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空地上,芊里文君将游龙剑连同剑鞘插在土中,他自己则闭目打坐,用精气神感应着游龙剑。恍惚间,他只觉一条恶蛟就在前方,无边的血腥和杀气扑面而来。芊里文君心有所悟,剑本就是凶器,是为血腥和杀戮而生。修真之路,无非是与天斗与人斗,免不了血腥杀戮。心中有了答案,他不自觉和游龙剑联系深刻了不少。
只见,芊里文君突然起身睁开双眼,左手握住剑鞘,右手握向剑柄。右手虚握间,游龙剑就忽地窜到了手中,芊里文君顺势拔剑一下挥出。只见游龙剑斩出一道寸许长的剑气,随即剑势一消,游龙剑自动归鞘。
拔剑术初成,还缺少蓄势,威力差了许多。若要蓄势,先要压住游龙剑的杀意,将杀意凝聚起来。芊里文君决定用一块巨石试剑,坐手握住剑鞘,右手用力握住剑柄,游龙剑产生一股巨力欲要出鞘。他集中精气神锁定巨石,全力压制游龙剑,剑身不断传来阵阵抖动。
过了几个呼吸,芊里文君只觉精气神已到达巅峰,瞬间拔剑归鞘一气呵成,在巨石表面留下三寸剑痕,拔剑术练成了。
六月盛夏,门派大比的日子到了。炼气期的弟子按照修为分成了两组,炼气初期一组,炼气中后期另一组,芊里文君已经是炼气七层自然是后一组。至于外门前十名的弟子,则是作为擂主守擂,等待弟子们的挑战。
第一场,芊里文君的对手是一个炼气六层的弟子。芊里文君选择先发制人,一下子使出三个火弹术,那名弟子只来得及发出一个防御法术。结果防御法术瞬间被破,那名弟子败下阵来。
如今,芊里文君的法力最多能使出十多次法术,第一场赢得干脆一些,好让那些炼气中期的弟子知难而退。果然,接连两场遇到的炼气中期对手都主动认输了。
到了第四场,芊里文君的对手则是一位炼气七层弟子夏通,一位高傲青年。
“芊里师弟,第一次大比能走到这里已经很不错了。放弃吧,你是比不过我的,我们就别白费法力了。”夏通目中无人道。
“那就请夏师兄指点一番。”芊里文君回道。
“不识抬举。”夏通抢先出手,“看我冰枪术”
只见一把寒冰组成的长枪迎面飞来,芊里文君连忙施展出火弹术和土墙术。冰枪术是顶尖的一阶法术,不是芊里文君的两个普通一阶法术可比的。只见冰枪先破火弹,再破土墙,眼看就要砸向芊里文君。
这时,芊里文君不慌不忙掏出符篆,土甲符拍在身上护身,射出火弹符,总算挡住了冰枪。与此同时,他一口气扔出十张攻击符篆,夏通也开始施展第二个攻击法术。看到这么多攻击符篆,夏通连忙中断攻击法术,转而全力施展一阶顶尖的防御法术冰墙术。
可是,十张攻击符篆的力量,不是一个冰墙术所能抵挡的,冰墙瞬间破碎,躲在后面的夏通被打得吐血而飞。这场芊里文君先后用掉十二张符篆,价值十三下块品灵石,让很多人震惊于他的奢侈。其实,芊里文君不过准备了一百张符篆罢了,其中防御类符篆就有十张。
第五场,对手是一位炼气八层的弟子。芊里文君一开始就是十张攻击符篆过去,对方只能被动防御,结果自然是防御被破飞了出去。他的做法颇为有效,炼气七八层的弟子们不约而同放弃了与他对战。
于是,连续两场,芊里文君的对手都是主动认输。
第八场,这回芊里文君的对手是炼气八层的弟子卓扬,一位英气青年。卓扬早有准备先发制人道:“芊里师弟,看我法器蛟龙旗。”
只见一件印有蛟龙的四四方方旗状法器挡在卓扬身前,轻松挡住了芊里文君的十张攻击符篆。接着,卓扬大旗一卷,蛟龙旗越来越长,就要包住芊里文君。
“卓师兄有法器我也有,看我法器游龙剑。”芊里文君笑道。
只见,游龙剑闪电般窜出,直奔蛟龙旗。两件法器相撞间,蛟龙旗光华暗淡下去。
这件法器可是卓扬的命根子,他心叫不好,急忙道:“我认输!”
瞬间,芊里文君就停住游龙剑收了回去,又赢了一场。
第九场,这次的对手是炼气九层的云紫衣,一位泼辣少女。
“芊里师弟,你可否让我这一次?”云紫衣问道。
“云师姐错了,门派内有人让你,到了外面谁能让你?还是手下见真章把!”芊里文君回道。
“我知芊里师弟有中阶法器游龙剑,我也有中阶法器碧玉剑,看看谁的更强。”
只见一件碧绿短剑法器飞来,芊里文君随之放出游龙剑,两件法器相撞间,各自光华大盛,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时,芊里文君扔出十张攻击符篆,直奔云紫衣。
“我可不只一件法器呢。”云紫衣笑道。
只见她身上光芒大盛挡住了所有攻击符篆,她穿的紫色衣裙赫然是一件防御法器。
没办法了,芊里文君只能用最后一招了。只见,他忽然召回游龙剑收剑归鞘,目视云紫衣。云紫衣不急不躁,碧玉剑护在身前,倒想看看芊里文君还有什么招数。
于是,芊里文君慢慢调整精气神,直到达到巅峰状态。随着芊里文君慢慢蓄势,云紫衣感到了有些不安,立刻催动碧玉剑刺向芊里文君。待到碧玉剑快要刺到身体,芊里文君突然拔剑了。
这一剑竟然一下击飞了碧玉剑,其势不减斩向云紫衣。云紫衣一时间收不回碧玉剑护身,只得全力催动衣裙法器防御。芊里文君见到自己已经反败为胜大占上风,便不想让云紫衣太过难堪。于是,芊里文君一收剑势,改用剑身一扫,将云紫衣扫出了擂台。
“多谢芊里师弟手下留情,紫衣输得心服口服。你可要小心袁心杰,他是我们中最可怕的,怕是没有人能打败他了。”云紫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