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100000165

第165章 打人不打脸

看到聂采月和薛凝兰都流露出不解的神情,段玉兰补充道:“是这样的,我此前曾听姐姐说过,这聂府之中,大小姐琴绝,二小姐画精,只有这三小姐,好象名不见经传啊……”

段玉兰此话一出,聂采月脸色一沉,薛凝兰也急得差一点跳脚,两个人都望着段玉兰,似是在谴责她的出言无状,而且不合时宜!

段青茗望着段玉兰得意至极的神色,不由地在心里冷笑起来……段玉兰,你以为,你这样,就可以挑拨离间,让聂三小姐讨厌我了么?恐怕,你真的要失望了!

段玉兰的声音很大,满堂皆可听见。顿时,大家的视线,全部都朝着这边看了过来!

正在一侧和薛夫闲话家常的聂夫人也听到了,她立时白了脸,已经隐有怒容。

人常说,说人不说短,打人不打脸,可这段玉兰,什么短的,就往什么地方说,好象生怕别人不知道聂采月身子不好一样的!

段青茗望着段玉兰,微微一笑:“妹妹说的是,这话,姐姐的确是说过……聂夫人持家有方,几位小姐都非常的出彩,聂大小姐的的琴艺,非同一般,二小姐的画艺,更是声名远播……没错,这都是姐姐说的……”

段玉兰的脸上,浮现出得意至极的笑意……这些话,段青茗何曾和她说过?只不过,她不知道从哪里听来,此时急中生智拿出来,来堵段青茗的口,让她得罪人,更兼不讨好而已!

总之,只要是能令段青茗声名俱毁的事情,段玉兰不但天天做,而且经常做,见一件,就做一件,非到段青茗身败名裂而会收手!

段玉兰的话,也令聂夫人的脸色蓦地一沉。要知道,聂夫人入府三年,才生得聂采月一个女儿,又隔五年,才生得一位公子!所以,这聂府的大小姐是一名歌伎所出,二小姐则是一名小妾所出。此事,原就是聂夫人的隐痛,却不料,现在,段氏姐妹如此直言不讳地只夸将大小姐和二小姐,这明明就是在侮辱自己和采月嘛!真乃士可忍,庶不可忍,看来,今日这一趟,她真的是来错了!

聂夫人刚要发作,一侧的薛夫人却用力地按住了她的手,并轻轻地摇了摇头……以薛夫人对段青茗的了解,她是个无论言行,都十分有分寸的人,这样无状的话,她是断然不会说出来的!更何况,聂家的两位小姐,在京城的小姐圈里,并无甚么特殊的声名?

段青茗望着段玉兰,脸上的微笑更加地温柔而且可亲。她摇了摇头,嗔怪着说道:“二妹啊,姐姐早就说过了,你啊,就是顽劣,这平日里,读书不认真,绣花不认真,这听话,也只半截……你可还记得?姐姐的后半句话是,这聂府里的大小姐和二小姐如此出众,可是,她们的琴艺、以及画艺,都是受过三小姐指点,才有此成就的?”

段青茗此话一出,薛凝兰轻轻地吁了口气。

而薛夫人,按着聂夫人的手,也松开了。她转头,附着聂夫人的耳边,说了句什么。聂夫人冷眼望了一眼脸色尴尬的段玉兰,眸子里的暗光,闪了一下,又一下!

不愧是姨娘教出来的女儿,不识大体不说,还敢在嫡女面前,如此口出狂言?

而聂采月握紧段青茗的手,眸含泪光,几乎说不出话来!

在聂府之中,大小姐出众,二小姐毫不逊色,只有她,因为身体弱,所以自小很少出门。再加上聂父自小不喜这个体弱的女儿,是以,聂采月即便有八斗之才,也是养在深闱无人知。要知道,这大小姐的琴,二小姐的画,她虽然并没有出手指导,可是,她的造诣,却绝对在那两位小姐之上!

正在这时,贵妇人之中,有人冷哼了一声:“这聂三小姐从来不出闺门半步,她有无才艺,段小姐如何得知?”

段青茗转头一看,原来是和刘蓉比较要好的一位齐府夫人,而那位夫人,则是由姨娘扶正的,所以,和刘蓉的关系向来比较和睦,看眼下的情况,竟然是帮段玉兰救场子来了?

那位齐夫人望着段青茗,冷冷一笑:“莫非,在段大小姐的眼里,只要嫡出的小姐,就是样样技压群芳的么?”

那位齐夫人本是歌伎出身,并无甚修养,根本就不管自己此言一出,已经得罪了一大片人。登时,这满堂之中,那些贵妇人,嫡小姐望着她的眼神,已经隐含愤怒之色!

段青茗眸光流转之下,嫣然一笑,落落大方地说道:“齐夫人此言差矣,在青茗的眼里,只有男儿和女儿之分,并无嫡女与庶女之别!就拿家父来说吧,他老人家无论对于青茗,抑或是兰妹,无论月例衣着,都是一视同仁。从无二致!难不成,在齐夫人的府中,嫡庶之分,如此分明么?”

段青茗一番话,不轻不重,却令齐夫人呼吸一滞,再也说不出话来!

段青茗的手心里,聂采月原本冰凉的小手,随着齐夫人的挑衅。她原本握着段青茗的手,又紧了几分!

在场的人,甚少人知道,这位所谓的齐夫人,原是聂家大小姐聂迎月的姨娘,是以,只要一关系到聂大小姐的事,她都会插上一脚。而今,段青茗明捧聂三小姐,将聂大小姐压了下去,她为了维护聂大小姐的声誉,而不惜出言无状,竟然连东主都得罪了!

齐夫人冷笑道:“就算不分嫡庶,这聂大小姐的琴艺,人尽皆知,可这位聂三小姐,却不曾听闻她谙琴音之道,若真如你所言,何不让她当场弹奏,以正声名?”

让嫡出的小姐当然献艺,是为侮辱,这事,聂采月当然不会做,而段青茗更加不会允许。好吧,齐夫人不是说聂三小姐名不见经传吗?那么,她就说出个声名出来,让这齐夫人再无比辩驳!

段青茗沉吟了一下,忽然微微一笑,说道:“当场弹奏,就是不发了。因为,聂三小姐的才艺,青茗则是听京师会馆的正馆主所言!他言道,聂三小姐的画艺造诣,已经近天人之境,即便是他,都大为赞叹!夫人若是不信的话,尽管可以去京师会馆的正馆主处,询问一番!”

段青茗此话一出,齐夫人又是一愣……京师会馆的正馆主,那可是一位入世的高人啊,历年来,想拜倒在他门下的学子,何止千万?若他评判说一个人才艺无双的话,那么,仅仅凭他这一面之词,对方就可以声名远播,不入俗流!

京城会馆的正馆主,在此前,当然没有夸过聂采月!而段青茗至所以敢如此说,则是因为前世的记忆!

在前世的时候,京师会馆的正馆主,的确是赞叹过聂三小姐的琴艺,只不过,不是在这之前,而应该是在此之后!

在前世,段青茗虽然甚少出府,可是,也曾经听过这位聂府三小姐的传奇故事。说来,这一位聂三小姐,亦是一位造化之人。她十三岁那年,以一曲平雁落沙,而享誉京城。偶然的一个机会,京城会馆的正馆主恰巧路过,倾听之下,不由出言赞叹。而此后,她所绘的奔马八峻图,更是在京城之中流传甚广,影响颇深!是以,段青茗知道这位聂三小姐才是真正的琴、画双绝!那两位所谓的聂大小姐和聂二小姐和她,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听了段青茗的话,薛凝兰也是一头雾水。她轻轻地拉了拉薛采月的衣袖,轻声问道:“采月,我都不知道,你原来还是个才女啊!”

薛凝兰声音虽低,可此时满堂寂静,是以,她的话,还是被大多数人听在了耳里。眼下,大家都倾耳细听,想知道这位向来名不见经传的聂三小姐,是否真如段青茗所言如此的神奇!

聂采月美丽的脸庞一红,头也低了下去,她刚想否认,突然捕捉到段青茗眼光熠熠的眸子,充满了鼓励以及赞赏。蓦地,聂采月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她登时抬起头来,朝着满堂的贵妇人,小姐们声音清朗地说道:“采月不才,这都是师傅教的好!”

“师傅?”

这下,众人的眸子里,同时流露出惊奇的光芒!

要知道,这琴、画之道,除了天份要高之外,名师指点,也是造诣的关键,而这位聂三小姐竟然说师傅教的好?

那么,她真的拜了一位好师傅么?

众人皆惊奇,薛凝兰更是睁大了眼睛,说真的,认识聂采月一年有余,她还从来没有听过聂采月拜过什么师傅的呢!

难不成,这聂采月的师傅,真的是一位世外高人不成?

薛凝兰如是想,众人皆如是想,大家都眼神熠熠地望着聂采月,等待着她说出自己师承何处!

然而,聂采月却隐现为难之色!

因为,她的师傅,个性奇怪,为人更是奇怪。从不喜欢自己的徒弟拿着自己的声名,在外招摇撞骗。所以,这师门一说,聂采月也是向来不与外人道的!

看到聂采月缄默再三,众人的眸子里,隐现鄙夷之色……这聂采月,八成是自话自说,眼下无法圆谎了吧?

这下,就连一侧的薛凝兰替聂采月着急起来,不就是一师傅嘛,为何不敢与外人说呢?

满厅寂静,暗涌横流,段玉兰更是冷冷地望着聂采月,就等着她哑口无言之时,再给她来一个当头一棒……哼,只要和段青茗走得近的,就没有一个好东西,这个聂采月如是!

同类推荐
  • 别君忆

    别君忆

    世人皆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然生逢乱世,许知秋却是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戏院老板娘。只是,到底是台上巧笑倩兮的戏子清冷,还是底下笑看浮生的官人薄情红尘呢?
  • 长安汉时歌

    长安汉时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她不过就是小小的一介歌姬,委身于长公主府邸的时候遇见了年少失势的他。一朝风流,昔日少年成帝王。他迎娶她入宫,许她皇后之位,给她这个世上的女子皆艳羡的幸福。他说,“朕要这个大汉永远太平,朕要跟你在一起安安稳稳一辈子……”她相信了他,可是到头来,她却发现,他不过就是拿她当做抵挡在风口浪尖的一颗棋子。
  • 太子妃你在哪

    太子妃你在哪

    她本是公主,与领国质子青梅竹马。未曾想,当她去向父皇请旨时,一切都没那么顺利,背后还有什么在蠢蠢欲动……
  • 缕生烟

    缕生烟

    是默默无闻的郡主,还是名动天下的女帝。是富可敌国的国师,还是手段毒辣的王爷。“我早知道该放弃的,但我还是想问问你,为什么?”眉心的梨钿只画了一半,折碎了像生花……“我知道你是对皇位野心勃勃,我何尝不是在为你铺路!”黑眸全是冷意,或许一开始便不该,不该湖亭相遇,不该落水相救。或许该重新开始,紧紧抓住一个人的手,哪怕滔天权势,哪怕生死别离。一口抿了相思味,一口尝了相思苦。
  • 娘子,别过来

    娘子,别过来

    易筱筱阴差阳错穿越到大周王朝,两年后满心期待的向江宁王世子江然告白:“江然,我喜欢你!”江然:“禁卫军,这里有泼妇骚扰朝廷命官!”两年后……“江木头!你当初说谁泼妇呢?”“娘子,别过来。有话好好说,放下你手中的菜刀……”
热门推荐
  • 狼祸

    狼祸

    如果说某个人十分健忘,似乎无伤大雅;然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健忘,最终可能引出新的灾难!因此,我总以为,认真地对往事——不论是悲剧性的还是喜剧性的——乐于进行深入的思考,无论如何是必要的、有益的。现在,要在地图上寻找这个地方,可能要费些眼力,如果坐上飞机作鸟瞰的话,就比较容易看得清楚些。这就是:在山东的西南部——从济宁以南到江苏徐州以北,这里有独山湖、南阳湖、微山湖、昭阳湖,南北相连,并称为南四湖。这块跨越陇海路两侧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在抗日战争年代,被称为四湖边区。
  • 空空导弹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空空导弹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兽世界:编年史·第一卷

    魔兽世界:编年史·第一卷

    了解《魔兽世界》最详实的背景故事,揭秘史上最伟大网游创造奇迹的玄机!1、权威经典!本书由暴雪娱乐创意副总裁克里斯·梅森亲自操刀,历时二十年呕心创作而成,首次以官方权威视角,全面追述了艾泽拉斯与魔兽宇宙的历史,是《魔兽世界》无可争议的最顶级史料文本,也是所有魔兽玩家了解游戏的最佳途径。2、精彩至极!魔兽宇宙因何而形成,又将去向何处?伟大的创世泰坦缘何对艾泽拉斯星球上渺小的生物不断保持着关注?人类、巨魔、矮人、侏儒、暗夜精灵……无数的生灵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中繁衍至今的?跨越亿万年的历史长河,数不尽的谜团与秘辛,一切你渴求知晓的答案,将在本书中慢慢揭开面纱。
  • 时禁区

    时禁区

    问一个将死之人“你还想活下去吗”这不是废话?当然想!可连苒却没有那么强烈地欲望。活在这世上,虽人活着,但真的能随自己的意愿活着吗?人与人之间真的存在所谓的信任吗?你认为对你好的人,真的只是单纯对你好吗?人究竟有几面呢?云雾散开后真的就是天空明媚吗?有的人不是傻,只是喜欢装糊涂。连苒不曾想过剥开一层层的真相,奈何不是她的意愿,却跳进了刀山火海。亲人,朋友,面对利益熏心,为了自己的私心,还有什么做不出来?这个世界是黑色的,每个人都想在黑暗中凸显自己。多年后......随处可见的是尸体,雨水的颜色是红色,可怕的敌人是身边人,得知的真相是另一个阴谋的开端。“我从来没想过伤害任何人,可你们谁也没有放过我。”呵呵,欢迎来到时禁区。
  •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喜儿传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喜儿传

    【本文纯属虚构】人死不怕,重新投胎也不怕,怕就怕投胎时,碰上盗版孟婆,喝了一碗假孟婆汤,带着记忆投胎.好吧,带着记忆就带着记忆吧,虽然有些负担,可也正好让她引前世为戒,让自己变得笨一点,懒一点.没错,就是这样,喜儿仰天大呼,“我,要做史上最懒的穿越女主,势要将坐吃等死进行到底”
  •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

    《中国好故事·故事家林华玉经典作品集:华佗的锦囊》收录了《俺想要个女娃》;《为你撑了十八年》;《皮日休吟诗露踪迹》等故事。
  • 罗长生

    罗长生

    罗长生幸运的从淞沪会战中幸存下来,但是残酷的战争让他害怕,于是他准备逃回遥远的没有战火的家乡。
  • 帝女重生:神尊,让我来

    帝女重生:神尊,让我来

    她重生了,她以为会获得一切从未有过的东西,但在这异世依旧是那么难——他觉醒了,他以为如此就能改变族人的命运,但在巫与神的万年纠葛中他依旧如履薄冰——终有一天,命运之线会把她和他紧紧相连,但此后命运又会如何,也许只有神知道。
  • 青春思绪

    青春思绪

    《最适合青少年的哲理美文:青春思绪》所选文章打破了纯文学界限,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这些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那闪光的语言,精辟睿智,鞭辟入里,简直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