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8000000007

第7章 芳汀(7)

G.接着说:

“还是让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吧。我们刚才谈到哪儿了?您刚才说的是……您说九三年伤天害理吗?”

“对,伤天害理,”主教说,“请问,您对马拉马拉(1743-1793),法国政论家,雅各宾派领袖。朝着断头台鼓掌叫好怎样看?”

“那我问:您对博须埃博须埃(1627-1704),法国天主教卫道士。在残害新教徒时高唱圣诗,持何种态度呢?”

问题提得尖锐异常,一针见血,犹如利剑。主教为之一震。他绝对想不出一句回驳的话了。但是如此提到博须埃,却使他感到大为不快。再高明的人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时,人们还会由于别人不尊重逻辑而致使他们内心隐隐作痛。

国民公会代表本来就气力不济,加上临终之前呼吸不畅,便气喘不停,说起话来更是断断续续了。可是,他的眼睛表现出,他的神志完全清醒。

他继续说:

“我很高兴我们胡乱扯上几句。那次革命,总的说来,是获得了人类的广泛赞扬的,可惜九三年造成了一种口实。您认为那一年是伤天害理的,但从整个专制政体来看又如何?卡里埃卡里埃(1756-1794),法国国民公会代表之一。是个匪徒;但您如何看蒙特维尔蒙特维尔,17世纪末法国新教徒迫害者。富基埃-泰维尔富基埃-泰维尔,法国18世纪末革命法庭起诉人。是个无赖;但是,您如何看拉莫瓦尼翁-巴维尔拉莫瓦尼翁-巴维尔(1648-1724),法国朗格多克地区总督,1685年镇压了新教徒。马亚尔马亚尔,1792年9月大屠杀的执行者。恶贯满盈,但请问,索尔——达瓦纳索尔——达瓦纳,1572年巴托罗缪屠杀事件的策划者呢?杜善伯伯杜善伯伯,原为剧中普通人形象,后成为“平民”的通称。横蛮凶狠,但勒泰利埃神甫呢?茹尔丹屠夫茹尔丹屠夫,1791年法国阿维尼翁大屠杀的组织者。是个魔怪,但他与卢夫瓦卢夫瓦,路易十四的军事大臣。侯爷相比又如何?先生,我为大公主和王后玛丽·安东尼特感到不平,但是,我也同时为那个信仰新教的穷妇人叫屈。是她,在1685年大路易当政期间,先生,正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被捆在了一个木桩上,上身一丝不挂,孩子被放在一旁;她的奶水涨得厉害,心中满是愤懑。孩子饥饿不堪,面色苍白,盯着母亲的乳房有气无力地哭个不停;刽子手却喊道:“快快改邪归正!”他们要她抉择,要她在她孩子的死亡和她信仰的死亡之中作出抉择。一个做母亲的人眼睁睁忍受着生离死别的苦痛,先生,面对此情此景,您有什么可说吗?请不要忘记:法国革命自有它的理论根据。它的愤怒在未来的岁月里终会被人理解,而它给历史前进带来的巨大作用无法估量。它猛烈的鞭挞产生了一种对人类的爱抚。我不再多说了,我的理由极为充足。况且我的生命快要结束了。”

随后,这位国民公会代表的眼睛从主教身上移开,他只用这样的几句话来作为结束:

“是呀,进步的暴力便叫做革命。暴力过后,人们就认识到一点:人类受到了洗劫,但社会前进了。”

国民公会代表未尝不知道,刚才他不间断的出击,已经把主教心中的壁垒一个接一个地攻破了,但他的攻击点留了一处,那是卞福汝主教最后的一道防御屏障,卞福汝主教说出了下面这样一句话,几乎把舌战开始时的激烈态度又全部流露了出来:

“进步,应当信仰上帝。善,不能由不信上帝的人来体现。无神论者乃是人类的丑恶的开路人。”

对此,那年迈的人没有回答。他颤抖了一阵,望着天空,眼睛里充满了泪水,然后,眼泪顺着他那青灰的面颊流了下来。他对自己低语着,几乎泣不成声,目光投向苍穹:

“啊你!啊理想的境界!惟有你存在着!”

主教受到一种莫名的感动。

一阵沉寂过后,那老人用手指着天说:

“无极存在着。它就在那里。如果无极之中没有我,那它就有了止境。这样,它也不成其为无极了,它就不存在了。毫无疑问地有一个我,无极之中的这个我,便是上帝。”

那垂死的人用爽朗的声音说了最后几句话。那声音,带有灵魂行将离开肉体时那种至乐的颤动。他好像望见了一个什么人。随着声音的停止,他的眼睛也闭上了。一时的兴奋已经耗尽了他最后的精力。他剩下的几个钟头,显然已在顷刻之中度过。他刚刚说出的几句话,已经使他靠近了那位生死的主宰。他的时刻到了。

主教知道,现在时间紧迫。他是以神甫身分来到此地的。他经历了从极端的冷淡步步进入极端的冲动的过程。他望着那双闭合了的眼睛,伸手提起那只枯皱冰冷的手,弯下腰去,向那临终的人说:

“这个时刻属于上帝了。如果我们白白地聚首一场,您不觉得遗憾吗?”

听罢,国民公会代表睁开眼睛,眉宇间出现一种严肃而阴郁的神情。

“主教先生,”他说得很慢,也许是他力气不济的缘故,也许是他心灵高傲的缘故,“我在深思和观察当中度过了一生。60岁时,祖国召唤我去管理这个国家。我服从了。当时积弊如山,我倾尽所能与之抗争;暴政,我极力诋毁之;我发布了人权和法则,做了宣传。国土被侵犯,我献出了我的力量;祖国受威胁,我献出我的热血。从前我不富足,现在也没有钱。我曾是政府的领导人之一。当时,国库堆满了金银,墙头不堪重压,随时都会坍塌,不用支柱是支撑不了的,我,在枯树街吃饭,一顿不超过22个苏。我帮助了受压迫的人,医治了人们的创痛。我也撕毁了祭坛上的布毯,那是千真万确的,不过,那不是为了别的目的,而是为包裹祖国的创伤。我始终维持人类的进步事业,但对于过火的行动我也表示过反对。有机会,我也保护过我们的对手——你们这些人。在佛兰德的比特罕,在墨洛温王朝墨洛温王朝,法国的第一个王朝。夏宫的旧址上,有一座名叫波里尔的圣克雷的修道院,那是乌尔班派的一座寺院。1793年,我出头从危难中把它抢救了出来。我尽了责,力所能及,我竭尽全力做了善事。此后,我却被驱逐、被搜捕、被通缉、被迫害、被诬蔑、被讥诮、被侮辱、被咒骂,还被剥夺了公民的权利。多年来,我白发苍苍的一个老人,看到许多人像是自以为有权蔑视我。他们是些愚昧可怜的人,认为我面目可憎。我并不恨任何人,但我高兴避开这种恨。现在,我86岁了,快不行了。您还想知道我的什么呢?”

“我是来为您祝福的。”主教说。

他跪了下来。

等到主教抬起头来时,那个国民公会代表已经神色庄严地死去了。

主教回家之后,感到被一种说不清的情绪包围着。他祈祷直到天明。次日,几个胆大好奇的人,一个劲儿地向他打听那个G.代表的事,变着法儿套他说出什么,但他除了指指天,什么也不说。我们只知道,从此以后,对小孩和有痛苦的人他更加关怀、更加仁慈了。

人们的言谈中,只要涉及“G.老贼”,他就必然陷入一种异样不安的状态之中。谁能说清楚,那颗心对他这颗心的昭示,那伟大的良心在他的意识上所引起的反应,对他的日趋完善的精神境界不会产生某些影响呢!

那次“乡村访问”,不可避免地给本地那些小集团提供了饶舌的机会:

“那类死人的病榻前也是主教应当去的地方吗?事情明摆着:那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感化。那些革命党人全是宗教的叛逆者。那,去了那里又有什么意义呢?那地方有什么可看的?好奇罢了,魔鬼接收灵魂,他也要去瞧一瞧。”

一天,有个总是自作聪明的阔寡妇,属于冒失鬼一类的人,向主教说了一句俏皮话:“我的主教,有人打听,问大人在什么时候可以得到一顶红帽子戴红帽子,即参加革命的意思。?”

“啊!啊!这种颜色是多么高贵呀!”主教回答,“多亏红色帽子的鄙视者也还崇拜红色法冠!”

十一、保留

如果我们仅凭上述内容便判定卞福汝主教是一位“哲学家的主教”、“爱国的神甫”,那也许就错了。他和国民公会G.代表的晤合——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结合,给他留下了一种使他变得更加温良的令他惊叹的回忆。不过,事情仅此而已。

尽管卞福汝主教大人完全算不上一个政治人物,我们或许还是应该简略地讲一讲他对当时国家大事所持的态度,如果对这位主教来说,他确曾想过要有一种态度的话。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几年前的一些事。

米里哀先生升任主教不久,皇上便封他为帝国的男爵。好几个别的主教也同时得到了这一封号。我们知道,1809年7月5日至6日的夜晚教皇被拘禁。为了此事,米里哀先生被召至巴黎,参加了拿破仑策划的法兰西和意大利主教会议。会议在圣母院举行。1811年6月15日,红衣主教斐许主持了第一次会议。95位主教参加了会议,米里哀先生也在其内。不过,他只参加了一次大会,三四次特别会。他是一位山区教士,终日过着僻陋贫困的生活,与那里的自然环境接近已成为他的习惯,他觉得他给那些达官贵人带来了一种改变会场气氛的见解。他忙着赶到迪涅去了。当人们问他为何来去如此匆匆时,他回答说:

“他们看我不惯。外面的空气老是跟着我,我一进会议室,它就钻到他们的当中去。我对他们,犹如一扇关不住的门。”

另一次他还说:

“你想怎么办?那些大人先生全是王子王孙。而我呢,一个乡下穷主教!”

他确也有令人讨厌之处。有一个晚上,他在一个最有地位的同道家里,不自觉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这许许多多的漂亮挂钟!这许许多多的漂亮地毯!这许许多多的漂亮服装!不过,这些漂亮东西好不让人烦恼!我可不愿意在看着这些东西时,还听着它们一个劲地喊:‘好多人在挨饿!好多人在挨冻!穷人多着呢!穷人多着呢!’”

我们顺便提一提,仇视华贵物品也许是不明智的,因为这种仇恨包含着对艺术的敌意。不过,对于教会中的人来说,除了表示身份和举行仪式,就不应该使用华贵物品。那些东西对一贯真心实意解囊济困帮助穷人的教士是不适宜的。对于教士来说,养尊处优,就等于离经叛道。教士应当接近穷人。既然一个人日日夜夜和灾难、苦痛、贫困打交道,难道在他自己的身上竟能不带上一点圣洁的清寒味,犹如劳动必然沾上泥土?一个人站在烈火旁边能不感到热吗?干起活儿来手能不被弄黑,脸上能没有汗水和灰尘吗?工人在熔炉旁工作能毛发无损吗?教士,尤其是主教,清苦是他保证仁慈的起码条件。

这一定是迪涅主教的见解。

他遇到棘手问题时绝不去迎合那种所谓的“时代的思潮”。他对神学争辩不感兴趣,对政教的纠纷问题也从不说三道四;但是,他也不是没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他被追问,人们就会发现,他的回答仿佛是偏向罗马派而不属于法国派。既然我们描写一个人时不愿回避什么,我们就必须补充说明,对于那位气焰渐衰的拿破仑,他的态度是冷淡的。1813年以后,他参与了各种反抗活动,鼓动反抗者进行斗争。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时,主教连欢迎他的仪式也是不愿意参加的。在“百日帝政”拿破仑于1815年3月1日在茹安登陆,6月22日第二次逊位,史称“百日帝政”。期间,他也没有为皇上安排公祭。

除了妹妹巴狄斯丁姑娘以外,卞福汝主教还有两个亲兄弟,一个当过将军,一个当过省长。他们之间通信交往相当频繁。但有一个时期,他对其中作将军的那个兄弟颇为冷淡。那个兄弟原来镇守普罗旺斯普罗旺斯,法国南部的一个省。。戛纳登陆时,他的那位兄弟统率1200人,照命令截击拿破仑,但他有意放走了他。另外那个当省长的兄弟,为人忠厚,后来隐居于巴黎卡塞特街,在给这个兄弟写信时,主教流露出颇为深厚的手足之情。

这可说明,卞福汝主教也有自己的苦衷,也有自己的隐情,偶尔也表露出自己的政见。这说明,他那颗温和宽厚、追求永恒事物的心弦,经爱憎的指尖拨动时,也会发出不同的调子。当然,像他那样的人最好是没有政治见解。请不要曲解了我们的意思,我们所说的“政治见解”,并非指对进步是否抱有的热情,也并非指对构成我们真诚团结的那种卓越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抱何种态度。这部作品间接涉及的内容,我们大可不必去理会它。我们只能说,即使卞福汝主教不是保王党,他的目光也从来不离开他特有的宁静的景仰点。如果他能超然于尘世风云变幻之外,从景仰之中看明白真理、公正和慈善这三道圣光放射的情景,那自然就越发完美了。

同类推荐
  • 马尔特手记(译文经典)

    马尔特手记(译文经典)

    《马尔特手记》为里尔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它叙述一个出生没落贵族、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某种程度上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小说由71个没有连续情节,又不讲时间顺序的笔记体断片构成,因为共同的主题——爱、孤独、恐惧、疾病、死亡、上帝、创造等,集中表达了作者终生关注的各种精神问题,在精神暗流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被誉为现代存在主义最重要的先驱作品之一。
  • 汽车上

    汽车上

    那张肖像,老师画得很慢。每天晚上六点,女孩都会像天仙一样飘然而至。乡下的天色暗得特别早,那是因为乡下的晚上没有内容的缘故。像恋人都喜欢电影院里的昏暗,老师也希望他头顶的夜幕越暗越好,他一个人呆在校舍里,觉得这整座学校都是他的,甚至连学校外面的街道也是他的。他会把传达室那扇小门故意打开,这无疑是给女孩一个信号——里面有一个人在等她,颜料和画笔准备好了,椅子和背景也布置好了,只等她落座,只等她摆好姿势。他会焦急地一趟趟地往门口跑,他希望能在半道上碰上她,装出无意间碰上的惊讶,噢,这么早就来啦。
  • 探寻彩云城

    探寻彩云城

    童话故事。在距今三四百年之后,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扭转,污染和疾病泛滥的盆地地区少年新河,为了治好妹妹的疾病,寻求知识,只身踏上了寻找传说中的彩云城之旅。一路上遭遇了神奇的金沙国,化解了巨眼国和岸上居民的恩怨;在木头城历尽凶险,帮助孤儿巴布摆脱困境,在图书馆的智能程序里感受了种种神奇的冒险;当他搭载十二角飞船到达彩云城之后,又以自己的坚强乐观改变了安德森、宾都、卡特等同龄人的生活,赢得了他们深厚的友谊。当彩云城面临毁灭之际,新河又一次奋不顾身地踏入危险之中,不顾自己的生命拯救整个星球……
  • 去莫斯科的蚂蚁(中国好小说)

    去莫斯科的蚂蚁(中国好小说)

    讲述了诸暨县作协记者吉小如、作协主席李大荣与商人贾狂潮等一行人针对莫斯科一只蚂蚁华商市场被封赴莫斯科采访在莫期间发生的故事。
  • 山狼海贼

    山狼海贼

    故事发生在“文革”期间辽东半岛—座临海小城镇里,主人公是四个二十多岁的“海碰子”。无论是性情暴躁、不乏狡黠且又敢作敢为的刀鱼头,还是矫健英俊、感情丰沛、外刚内柔的马里,以及不时卖弄小聪明、行止有些委琐却也情有独钟的三条腿和相貌丑陋、憨实平和却做出惊天举动的大龇牙,面对无垠的大海,尽显其率真本性,没有虚伪矫饰,没有倾轧攻汗。只有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性与爱的憧憬,以及亲如手足、肝胆相照的友情。
热门推荐
  • 花枝招展

    花枝招展

    太阳拱过窗帘的缝隙,爬在靠床一边雪白的墙上,吐放着黄黄的一溜,小敏眼睫毛一动,那一溜阳光便在她两眼里灿烂起来。小敏两手从被窝里伸出,盖住了脸,那一溜阳光从她的手指缝里进去,手电筒样一扫,照见了她的心,心怦的一跳,咚咚的锣鼓一样止不住了。小敏翻身趴在了床上,没入粉红枕巾里的两颊洇得粉红粉红的。小敏做了一个梦。离她家的麦地还很远,她便听见了张庆自行车奔跑的声音,她从麦地直起身,张庆和他的自行车飘在路边的一棵杨树旁,便不动了。
  • 匆匆光阴夏蝉鸣

    匆匆光阴夏蝉鸣

    缘起于夏,相遇梧桐,夏蝉一语,便得一鸣,蝉鸣盟誓,相约盛夏,匆匆光阴,正值当下,夏蝉犹在,可否一鸣?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生命之水在哪里(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生命之水在哪里(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本书阐述了水资源的分布、水文化、水环境被污染的巨大危害、人类应当节约用水等一系列相关的知识。让人们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正是伴随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事业才得以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增进公众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都市之我就是神豪

    都市之我就是神豪

    他继承了一个活了九万年的人的一切,一个活了九万年的人有多少财产?房子不是几套,要看是多少栋。汽车?不你得问有几个汽车公司。游艇?飞机?妹子?这些都不是问题。他只想说,从这一刻起,他就是神豪!
  • 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有很多的困惑,例如孩子早恋、学习 不专心、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苦心等等。廖康强编著的《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列举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应 该懂得的几十种智慧,提供了各种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帮助父母解决这些困惑。《父母应掌 握的教子智慧》内容 简单实用,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斗罗之死神源氏

    斗罗之死神源氏

    (没有太监!没有太监!只是暂时停更,到六月中旬恢复更新,大家可以先看前面的章节如果感兴趣可以加入书架等待恢复更新的那一天。)当一个穿越者拥有源氏和死神两个武魂会在斗罗大陆谱写出怎样的故事?...简介无力还没想好...ps:本书背景为斗罗一,刚开始会跟原著走...ps2:本书暂定是挖各路墙角做隔壁老王的,不喜误入...ps3:有什么想法可以积极和作者沟通,有什么不足之处或毒点希望大家踊跃指出,我想变得更好,还有看到有错别字希望大家能告诉我方便更改,谢谢大家...ps4:请大家文明上网,切勿人身攻击...ps5:qq群495134659
  • 生人勿进自负后果

    生人勿进自负后果

    2050年。这是一个游戏疯狂的时代,各式各样的游戏层出不穷,随着《惊悚乐园》这本小说的大火,一时间恐怖解密游戏成为当代的主流。三年前退出的虚拟沉浸系统,更是让人们充满了对恐怖解密游戏的希望。如今,生人勿近正式开始内测!而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个普通的内测玩家,罢了。
  • 我,不是勇者

    我,不是勇者

    这是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这是一个,怪物与勇者的世界。无数来自各个时空的人们在此相聚,组成了,这个荒诞的世界。这个世界,被人们称为“囚笼”。当一个来自地球的青年落入这充满未知与黑暗的世界,现实与魔幻的碰撞,心灵的逃避与挣扎……这一天,这片无光之地,迎来了,它的勇者。
  • 修仙门派里的玩家

    修仙门派里的玩家

    王零是修仙门派乐天派的一名掌门人,作为天玄界最低等,最没有前途,最没有人想当的野派级别的掌门人,他很想哭……靠着系统他收了几名自称玩家的弟子,他觉得自己命运会被改变。结果王零只想说,我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