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李长宁思考更多的是物质生活,并为之努力奋斗着,谁知却变成了生活的奴隶。
现在,对少年来说急需解决的人生问题是怎么续命活下去。以他现在残败不堪的身体状况,没了汤药吊着,就是个废人,即便活着也没有了生活质量。
李长宁心中感慨万分,这命真特么苦!
前世为生活奔波劳累,虽然享受到了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精神生活却空洞乏味;这一世说好了不违本心,身体竟是残败不堪,连奔波劳碌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踏进快意人生的门槛。真是造化弄人,世事无常。
心情槽糕的少年,念起了前世种种的好,连最不喜欢喝酒这事也觉得很棒。少年想了很多,倦意上涌渐渐地睡着了。
苦闷的李长宁这一宿做了个噩梦,梦见自己掉进了一处深渊了,怎么爬也爬不上来……
惊醒后,他恍惚惊恐了好久,心神沮丧、心湖黯淡、情绪跌落到了谷底。
......
牛斗镇横平竖直,有三条主街和五条巷子,大约八百户左右人家。
五姓九族等家底殷实大户人家大多住在龙首巷、牛角巷,其余人家则分布在虎背巷、马蹄巷和凤尾巷中。
少年与小丫头家住在凤尾巷。
凤尾巷虽多住着寻常人家,却也不乏许多走出小镇后衣锦还乡的少年。例如,名冠一州的张若玄,如日中天的庄严,冠绝当世的杜隐,他们都是小镇走出去的佼佼者。
小镇周边山林中多蕴藏着精铁与精玉,品质奇高,质地精美,被山上仙家门派视为珍宝。因此,镇中牛街多玉器店,斗街多铁器铺,也催生出许多以锻造铁器或打磨玉器为生的匠人,特别是那些神乎其技、巧夺天工的匠人,在镇里尤受尊敬。
为减少工器打磨发出的声音扰民,玉器与铁器的工坊并不在小镇之中,多建在小镇周边铁矿与玉矿附近。
镇上的铁矿和玉矿大多被镇里的五姓九族所控制,能来镇里采购玉器和铁器的商旅,必然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牛斗镇产出的铁器和玉器在镇里人看来没什么新奇的,可放在各州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宝,被奉为仙家至宝,一生能得到一件便足以证道。
这六十个甲子以来,从镇里流出去的器具也不过几十件,对于这广袤无垠的天下修士来说,可谓是凤毛麟角。
怪不得外面的人挤破头来小镇寻觅机缘。特别是今年,听说镇里的铸剑师时隔多年,要重新开炉铸剑,必会铸出一把仙兵。还有消息称,绝迹天下已久的上古神兵龙泉剑与太阿剑也将再现!
这是万年难遇的机缘,这几样珍宝中,谁能有缘觅得一件,那无上大道岂不指日可待!
小镇的中街是小镇的中轴线,中街正中处有一个青石铺就的广场,名为知守台,四周各有四个大理石立柱,上面雕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
知守台作为小镇的中心广场,承接了镇中的许多重要活动。
知守台两侧是皇家督造府和小镇学堂。
皇家督造府历任督造官均为皇帝亲自任命,署理皇家铁器和玉器的督造之事。
这一任督造官似乎有些悲惨,刚上任不到七八年,小镇的铁矿和玉矿便陆续关停。今年,最后的皇家铁矿和玉矿也停产封闭了,督造官之职已属便名存实亡,督造官大人也悄悄赶赴京城疏通关系,以便另谋一份好差事。
督造官大人都另谋出路,何况镇里的矿工和工匠。失业了的矿工和工匠不得不重新拾起农家人世世代代耕田的本事。
天蒙蒙亮,镇西侧的门外处便有许多外乡人等待进入小镇,镇西侧大门多是供商旅进出,本地人很少从这走。
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是负责小镇盘查往来商旅的看门人。此刻他正负手慵懒地站在大门口,面无表情地看着门外的外乡人。
说是大门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高门,只是一个残破简陋的拦腰栅栏。
门外的这些外乡人有秩序的等待,他们之间并不交流,也没有催促抱怨牢骚,只是隔着木门望向门内,等待慵懒的中年人开门。
这时,一个小胖子气喘喘地跑了过来,大喊着:“钱大宝,娘亲让我朝你要最晚卖酒欠下的二十铜板钱。”
中年汉子则骂骂咧咧道:“催催催,我还能差你家钱怎么滴,今晚就还。”
小胖子则没好气说:“哼,小心我告诉督造官大人,你夜巡偷偷喝酒。”
中年汉子懒得理这个小胖子,打发到:“告诉你娘亲,给我留两壶上好的桂花酿,到时候新账旧账一起算。”
小胖子扮了个鬼脸,晃晃悠悠朝学堂跑去。
这个钱大宝在小镇风评一般,不修边幅,邋遢慵散,嗜酒如命,大家对他说话都很随意。但在外乡人看来,能不能进入小镇的决定权却在于他。
守门人钱大宝似乎晒够了太阳,便慢悠悠走向拦住外乡人的小木门,伸手要将门推开,突然又停下手,假意打着哈哈伸了一个懒腰,从腰间摸出了个色子,嘴角带着颇有玩味的笑意。
门外的外乡人并未发出抱怨之声,但眼神中却都充满了带着许多微妙情绪,有人愤愤,有人皱眉,有人厌恶,有人讥笑,有人漠然。
这个满身土气的慵懒中年汉子,见门外这些外乡人并未发作,觉得他们好无生趣,便将小镇西侧进出大门推开,示意门外人可以进入。
进入小镇的外乡人似乎懂得这里的规矩,主动拿出一袋钱币和一枚雕刻精细的玉牌交给这个守门的中年汉子,再用那枚色子和中年汉子掷上一把,均在自己赌输后长松一口气,另掏出半袋子钱币递去。中年汉子一一点清收好,才一一放行通过。
“师父说了,赚钱得凭本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中年汉子揉搓着硬邦邦的胡子茬,得意洋洋地数着今天的外财。
这批进入的外乡人共八人六伙:头戴巧士冠的老者带着一位锦衣少年,一对中年夫妇,头戴白玉束冠的年青人,黑袍玉簪子中年男人,瘦弱妖娆女子,魁梧粗壮傲气汉子。
......
向守门人钱大宝讨要酒钱的小胖子,没有直接跑到学堂,而是绕路跑进了凤尾巷西侧偏角的一个院子里。
他手里拎着一盒精致的糕点,见这座院子的大门半掩着,便直接走近其中的一间房。轻轻敲了敲门,躺在屋中的少年满脸欣喜与起身欲迎接,被小胖子拦住了,二人眉飞色舞地聊一会儿天。
小胖子好像有些急事,便将糕点留下,匆匆芒芒朝小镇学堂方向跑去。
屋中少年听到小胖子说过的话后,心中满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