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农庄,在远处还能看到庄内有人走动,走近却只能看到,在山坡上用石头垒砌三四米高的院墙,再把山坡削陡,更增威势。
要进到庄门,要经过一个坡道,两边还有院墙夹护,现在庄门半关着,庄门上有一个门楼,站着一个拿着长矛民壮,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坞堡。
不变成坞堡才怪,也就这样才能在乱世存活下来。
到现在李松和苏和才真正穿越出妖乱和民乱的区域。
其实这一路,就济山观出了事,一路走来都十分安静,不说妖,连人都见不到。
这就是乱世的特点,这里的人和妖,要不自己去抢别人,要不就逃了,爆发点反而平静,能量都已经传到外边。
站在墙头上的民壮警惕地看着李松他们,一个道士一个汉子推着小车带着八个孩子,从山里走出来的,哪里已经有二个月没有人走出来了!
虽然怎么看也不像是坏人,可这是乱世。
墙头的人,手拿着长矛一直保持着警惕。
李松推车走近,那门楼上的汉子大喊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供奉,我等只是问路”
“要去哪里?”
“河阳县城”,苏和收到的信息就是金仙门在河阳县,具体位置也没有说明。
这种修仙宗门的事,一般民户也不知道,就如高观主这样的道士也不知道,问了也是白问。
那汉子直了指北面道路道:“顺着这条路,再走两天就到了河阳县城。”
李松谢过这个汉子,重新推起拐向北走。
其实李松和苏和走了不少冤枉路,就以李松现在的脚程可没人指引也没有办法。
按说好不容易见到了人,就应该进庄子修整一下,可这庄子防着李松他们,李松他们也防着庄子里的人。
乱世良民易为盗。
李松苏和不为自己,也要为这八个孩子考虑。
反正现在是夏天,他们又吃喝不愁,粮食和猪肉干还有不少,在野外又能找到野果野菜,露宿就是蚊虫太多,反而安全。
李松一行向北走了不到三里路,就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
还不是一匹马,有五匹之多,应该是庄子里的人。
转过山坡,听后面有人喊道:“前面的人站住”,一听来人就不善。
苏和已经去摸腰上的刀,李松推着车也没有停下,你说停下就停下?
“前面的汉子停下”,一个青衣年轻人快马超过李松一行,拦在路前,“叫你们停下为何不听,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
这帽子扣的有水平,一看就知道好人坏人。
“哪里来的道人?还带着这些孩子,去卖吧?”
其他的骑手也赶了上来,他们拿着刀枪,七嘴八舌的又给两人扣了不少帽子。
“拦人道路,要抢劫吗?”
“这道就是管庄的,拦你怎么了?”
这青衣青年挥手止住骑手的话,道:“道士可是从山里出来的?”
“怎么了?”
“拿出你的道凭来?”
“你是谁?”
“连管庄的二爷都不认识!你也太不知好歹。”
这是一个标准版的狗腿子说的话。
“管庄的二狗子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该死”
李松知道今天就不能善了,从他们扣帽子,到要看道籍,这就是在找事,为动手找借口。
这与看你长的不顺眼,说话不好听,碰着了一样,就是心中有恶,倚仗什么欺负人。
说着这管庄二爷挥手就是一马鞭,就向李松的脸上抽来。
李松人也不躲,张手就抓住鞭稍,那管庄的二爷见马鞭被抓,猛得要夺回马鞭,可他的力气哪有李松的大。
脸憋的通红,双腿站在马上,登直了腿也不成,四个手下眼看如此,就要上前,可坐下马匹根本不听招呼。
马匹不仅不听话,还纷纷调转马头要跑。
那管二爷的马也是如此,他再不放弃马鞭,绝对会被马摔下来。
最后他还是决定放弃马鞭,跟着马跑。
“你给我等着”,坏人走时又要放狠话。
李松一手抓着马鞭,另一只手却拿着狼妖的尾巴,在哪里摇晃。
这可是狼,还是妖,就这些马,能不怕?
这可是记在基因里的。
~~~~~~~~~
管二爷的马离李松最近,受到的惊吓也最大,马惊了他那里控制的住,一阵乱跑,到了下午他找回回庄的路。
这好在他是土著,周围都熟悉。
回到庄里,就被庄主,也就是他哥,管大爷叫去。
管庄主的年龄要大的多,留着胡须,自有一股威严。
管大爷沉声道:“你又去拦人了?”,这事他不是第一次干,以前干了,也没见他哥这么跟他说话。
“是的”
“知道是什么人吗?”
“一个道士一个汉子带八个孩子”
“从哪里来的?”
“山里面”
啪,“哥你为什么打我?”
“山里面现在都是什么人?”
“妖怪和盗匪”
“两个人带着八个孩子从妖怪和盗匪中走出来,你也敢招惹?”
啪啪,管大爷手中的藤鞭又是两下。
管二爷知道错了,这样的人是不应该去招惹,自己怎么就晕了头。
“知道马为什么惊了吗?”
“不知道”,他没有看到,可手下的人回来后都被管大爷叫去问话,就有骑手看到了李松手上的狼尾。
“哪道人手上拿了狼尾”
啪啪又是两鞭,管二爷从小就被大哥抽打惯了,疼归疼,打完也就没事。
“道士,从山里来的,还是只有两个人,你就不能长点眼睛?”
“我错了,哥”
“滚,长点心”,这个弟弟,整日跟庄客们瞎混,都不知道什么人才能招惹,不给点教训,不知道哪天就惹不该惹的人。
过了这个庄子,一路上各个村庄,也都是戒备着。
这山中的妖怪和盗匪时不时的就来骚扰。
没用到两天河阳县,也经过了重重盘查,这才放李松他们进城。
河阳县城不大,也就三条主街,县城里冷冷清清,市面萧条,没有人气,找了一个客栈。
客栈的老板伙计都无所事事,李松一行人入住,还是这个月第一波客人。
虽然这波客人有些怪,俩大人,带着八个孩子。
老板伙计却不会认为这俩人是人贩子,这年头贩卖人口的标准是,男孩要小,女孩要大。
男孩子小最好不记事,养在谁家就跟谁,女孩子要大一点,十来岁,到人家就可以干活。
哪有这样卖孩子的?
收拾入住,李松管着孩子,苏和就去找他的散修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