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走了,就如他的来,屁声都没有一个。
没人送行。
不多的行礼都被在了后背,两套换洗衣服,笔墨纸砚,还有书。
穷家富路,按理说李松现在是个穷光蛋。
入道前都请胡叔他们吃喝了,干净的叫人放心。
好在还有小姑娘的钱包,李松是不想打开用的,人家小姑娘的东西还是要还给人家的。
可随着时间,李松的底线在滑落,特别是要出行时,穷家富路啊!
李松还是打开了钱包。
徐国用贝币,李国用的是火纹。
李国的背后宗门就是离天宗,离天宗练的是火系功法,在钱币上就是火形币。
火形就似一个水滴,上端有五个火焰,刻画火形,但并没有分岔。
中间是一个鸟形的篆字,鸾。
下面还有穿钱的孔。
另一面是却是火形的旺字。
就跟徐国的贝币,一面是山峰,通天峰,一面是通天二字。
小姑娘是有钱,铜币占一半,其他就都是金银币。
徐国的银币,李松只见过一面,金币也只是听过。
金银币的形制与铜币相同但没有穿绳的钱孔。
这还真是一个小富婆!
先用她的钱吧!
下山第一步,是去山下的集镇,青田镇。
没钱就认命了,有钱自然不能靠11路。
青田镇中有李松的目的,骡马市。
高头大马,壮实的青骡,不,就要一头小毛驴就行。
想想张果老,想想阿凡提,再想想李松想不起来了,李松认为骑着毛驴才有范。
毛驴是加了小字,可好的毛驴并不便宜。
代步拉磨拉车都是一样的好手。
骡马市的经纪看李松是道士,这里离天德院很近,来往的道士很多,特意给李松挑个壮实的驴子。价格也合适,李松也就没有犹豫,三枚银币,加上十几个火纹,就从一个愁眉苦展的汉子手中买下了这个毛驴。
重点是李松有钱了。
李松原来是不会看牲口的,别看他也是农村出来的。
现在农村里牲口也很少,平原里更少,就是有也是牛羊,骡马驴都没了。
这还是在胡老大的队伍里学的。
看牙口,就知年龄。
看毛色,就知康健。
看四肢,可知能行路。
看粪便,可知疾病。
有了毛驴,自然一路向东。
侧骑在毛驴上,手里拿着一本书,是本游记,一边看书,一边行路,何等的悠哉。
顺着大路一路向东,行到中午时间,找了一个有树荫的地方,在河里打了些水,放些绳子叫毛驴吃草喝水,歇歇脚。
李松也把带的大饼拿出来,现在李松一顿可以吃四张饼,饭量又加大了,可就不见胖。
三个月的练习,练气又升了一级,可凝结真符,还没有头绪。
李松不急,他现在的心态很好,道家的思想本就是宁静致远,李松原来飘,还是功利心在作怪。
在功利的社会里,放不下太多的东西。
心思杂了,都飘在空中。
不像现在,李叔只想把日子过得单纯一些。
学道求真,就像这次被宋师叔祖敢出来一样。
出来走走也是非常好的。
师叔祖跟他一说,李松就去藏经阁找到了几本游记。
反正他也没有目的,看着小姑娘的钱包,钱财还不少,可以走到哪里算哪,以后有什么想法再说。
李松的这种心态,才正和道家的思想。
随遇而安无欲无求。
就现在的系统任务,一点点的去实现,去完成任务。
但也不要把生活完全被系统支配。
经典:太上通玄经领悟62%
五子问答领悟73%
太上想尔注领悟78%
功法:修真练气法门(登堂)不可推导不可融合
可推导点数:13/50
融合:2/9
练气:3级(542/10000)不可升级
跟骨:1.56
悟性:1.36
灵气:零未测量
符篆:初级(已开启)
练丹:零未开启条件不足
阵法:零未开启条件不足
法宝:玉笔(法器)
任务:学会三个真符
任务奖励:阵书(练气期阵图一个)
经典的悟性值都升了一点,悟性又涨了0.08。
练气又升到3级,每次练气可得7点练气值,但总经验又加了一个零。
毛驴吃完草,李松又喂了他一些豆子。
就是在青田镇的骡马市买的,都是炒熟了的,既然叫毛驴使劲,光叫它吃草是不行的,还得喂一些精料。
看日头还挣足,就在树下休息一会儿。又不急着赶路。
休息到下午的三点多,这又骑上毛驴,顺着大道向东而去。
这会儿天气还热,李松就打了一把伞,手里折了一个树枝,去赶围上来的蚊虫。
李松悠哉悠哉的,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毛驴,已经拐到了一条小路。
路李松是不认得的,就是顺着大路,由着这个毛驴自己走。
只要方向对了就可。
可走着走着,就眼见前面有一片瓜田。
去年李松吃过很甜的,名字叫花皮瓜,有着青灰色的瓜皮。
挑了刮起瓜田边,李松对立在瓜田中央的瓜棚大喊道。
“有人吗?”,喊了几声,也没有人应。
看来看瓜人没在,李松也不客气,挑了三个,拿出来两枚火纹,放在瓜棚前面滴石头上,就算给了瓜去。
这种事在农村也算稀松平常,如果是同村人的,很多时候也不用留钱。
骑上驴再走,抓起道袍的衣角,擦了擦瓜上的土,又没有农药。
掰开就吃,这个瓜李松挑的是很好,清甜香脆十分的可口。
李松才吃了几口,这毛驴也定下脚步不在走啦,转头看着李松,咧着满口的大板牙,冲李松叫唤,嘻律嘻律。
李松明白它也想吃,掰下一块儿送到它嘴上,看着它三口两口的就吃完。
吃完这一块儿还没够,李松就再掰了一个瓜,直到一人一驴,把这三个瓜都吃完,这才上路。
又行进了不到半个钟头。
李松就见到了一个乡村,毛驴轻车熟路的,拐到了一户人家院前,就开始昂几昂几的叫了起来。
只听从院里房间传来一声,啊大声之后,有一个人喊道,
“大灰回来了,大灰回来了”,就见一个农家少年打开院门,直接跑到毛驴的身边,他也不顾李松,扑到毛驴身上的。
这毛驴见了这少年也是高兴。
不断用它的脑袋,摩擦着少年的头颈。
李松就算是明白了这个毛驴,把他带回了原来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