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600000012

第12章 量学基本知识概说(摄类集辩)(4)

E.无:是对自己所不喜欢的人或不顺心的事不仇恨、不生气,冷静不暴躁之意。

F.无痴:是明白是非、分清善恶、不糊涂之意。

G.精进:“精”是专一不混杂,“进”是挺进不退。精进是完成一切善业的根本保证。

H.轻安:是身体轻快、心情安乐的心理状态。这是修禅定中所获得的身心运用自如的境界。

I.不放逸:“放逸”是放纵心情、不收心之意。不放逸,就是约束心猿意马,系于目标,使心不乱的自觉心态。

J.行舍:修定成熟后,放松用心关注,让定心处于自然状态。

K.不害:就是不伤害别人的心念。

(4)六种主烦恼:贪、、痴、慢、疑、邪见。烦恼是使人心烦意乱、心智浑浊、损人害己的罪恶心行。诸种烦恼所生之根源为主烦恼,或根本烦恼。

A.贪:是贪欲心,对所爱物,如色财名利,贪得无厌、追求不舍的心情。

B.:是恨心,是憎恨、仇恨和复仇心理。

C.痴:愚痴混沌,不明事理,也称无明。

D.慢:是傲慢,自认为事事胜过别人,瞧不起别人的骄傲自大心理。

E.疑:是不信,是对真理正道,怀疑不信。

F.邪见:是受恶见邪说的影响而产生的违背真理的倒错见。如不信因果报应等。

(5)

二十种随烦恼是:忿、恨、覆、恼、嫉、悭、诳、谄、骄、害、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些烦恼是随从主烦恼生起的烦恼,故称随烦恼。

A.忿:是愤怒,能引起粗暴行为。

B.恨:是怨恨,记恨不忘。

C.覆:是掩盖过错的心。

D.恼:是恼怒,心中愤愤不平。“忿”和“恼”的区别是:忿重恼

轻,忿趋于表面化,引起粗暴动作言行;恼是内心愤恨。

E.嫉:是嫉妒别人超胜自己。

F.悭:是吝啬,吝啬钱财,吝啬佛法知识,坚守不舍之心。

G.诳:是欺诳,贪图名利,伪装言行,欺骗别人的狡诈心计。

H.谄:是谄媚,为达目的,巧言令色,骗取信任的狡诈心计。

I.骄:骄傲自满的心理。

J.害:是祸害别人的心思。

K.无惭:对自己的过错不感到羞耻之心。

L.无愧:对别人做亏心事而无惭愧自责之心。

M.掉举:是心不静,离开关注目标,想别的事。

N.昏沉:是心智昏迷不清,如沉入黑洞。

O.不信:是信心的反面,不信真理正道,无作为。

P.懈怠:是无上进心,心情懒惰。

Q.放逸:放纵心念,不防恶,不修善。

R.失念:是遗忘关注,走神失境。

S.散乱:心不集中,如眼散光,观境模糊不清。

T.不正知:不正知的反面是正知。正知是及时察觉心动向的警觉心。不正知就是不关注、散乱、放逸、失念心行,不采取对治方法。

(6)

四种不定是:悔、眠、寻、伺。这四种心生,有时是善,有时是恶,其性质不确定,故称“不定”。

A.悔:是后悔。若后悔过错,思悔改是善,若生错见而对已做善事追悔是恶。悔能令心惆怅不安,有碍于定止,故是烦恼障。

B.眠:是睡眠。适当的睡眠有益于身心,故是善;睡眠又使心神昏迷,妨碍入定,故是恶。

C.寻:是寻思,是粗略的思考。

D.伺:是伺察,是细致的思考。寻思、伺察了解事理,故是善,但二者是初禅以上必须破除的障碍。故其善恶不定。

3.不相应法类——有为法的第三类存在。

不相应法是既非色法、又非心法的一种实有存在状态。此类法主要有如下26种: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寿命、生、住、异、灭、文、名、句、有情、流转、定异、相应、势速、动作、次第、

时、方、数、合集、习气。

(1)得:是获得。指有情生命获得善恶品德智慧。如恶人获得善德,愚人获得智慧,普通人获得开悟圣性等。“得”不是指获得者和所得之物,而是指能使得到的一种非色(物质)非心的势能。有此势能才能得到,无此势能便得不到。称作“得”的这种势能,眼睛看不见,故非色,也非心识虚构,故非心。但它是一种实有的现象,故称作不相应法。

(2)非得:是一种妨碍获得的势能。有非得,就能使已有的失去,没有的得不到。得与非得专指身心的善恶品德智慧、修炼成就之类,不包括身外之物。

(3)同分:是指有情生命与非情自然界同类相同的共同点或相似点。如人类有人类共同点,植物类有植物类共同点。

(4)无想果:前生观修外道无想定而生在色界广果天的无意识众生。此类天众,在泯灭心识的无知觉状态中,可存活五百大劫年。

(5)无想定:是外道为得到无想果而所修的息灭心识的无想定。

(6)灭尽定:是住世间顶圣人为破除上界烦恼而所修的屏蔽意识,住于无意识状态的一种禅定。

(7)寿命:是有情生命维持一期生命住世的一种势能。有情的寿命是由色、心、不相应三类组成。色,如呼吸、体温;心,如维持生命的神识;不相应,如维持生命续流不断寿命能量。

(8)生:是从无变有。

(9)住:是从生到灭的住世过程。

(10)异:从生到灭的衰老变化。

(11)灭:从有变无。生、住、异、灭是有为法的四相,即四条规律。人们眼睛只看到未生或已生状态,看不到生的进行状态。住是过程,也非可见色。同样,也看不到衰老和灭亡进行过程,只看到其结果,故为不相应。

(12)文:是组成词汇的声母和韵母单位,不是符号文字。

(13)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

(14)句:是完整的判断或表述单位。文、词、句的声音是色类,但文、词、句所表达的意义,是习惯形成的非物质现象。因此,这三种是不相应法。

(15)有情:是具有肉体和意识的众生。人、天(天人)、动物(包括微小蛆虫)、饿鬼、地狱中生命均属众生,梵文称作Pudgala,汉文音译补特伽罗,藏文意译为gangzg,即以五蕴身而命名的“有情”。有情非色非心,是不相应法。我们只能看到“人”的外形,看不到内心非物质的心意识,因此,“人”是肉体和意识和合的假名,所以称“人无我”。

(16)流转:是因果相续、流转不息之意。

(17)定异:即差异,是一切事物,彼此相异、各不相同的实际存在。

(18)相应:事物彼此之间,相互拥有、彼此相应的存在。

(19)势速:是运行速度。

(20)动作:是指有意识的身体动作和势能引起的自然活动。

(21)次第:是指前后有序,不可逆转。如因与果,前后有序,前有因,后有果,不能倒果为因。

(22)时:是时间。时间也是一种非色非心的不相应行。钟表是计时器,但时间只能从各种事物的变化中认识到,无法看到。它不是想象虚构。

(23)方: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是相对的,但相对点确定后,其方位是确定的。

(24)数:是可数事物的数值。大数和小数、正数和负数、整数和分数等等都是相对的。

(25)合集:是指多种单一事物结合的集合体、群体。

(26)习气:是指长期形成的影响思想行为的一种势能,有善习气和恶习气。也称熏习、习染。

五、共性与自性

(一) 自性义

“自性”是具有自性(个性)的个体,即具体事物。如人、树、山、河、感觉、意识等具体的存在。具体的存在是物自性所成者,是真实事物、实际存在、实有法、有实在作用者、真谛(经部观点)、依他性、直觉经验对象。

自性存在或自相事物的“自性”、“自相”是指:不依靠人们的思想意识作用而自生自立的客观性。如人、树、感觉、意识等名称所代表的人、树、感觉、意识等。意象观念是思维排除其一切非人、非树、非感觉、非意识而形成的虚构自体。但是人、树、感觉、意识等是非意识虚构的自身真实存在,也是不必通过比量推理而认知的直观直觉经验对象。

这种具体存在的自性物具有异地不共、异时不共、自性不共的“三不共”特性。

什么是“地不共”呢?如“树”这个名称概念所代表的树是没有东西南北、寒带热带之分,无论是东西方的树、南北方的树都是同样的树,没有特定的地点。但具体存在的树,如这棵树生在南方,南方就是它的具体的特定的地点,这棵具体的树不会同时生在北方等异地。即使是东西南北方有树,甚至是有同类同品种的树,也不是这棵树。这是异地不共。

什么是时不共呢?如树的共相概念所代表的树,没有春夏秋冬,过去、未来、现在等时间性。无时间性的存在,就是虚无的永恒的存在。具体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如此时此刻具体时间中的这棵具体的树,虽然是过去百年前生长出来的,也许还能活到未来几百年后。但此时此刻的这棵,既不是过去的同一棵树,也不是未来的同一棵树。此时此刻的这棵树,具有此时此刻的具体时间性不共特点。如果此时此刻正值春季,可能这棵树一身叶绿花红,如果此时此刻正值冬季,可能这棵树无花无叶、枯干憔悴。具体的树,别说刹那性细分变化,即使是粗分的观察也会发现时间性不同变化。

什么是自性不共呢?共性的树,除了从非树类存在中分离出来的“树”这个共性外,不存在任何自性特点,但在具体地点、具体时间中存在的具体的自性树、个体树却不相同。如桑树不同于柳树,松树不同于橡树,即使是同类同种树,也是甲树不同于乙树,大树不同于小树。各有各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某一棵树来说,这棵树就是这棵树,只有一棵,没有第二棵,即使是有一棵同类同种、枝干造型完全相同的树,也不是“这棵树”。所以,具体存在,只有单一的存在,没有第二个。

就拿人来说,虽然有人种、性别、人品、知识、业绩相同的人,但具体的人,谁就是谁,没有第二个。释迦牟尼只有一个。虽然有轮回转世,但如果认为前世和后世是同一个人,那就堕入了常见外道“常一自在我”的邪见深渊。佛教哲学主张: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因为我是具体的存在,是即生即灭的无常生命。

对自性“三不共”,还有另外的一种解释。将异地不共解释为方分不共,即具体存在,各有东西南北方分。在东面的部分,不会同时是西面的部分,各个部分,相异不共。每个事物,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但过去的已过去,不在现在,这是时不共。甲乙两件事物,虽然是同性同类,但甲事物不同于乙事物,这是自性不同。在这两种说法中,前一种说法更合理。

(二) 共性义

非具体存在而以思维模拟的意境为共性。共性、共相、假谛(经部观点)、常法、无为法、假有、名有、无实际作用者等概念相同。共性就是抽象存在,是思维的产物,是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发现,在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中,有些事物之间有相互相同、相似之处,与别的事物之间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把相互相同、相似之事物归为一类,与不同事物相区别。把具有相同点的事物中忽略相异点而只抽出相同点,从无相同点的其他一切事物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具体的实有存在,无论色法还是心法,都是具自性自体的独立存在,但用思维将具自性事物进行分辨归类,形成总义概念时,必须把被归类的此类事物“A”与非此类事物“非A”分开,将“非A”排除,就形成“A”概念。这种由排除“非A”而形成的“A”,就是自返体“非非A”。

如以人为例,活着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具有“三不共”自性特点。如眼睛看人时,人的外貌形象,立体地呈现在视线中,不需要用思维排除非人的他物而藉以成立。但人的概念代表人类,思维中的人的概念的形成,必须从非人的其他一切事物中把人分离出来,人的概念才能成立。这种意象概念性的人,不能说话做事,没有人的实际作用,是假谛类的、无生死,是常法、无为法。

在《释量论》中,对分辨自性共性提出以下四条标准:①有无实际作用。②显示单一共性与显示多种个性。③言说境与非言说境。④依思存在与自性存在。

(1)以有无实际作用分辨自性与共性。如自性的钱能购物,自性的水能解渴,但钱的意象概念不能购物,水的意象概念不能解渴。

(2)以显示单一共性与显示多种个性分辨自性与共性。如共相概念性的人,除了表明“是人”而外,没有人的任何属性,而作为具体存在的自性的人,有人种、民族、性别、年龄、个头、相貌、知识、品德修养、言谈举止、从事行业等等许多具体特点。

(3)以言说境与非言说境分辨自性与共性。言辞所表述的对象是意识中显现的外境的虚构形象,而且是一种抽象模拟的表达方式,无法将所表述的事物的全貌,立体式地、直观形象性地呈现在别人心目中。因此,言说境是意境共相,不是自性存在。

(4)以依思存在与自性存在分辨自性与共性。自性存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如作为眼识境的青山绿水,作为耳识境的风声雷声等,能客观地引起视觉听觉。但青山绿水和风声雷声的共相概念,是依靠经验和思维模拟形成的,因此,共相概念是依思而有,非自性有。

总之,自性存在是际存在,自然性客观存在;共相概念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存在于思维中,离开思维就不存在。

六、因果辨

(一) 普通因果“因”的定义是:能生者。因、果、有为法是同一概念。能生有为法者,是有为法之因。即,生A者是A之因。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无间隔亲生因。即,直接生出A者是A的无间隔亲生因。间接原因是疏生因。即,亲生因之生因。如:A由B生,B由C生……B是A的亲生因,C及C以下是A的疏生因。因分主生因和助生因。主生因的定义是:延续本物种使其再生的主因缘。助生因的定义是:非本物种而使其物种再生的助因缘。主生因如麦种,助生因如土地、水、肥料、阳光,以及播种者。果的定义是:所生者。如,A所生者是A的果,B所生者是B的果。果有亲果和疏果。其物亲生的是亲果,其果所生的是疏果。如,A生B,B生C……B是A的亲果,C及C以下是A的疏果。任何事物,自己不是自己的因,自己不是自己的果。因果关系是相对的,相对于果是因,相对于因是果。相对的一方,如果失去另一方,因果就不能成立。如女人相对于丈夫是妻子,相对于子女是母亲。若无丈夫子女,既不是妻子,也不是母亲,女人就是女人。有为法都处在一定的因果序列当中,其前是因,因又有因,因因无尽;其后是果,果又生果,相续无穷。其前是因,其后是果,是指有亲缘关系的本序列,不是指在其前后的一切事物。

无因不生,异因不生,同类相生——凡有为法,即一切实有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法,无因便不生。虽然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法,但物不生于异因——如石头中不会生出猴子、母牛不会生出人,物质中不会生出精神意识。同类相生——豆生豆,麦生麦,猴子生不出人类来。

(二) 特殊因果

特殊因果指佛教哲学中特有的因果学说,如六因、四缘、五果等。

1.六因: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1)能作因:是既非此事物产生的直接原因,又不妨碍此事物产生的一切存在。能作因又分有力之能作因与无力之能作因。有力能作因虽然对产生某种结果不起直接作用,但能起到一些间接作用。如虚空空间虽然是无作用的无为法,但有形色、有质碍的色类存在需要有无碍空间。如果没有无碍虚空,地球和日月星辰的存在和运行是不可能的。因此,虚空是色类存在的有力的能作因。又如生在同一个森林中相隔甚远、又非同类的两棵树之间,虽然没有互为裨益的直接因果关系,但在大的环境方面,不但互不妨碍,而且互有裨益。这类存在可以看做是无力之能作因。能作因主要是从万物生长的有益的和无害的环境方面着眼的。凡是对相互生存不起妨碍作用的一切事物都是能作因。

同类推荐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妙因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妙因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妙因寺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查干湖畔,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吉林省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妙因寺史话》一书,作者根据历史档案、地方文献资料的记载,通过对当地实地调查,详细记录了清初藏传佛教传入前郭尔罗斯后,妙因寺的兴建、传承、毁坏及恢复重建的历史过程;妙因寺活佛的转世和影响,以及重建后的妙因寺寺庙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壁画艺术等。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挺胸的意味:利他

    挺胸的意味:利他

    本书分为政治人的胸襟、处众、认知世间等三卷,探讨了社会价值观以及如何处众融和等问题,讲佛家之经意,又融合修身治国平天下之实践,通俗而易懂。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热门推荐
  • 丢失的水晶鞋

    丢失的水晶鞋

    一次人为的意外,造成两个女孩迥然不同的人生,是命运给她们的考验?还是冥冥之中就注定的宿命?
  •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岛屿和远航:当代爱尔兰四诗人选

    岛屿和远航:当代爱尔兰四诗人选

    本书是包慧怡和彭李菁合作翻译的当代爱尔兰四位诗人的作品集。四位诗人中,迈克尔·朗礼、哈利·克里夫顿和葆拉·弥罕分别为最近三届爱尔兰桂冠诗人,保罗·默顿曾经任牛津大学的诗歌教授,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本诗集所选四位诗人的作品,多是诗人对普世价值观与国家身份认同的思考、对爱尔兰语和英语的情感与考量、对诗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反思,均有极深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高智商炮灰

    快穿之高智商炮灰

    任苒:系统都是大猪蹄子。系统:穿越者任苒,好狠一女的。位面管理局某社畜:穿越者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所以我们把他们送去穿越,主要就是虐虐渣,打打怪,拯救炮灰,维持生活这样子。鼻青脸肿执行任务后——任苒: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嘤嘤嘤)无cp,主线为女主身世+事业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擒火记

    擒火记

    衍生堂是凡间的神医家族。原本一心只为炼丹救世的他们却被道士和妖师卷进了争权夺利的漩涡中。衍生堂的少主时节本是个普通凡人,觉得一辈子与神仙法术无缘的他,却想不到自己竟被神鸟选中,一下子成了人界妖界眼中的抢手货。时节在不周山上获得了神鸟的祝福,这座曾经的仙山将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力量?火种降世,这世间的各种势力将被重新洗牌……时节将在这场纷争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基因帝国之龙与三味线

    基因帝国之龙与三味线

    (特点:铺垫长,点难get,不开启洗脑循环)2018年,第一则基因编辑婴儿诞生被公布,这还是一个人类连体内每个细胞具体有什么作用都没清楚的年代,但这事件也成为了后来基因大探索时代的开端。2078年人类已经弄清了绝大部分基因组的作用,甚至联动作用,但很不幸,梦想中的超级人类还是没有诞生。而这个时候,一个叫龙的男子倒伏在了大阪市的街头。历史会否因为他的出现而揭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