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33000000006

第6章 学习咒印

现在,整本书上的内容基本都是锁着的,只有他之前看过的两个咒印可以学习。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地将两个咒印全部获取。

夜浔脑海中刚闪过这个意念,咒印辞典上便闪烁起一阵红光。紧接着【鲜血吸引】和【鲜血感知】两个咒印上便射出了两道光柱,进入夜浔的脑海中。

夜浔脑袋一痛,似是大量信息涌入的缘故。两个咒印的咒印结构,刻画线路,凝结手法等在夜浔脑袋里飞速闪过。

不知道过了多久,疼痛才停了下来。夜浔的眼中闪过一丝红色的光芒,血能涌起,血红色的咒印在夜浔的眼中闪过,鲜血感知已然发动!

从夜浔的视角看去,世界已经变成了一片灰黑色,所有的色彩都逐渐褪去,只有一种依然绽放。

那就是红!如此的殷红,红的让人有些饥渴!

在一片灰黑色的世界中,这种血红色非常的明显。他可以看到隔壁房间中的血族,可以看到壁橱酒瓶中掺有的一点血液,甚至可以透过皮肤看到自己身体里宛如猛兽般奔流的鲜血!

而在自己的左胸处,有一个耀眼红光构成的光团,“咚咚,咚咚……”那是他自己的心跳声,他血流的动力和源头。

在这个视界中,所有活物都会被其体内的鲜血勾勒成血红色的轮廓,而偏巧血族又对血的颜色异常敏感。可以这么说,在鲜血视界中,只要是有血液的生物都不可能逃脱他的眼睛。

夜浔眼中的咒印慢慢散去,退出了鲜血感知的视界,眼前的一切恢复正常。

试验过第一个咒印,夜浔对其效果还算是满意。血能消耗不是很大,却具有非凡的战术意义。这使他对第二个咒印充满了期待。

夜浔稍作休息,简单地回忆了一下凝阶【鲜血吸引】咒印的一切细节,随后血能涌动,一个繁复的咒印在夜浔的手中形成。

在咒印形成的那一刻,他的手中就好像是装了一块磁铁一样。只不过鲜血吸引的咒印不会受铁的引力,而是血。只听“嗡”的一声轻响,壁橱中那瓶掺有血液的酒突然飞向夜浔,被夜浔牢牢地抓在手中。

然而,此时夜浔开的功率比较小,因此这个引力并不算大,吸来这个酒瓶就已经很费力了。当然,若是提高血能输出量,引力也会陡然提升。夜浔估计,现在的他若是火力全开地使用鲜血吸引,普通人类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

至此,两个咒印的试验就全部完毕了。

说实话,除了雷伏诺大公咒印外,夜浔这是第一次使用咒印。按理说,不曾使用过咒印的人,想要学会,第一堂课需得是寻找能量感,第二节课则是学会控制能量,第三课才是记忆咒印的结构和刻绘线路。等到前三个步骤都相当熟练之后,才能真正开始尝试结咒。

夜浔可不知道这些。他的能量感好像非常的出色,控制起血能来也仿佛如臂指使,咒印辞典又直接将咒印的信息灌注到他的脑海中,因此才出现了他这么一个未曾接触过咒印的人直接凝结咒印还成功了的案例。

但对他自己来说,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在试验新学会的咒印而已。就好像是小朋友迫不及待地玩他们的新玩具。实际上,他这一番施为若是被那些修习咒印的老血族听到,岂不是要惊掉下巴?

可能夜浔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异禀的天赋,他也不知道他已经走在了一条注定不平凡的道路上。

门扉轻动,门外走进一个小巧的人儿。

他看向钟表,原来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在研究咒印中度过了几个小时。千月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千月的脸上此时已经没有了泪痕,反而是挂着甜甜的微笑。

她此时已经脱下了灰袍,换上了亲王的礼服。一头柔顺的黑色长发貌似还微微有些潮湿,似是美人出浴。

不同于注重端庄的人类贵族宽大长裙,血族的贵族礼服则是更注重展现魅力。冷色调的合理运用透出一股无形的压迫力,修身的设计彰显千月迷人的身材,左边胸前的暗金雷伏诺徽标寓示着雷伏诺亲王的尊严,再配上千月可爱的小脸蛋,别有一番风味。

千月恬静地坐在夜浔的身边,笑吟吟地看着夜浔。

“你好些了吗?”夜浔坐起身子,点燃了一支香烟。

“本王不是说过吸烟不好的吗?怎么又开始吸烟了?”千月佯怒道。

“别扯废话。”夜浔眯着眼看着千月,淡淡地说道。

千月微微一笑,眼神回敬。在这一刻,两个人的视线交接在一起。千月的眼眸变得更为深邃了,也更为深沉了。在千月那弯月一般的眼眸中,夜浔看到了一些原来不曾有的东西。

沉稳,和决心。

“夜浔大公,本王已经没事了。感谢夜浔大公方才为本王遮挡眼泪,让本王不在氏族成员面前失态。”千月真诚地说道,“还要感谢大公帮本王承担起本王应该承担的责任,维护了氏族的声誉。”

“用不着谢我……”夜浔扶正了歪斜的牛仔帽,“我以为你我之间已经过了互相道谢的阶段了……”

千月听到这话,当即一怔,随后脸上绽出一抹更为迷人的笑容,好像绽放的迎春花:“没错,是本王太过见外了呢。”

可是,几秒之后,千月的笑容就又变成了担忧:“可是,夜浔大公,两年之后,应该怎么办呢?”

“呵,怎么办?”夜浔轻笑了一声,用力地吸了一口香烟,“我来告诉你该怎么办吧。分三步:首先,我会变强;其次,我会到达隐秘议会;最后,我会打倒伊格纳茨。”

“什么?可是……”千月显然没想到夜浔会这样说,有些吃惊,但却被夜浔打断:“我知道你心中依然有疑虑。但在这件事上,我需要你无条件的信任。我只问你一句话……”

“两年之后,我一定会变强,超越他,并打败他,维护雷伏诺的地位。为了实现这个结果,我愿意做一切我能做的事。你相信吗?”

安静地看着夜浔满是胡茬、略有些颓废的脸,千月的笑容再次浮现。她乖巧地点了点头,道:“本王相信。”

“为什么你总是愿意信任我?你就不怕我只是在说大话而已吗?”说实话,千月对他这种无条件的信任,让夜浔非常感动,但同时也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同类推荐
  • 十八岁的魔法使

    十八岁的魔法使

    少年一次未知的旅程,他将掀开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又将发生怎样的事情,一切都在这本被尘封的书籍里。
  • 跨世战争

    跨世战争

    六个文明之间的战争其实是一场神掌握的游戏,一场神人之战一触即发
  • 无恒斗灵

    无恒斗灵

    平凡的少年,怎么创造奇迹?一个外地外来者,谁又了解他的内心。平淡的生活,又因为一女孩而改变。两块冰封之石,又暗藏多大的秘密?
  • 墨册

    墨册

    阴影角落一个少年看着那月光下的厮杀黄金瞳微微一缩赶忙跑路,远离是非之地后少年揉了揉乱糟糟的头发“果然还是命重要。龙族的世界太血腥了些。”突然一辆玛莎拉蒂上走出一个老流氓高声叫嚷“喂!小子你可是我认定的继承者啊!”这是一个从龙族开始的诸天旅行。龙族,龙之谷,狐妖小红娘,尸兄……这亦是一个无法抗拒的游戏。
  • 皮克法师的奇妙冒险

    皮克法师的奇妙冒险

    皮克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法师学徒,他的冒险即将展开……
热门推荐
  • 把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

    把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

    七日光阴,长阴于眠,我们终究会离开这个热爱的世界,去往更遥远的地方……那里依旧有太阳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萌宝寻娘:捡个爹爹

    萌宝寻娘:捡个爹爹

    因为有一个冷面,冷心的爹爹,两只萌宝就想到从小就没见过的娘亲,决定偷出邪医谷找娘亲,本想找个包吃包住兼陪玩的,没想到给爹爹捡了一个大麻烦!娘也找不了了,爹爹也变了。
  • 莫比界传说

    莫比界传说

    莫比界的古籍中记载着这样一则秘闻:“这是一个被诅咒的世界,处于无限的轮回中,每个人的人生都在循环上演,没有人可以幸免……”
  • 穿越之一世逍遥

    穿越之一世逍遥

    穿越回7岁,拐一个青梅竹马,好好培养培养感情
  • 屠神之旅

    屠神之旅

    血杀之道,屠神之说。当血红色的光芒降临人间,屠神的传说已然开始......突破人间极限,武道成丹。是偶然,还是天命。踏入修真之道,却发现自己非人非妖。是上天的捉弄,还是本命的轮回。但是茫然却不曾出现在他的本心,因为嗜血是他的本意。何为天道,又有什么是非道?夜狼的本心就是自己的道,他的人生就是天命。本心就是道,神若想控制夜狼的命运,本心必杀之。神若想动摇夜狼的本心,夜狼必屠之。
  • 赵大师说要相信科学

    赵大师说要相信科学

    我叫赵清明。赵清明,这个名字听起来不是很吉利,谁会用自家女儿以清明命名,但是,这两个字在我这就是最吉利的。
  • 我们都败给了生活

    我们都败给了生活

    作者用八年的青春铸造了这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古嘉星的青春成长之路。古嘉星出身贫苦家庭,求学路上,生活屡遭挫折,但是怀揣文学梦想坚定不渝,在颠簸的追梦路上,经历三段失败的爱情。走过所有的青春岁月,回归故里的时候,回首前路,发现自己青春路上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败给了生活,原来青春的主题就是在失败中学习承受,学会坚强,学懂人生。作品语言平实,没有刻意夸大,波澜不惊的叙述中,有一种历经沧桑之后的坦然。虽然“败”给了生活,但学会了坚强地面对以后的人生,或许这就是青春的价值。
  • A Reason

    A Reason

    桌上摆放着刚做好的午餐,蓝白条纹的碗内盛着鸡肉丸子酱汤。这是清水杏最喜欢吃的东西,加入了碎葱的鸡肉丸子和蘑菇高汤先在一起煮,然后再将味噌溶入汤中。她面前还摆放着用秋葵、家山芋当配料制成的金枪鱼,拉丝奶酪和虾肉做内陷的洋式春卷,整齐地排列在白色的瓷碟里。电视调在了新闻频道,餐桌对面的母亲没有与杏对话,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每个月,只有月中的一个周日,杏是与母亲一起吃饭。平日里她都是和外婆两人在这个镰仓的海边小镇生活,而母亲因为在东京都港区的一家电台当着策划人,一个月才回来一次。
  • 探寻碑林名碑

    探寻碑林名碑

    本书运用历史学、考古学、金石碑帖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论述了探寻碑林名碑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