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7000000005

第5章 将门虎子,乱世英雄(4)

此役之严重后果,已直接危及大明江山之安危。明朝连失关外四城,已使稳固的宁锦防线处于瓦解之中。朝廷得此消息,“京师大震”。按例,朝廷要追究丧地之责。吴三桂同其他各镇将不能逃脱责任。但出乎意料的是:大约在八月末,崇祯却给吴三桂加升提督职衔,指示他“收残转败”,把各镇残兵败卒总归吴三桂收拾集中,“上紧整顿,徐图再举”。祖泽溥等“首请大彰法纪,以振肃将来。”

而受到惩处的是王朴,以临阵“首逃”之罪被逮捕。法司开庭审讯。这种不公平的处置引起朝廷舆论哗然。御史郝晋发言:“六镇(指已逃活命的马科、李辅明、白广恩、吴三桂、王朴、唐通。另二镇总兵曹变蛟、王廷臣死守松山没逃,后城破被杀)罪同,皆宜死。”他认为,六镶总兵都应按逃罪处死,而朝廷只问罪王朴。却不追论其余五人之罪是不公平的。郝晋对此大为不满,特别提到,“三桂实辽左之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兵部尚书陈新甲复议,向崇祯提出处理意见:只斩王朴,勒令马科立军令状,再有失误必处死。吴兰桂失地,也应斩首,但姑念其守宁远有功,可与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贬秩,充为事官。崇祯帝批准,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五月十九日将王朴处决。吴三桂仅受到降级处分,仍守宁远。职方郎中张若麒受到朝野谴责,被要求重处,至八月末被逮捕处以死刑;十一月,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给予削籍的处分。

吴三桂自投身行伍以来,一向以“敢战”而著称,他显著的军功和飞速晋升,已成为朝廷内外军事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晋升为总兵,独掌一方帅印,已说明朝廷对他的器重。这次援锦他又是八大将之一,实为一员主将。照以往的表现,吴三桂必能冲锋决战,再立功勋。出人意料的是,在至美重要的闖围战斗中,他并没有认真地进行拼战厮杀,当王朴先逃时,他竟随其后,逃之夭夭。他的决战勇气顿然消失,霎时,他对大明的忠心也不复存在。这一点,他连曹变蚊、王廷臣都不如。他们坚持与洪承畴同命运,没有逃跑,与之同守孤城松山。吴三桂却置他的老师洪承畴于不顾,自率所部拣大路先逃至杏山,再逃至宁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可以说明其内心的不可告人的材料。但我们只能作出这样的解释,即吴三桂为保全自身性命,也为了保存他与父亲辛苦积聚的军事力量,不惜一逃,也就是说,他不愿在这次不能取得胜利的决战中消耗或消灭自己的实力。在他的将士中,其骨干将士都是他的亲丁家将充任的,这一部分人可以说是他的私人武装力量。自明初以来,凡辽东将帅无不有自己的家丁任军职。吴三桂自然不能例外。据其父吴襄说,他们父子有家丁将士三千余人。这些家丁都救命于吴家父子,听其指挥。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往往依赖他们出力,不用说,不论哪一位将帅也不会愿意自己的亲丁家将被消灭。事实上,在橙山大战中,他的亲丁家将保存独多,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吴三桂“不战而逃”,不会出于别的原因,只能是为保存实力而不惜一逃。他作为一个后起的军阀,当然懂得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否则,失去实力,也就失去了他力求保持的地位。

朝廷不追究他为死罪,予以宽大,决不是随意作出的,这有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吴氏在辽东已占据要津,是地方的一大实力派,继松山之败,祖大寿降清,在这里除了吴氏父子已无更合适的人选为朝廷固守这块残土。显然,朝廷不敢得罪吴氏,因吴氏父子尚有可利用的价值。朝廷中有吴氏的靠山,为其开脱,也不无作用。对比之下,王朴的地位,没有吴三桂那么重要,他所得军功不显,名日总兵,但在朝廷中并无实际影响,他在关系明朝危亡的松山决战中,带头逃跑,搅乱军心,以致各镇将纷纷效尤。王朴的行径恶劣,罪在不赦,按律处斩,人们无足惜。当然,也不能把所有败将都处死,问题是,独斩王朴,而其他各帅只给以降级的象征性处分,这就看出吴三桂等人与王朴在朝廷心目中的悬差的地位了。后来的事变,恰恰证明此次战败对吴三桂的前程丝毫没有影响,相反,继续得到晋升。

松山之战,明朝八镇将帅,仅吴三桂逃身幸免。虽说是败将,但他显示出来的智慧和统兵才能,被他当时的敌人皇太极赞叹不已。也许就是因为他这一逃,保全了身家性命和实力,历史也给了他一个机遇,让他成为明清兴亡史上举世瞩目的人物!

八、深思熟虑,婉拒诱降

皇太极三劝吴三桂降清,开出的筹码很高,封他为藩王。舅父祖大寿也劝识时务为俊杰,但是吴三桂不为所动,犹豫未决,表明他是忠于明朝的。

吴三桂是个不服输的人,他在松山战后的第二年,即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三月,松山刚破,便与另一逃将白广恩等率兵四千,试图组织一次进攻。他们进至塔山扎营。塔山已处在清军的围困之中,吴三桂下令以一半兵力至高桥,与清兵遭遇,但“不战而退”。吴三桂此次军事行动,大抵是试探清军虚实,并非是寻找清兵展开战斗。

就在此时,锦州前线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月八日,祖大寿在完全绝望的情况下,愿献城投降。他向围锦的清将诸王许下诺言:“我若归顺,宁远亦可得也。”诸王准降。于是,锦州经一年的围困,终于不战而克。锦州一破,“诸王议取宁远之策,当乘大寿妻于尚未搬回,总兵吴三桂尚未交替之时,亟当前往。”他们认为,吴三桂犯有逃罪,肯定要被朝廷撤换,当乘其尚未撤换之时,利用祖大寿在宁远的家属与他的亲属关系,一举夺取宁远,但是,吴三桂并不想降。据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罗睿郡王多尔衮奏报:他们曾派人到宁远,想与祖大寿的儿子取得联络。守城官员知大寿已降,不许入城。派去的人被拒之城外,对城上喊话,城上守官没听几句,就不予理睬口此次取宁远计划遂告落空。

松山、锦州相继攻取,杏山、塔山旦夕可破,清太宗和他的诸王、大臣便把注意力转向宁远。此城距锦州仅二百里,骑兵瞬间可至。宁远原先有锦州及松山诸城作屏障,明兵进退自如。而此时,宁远已直接暴露在强大的清兵面前,驻守此城的明朝官兵已失去安全感。明朝谋臣、统帅最担心的是,清兵随时可以直驱城下,以围锦的战术来围宁远。

清朝内部确有人主张乘清兵大胜,迅速取宁远。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理事官马国柱、雷兴等汉官向清太宗建议说:“今锦州既下,宁远惊骇,山海溃乱,燕京震动,明总兵吴三桂以松、锦失守之故,既蹈可杀之罪,今祖氏全归,吴镇自不能安,又必有脱死之术。祖氏之子妇在宁远者,已心切来归矣。况其为祖镇之遗类,与其在门墙者,岂不畏死而求生乎!”因此,大军当乘机临于宁远,“声言吴兵所属各官之罪,摇动其志”,必能得宁远。

尽管清朝中有此主张,明朝所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因为清太宗还不打算乘胜加兵于宁远,他以为处于惊慌失措中的宁远明官兵无力抗拒清兵的攻击,可以传檄而定。他在处理锦州明官兵及家属时,特别强调,凡在锦州的原属宁远等处的官员,一律“留养”保全,不得伤害。看来,他要用招抚的政策,不动干戈地得到宁远。同时,清太宗又派遣八旗兵屯驻于宁远以西的大路,保持对吴三桂的军事压力。他指示在前线的诸王贝勒,说:“宁远之人,若欲归顾,令我军人城,必索城中大员为质,命我兵严守城门,然后可入,不然,恐堕其计。”

时间一天天过去,已经到了四月,仍然看不出吴三桂投降的任何迹象。汉官张存仁再次提出进取宁远之策。这次,他不主张进兵宁远,提出对宁远采取和平攻势,阐明政策,招之来归。他说:“皇上宜颁敕谕于宁远城中镇将等官,开明橙、锦生杀之理,顺逆之端,诛留分别,一一详示。吴三桂并非奇才良将,有不摇动其心者乎!”他忆及当年守大凌河城时,屡次读到清太宗的招降信,促使守城的将官包括他本人无不“动念”,最后献城投降。他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特提醒清太宗当乘“今之宁远正在仓惶无措之际”。速给宁远吴三桂等人写信劝降,“仗我皇上之福,一纸赐书,胜于加兵数万,人心动摇,势如破竹,皇上乘机运策,因时速成。”

清太宗接受了张存仁的建议,立即以他的名义,分别给宁远吴三桂诸将及被围的塔山、杏山官兵写信招降。

这是清太宗首次直接给吴三桂写信,呼吁他认清形势,乘时归顺。为了解清朝对吴三桂的政策,不妨将此信的内容。

引述如下:

大清国皇帝敕谕宁远吴大将军:

朕以大兵围困松锦,松山副将夏承德先行纳款,率焱来归,故彼眷属,并所部之人俱加留养,洪承畴亦留养之矣,其余抗命者尽行诛戮。惟祖太乐等,同系将军之威,姑留之。锦州祖太寿归命,其眷属部众俱莸保奎,此正太将军趋吉避凶建功立业之秋也。倘狐疑未决,不速来归,尔明国皇帝有不疑将军而加之罪者乎?将军果能乘此机会,决意来归,则明哲之智,诚附之功,与迫而后归之松锦诸臣,大相悬绝。将军之亲戚可以完聚,富贵可以长保矣。否则,将军之全军已为我所取,即信已为我所夺,松锦陷没,坐视而不能救,种种罪愆,尔明国皇帝宁有轻恕将军之理耶!

曩者祖太寿之在锦州也,尔明茸皇帝每疑之而欲加以罪,然而终不能者,以其族党甚强,且掂锦州故耳。夸将军以孤立之身,负危疑之迹,岂能白保无虞!况尔明国,“流寇”转炽,土字凋残,倾亡之象,将军已目击之。时势若此,将军虽勇,一人之力,其奈之何哉!将军不于此时幡然悔悟,决计扫顺,劳我士兵,迟我时日,被时虽降,亦不足重矣。夸尔明目皇帝。虽遣使讲和,其诚伪难知,成否亦来可必,而将军亲故,俱在于斯,归我之念,诚宜早定。朕以真情反复开请,将军其详志而熟思之。

清太宗还给同守宁远的白广恩和柏副将各一封信,文字不长,中心内容,与给吴三桂的信基本相同。他要求他们能“开导吴将军”,“同心协谋,举城归顺”,并允诺给予优厚待遇。

紧接着,清太宗授意与吴三桂有亲属关系及个人交情最厚的人,都给他写信,力促其归降。吴三桂的挚友张存仁、其兄吴三凤、舅父祖可法、姨夫裴国珍、表兄胡弘先(为姨母表兄弟,皆系祖大寿外甥)等都“遵旨各遗三桂书一函竹。限于篇幅,这些信的内容不便一一引述。我们还从其他记载中看到吴三桂的好友,如汉宫邓长春、陈邦选、姜新等人,也与张存仁等先后分别“致明宁远总兵书”。不用说,他们也是“遵旨”而写的。

以清太宗为首,动员这么多人给吴三桂写信,确实构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攻势。他们的信,都写得很实际,都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其利害,娓娓道来,不禁令人感动。

同类推荐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日本近代美人传

    日本近代美人传

    所谓美人者,不单外表艳丽,更兼高远的精神境界。此书为日本女性剧作家长谷川时雨为日本近代的著名女性所写的传记。说是传记,但行文风格更似随笔,并有作者本人的观点与评论于其中,读来轻松,是研究日本女性文化的佳作。本次选择其中五篇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日本著名女作家樋口一叶,尾崎红叶《金色夜叉》的原型大桥须磨子等等。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 鲁迅家族:一门三杰

    鲁迅家族:一门三杰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被遮蔽和高悬的鲁迅、鲁迅的后人们、周作人之“苦”、周作人之谜 ——止庵谈周作人的国事与家事。
  • 谋圣鬼谷子

    谋圣鬼谷子

    鬼谷子作为兵家的著名代表之一,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是战国历史上极具神秘色彩的显赫人物。是当下读者都比较感兴趣的人物之一,本书采用了大量纪实手法更全面和客观地观察鬼谷子。《谋圣鬼谷子》与大型历史谋略情节剧《谋圣鬼谷子》同名,是由著名导演郭宝昌倾心打造的一部史诗级电视盛宴。本剧由段奕宏、戚薇、倪大红、等著名演员联袂主演,号称2014年最好的战争史诗大篇,本书讲述了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历史。谋略家鬼谷子集儒、道、墨、法、兵、阴阳等思想于一身,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乱世中,用“奇计”创造奇迹,用谋略推动时代发展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一贱如顾

    一贱如顾

    男主顾臻跟别的总裁不一样,他不但思维逆天,就连行为也是异于常人,女主就是一糙汉子,为人率真,是个急性子,因为相亲进错房而与男主发生一系列狗血的事情,从此这俩人各取所需,组成了一对最佳饭侣,并开始了漫长而搞笑的合作旅程。文风接地气,有小温馨,有微量狗血,我且乐着写,你们且宽容看,有不足指出来我一定改正,但是我心脆弱,不要一上来就说太脑残之类的话,这只是一个故事,一本小说,所以大家不要太较真。
  • 伦敦杂记

    伦敦杂记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共收录朱自清散文9篇,分别有《三家书店》、《文人宅》、《博物院》、《公园》、《加尔东尼市场》、《吃的》、《乞丐》、《圣诞》、《房东太太》,这9篇文章描述了其在伦敦的生活。
  • 龙道兵王

    龙道兵王

    龙道兵王,利剑出鞘,为国而战,为民出力,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无怨无悔,成就一个个热血传奇故事。
  • 非常辩护

    非常辩护

    彭跃明大律师如同往常一样上午十点左右走进了自己的事务所,在门口与一位中年妇女擦肩而过。只匆匆一瞥,那妇女脸上的悲伤和绝望的神色就令他刻骨铭心。彭大律师之所以能被S市广大市民称颂为“弱势群体的保护神”,不光是因为他对法律条文的精通和出色的雄辩才能,更因他具有一颗博爱之心。彭跃明在办公室坐定,脑海里一直闪现着那妇女脸上凄凉绝望的神色。
  • 太阳系危机

    太阳系危机

    在一次任务中,一支倒霉的雇佣军遭遇了一股极为强悍的敌人的伏击,全军覆没……杨炜在一股神秘的力量的帮助之下侥幸生还,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敌人仍在苦苦相逼,他别无选择,只能奋起反击,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就此展开。一次次险死还生的交锋中,对手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真相却是出人意料的恐怖————歌舞升平之下,毁灭的阴影已经蔓延至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全人类的命运,命悬一线!
  • 巫水谣

    巫水谣

    李牧原前世本是仙君,因为爱上一个人,而坠落凡间。一世恍惚,爱他的人他视而不见。他爱的人别有目的。有人对他说:人生生世世轮回不止,几十年虽只一瞬,却也可以遇人万万。此间柔情蜜水、恨苦离别、虚情假意皆有之!却只有一世一爱一姻缘,最是刻骨铭心!虽轮回而不忘,不为生死所束!有些人虽然喝过了孟婆汤,却依然记得上辈子的爱恨情仇。上辈子,错过的人,这辈子在茫茫人海中,还能否相遇?上辈子,爱错的人,这辈子见面之后,是否还有些心动?爱对了,眼前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爱错了,生生世世都要徘徊在俗世。
  • 九秘传说

    九秘传说

    少年凌空,检查特殊灵根,偶得神秘物品,获得九秘之一,开启逆天武魂,从此走上逆天之路。横扫诸天强者,称霸万界。
  • 众经撰杂譬喻

    众经撰杂譬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