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9000000030

第30章 读书札记(1)

醉翁之意不在酒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在《谈曹操》中为曹操奸雄的名誉翻案,我谈谈自己的读后有感。

历史上的独裁者几乎没有一个一点儿优点都没有的,也不可能没做过任何好事,希特勒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在维也纳流浪的两年中,打工挣钱买书看,不抽烟,不喝酒,少吃肉,更不嫖不赌,把能攒下的钱尽量都买书看,像这样节俭读书人居然后来成了战争狂人,难道就因为他有很多优点就可以否认他是个罪人吗?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献帝为工具,使天下相对平定,顺应民意,可实质上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上达到了为别人的效果,所以绝不能称之为英雄,更何况他乱杀无辜,造成生灵涂炭:攻伐徐州时,将四个县的男女坑杀数万口;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卒八万人;以私怨杀崔琰;因疑心华佗以治病为名害他,将一代名医华佗杀了;疑心吕伯奢谋害他,夜杀一家八口人后逃走。“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一语道破他奸雄、独裁的本质。

元朝思想家许衡曰:“以权治国,不过当世;以利治国,不及三代;以德治国,长治久安。”君王分为暴君、庸君与明君。我认为曹操是暴君,以权治国,而唐太宗李世民才是明君,以德治国,所以唐朝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王朝。《资治通鉴》司马光讲,杨修因每每都能猜透曹操的心思,几次回合,让曹操忍无可忍,便把聪明过人的杨修杀了,这样嫉贤妒能的君王只有暴君才会这样干,加之他杀人不眨眼,不是暴君又是什么?

吴晗在《谈曹操》一文中固然讲了曹操的一些功绩,但更多的是罪行,这样的蛛丝马迹很容易让读者提出疑问:明明曹操罪行累累,为什么作者要反其道而行之替曹操奸雄名誉翻案?根据作者发表此文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来看,我认为应该是另有原因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善恶之悖

我在吴晗先生《历史的群像》一书中,读到荀子的“人本性恶”的观点后想了很多,概括如下:

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本恶,而能成为善者则出于人为。)亦曰:“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本性和人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以礼义法度为善的工具)。

事实上人的本性既不全是善,也不全是恶,正如现代作家余光中在他的散文《猛虎与蔷薇》中所说:“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作家冯骥才也说:“人间有一条路,善和恶是它的两端,中间刻着尺度。你离一端愈近,就离另一端愈远。”几乎人人都有善与恶的两面性,不同的是,当善的一面主宰了其人,此人就是善人;当恶的一面主宰了其人,此人就是恶人,而善恶的取舍取决于四个因素:一、父母的遗传基因;二、独立的自我教育能力;三、家庭环境从小的潜移默化;四、社会的大环境。前两个因素是先天的内因,是决定因素,后两者是外因,也绝不可忽视。

荀子在《劝学》篇中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加强学习是改善人心的重要手段,只有博学才能日臻完善,才能心明眼亮,高瞻远瞩不犯错误。另外深入思考也很重要,正如荀子所说:“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用心思考就能人为地克服本性中恶的一面,即三思而后行。总之,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可以强有力地克服人本性中恶的一面,让善的一面主宰人,就会使“知者不得虑,能者不得治,贤者不得使”的不合理现象大大减少。

荀子又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意思是说人与水火、草木以及禽兽的区别在于有“义”,所以世上人是最宝贵的。中国历史上的于谦、海瑞、文天祥、谭嗣同等大义者都很有学问,而且善于思考,他们都表现出了人之可贵的“义”。荀子说,人与万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义”,而我认为大义者首先必大善。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著名诗句,就体现了作者的大恨大爱,而真正敢恨敢爱者必然也是大善者。

岁月并不匆匆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我很难感受到优秀的“五四”之子,杰出的儒者风范朱自清先生在二十四岁时撰写《匆匆》一文中的空虚与无奈。

回首往事,我由衷地感谢我的父亲,他不但经常给我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也以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勤奋的榜样,并经常勉励我求学发奋。我也非常感激俄国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教诲人们的那段关于生命的意义的独白中的两个词: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这两个词从我十几岁起就一直像警钟时时敲击着我的意识。

我以为人生的内容只有两个:索取和给予,或曰享受和奉献。前者与后者孰多孰少,哪个更重要,全在个人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我从没有感觉到时光匆匆,反而觉得六十岁的我学做了那么多事情,即使在后来漫长的逆境中,我仍然坚强地继续着索取和给予。

从十七岁开始走向社会,我把两年多的热情,用劳动和服务奉献给了农村,不但培养了自己的吃苦耐劳,农村也给了我共青团员的称号;夜以继日的两年高中苦读,不但弥补了大量文化知识,还获得过“摸底考试”全县第一名的桂冠;两年师范苦练手风琴,不但伴奏和独奏水平都显著提高,而且从进校入学时受批判,结果毕业时被全班选为三好学生;回到北京后头顶高压三十年如一日,将英语文法搞得炉火纯青,当英语家教教了三十来个学生,撰写并编著了两本英文专著;文艺、体育以及旅游我都享受到了,还自学了裁剪服装;后来又全身心投入数字油画填色;现在我又发挥自己语言逻辑强和思想成熟这两个强项,开始了自己中文的写作生涯。

虽然年过花甲,但六十年来,我最大限度地索取了,给予了,所以我的岁月并不匆匆。

朱自清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从中领悟了作者的真实用意:假借表白自己的虚度,敬告读者紧握时光,否则时光就会匆匆流逝。最后一句乃是画龙点睛之笔。

鲁迅《一件小事》有感

《一件小事》是作者通过看到一个普通劳动者,在一件小事上采取了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态度而感到惭愧后,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的故事。他借此解剖自己,同时也警醒读者:普通劳动者才是真正有良知的,相比之下,知识分子就显得渺小了。可见“狠斗私字一闪念”绝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鲁迅早在92年前就提倡的。

中国电影《大浪淘沙》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个革命者路见一位青年正在帮助另一个受压迫的同胞,革命者启发他说道:“同情是同情不过来的,必须团结起来推翻剥削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群众受压迫的现象。”但是却有人对这段话断章取义篡改为:“不要同情别人,同情是同情不过来的。”这实质上是为人心的麻木不仁,甚至自私和贪婪编织的遮羞布。奉劝这样的人读一下鲁迅的《一件小事》,此文是引导人们弃恶从善的好作品,很有利于心灵的净化。

律己与舍己

读了铁凝《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很有感触。

主人公安然在父亲的影响下,是个敢于说真话的女中学生,平时积极向上,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成绩斐然,但是由于和市侩品格十足的班主任女老师格格不入,又在作文中揭露了总打小报告的女班长为同学打架作伪证的不诚实,由于班主任老师从中作梗,绝大多数同学在期末选三好生的时候都投了班长的票,安然虽然没有被选上,但选票的数量也因这篇作文明显增加了,安然很欣慰,因为她看到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正义和真理,尽管投她票的还不是绝大多数。

一天班长到安然家谈心,不巧煤气罐漏气失火,紧急之中班长大喊“关阀门”,之后便转身给消防队打电话,安然猛地推开姐姐,勇敢地冲向正在燃烧的煤气罐,在烈火中将阀门吃力地关上,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爆炸灾难。安然烧伤住进医院,见到姐姐的第一句话是:“我不能让你烧伤,因为你比我好看。”姐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看到这里我也哭了。

平时私心重且行为不端的人在关键时刻必然就成了胆小鬼,只有平时认真培养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品格的人,在性命攸关的时刻,才会见义勇为,才会有生命的火花迸发的壮举。作者铁凝在这篇小说中,用两个反差极大的人物形象向人们讲述了律己与舍己之间的必然关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这篇文章中说:“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卢梭和钱钟书的观点都有片面之处,不全面,举例说明。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这个寓言故事对于不同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狐狸由于好面子,为自己的不得意总要找借口并说谎话,聪明人就会从中学会如何为自己找回面子,而更聪明的人却认为这是自欺欺人,这样做太没面子了。这是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些人认为:受过良好传统教育的青年人必然在社会上要碰壁,他们会痛苦,太残忍。另一些人则认为:从儿童时期开始,邪不压正与理想主义的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种早期教育,纠正社会规则的人如何诞生?没有这样的人纠正社会规则,社会还能进步吗?人类社会就是在规则的不断制定与不断纠正中发展的。当然,带着理想走出校园,不可避免会有人碰壁、感到痛苦,但这绝不是残忍,是社会的需要,需要有人为理想忍受痛苦、付出代价,而真正的精英正是从这些痛苦、孤独的人群中脱颖而出的。由此可见,在儿童教育问题上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林语堂先生说过:一个人选择看什么书,取决于其天性,由不得自己。我很赞成,也就是说选择人生观和选择看什么书是一样的道理,什么样的天性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而且不同的天性对同一本书就有不同的兴趣,有人接受书中的正面教育,有人则接受书中的反面教育。所以,选择看什么书也好,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也好,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心的法则与社会规则

社会规则是社会正常运转秩序的基础和保证,心的法则是真理与道德的结晶,是深深扎根于成年人的童心对真善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心的法则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是辩证的。社会规则是由心的法则规定的,又是由它来纠正的,但社会规则往往对心的法则进行着制约甚至惩罚,正如鲁迅在《〈穷人〉小引》中所说:“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

历史长河中从来不乏维护心的法则的志士仁人,他们坚信心的法则是永恒不变的,而规则是随时都准备着被纠正的。俄国文人罗札诺夫说:“这是对生命的否定和肯定之间的斗争,是对人的良心的腐蚀和照耀之间的斗争。”为了照耀人的良心,文人拿起笔杆,民众拿起枪杆,坚持不懈、前赴后继,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那些思想使我们成为殉道者,但也净化了我们的灵魂。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几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击垮我们,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击垮我们,相反,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一信念支撑着我们的灵魂。”

过于强调社会规则而否定人心法则的人是在利用社会规则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的人挂着遵守社会规则的“羊头”,贩卖着利欲熏心的“狗肉”。抗争和磨难就是人心的法则与社会的规则发生冲突时的产物,但最终人心的法则必定战胜社会的规则,人类的进步史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读《阿Q正传》

在没有了解阿Q的故事之前,小时候总听父亲经常说:“你这是阿Q!”从他说话的语气和所对的人和事来看,被称为阿Q就是被指责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基本上是贬义的。可是后来我长大了,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了解了阿Q的故事,懂得了阿Q精神就是精神胜利法,尤其是涉世深邃了以后才发现,一个人要想超凡脱俗,没有精神胜利法来支撑自己的灵魂,是根本做不到超凡脱俗的。

我有个朋友,从小家庭优越,多才多艺,才貌双全,性格开朗,人见人爱,可是在她24岁那年阴差阳错认识了两个“朋友”,由于不肯向邪恶势力低头,三十多年身陷“囹圄”,以致年过花甲还无业无家,没有一个人不为她的遭遇感到惋惜,多少人都在说着同一句话:“可惜了。”有人好心劝她和那些平庸之辈相比,她很反感,因为根本没有可比性,尽管从未低头,心中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为精神支柱,但还是难以释怀,经常以泪洗面。

同类推荐
  • 豪放词

    豪放词

    本书精选了一百零六首豪放词,分别对其词译、注解和评析,同时,对每个词人做了简要介绍。透过这一行行词句,遥想彼时词人金戈铁马、挑灯看剑的情境,我们胸中亦升起万丈豪情,被凡尘琐事蒙了灰的心也变得澄明。豪放词气势磅礴,不拘音律,汪洋恣肆,多慨叹家国、个人命运,描写边塞生活、家国情怀。苏轼、辛弃疾、陈亮等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浓浓相思,而多了“倚天万里须长剑”的雄浑气魄,添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勃勃雄心。
  •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本文以四大部分组成: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十世界古代文学大作的总体大纲。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 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热门推荐
  • 重生庶女狠嚣张

    重生庶女狠嚣张

    前世她痴心错付,换得满门被灭,胎死腹中;含恨重生,她成了慕容府的庶女,势要为满门冤魂和未能出世的孩子讨回公道。斗渣男,虐渣女,她忍辱负重;可身边总是出现的黑衣男子是什么情况?
  • 红楼之黛玉新传

    红楼之黛玉新传

    此文与曹公文有相差,此文是一个冷性高傲的黛玉,那一日,守护灵河的小白龙舍掉龙珠护住绛珠的肉身,便注定了她要将真心付于君心。红楼之黛玉,灵性女儿,一身高傲,冷然面对大观园里的算计,她是林家的女儿,爹爹的掌中宝,她要替林家争光,不屈于人下。人不负我,我不负人,人若负我,我必负人。如果有亲不喜欢此文,请绕道,但请不要言语攻之,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人。如果亲喜欢的话,请进来坐坐,笑笑奉上香茗一杯。-------------------------------------------------------------------------------------------感谢美编做的封面,很漂亮。谢谢1978601、0812、05114437719、720、109的鲜花,感动中,来个大大的拥抱嘛。感谢意109的钻钻,恨么一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日之破天之路

    末日之破天之路

    一场流星雨,全球所有生物发生变异,90%的人类变成丧尸或死亡。大学刚毕业还在到处求职破壁的吕新为了活下去从校园中杀出,他带着他的伙伴们为了生存在末世中奋力挣扎。经历无数生死,只想活下去,然而面对满世界几十亿的丧尸,遍天地的变异动物,自相残杀的人类幸存者,吕新们在无尽的血与泪中一步一步崛起……传统末世,无穿越,无重生,无系统,只有无尽的铁血与生死。
  • 邪王追妻:王妃有毒

    邪王追妻:王妃有毒

    女强爽文,双洁一对一,欢迎跳坑。京中奇闻。凌太傅之女和楚王睡了。事后。凌南依:“是这个贼人对我下药。”楚王:“本王对你根本没兴趣,分明是你对本王下药再投怀送抱!”事已至此,皇上就此搬下圣意赐婚二人。众人皆惊,这下完了,凌太傅可是害死楚王双亲之人,这有血海深仇的两家搅和在一起,凌南依还嫁给楚王,这不正是羊入虎口,等着随时被撕碎吃干净么?事实上二人的婚后生活。表弟哭诉:“表嫂对我下毒了,你快去收拾那个女人。”楚王:“胡说!我家王妃胆小软萌,连只蚂蚁都不敢踩死,不会做出使毒害人的事。”表弟指着自己的肚子:“这是真的。”楚王:“拉下去,再不要放进来。”表弟泪目。下属:“王爷,王妃绑了你的天下第一美人。”王爷:“我家王妃温柔娴静,根本不会武功,怎么会欺负弱小之徒。”下属傻眼。路人:“王爷,王妃为了两文钱和卖菜的王小六打起来。”王爷:“你们这群人血口喷人,我家王妃乐善好施,常接济贫苦之人,绝不会是你们口中斤斤计较的泼妇。”路人一脸不敢相信。围观人群:“王爷惧妻如虎,看来在家定是在下的那个人。”王爷大笔怒摔:“我家王妃贤良淑德,最是懂事,一到晚上就会主动求本王调教,个中乐趣岂是你们能懂。”“……”
  • 一掠而过的风景

    一掠而过的风景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布老虎中篇书系”精选了当代中国一些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发人深省,回味无穷。本书为系列之一,收录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铁的六篇中篇小说。
  • 修仙之灵宠逆天

    修仙之灵宠逆天

    穆家被灭了满门,穆灵月踏上了复仇之路,却发现这复仇之路并不顺利,就连天道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主子,夫人她,又去青楼了。”“随她高兴吧,不过,回来可就得接受惩罚了。”妖艳的红唇勾起一抹惹人心跳的幅度。“主子,夫人她重伤了江家的少主,江家来人想讨要一个说法了。”“讨说法?你去,把那什么江家的少主给本公子抓过来,让我家月儿好好打。”“主子,夫人她逃婚了。”“。。。”半天没得到回话的黑衣人一抬头,眼前哪里还有自家主子的身影啊,早就追妻去了。
  • 星辰共舞

    星辰共舞

    一个拥有绝世美貌的精灵,因为使命来到凡间,为拯救族人而努力。不料,在凡间经历情结,遇到一生的挚爱,他们的爱情该何去何从?
  • 雍邸集

    雍邸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道归宗

    独道归宗

    老之将至,恍然梦起那个三年,我所错过的,你所惆怅的,那些莫名的情感,有人将它写玄幻,偶尔在遗忘中勾起,不再来的,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