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4300000012

第12章 美国独立战争

起因:北美大陆本来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世代生息繁衍之地,17世纪初欧洲开始向北美移民。从1607年第一批移民踏上弗吉尼亚,到1733年最后一个殖民地佐治亚的建立,英国移民先后在北美东海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就是美国最初的13个州。

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同时也把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植到北美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种植场迅速萌发,殖民地农业、工商业尤其是航海业、造船业、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日益融合,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在北美这个新的地域上已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英国的新的民族即美利坚民族,在不列颠帝国的疆界内出现了与英国资本主义并存的北美资本主义。

18世纪中叶,随着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增强,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七年战争后,英国为弥补战争损失,加重对殖民地人民的盘剥与压迫。英国殖民当局为了使北美殖民地永远充当其廉价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极力遏制殖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英国殖民当局接连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向阿巴抗契山以西迁移;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解散殖民地议会,并对殖民地施以重税,加紧军事控制等等。英政府的这些行为激起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而使殖民地抗英斗争从经济、政治斗争发展到武装斗争。

1774年9月—10月,除佐治亚外的12个殖民地选派的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决定联合抗英。会后,各殖民地开始进行起义准备,训练民兵并贮藏军火。革命形势日益成熟,除了用战争解决问题外,已别无选择了。

1775年4月18日,马萨诸塞总督托马斯·盖奇派遣800名驻波士顿英军前往康科德,搜缴当地民兵的秘密军火库,并企图逮捕当地“通讯委员会”领导成员。北美军队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集结起来。翌日清晨,当英军来到来克星顿一带时,遭到了早已严阵以待的民兵的袭击。民兵们从岩石、树林、灌木丛后面对准英军发出了雨点般的射击,英军伤亡273人,北美民兵伤亡93人。来克星顿的战斗打响了“声闻全世界”的第一枪,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经过:1775年8月23日,英王发布告谕,宣布殖民地的反抗为非法,声言“宁可丢掉王冠,决不放弃战争”。12月22日,英国派遣5万军队赴北美殖民地镇压革命者。1775年6月15日,北美殖民地举行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正规的大陆军,次日任命原英军上校、弗吉尼亚种植场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大陆军在华盛顿的率领下,采取避敌锋芒、持久耗敌的方针,与英军展开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从1775年4月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到1783年战事全部结束,为期八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大体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775年—1778年),主战场在北方,英军掌握主动权。

在这一阶段,英军的总战略是以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殖民地方面力量薄弱,基本上采取避免决战、保存实力、相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战略方针。

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动进攻,先后攻占泰孔德罗加堡、克朗波因特等地,并围困波士顿。6月17日,马萨诸塞总督、英军统帅盖奇派兵2200名,向围困波士顿的民兵阵地邦克山和布里德山多次发起进攻。民兵英勇抗击,两次击退英军进攻,虽因弹药耗尽放弃阵地,却首次取得了歼敌千人的战果。

为激起加拿大的反英情绪,美军分兵两路进攻加拿大。1775年11月,蒙哥马利率左路军攻占蒙特利尔,随后与阿诺德率领的右路军在圣劳伦斯河下游会合。12月底,美军约1000人冒着暴风雪突击魁北克失利。此后美军围攻魁北克,牵制了英军的部分力量,直到1776年5月英国增派援兵才撤退。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告殖民地独立。8月底,英军统帅率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华盛顿指挥1.9万人分兵把口打阵地战,但在英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只好于11月率余部约5000人向新泽西退却。英军追击美军至特拉华河,随后入营过冬。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于圣诞夜东渡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英军,俘敌近千人,并于次年1月3日在普林斯顿再败英军。特伦顿和普林斯顿之战,使接连受挫的美军士气为之一振。

1777年7月,英军计划兵分三路分进合击,会师奥尔巴尼,以尽快实现其切断新英格兰的战略企图。当北路7200余名英军在伯戈因的率领下从蒙特利尔孤军南下时,立即陷入新英格兰民兵的汪洋大海之中,处处受到民兵阻击和围追堵截。在弗里曼农庄和贝米斯高地接连受挫后,伯戈因被迫退守萨拉托加。大陆军和民兵以三倍于英军的优势兵力将英军团团围住,伯戈因弹尽粮绝,孤立无援,于10月17日被迫投降。

萨拉托加大捷大大改善了美国的战略态势和国际地位,是美国革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它促使法国、西班牙、荷兰等改变了动摇不定的观望态度,法国于1778年3月对英宣战,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发展为国际战争。1778年6月18日,英军放弃费城,退守纽约,此后北方战事进入僵持状态。

第二阶段(1779年—1783年),主战场在南方,美军以弱胜强。

在这一阶段,英军新任统帅克林顿利用南方“效忠派”较多,且靠近英属西印度群岛等有利条件,将主力南调,企图首先控制南方诸州,然后与北方据点纽约遥相呼应,遏制北方。美军企图在法国陆、海军的配合下控制沿海战略要地,同时大力开展游击战,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以争取最后胜利。

1780年春,英国统帅克林顿指挥英军1.4万人,从陆海两面包围查尔斯顿,迫使南方美军司令林肯率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4艘军舰、300门火炮及其他装备。5月29日,英军在南卡罗来纳州韦克斯豪克里克再败美军,8月16日,英军在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击败盖茨统率的南方美军主力。

1780年12月,大陆会议委派格林为南方美军司令。格林分兵两路开展游击战,一路由摩根率领,另一路由他亲自率领。1781年1月17日,摩根在南卡罗来纳州考彭斯大胜英军。3月15日,英军在北卡罗来纳州吉尔福德与美军交战,伤亡惨重,被迫向沿海地区撤退。4月,英军在康沃利斯率领下实行战略收缩,向北退往弗吉尼亚。格林乘势挥师南下,在民兵游击队配合下拔除英军据点,收复了除萨凡纳和吉尔斯顿之外的南部国土。

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顶端的约克敦。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主要收缩于纽约和约克敦两点上。1781年8月,华盛顿亲率法美联军1.6万余人秘密南下弗吉尼亚。同时,德格拉斯率领的法国舰队也抵达约克敦城外海面,击败了来援英舰,完全控制了战区制海权。9月28日,1.7万名法美联军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约克敦的包围。

在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1781年10月17日,走投无路的康沃利斯请求进行投降谈判。10月19日,当8000名服装整齐的红衫军走出约克敦,在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著名乐章——《地覆天翻,世界倒转过来了》。

结果与影响: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约克敦围攻战导致英内阁倒台,1782年11月30日,英国新政府与美国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签订《美英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是以小胜大、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仅有300万人口的北美13个州经过八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广泛的国际援助下最终打败了拥有近3000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大英帝国。列宁曾经说过,美国独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早的、最伟大的、真正的解放战争,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的革命战争”,“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正像马克思所说的,“美国独立战争开创了资产阶级取胜的新纪元”,独立战争的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独立战争中诞生的《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庄严宣布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宣布了人民革命的正当权利,粉碎和否定了所谓君权神授的谎言。美国独立战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和进步思想,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给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如此,它还为拉美争取殖民地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有力地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

相关链接

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顿人民在列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列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部队连夜出发了,4月19日凌晨,他们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庄——列克星顿。

英军在黎明前的薄雾中向前行进,经过一夜行军。他们个个困倦不堪,呵欠连天。忽然,他们发现村外的草地上站着几十个村民,正手握长枪严阵以待。史密斯知道这些武装村民就是列克星顿的民兵,北美大陆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们“一分钟人”,因为他们行动特别迅速,只要一听到警报,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立即投入战斗。让史密斯吃惊的是,这些民兵为什么这样快就知道英军的行动呢?原来,“通讯委员会”的侦察员早就得到了情报,并立刻在波士顿教堂的顶上挂起一盏红灯。“通讯委员会”的信使雕板匠保尔·瑞维尔看到后,立即骑马赶到康科德报警。

“射击!给我冲!”史密斯一看对方只有几十个人,原来有些紧张的心情马上放松下来。他根本没把这几十个衣服破烂的民兵放在眼里,举起指挥刀发出了命令。

列克星顿的民兵立刻还击,猛烈抵抗英军的进攻,枪声震响在列克星顿上空,传出很远很远。几分钟后,枪声渐渐稀疏,民兵们因为人少,地形不利很快撤离了战场,分散隐蔽起来。

史密斯初战告捷,非常得意,指挥士兵直奔康科德。英军赶到镇上时,天已大亮,旭日东升了,但街道上却看不见一个人,家家关门闭户,显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折腾了大半天,什么也没找到。原来,民兵早已把仓库转移,“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人也隐蔽起来了。

“撤!”史密斯觉得情况有些不妙,连忙下令撤退。这时,镇外喊杀声、枪声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镇的民兵已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赶来。包围了正在撤退的英军。他们埋伏在篱笆后边、灌木丛中、房屋顶上、街道拐角处向英军射击。英军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当英军举枪还击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军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断袭击,狼狈不堪。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还是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援军,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

这一仗,英军死伤273人,剩下的英军弹药耗尽,回想起来也是心有余悸,他们第一次尝到殖民地人民铁拳的滋味。有个士兵说:“我48小时没吃一点东西,帽子被打掉了3次,2颗子弹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

列克星顿的枪声震动了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

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人民为了纪念列克星顿的战斗,在这个村镇的中心,铸造了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橡。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小村庄的民兵,为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所以,列克星顿成为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被人们赞誉为“美国自由的摇篮。”

同类推荐
  • 解放四平

    解放四平

    1947年夏天,林彪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向国民党军发动了强劲的夏季攻势。经过两个阶段的猛烈攻击后,克城数十座,歼灭国民党军近4个师6万多人,可说所向披靡。在结束攻势前的最后一战中,林彪将目标锁定为四平城。为攻克四平,林彪集中了民主联军1纵队全部、辽吉纵队(7纵)全部、6纵队17师附加东总直属炮兵5个营共7个师7万多兵力组成攻城集团,由1纵司令李天佑统一指挥。林彪则亲自指挥6个纵队加7个独立师共17个师的兵力进行阻援作战。
  • 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

    解放战争时期,孤守东北某城的国民 党军队处于东北民主联军的包围之中。为了争取国民党非嫡系部队369师师长赵崇武起义,民主联军释放了被俘的赵崇武的亲信团长郑汉臣夫妇,并答应代为寻找他俩失散的孩子。郑汉臣深受感动。但他回到城里后,受到国民党嫡系部队203师的参谋长钱孝正的怀疑,使他十分反感。不久,郑太太被203师某连长所辱。消息传来,郑汉臣怒不可遏,欲与203师拼命,被赵崇武制止。民主联军姜部长以为郑汉臣送孩子为由,乔装前往369师驻地,力劝赵崇武认清形势,弃旧图新。赵崇武虽有起义之意,却无决心。
  • 间谍风波

    间谍风波

    1937年,上海已经完全被日本人控制。沦为孤岛,日本人在上海展开了重重的阴谋,最终都被间谍机智粉碎,日本人设计一份《归原计划》,所有的一切,围绕《归原计划》展开。
  • 使命的传说

    使命的传说

    父母双亡,让一个五岁的孩子从小就把报仇埋在心中,但是他的爷爷却告诉他,他要去完成父母的使命而不简简单单的报仇,国家的使命,家族的使命,这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 孙膑兵书

    孙膑兵书

    《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从《隋 书·经籍志》开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 传。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 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 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书》,共收竹简364 枚,分上、下编,各15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 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 而成;下篇内容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也存在着编撰体例上的不 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顾先生请报道

    重生之顾先生请报道

    有一种遗憾,叫错过;有一种缘分,叫重来。重生前,路小曦的一意孤行害得自己家破人亡,而顾先生温暖了她。重生归来,擦亮双眼,抱紧顾先生大腿,并且霸气宣布主权:“顾先生,是我的人”。顾淮安也非常认同媳妇说的话。他还郑重说道“宠媳妇就是我的唯一原则,天大地大,媳妇最大。”我幻想过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从校服到婚纱一直是你。,至死不渝(双洁,身心干净,从校服到婚纱,甜蜜宠妻,前方高能预警!!)
  • 打春牛

    打春牛

    民俗学教授妙则宽像雪花一样卷到巴子营时,已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对小年已过才回家乡的人,巴子营人问候的语调中或多或少有些冷漠。腊月二十三是灶王上天的时候。灶王上天时,已清点了各家的人口,各家祷告时也为在外的人祈求了平安。在巴子营人眼中,过了腊月二十三才回到家乡的妙则宽,就像等待下镰时的麦地里突地冒出一棵绽放葵头的葵花,砍掉有点可惜,不砍单独兀立,总不那么顺眼。亦像过年时精心出笼的大白馍上猛然出现了一个黑点,抠掉会使大白馍上有了坑点,不抠又觉得有点碍眼。
  • 惹火逃妻

    惹火逃妻

    人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同行,不求有结果,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遇到你。洛颜爱上他时,只有十八岁。那是她如何也忘不掉的岁月,狠狠地爱,重重地受伤,而后逃离,忘记。只是,她怎么也想不到,她花了五年时间忘记的男人,此刻会站在她的面前。带着凉薄的笑容,伸出修长冰冷的手掌,一切,都似曾相识,却恍如隔世。洛颜,好久不见。她从来没想过他们会再相见,以至于那一刻,她的心紧紧地收缩,连呼吸都忘记。更没想过,他会成为她的未婚夫。司徒冥,他变了。变得更懂得如何抓住一个女人的心。以至于他状似随意地说“我们订婚吧”,她会忘记拒绝,更忘记她现在宠她爱她的男友。是该矫正错情,连根拔起,还是该默默转身,不留一丝尘埃?是该沉没于他编制的华丽梦网中,还是该潇洒展翅,离开他的一切?【情景一】他斜靠在门边,挺拔的身影带着慵懒的气息,将愈发美丽的她包围在狭小的空间内。“承认吧,你从来没有忘记过我。”她细长的睫毛忽闪着,掩下一切,露出明媚的笑容,“冥少,你未免,自视过高。”“哦?”他的眉挑起,眼眸里晦暗如墨,“不妨让你好好回忆一下。”言语之间,他将口袋中泛黄的可爱信封打开,念了出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她敏捷的大脑瞬间“轰”一声炸开,措手不及。他居然,还留着那封情书。【情景二】“原来这就是你跟我在一起的理由,为了保护她,将我推到风口浪尖上。”她笑得绝望,有如被什么狠狠抽过,心痛的感觉,不亚于当年。他看着眼前面色苍白却依旧妖娆绽放的女人,眼底划过一抹心疼。她再次转身离去,“我再也不要见到你,冥少,我们之间完了。”而他,却如尊贵的雕像一般,站立不动。洛颜,你还是和当年一样潇洒。男主司徒冥:说风就是雨,也不管天上有没有云。女主洛颜:敢爱敢恨,也敢在爱时大胆地说不爱。喜欢的亲们记得收藏哦(~o~)~zZ推荐陌陌的完结现代文《流舞》一夜纠缠,躺在她身侧的不是别人,是刚刚成为她老公的男人。她痴痴地看着他的侧脸,陌生的俊逸霸气,让她快要忘了两个人的关系。季泽洛,你到底为什么要娶我?他娶她,不过是为了报复背叛他的挚爱;她嫁他,不过是心灰意冷时的肆意而为。这场婚姻,到底是谁的错?尹夏侬,他的妻子。这个可怕的小女人,本来以为娶了她就会有报复的快感,可是为什么她却让他欲罢不能,乱了阵脚?
  • 沼苼

    沼苼

    沼苼本是魔域第一只魑魅,她生而高贵典雅温柔大方,是公认的魔域第一仙子。可自从她老公与仇敌干架被暗算,脑子坏掉后,他们的日常是这样的:“师傅,你看仔仔,他真可爱,鼻子跟你好像呀。”“哪里可爱,蠢蠢的,你跟谁生的?”沼苼的脸瞬间扭曲了下,遂哄仔仔道:‘仔仔,快喊祖师爷,这可是娘的师傅!他可生不出你这么可爱的宝贝!“仔仔困惑了,昨晚娘不是说带自己来认爹么?
  • 我要离家出走

    我要离家出走

    同年同月同日同学会 心情挟烟机 咖啡心事 仲夏夜之梦 粉红色丝带 冬季 年轻时代 自序
  •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有时真实的比虚构的更让人感到陌生和震撼。希望这些故事可以启迪青少年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并能从中积累生活经验和科学常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瞿文懿公制科集

    瞿文懿公制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城市的胜利

    城市的胜利

    城市是诞生奇迹之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是最健康、最绿色、最富裕、最宜居的地方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长期沉醉于城市研究与写作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强大的全球城市调研,最终得出了令人毋庸置疑的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 青衣仙路

    青衣仙路

    孤女穿越玄界,她要如何在这壁垒森严的修仙界里闯出一片天地?谁说只能男子修仙?资质,努力,运气,恒心,她一样也不差,看二十一世纪孤女在这异世界一步步踏上仙途。注意了,本书无男主!无男主!无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