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1500000202

第202章 看《唐人街探案1—3》

因为此影视有同名电视剧,故而加电影作为区分,以免相互影响对于该系列影片的判断。

在对于侦探影视的首先接触,最早应该算是007。不过一开始我也只是听过这个代号,并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

后来看的侦探系列影片,是周星驰先生的《国产凌凌漆》。接着才正式了解这007后面指代特工的意思。

后续,让我对侦探影视开始感兴趣的,除了国内的刑侦影视剧之外,就属动漫《名侦探柯南》了。

不过侦探推理剧情虽然精彩,但后来我查了,我们国内没有侦探这一职业(因为非法)。

所以,对于侦探,除了当个刑警,再没其他什么正规途径。逐渐了解这些侦探内容后,我曾在《悬疑推理》一章节有所描述。

为避免过多的冗余重复,这一章节我也需要对细节部分作展开分析和评论。

之前的归结起来,无非是人们追求侦探推理,首先是好奇心,再者就是彰显或炫耀智慧。

最后,所有的焦点,无非在人心。

所以,侦探案件说到底,就是一场人心的考验——既展露破解打击罪恶,也考验人看到罪恶本来面目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唐人街探案》到底没和其他侦探影视有什么大的区别。除了开场或者中间加入的娱乐部分,主体还是智商在线的。

电影剧情本身前后剧情有相互衔接的地方,逻辑也还在其中,倒也没象网络评价的那样一般。

主要的还是观众的推理能力提高,还有对于这系列影片的期望过大,所以才产生关于观影评价下滑的迹象。

是观众变得越发聪明了?显然不全是。有些应该是类似于“久病成医”的经验积累,他们在不知觉中,逐渐学习并适应了侦探推理。

现实的话,则不同于影视,人若真身临其境,未必还能像自己平时看影视剧那样的聪明。

况且,现实里不会有上帝视角的镜头给观众留下启示。

很多人看这电影的时候,其实面对的,是事先预设好的剧情。

猜到了证明聪明了?暂且保留意见。

他们只是习惯了把电影本身给出的线索提示串联起来猜测结局而已。

真正面对棘手的现实案件,就连神探,一开始都只能是瞎子。

靠着支离破碎的线索,还有梳理纷乱复杂的资料,想要破案并不容易。

时间上,犯罪者与破案人双方都是在争分夺秒。然而并不是每次犯罪都可以及时赶上并阻止。

加上人心难测。故而这犯人的犯罪的动机,基本上并不会完全在我们预料之中,能靠推理得出结论的,那是幸运的。

最重要的,是证据链——破案的线索上的各个节点。

犯罪者能留下犯罪痕迹,也可以消除痕迹,线索断掉的情况是经常存在的。

相信偶尔在一些新闻里,大家也应该可以注意到。

若没相关侦查技术的更新把以往断掉的破案线索重新连接起来。那些长达几十年的陈年旧案,就不大可能找到并抓到罪犯。

而犯罪线索之所以存在,除了巧合,剩下的就是罪犯人为疏忽的因素,所以才造成了线索无法及时消抹地保存下来。

关键是,有些犯罪线索即便会存在,那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实际情况中,也实在不乏因时间久远导致线索断开的案例。

至于电影本身谈到的完美的犯罪,则是这《唐人街探案》的一个重要关联吧,说实话,这也是我挺感兴趣的一个点。

我不确定这系列影视的最后,主角能不能真的实现所谓的“完美犯罪”,所以多少抱有期待。

所谓的完美犯罪,就是所做的一切,触犯法律但却查无实据(线索断了或者指向不明)。

或者在悄无声息中,让人忽略的某些角落里,去实施无人知晓与察觉的犯罪。

一切合理,犯罪也的的确确存在,大家都清楚有凶手。可偏偏就是抓不到或者抓不了。

这么一想来,若真有凶手能实施完美的犯罪,那可就让人心里发毛了。

我也很奇怪,为什么这系列的关联,会是完美犯罪?

非得要陷入一定要犯罪这个逻辑怪圈里去?

不犯罪不可以么?

恐怕放眼世界,从小到大不犯错的人基本不会存在。但不去实施犯罪,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至少我愿意去相信,绝大部分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选择去犯罪。

世界之广,世事之繁多,也不是只有犯罪或者破解犯罪这两条路可走。

所以,对于本来就是虚构的侦探推理故事,或许没必要较真,就当作一普通案件的侦探推理电影看好了。

况且,影视到底无非在于讲述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故事。如果能给人带来感触与思考,也挺不错的。

至于剧情精不精彩,能不能引来观众的赞赏,那是别外事了。

若是你早已看过类似的故事,自然不会过于感到惊讶。但这并不妨碍还没看过的人来看。

我也不止一次谈到,即使我们自己司空见惯的,他人也不见得都知晓这些。

各人有各人的成长轨迹,接触的环境也不一样。人们各自经历过的人事,了解过的知识和见闻也是各有参差长短。

侦探推理故事的产生,至少能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世界——暗潮涌动的人海。

这些无非告诉人们,人祸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时刻都在发生着。作用的话,可以说是在引导人们去避开并阻止这些人祸。

但千万别自以为了解一切就能掉以轻心,实际上,这还只是个开始。

近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冲动、执着和欲望,一旦这种心理渴求积累形成了心魔,犯不犯罪也就是咫尺之隔的事。

有些人看侦探推理是为了了解世事无常。也会有这样一些人,则纯粹只为心理上的刺激(无论是热衷于破案还是狂热于犯罪)。

有人从侦探推理中学习破案维护社会秩序,彰显公道人心。有些人从中学习犯罪的手段与手法,进而将其付诸实践。

但我希望大家记住的一点,就是不要轻易嘲笑这些做法。我曾经这么做过。自然地,我并不会觉得只有我一个人会这么做。

依据就是,在实际的犯罪案例中,人们也可以逐渐发现,犯罪嫌疑人对于隐藏犯罪痕迹,还有销毁证据的反侦查意识正不断加强。这就是如今所谓的高智商犯罪。

而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每增加一分,并一旦实施了犯罪让一切成为现实的时候。

相对的破案难度就增加三分,甚至更高。

即便如今破案的方法方式更新换代,但同时必须面对的就是,新型犯罪手法也层出不穷。

因此,有些犯罪案件,不止发生在影视之中,现实版本也有。甚至比起影视剧来,现实版更加扑朔迷离。

同类推荐
  • 金手指的回收系统

    金手指的回收系统

    一张神秘的快递二维码使杨文亮与众不同,成为了拥有金手指辅助系统机器人的异能者,然而好景不长,他竟然和机器人互换了身体,什么?该不会永远都是个机器人了吧?那不可能,他一定要找到互换回去的办法,他可不要当什么系统……“嘀……系统机器人已被回收。”一天夜里,突然响起了这样的声音……
  • 午后的咖啡

    午后的咖啡

    午后的咖啡,温暖又惬意。正如你对我而言,是这世间不可多得的唯一。PS:如果想引用这本书里任何一篇文章的任何一段话或一句话,请标注上作者名“JN闻夜紫”或者书名“午后的咖啡”或者该文章的标题名即不算侵权。
  • 青梅煮酒盼你来

    青梅煮酒盼你来

    青梅竹马的感情,景笙以为陆礼承会是她的此生伴侣,可他却狠心离去,与别的女人携手殿堂。“我要结婚了,和苏家小姐。”“为什么不是我?”“景笙,你还不配。”传闻苏默安知书达理,大家闺秀的样子她都有,这样万里挑一的女人,难怪陆礼承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礼承哥,我祝你和嫂子百年好合。”喝下那杯喜酒,又苦又涩的滋味久久散之不去。景笙飞蛾扑火的爱情,在那场婚宴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 听说你还期待爱情

    听说你还期待爱情

    在这匆匆忙忙的世间,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对于爱情,我们都怀着憧憬,对于爱情我们都怀着等待的心,靠近,错过,期待,直到最后进入那婚姻的殿堂,身边的人,或是你爱的人,或是爱你的人,或只是宿命中尚无太多瓜葛的人。在女子生命的十字路口,我们选择不同的人,便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是潘多拉的魔盒,抑或阿甘的巧克力盒,我们能否收获期待的爱情?
  • 爱无非看谁成茧,作茧自缚

    爱无非看谁成茧,作茧自缚

    意外成为奇异空间的试验者,曾经的监狱罪犯,到异时空的神女老大,完成任务便可以回到现实,重新开始。究竟是毁灭还是救赎,不过是一堆数据罢了,又为什么要动情。
热门推荐
  • 耕樵问答

    耕樵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罗邪妃

    修罗邪妃

    离王府,到处弥漫着大红喜色,新房极尽奢华,只是与这喜庆的颜色象相不符的是,整个离王府的下人脸上皆无喜色,只为新房里的女子感到惋惜。靠近右边窗户的石柱,透过窗柩朦胧的月色洒下一片清冷光华,为整个房间附上一层银霜。空气中弥漫着幽兰的馨香,与对面的紫檀木妆台散发出的香味混为一体,带着令人微醉的气息。一道莹润光滑的珠帘静静垂落着。珠帘之后,摆放着一张刺绣屏风,屏风后隐隐显出一张质地……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分册(统考版)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分册(统考版)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12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
  • 盏琉璃

    盏琉璃

    在天帝寿宴时,各路神仙亲眼目睹火神怀中娇滴滴的小娘子,而这小娘子只是个不出名的贝壳精。
  • 这些年我们的精神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

    这些年我们的精神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

    本书是一本文化批评和社会评论著作,通过对当前文化生产逻辑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剖析,凸显资本机制的极端发展所造就的总体物化状况,以显现新世纪以来“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的分裂症候”。“精神分裂”这个概念,在本书中被用来描绘当前中国社会精神意识领域的核心特征:对现实矛盾的想象性解决、想象性批判,把一切现实的矛盾变成爱情、娱乐和琐碎生活的矛盾,用情感主义的美满来作为真实生活美满的替代品。本书借助于各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文本与社会事件的分析,让读者在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中,看到令人震撼的中国社会困境。从电影电视到小说网文、从街头抢盐的恐慌到高速路口的拥堵,本书不仅描绘了一幅当下中国社会鲜活的全景图,也透视每一个细节中隐藏的权力矛盾、文化斗争和政治对立。这是一个精神和文化正在分裂的时代,这本书旨在让读者触摸裂痕、思索未来。
  • 一路向婚

    一路向婚

    管佩是个打羽毛球的,他从来都不相信缘分这个东西,直到他遇上了代玉。第一次她求他帮忙,后面有个坏人在追她。第二次她还是求他帮忙,那个她口里的那个不认识的坏人原来是她父亲,只是不同的是这次是她准备拒婚。代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无底洞,反正她的命不好,但是运气不错,大街上抓住一个男人,抓得紧紧的,说她不要脸也好,请他帮忙,她要读书。管佩是觉得好笑,凭什么,别说熟了,就连认识都不认识,张口就管人要钱?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人,但他为什么就同意了,是一时脑子发卡了,还是在意她说的那句以身相许的话?总之后来管佩发现代玉就是个坑,而他却不愿意爬出来
  • 玄天九世

    玄天九世

    时间流转,岁月更迭,踏天成仙,九世轮转。
  • 邪皇后

    邪皇后

    狗血+鸡血+热血+小白+正剧=伪正剧。ORZ……本文口味丰富,老少皆宜。二小姐唐宁,死里逃生,却蒙上被贼寇玷污清白之名。原本要嫁给惊采绝艳的六皇子她,不知何故竟上错了花轿,嫁了传闻中的药罐子三皇子。残花败柳配药罐子,绝了!世人都说,他们的结合简直是一张茶几,上面摆着一个杯具和一个餐具。可谁又知道?负负得正!当悲剧和惨剧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也会演变成喜剧。她是只狐狸。丰富细腻迷人的味道,一层一层地吸引着你味觉。请小心提防,狐狸,会咬人。【片段版简介】:(一)“卓元鹤,你的女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你竟躲在后面无动于衷,是不是个男人啊你!”卓元鹤嘴里叼着狗尾巴草,姿态慵懒,嘴角牵起一抹柔和的笑,“没办法,软饭吃多了,也就习惯了。”(二)早就听闻唐二小姐不要命,今日一见,方才知道传闻竟是真的。”“我要命啊,要命的很呐!生活多美好,抬头见帅哥,低头见美男,宁愿不要脸也得要命啊!”“唐姑娘高见,高见。”【重点】:1.本文一对一。2.本文很狗血很小白很恶搞。3.本文就是写男女主角腻腻歪歪的废话。4.本文乃狗血文狗血文,请调整心态进入!友情推荐:《妾誘》《卧底女教师》《狐狂》《赖上契约老公》《黑道女教师》《风云皇后》《我们分手吧》
  • 愿君入我相思门

    愿君入我相思门

    直到她化为骨灰坛里一把灰,他才幡然悔悟……年少时的爱慕,几年痴恋,那夜她为他流尽了心头血,可到头来不过是全族株连,家破人亡她跪在雨中求他饶恕,他却与他人在殿中欢笑她痛哭流涕嘶声哀求,他却斩尽她最后一线生机她倦了,累了“皇上赐死臣妾吧。”可当她绝望求死时,他却疯了……三月里来桃花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到头来,谁又为谁一夜白头
  • 世界如此美好

    世界如此美好

    世界的贵族垄断了魔法,人人唾弃的奴隶班纳,却在机缘巧合下学到了禁术黑暗魔法。在此期间北境动乱四起,种族和阶层战争不断。王国破碎,蔑视生命的黑魔法师当道。班纳是否能搭上历史的车轮,改变自己命运?这是一本救赎文,讲述了班纳从小到大如何从身份,自卑,懦弱中获得救赎。本文爽点较少,不过绝对励志。魔法和生物种类繁多,世界有南北两境,中间有大海相隔。绝对是符合西幻口味的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