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比试进行至如此地步,司马元之分数仍是第一,然而于其而言,此轮之成败已无意义,不论此轮成功与否,其之分数于前三中定居一位,相比先前之比试,压力大大减小。
于前八轮中,司马元采用以静制动之方式防守自身,使得对方无可奈何,然而其不行进攻,因而场面僵持不下,对方之境界已明,而他人暂且不知司马元之境界如何,却一致认为司马元之境界低于非新生之修士。
包括多数万仙盟修士在内,统一认为于战斗之时因招招抢先,先发制人为上乘之法,因而司马元之防守虽看似滴水不漏,却与先发制人相违背,因而虽为和局,他人皆认为防守便是实力不济,唯有主动进攻,才为强者。
实则不然。
兵法云:“攻则有余,守则不足”,其缘由乃是进攻之人有必有多余之兵力,才可行进攻之事,防御之人定然于兵力上有所不足,才会被迫防守。
然而此非完全之语。主动攻击断然可抢夺先机,然而于“动”之过程中,便会被“静”之对手观察,待对方摸清此人之底细,再行对症下药之事,亦可胜利。
一但失败,覆水难收,先发制人之弊端也。
然而后发制人则截然不同,其于防守自身为基础,于对方之进攻乃见招拆招,纵使落于下风,亦可全身而退。
强者胜于对方,后发制人保存自身之实力,以最小之代价换取胜利,弱者虽不及对方,然而后发制人便可防守自身,于自保上有绰绰有余。
此为“攻则不足,守则有余。”
兵法与武术之关系密不可分,许多之武术与兵法异曲同工,万物皆有相通之处,万仙盟之多数修士只知兵法之其一,却不加以思考,此无异于读书而不求甚解。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此日,观察最终之比试者不在少数,先前无人击破司马元之防御,而杨玄灵亦凭一招取胜,此二者一攻一防,不知何人更胜一筹。
最锋利之矛,刺向最坚固之盾,最终结果如何?
掌门手执规则,再行宣布。
“咳咳,恭喜二为成功进入此番大比之最后一轮,此轮作为最终结果之关键,于规则上稍有变动。”
“此轮失败者减少胜利可获分数之两倍,相比而言胜利者可获两倍之分数,若是平手,则不论境界,双双减少分数。”
此时,掌门之语气稍有停顿。
“此番大比之第一名,奖励洗髓丹一品五十枚,上品乾坤玉三枚,三品浑天丹五枚,上品法器一件,我派高级功法一部。”
众人尤为震惊,掌门所提出之奖励过于丰富,即便是长老三月之供奉,亦未必赶上此番奖励,有幸得者,修为定会突飞猛进。
然而,司马元一如既往般严肃,其隐约感受到,此番规则变动多半是针对自身,于分数上之变动使得司马元先前之分数毫无意义,不论先前之分数高低与否,皆与此轮之成败无关,成功可增之分数足以让司马元稳居第一,然而若是失败,则反之为倒数第一,因而此轮只可胜而不可败也。
平手之结果无异于失败,不过是多一人罢了。
除此之外,掌门放出巨额奖励,不仅是为诱惑自身,更是予杨玄灵全力以赴之动机,此人已接近金丹修为,全力以赴之实力甚至不亚于一般之金丹战力,面对此战力,司马元何以不显露其真实之实力?
然而,司马元断不可以真实之修为应对,此为对万仙盟之顾忌,当今万仙盟统治腐败,于民间早已有修为高深者带领万民起义,若是被万仙盟怀疑其为此起义军之人,岂非万劫不复?
万仙盟便是如此,宁可杀错一千,绝不放过一人。
成,则万劫不复,败,则不可续留于,***进展受阻,不知如何是好。
然而,司马元似乎早有对策,便缓缓走上演武台,以行比试。
对方无作多余之介绍,方才开始便击向司马元,其为刀修,于劈下之时造成沉重之打击,司马元不禁后退一步。
然而对方丝毫不给司马元机会,续而攻之。
司马元不接其之刀击,而是闪躲,于其击下之时以剑搭于其之刀背,续而画圆,对方迅速反应,不随司马元带动,乃抽回其刀,随即卷土重来。
刀修与剑修之对决,通常为刀修占据上风,刀尤为沉重,而剑尤为轻盈,若是对抗多个敌人,刀修未必比剑修更胜一筹,然而若是单一对抗,则剑修处于劣势。
然而,于高手而言,不论刀剑,皆有其之优势,刀虽沉重破坏性强,然而使用之时极费体力;剑虽轻盈,破坏力小,然而消耗则小,可行持久之战。
但见司马元以剑刺向对方,虽无多大之杀招,然而连绵不绝,生生不息,对方之体力消耗巨大,然而司马元却越战越勇,太极运转之势使得对方如陷循环,圆通,灵活,太极剑便如太极般,维持万物之运行,调配日月之轮换。
不仅体力消耗巨大,对方之无力感亦于此丛生,太极之奥义不仅在于生生不息,更在于对力之控制,司马元借对方之力攻击对方,不自出力,乃于限制对手之方面取胜。
眼看对方握刀之手越发颤抖,司马元以力运转对方之刀柄击于自身,而后倒于地。
“阁下果然厉害,再行比试。”
杨玄灵不知发生何事,然而既得拖身,则不可故技重施,其凝聚灵气于灵根,乃发动法术攻击。
杨玄灵虽为火系灵根,却远胜于一般之火,但见其周身布满蓝色之火,犹如鬼火般击向司马元。
其严阵以待,鬼火不同于一般之火,其可燃烧灵魂,对方虽为筑基修为,然而鬼火便是鬼火,不论其出自何人,不论其强大与否,亦不可改变其之本质。
司马元抽出道符,与鬼火对抗,但见此些鬼火如同被克制一般,逐渐散去,司马元不想多费时间,便直向杨玄灵刺去,其见状,便凝结更大之鬼火应之。
然而,便于此时,司马元将剑抽回,直撞鬼火,杨玄灵忽感灵力受之压制,竟无法凝结鬼火,此时,司马元似有意般倒飞出去,失去意识。
杨玄灵摘下贴于其身上之道符,若有所思。
......
入夜。
司马元战败,其之分数落于倒数第一,按其答应掌门之事,明日即需离开。然而此一切如同于掌控中一般,其似乎毫无作为。
此夜,司马元本该与内线碰头,然而内线迟迟未到,司马元深知,龙乘风已得消息。
......
灵剑宗主殿。
龙乘风满面严肃,拆开信封,但见此信之笔迹看似潦草,然而笔锋尤为突出,宛如流跌宕落笔,一气呵成,乃运转如龙蛇,其流悬腕中锋,挥洒舞墨,犹如流九霄拔势,神闲张狂,流纵横洒脱,流悬岩掣电,有如放海之势,乃万仙盟盟主龚九黎之亲笔信。(龚九黎,字玄黎,修为大乘五品)
“多日不见,不知龙掌门之身体可好,门派之发展可正常,修为可有突破?”
“观我东方一片盛世太平,万民享福,乃长治久安。”
“然,太平之时总有不法之人企图捣乱我东方之气象,他等烧杀抢夺,毁我万仙盟之领地,坏我万仙盟之根基,可谓刁民是也。”
“今,我万仙盟于民间之势力屡遭破坏,更有甚者于近日扫荡我万仙盟各地之修士,如今反叛军大倡也。”
“为压此风气,望龙掌门积极配合我万仙盟之行动,共谋我万仙盟之振兴大业。”
龙乘风望向窗外,乌云密布,此天下大势,如同此天气一般,山雨欲来风满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