的生活,就如那秤上的提绳一样,故说“人无动不与权俱”。假如天下的道德都是不变的,都是不须随时随地去求个正当的,那么,我们只消凭着理想做一部《道德经》或一部《道德教科书》,就可以施诸四海而皆准,行诸万世而不惑了。道德教育就不成问题了。无奈人事是复杂的、变迁的、个别的。因为复杂,故没有简单的应付;因为变迁,故没有刻板的标准;因为个别,故没有根本的解决。明末高攀龙说得好:

唯权乃所以为经也。非权则经不可用矣。经,譬之秤也。权,则秤锤也。秤一定不可移,(即我说的那秤上的星点,还即是虚位,并非真一定不可移。)权则随轻重而定。故权字即时字也。

(《东林论学语》上)

我们现在可以下“道德”的定义如下:

依着个人的智慧的光明,对于那复杂、变迁、个别的人事问题,在行为上随时随地做相当的应付:这就是道。

这种行为,久而久之,习惯了,圆熟了,不须勉强了,成了品性了。这就是品格的养成,这就是德。

现在我们可以讲“道德教育”了。

向来中国人的道德教育有三种:

第一,大多数人的道德教育完全是不名道德教育的道德教育。他们不晓得什么“修身”、“正心”、“伦理”,他们也不晓得什么“性”、“仁”、“良知”、“主敬”。他们的智慧是很有限的,他们的生活问题也是很有限的。他们用那有限的经验与知识来应付那有限的生活问题,——一点一滴的活知识,用在一点一滴的活问题上,——居然也往往有很正当的行为,居然也往往养成很正当的品格。

第二,还有少数的人,想从书本子里得着一种道德教育。他们谈心,谈性,谈良知良能,谈正心诚意,谈主一主敬,谈修身,谈道德仁义。然而这种道德教育的效果可实在不多。有时候,他们用强制的方法,立功过格,写座右铭,至多也不过成一种束身自保的道学先生。有时候,这种功夫完全当不得一个粉面村姑娘的一盼,也禁不住一只大元宝的光焰。比较上,功效最大的还是一部《觉世真经》,和一部《太上感应篇》、一篇《阴骘文》。清朝的刑名大家汪辉祖,学问总算是好的了,然而他自己说他一生所以不敢做恶事,全靠他每天早起念三遍《感应篇》!其实何止汪辉祖一个人?一部《正谊堂全书》(清张伯行编刻,为程朱一派的理学书的最大结集。)那里比得上这一小本《太上感应篇》?这种书本子里的道德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班《感应篇》的信徒;他们不敢做恶事,因为怕近报在己身,远报在儿孙;他们也做点好事,因为他们要积点阴骘,延寿一纪,贵子双生!天下的大傻子也出在他们里面,天下的大奸巨猾也出在他们里面。最大的成绩也不过几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好好先生。若想单靠这种道德教育就可以产出一些能做大事的王守仁、曾国藩,那是没有希望的。

第三,到了晚近的时期,一些谈教育的人提出“三育”的名称:体育、智育、德育,——在学校的课程里分出一两点钟来,专教“德育”。小学里叫做读经与修身,中学以上叫做读经与伦理。这种教育效果,我们也看见了。学生见了这种功课,觉得毫无趣味,打瞌睡的打瞌睡,看小说的看小说。即使用功的学生把一部修身教科书记得烂熟,考试时得着个一百分,究竟于学生的行为上有什么用处?况且我们既把“德育”特别提出,列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那么,其余的学科——国文、历史、地理、数学、理化、博物等,——明明也是可以宣告独立的了。当初提倡“三育分立”的人,本意是提高“德育”,不料反把“德育”降为一种讨厌的科目!

以上三种道德教育的方法,我们若用成绩来批评他们,自然要算第一种“不名道德教育的道德教育”的成绩最大了。我们中国的背脊骨,还须靠这一班真有道德的老百姓。其余那两种“自命道德教育的道德教育”,却不曾有什么可以使人心服的成绩。这种比较,使我们明白一个教训:

用“道德教育”来教道德,远不如不用“道德教育”来教道德。换句话说,就是:“直接教道德,远不如间接教道德。”再说的骇人一点,就是:“教道德,远不如不教道德。”“间接教道德”就是用经验与知识来应付生活的问题,这虽不是教道德,而结果却是一种最有成效的道德教育。

那么,我们难道应该完全效法这种自然的、不自觉的道德教育吗?这又不然。这种不自觉的道德教育很有流弊:(1)因为不自觉,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此为在天津教育厅的讲演词,全稿未写完,故难于确定写作日期。收入《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12册(耿云志主编),黄山书社1994年版)

慈幼的问题

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这三点都很扼要,只可惜我们中国禁不起这三层考察。这三点之中,无论那一点都可以宣告我们这个国家是最野蛮的国家。我们怎样待孩子?我们怎样待女人?我们怎样用我们的闲暇工夫?——凡有夸大狂的人,凡是夸大我们的精神文明的人,都不可不想想这三件事。

其余两点,现今且不谈,我们来看看我们怎样待小孩子。

从生产说起。我们到今天还把生小孩看作最污秽的事,把产妇的血污看作最不净的秽物。血污一冲,神仙也会跌下云头!这大概是野蛮时代遗传下来的迷信。但这种迷信至今还使绝大多数的人民避忌产小孩的事,所以“接生”的事至今还在绝无知识的产婆的手里,手术不精,工具不备,消毒的方法全不讲究,救急的医药全不知道。顺利的生产有时还不免危险,稍有危难的证候便是有百死而无一生。

生下来了,小孩子的卫生又从来不讲究。小孩总是跟着母亲睡,哭时便用奶头塞住嘴,再哭时便摇他,再哭时便打他。饮食从没有分量,疾病从不知隔离。有病时只会拜神许愿,求仙方,叫魂,压邪。中国小孩的长大全是靠天,只是侥幸长大,全不是人事之功。

小孩出痘出花,都没有科学的防卫。供一个“麻姑娘娘”,供一个“花姑娘娘”,避避风,忌忌口;小孩子若安全过去了,烧香谢神;小孩子若遇了危险,这便是“命中注定”!

普通人家的男孩子固然没有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女孩子便更痛苦了。女孩子到了四五岁,母亲便把她的脚裹扎起来,小孩疼的号哭叫喊,母亲也是眼泪直滴。但这是为女儿的终身打算,不可避免的,所以母亲噙着眼泪,忍着心肠,紧紧地扎缚,密密地缝起,总要使骨头扎断,血肉干枯,变成三四寸的小脚,然后父母才算尽了责任,女儿才算有了做女人的资格!

孩子到了六七岁以上,女孩子固然不用进学堂去受教育,男孩子受的教育也只是十分野蛮的教育。女孩在家里裹小脚,男孩在学堂念死书。怎么“念死书”呢?他们的文字都是死人的文字,字字句句都要翻译才能懂,有时候翻译出来还不能懂。例如《三字经》上的“苟不教”,我们小孩子念起来只当是“狗不叫”,先生却说是“倘使不教训”。又如《千字文》上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从五岁时读起,现在做了十年大学教授,还不懂得这八个字究竟说的是什么话!所以叫做“念死书”。

因为念的是死书,所以要下死劲去念。我们做小孩子时候,天刚亮,便进学堂去“上早学”,空着肚子,鼓起喉咙,念三四个钟头才回去吃早饭。从天亮直到天黑,才得回家。晚上还要“念夜书”。这种生活实在太苦了,所以许多小孩子都要逃学。逃学的学生,捉回来之后,要受很严厉的责罚,轻的打手心,重的打屁股。有许多小孩子身体不好的,往往有被学堂磨折死的,也有得神经病终身的。

这是我们怎样待小孩子!

我们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学堂不算好学堂,他们的医院也不算好医院。但是他们是中国新教育的先锋,他们是中国“慈幼运动”的开拓者,他们当年的缺陷,是我们应该原谅宽恕的。

几十年来,中国小孩子比较的减少了一点痛苦,增加了一点乐趣。但“慈幼”的运动还只在刚开始的时期,前途的工作正多,前途的希望也正大。我们在这个时候,一方面固然要宣传慈幼运动的重要,一方面也应该细细计划慈幼事业的问题和他们的下手方法。中华慈幼协济会的主持人已请了许多专家分任各种问题的专门研究,我今天也想指出慈幼事业的几个根本问题,供留心这事的人的参考。

我以为慈幼事业在今日有这些问题:

(1)产科医院和“巡行产科护士”(Visiting nurses)的提倡。产科医院的设立应该作为每县每市的建设事业的最紧急部分,这是毫无可疑的。但欧美的经验使我们知道下等社会的妇女对于医院往往不肯信任,她们总不肯相信医院是为她们贫人设的,她们对于产科医院尤其怀疑畏缩。所以有“巡行护士”的法子,每一区区域内有若干护士到人家去访问视察,得到孕妇的好感,解释她们的怀疑,帮助她们解除困难,指点她们讲究卫生。这是慈幼事业的根本要着。

(2)儿童卫生固然重要,但儿童卫生只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部分。提倡公共卫生即是增进儿童卫生。公共卫生不完备,在蚊子苍蝇成群的空气里,在臭水沟和垃圾堆的环境里,在浓痰满地病菌飞扬的空气里,而空谈慈幼运动,岂不是一个大笑话?

(3)女子缠足的风气在内地还不曾完全消灭,这也是慈幼运动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

(4)慈幼运动的中心问题是养成有现代知识训练的母亲。母亲不能慈幼,或不知怎样慈幼,则一切慈幼运动都无是处。现在的女子教育似乎很忽略这一方面,故受过中等教育的女子往往不知道怎样养育孩子。上月西湖博览会的卫生馆有一间房子墙上陈列许多产科卫生的图画,和传染病的图画。我看见一些女学生进来参观,她们见了这种图画往往掩面飞跑而过。这是很可惜的。女子教育的目的固然是要养成能独立的“人”,同时也不能不养成做妻做母的知识。从前昏谬的圣贤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现在我们正要个个女子先学养子,学教子,学怎样保卫儿童的卫生,然后谈恋爱,择伴侣。故慈幼运动应该注重(甲)女学的扩充,(乙)女子教育的改善。

(5)儿童的教育应该根据于儿童生理和心理。这是慈幼运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向来的学堂完全违背儿童心理,只教儿童念死书,下死劲。近年的小学全用国语教课,减少课堂工作,增加游戏运动,固然是一大进步。但我知道各地至今还有许多小学校不肯用国语课本,或用国语课本而另加古文课本;甚至于强迫儿童在小学二三年级作文言文。这是明明违背民国十一年以来的新学制,并且根本不合儿童生理和心理。慈幼的意义是改善儿童的待遇,提高儿童的幸福。这种不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学校,便是慈幼运动的大仇敌,因为他们的行为便是虐待儿童,增加学校生活的苦痛。他们所以敢于如此,只因为社会上许多报纸和政府的一切法令公文都还是用死文字做的,一般父兄恐怕儿女不懂古文,将来谋生困难,故一些学校便迎合这种父兄心理,加添文言课本,强迫作文言文。故慈幼运动者在这个时候一面应该调查各地小学课程,禁止小学校用文言课本或用文言作文;一面还应该为减少儿童痛苦起见,努力提倡国语运动,请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把一切法令公文改成国语,使顽固的父兄教员无所借口。这是慈幼运动在今日最应该做而又最容易做的事业。

杜威论思想

杜威先生的哲学的基本观念是:“经验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但是应付环境有高下的程度不同。许多蛆在粪窖里滚去滚来,滚上滚下;滚到墙壁,也会转弯子。这也是对付环境。一个蜜蜂飞进屋里打几个回旋,嗤的一声直飞向玻璃窗上,头碰玻璃,跌倒在地;他挣扎起来,还向玻璃窗上飞:这一回小心了,不致碰破头;他飞到玻璃上,爬来爬去,想寻一条出路:他的“指南针”只是光线,他不懂这光明的玻璃何以不同那光明的空气一样,何以飞不出去!这也是应付环境。一个人出去探险,走进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树林里,迷了路,走不出来了。他爬上树顶,用千里镜四面观望,也看不出一条出路。他坐下来仔细一想,忽听得远远的有流水的声音;他忽然想起水流必定出山,人跟着水走,必定可以走出去。主意已定,他先寻到水边,跟着水走,果然走出了危险。这也是应付环境。以上三种应付环境,所以高下不同,正为知识的程度不同。蛆的应付环境,完全是无意识的作用;蜜蜂能用光线的指导去寻出路,已可算是有意识的作用了,但他不懂得光线有时未必就是出路的记号,所以他碰着玻璃就受窘了。人是有知识能思想的动物,所以他迷路时,不慌不忙地爬上树顶,取出千里镜,或是寻着溪流,跟着水路出去。人的生活所以尊贵,正为人有这种高等的应付环境的思想能力。故杜威的哲学基本观念是:“知识思想是人生应付环境的工具”。知识思想是一种人生日用必不可少的工具,并不是哲学家的玩意儿和奢侈品。

总括一句话,杜威哲学的最大目的,只是怎样能使人类养成那种“创造的智慧”(Creative Intelligence),使人应付种种环境充分满意。换句话说,杜威的哲学的最大目的是怎样能使人有创造的思想力。

因为思想在杜威的哲学系统里占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我现在介绍杜威的思想论。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不仅象征古典诗歌的成熟,继承了汉魏民歌与乐府传统;也开创出新的面貌,将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历来皆不乏唐诗选本,尤以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最为突出。收录作者共七十余位,皇帝、和尚、歌女、无名氏皆见于其中。选入作品计三百余首,篇目适度,体裁兼备,内容丰富多样。自选定以来,《唐诗三百首》对中国文学有极为深远、广泛的影响。《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是著名古典文史大家金性尧晚年大成之作,他的注释“博而能约,浅而能切,通而能清”。通俗易懂的特色使本书自初版以来重印无数,发行数量超过三百万册。金性尧令唐诗再次进入今人视野,让当代读者能欣赏唐诗的艺术性、思想性与真正价值。
  • 离地一厘米的飞翔:在平凡的日子里长出翅膀

    离地一厘米的飞翔:在平凡的日子里长出翅膀

    这是一本倡导在平凡生活中,感受生活之美的书,不过它的涉猎范围更广,从经典电影中、从经典的书籍中,以及平常的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来阐释与美有关、与不慌不忙地生活有关的内容。学会理解不同,学会在生活中做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这也是在有意识地倡导的一种精神行为,女人借由这些不同于自己生活的书籍和电影来成长,学会理解,学会热爱生活的途径。
  • 龟裂土

    龟裂土

    夜色早已浓稠,一支四十来骑的队伍,沿着河流方向,悄然行进在菲留扎谷地。这条凉幽幽的山谷——蜿蜒于波斯与土库曼人肆意驰骋的广阔平原间,四面为科佩特山脉环绕,山峦起伏,依稀连绵,森严地守卫在峡谷两侧。这条千年沧桑的伊朗古道,无尽的岁月中,见证了多少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这里,人们的心灵,有过欢腾和喜悦,有过悲伤和流泪,也有过死亡和别离。长夜漫漫,已深入越发漆黑的后半夜,一线绵长的马队旁,有十四个身影,拖着步子蹒跚而行,一根绳索将他们前后相连。内中,有九名年轻女子和一个年纪尚小的女孩。那女孩倒没用绳子拴着,疲惫不堪地落在队伍后面。
  • 情书·名人·美文

    情书·名人·美文

    在北京《京报》上,女师大学生为“驱逐校长杨荫榆”而向当时的北洋政府请愿的消息刊登了出来。但“驱杨运动”的初步结果,却是,许广平等6人被校方开除,在开除令里许广平被斥为“害群之马”,从此就得了一个害马的绰号。在学校的布告里面,校方公布了这几个人表现怎么不好,并把表现不好的内容寄给六个家长。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家长误解,认为自己的女儿怎么在学校里面不守规矩,不守纪律,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鲁迅就和几个老师联合起来写了一个声明。《情书·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生平事迹和家庭婚恋。
热门推荐
  • 九州造化

    九州造化

    诸家文化纷呈,各种思想碰撞,以文入武,以法证道,看不一样的仙侠修真。三界并存,百家争鸣;天劫在即,九州将倾。且看少年如何贯综百家,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正宗仙侠,经典味道!本书QQ群:471724638新书《仙界丐帮》已经上传,喜欢的朋友请移步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 浮生阙之红颜为后

    浮生阙之红颜为后

    世传,凤凰印女子或为后,或为妖。一场惊鸿,你我成为君臣;一朝战乱,红颜沦为猎物。半生为后,一路打怪升级各种神助君纷纷上线?将军大大暗杀斩妖各种虐心终抱得美人归?明王殿殿影帝附身炫演技却真心错付?帅帅将军vs暖暖王爷救命恩人vs青梅竹马某女在皇后的高危职业上越走越远天生丽质的倾国倾城貌一夜毁于一旦;富丽繁华的康梁国一夕面目全非。是联手打怪还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解锁喜欢新姿势,诠释爱恋总悲伤。当个人情爱遇上国家大义;当山河无寂遇上媚后无疆。每个人都有一场孤独的成人礼或早或晚这场戏如何演?虚凰假凤,颠倒黑白欺骗与真情交织只能耗此一生尽其情爱
  • 快穿之过客旅行者

    快穿之过客旅行者

    安默表示:我只想吃豆腐,撩美人,浪迹小世界。安默带着她家的小可爱溪溪浪遍三千世界,只撩人,不负责,还渣到不要不要的,,,,虚无:“施主,请自重。”哦豁,安默撩起衣袖,想勾起虚无的下巴,但够不着,尬了,,,,,,,虚无把安默困在他的两臂间,嘶哑的说:“你不是说只喜欢我一人吗?”安默:“,,,,,,”溪溪:让你造作(¬_¬),,,,,,,,,,,,,唉,浪完回来后,一场悲剧就此张开。
  •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oor and Proud

    Poor and Prou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幕后魔王

    诸天幕后魔王

    王尚魂穿异界,发现自己成了游戏、动漫、影视作品里众多反派的王。为了过上罪域那只骨的好日子,他必须先找回走失的反派宝宝们。随着王尚扯了几个多线,卖了点骚操作,却发现改变的不只是小世界,还有现实!
  • 牧神空间

    牧神空间

    这是一个被时空乱流打断了科技与文明进化的地球这是一个被无形天幕笼罩的地球这是一个被科星战舰、蛮星诸神和天外异兽蚕食的地球重活一世,洛凡发现,自己拥有一个神奇的空间在那里他可以复制和演化出一切比如科星世界的黑科技,比如蛮族诸神的修行法门,比如可以吞噬星空的异兽然后,他开始了牧养诸神之路
  • 穿行在怪兽电影

    穿行在怪兽电影

    莫风得到一个系统,能带他穿越各类电影世界,但这些电影中,都存在强大的怪兽,而他的任务,是掠夺这些怪兽的基因,一步步变得强大。初步定下的电影《狂蟒之灾》《长城》《金刚》《侏罗纪公园》《狂暴巨兽》《极度深寒》《哥斯拉》《环太平洋》《龙之战》等等。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