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000000002

第2章 玩是孩子的天性(1)

要想解放孩子的头脑和手脚,就要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通过玩来了解世界。玩,不仅有助于拓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坚强的毅力和互助精神,增加他们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以及学会理解他人、控制自己的本领。不让孩子玩,不仅泯灭他们的天性,也让孩子丧失了创造的驱动力,导致一切创造发明都无从谈起。这一点往往是父母容易忽视的。

1.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玩的天才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玩的天才。玩,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度,玩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可以启发孩子的兴趣爱好,还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性。许多有特长的孩子,就是在课余时间玩自己爱玩的东西,从而有了小发明、小创造。

孩子在玩的时候,充满了积极性、主动性。他们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思想在不断闪出火花,这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其他手段难以匹敌的。我们知道,“玩”有生活的影子,但绝不是对生活的照搬,孩子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改造生活。

生活百味,亲身体验过,才叫真切的体验,每个人实际都是靠这经验来生活。你知道怎么样做是对的,怎么样做是错的,怎么样做是安全的,怎么样做是危险的,这些都是你的经验告诉你的。所以不让孩子玩,就会使他变得无能而且脆弱,有翅膀不能飞翔,有脚不能走路,有知识不能运用,遇事就惊慌失措。自由应该是一个能使孩子变得更好的机会。

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大有作为,因此也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唯恐自己的孩子落伍、竞争不过别人、怕被别人笑话的心理,可谓人之常情。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心情也可以理解,但我们更应该相信,在宽松自由的天空里孩子会飞翔得更高更快。

在轻松的玩耍中,孩子们就能很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结交小伙伴,进而提高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发展积蓄力量。可是中国的孩子大多是在教育中长大的,在先天的营养中最缺乏的便是最符合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玩”。当孩子的书包越背越沉,当他们把书本知识、逻辑思维数学学得很好的时候,在玩耍方面,家长们已经欠了孩子很多很多。

德国着名教授老卡尔·威特对儿子卡尔的教育是这样做的:

“我给儿子专门开设了一个卡尔运动场。那里的各种器具,有的可以用棒子敲打,有的可以悬重,以促进他练就发达的肌肉。我认为,孩子做游戏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必须使他在精神上、身体上、道德上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成长起来,不可白白浪费他们的精力。

“做发展孩子爱好方面的能力游戏,十分必要,也容易开展,因为这是孩子的本能。我和儿子就常常做蒙眼睛的游戏。事实上,几乎所有孩子都喜好这一游戏。具体的玩法是把孩子的眼睛蒙上,给他各种物品让他猜是什么东西。另一种玩法是蒙上眼睛,在屋子里摸索,碰到一件东西就让他猜是什么,这类游戏能有效地发展孩子的触觉。”

“为了发展儿子的视觉,我们也做一些数数的游戏。把几颗棋子等放在桌上,让卡尔看一下就说出数字。我利用一切机会和儿子做这类游戏。在饭后,见到盘子中的水果,马上问:这是几个?或在走路时,见到路旁的东西,就问:那是几个?或者在另一问屋的桌子上放上各种物品,让儿子看一眼就说是些什么东西。这种游戏可以使孩子视觉灵敏,并发展记忆力。”

“在儿子很小时,我还经常带他到各处走走。为了训练他的判断力,以后再去那里时,我就让他在前面领路。经过这种训练,儿子从18个月时起,就能带他的母亲和女佣到各处去。”

“训练视觉的游戏很多。我经常问儿子室内的某一件东西,告诉他这个物品是红色的,让他猜猜是什么。儿子就猜是字典、花、桌布等等,猜上三次或五次,必须在规定的次数内猜对。若猜不着,就轮到他说而我猜了。”

“我们还做乘法口诀的游戏。把5×7或8×9写在口诀卡片上。把这些卡片字朝下摞起来,一张一张地往外抽,抽出一张翻过来看,尽快地说出结果。如果不能马上说出或说的不对,我便说出来,并把说对的卡片拿走。”

“为了让儿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我还和他做‘模仿铜像’的游戏。我让他摆出某种姿势,然后开始数数,在规定的数字内不许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肌肉。据说希腊人喜欢做这种游戏,他们的动作之所以那么优美,恐怕原因就在这里吧。

“我还教儿子搞园艺。这样不仅使他高兴,而且可以促进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在孩子刚会走路的时候,我就给他买来小铁锹和小铲子等工具,在院子的一角开辟一个小园地,教他播种、栽花草、除杂草、浇水的方法。这些简单的劳动,在儿子眼中也是一种极为有趣的游戏。通过搞园艺,使他产生了新的兴趣并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和忍耐精神。”

“如果孩子违反游戏规则,父母要注意提醒他,但千万不要让游戏半途而废。如果这样,会极大地打击孩子对家庭角色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是比较严重的。””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玩”对他的意义是不同的。“玩”的方法也是变化和发展的。“玩”不仅仅在于“有趣”,而且还在于通过“玩”,孩子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我们知道,玩可以充分运动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可以促进他的各个感官的发展,可以开发与培养孩子的智力和创造力。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孩子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游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孩子的语言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在游戏中能够得到迅速提高。很多孩子虽然认字和算术能力不错,但由于缺乏充分的游戏训练,他们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都比较少,从而缩小了他们的智力活动范围,他们的灵活性和自理能力都不会强。这些缺点在他们上学后就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家长不要一厢情愿地向孩子“灌”知识,把孩子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孩子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孩子的学习效率也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玩,随心、快乐。人不能无玩。玩是初界,也是大界。因玩而成了业的大有人在,那是尽心、尽情、尽趣、尽兴之结果!

2.玩可以提高孩子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是前苏联科学院巴甫洛夫生理研究所建筑物上的巴甫洛夫的亲笔题词。观察力是一种重要的感知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观察能力是智力主要组成因素。观察是聪明的眼睛,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谈不上什么智力。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不可少的前提,但观察如果不思考,观察就只能停留在现象的罗列上,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只有思维的参与,我们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只有思维的参与,我们才能在观察中有条理,观察得深刻、仔细。

无数事实证明,“淘气”的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孩子更具认识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到的刺激多,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智能,因为观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淘气”一点,让他们自由地去遐想、去观察、去活动。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卡尔介绍了父亲老卡尔对提高他认识和观察能力的经验供各位父母借鉴。

“父亲说,他是从训练我的五官开始进行我的早期教育的。他认为,如不尽早开发运用婴儿时期具有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永远得不到发展。父亲用各种方式训练我的五官,在我出生后不久,父亲用朗读诗歌的方式训练我的听觉,为了让我形成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父亲使用能发出各种声音的小钟。为了训练我的敏锐的观察力,父亲则用各种五颜六色的玩具。在我两岁时,父亲还教我一些诗歌。尽管现在我已记不清那时的情景,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我成人后,我仍能流利地背出这些诗句,但我并不知道我是何时记住它们的。

“在那时,父亲能承受住压力教育我这个‘弱智儿’,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那时人们都不提倡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他们认为,如果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的大脑会受到损伤。更何况那时我还是个身体瘦弱的小孩子,反应迟钝的‘白痴’。我想,现在最令父亲感到欣慰的,应该就是人们已经认同和赞扬父亲的这种教育方法。为了做一个纪念,也为了能常常看到我小时候的样子,在我的老家,父亲依旧保存了我儿时的房间,没有丝毫的改变。尽管现在我自己已身为人父,但对我来说,我的最宝贵的记忆却是在那个房间中度过的童年幸福时光,它也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那个房间里,尽管窗帘已陈旧,但仍可以看出当年的美丽色彩。在四周墙上,许多图画的复制品仍挂在房间的四周,这都是父亲为了训练我的辨别能力和观察能力而设计的。我儿时看过的书仍然摆在原来的位置,每当我一看到这些旧图画书,我都会非常激动。”

事实上,在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上,很多人都采用了类似的方法。让孩子仔细观察不同东西的颜色、质地和形状,并从中找出它们的区别,是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

据卡尔了解,在幼年时期也受到这种训练的,还有伟大的荷兰画家伦勃朗。伦勃朗的父亲在系统地给他看不同颜色的东西时,他还不到一岁,那时伦勃朗看的颜色就已经不只红、黄、白这些基本色彩了。

有一次,伦勃朗的父亲拿了一个东西进了他的房间,小伦勃朗猜想,一定是父亲又给他做了有趣的玩具,便高兴地问:“爸爸,那是什么?”看到伦勃朗急切的样子,他父亲准备考一考他,回答道:“你不是已经看到了吗,为什么还问呢?”“可是,我并没有看清楚呀!”“那这次你要看清楚啦!”他父亲又把那个东西拿出来在伦勃朗的眼前晃了一下。“还是没看清楚。”伦勃朗叫道。“那这样,你先讲一讲你到底看见了什么。”他父亲说。“我说不出来,因为我没看清楚。”“没看清楚,但你总看到点什么吧?你说说你看到的。”伦勃朗想了想,回答道:“嗯……它是红色的……不对,是黄色?是圆的?不对,它是椭圆的。”他父亲说:“看来你不能准确地把它说出来,那么你在你的玩具里面找一下,看有没有和它相似的。”在那些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玩具中,伦勃朗找了很久,终于选出了一样东西递给他父亲。这时,他父亲从身后拿出了这个东西,让伦勃朗比较,这两个东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儿。这次,伦勃朗很快就找出来了。原来他父亲拿的这个东西,形状是不规则的,它既不是圆的,也不是椭圆的。形状的不同,伦勃朗倒是很容易地分辨出来了。只是,这种不红不黄的颜色让伦勃朗产生了兴趣,他好奇地问他父亲:“爸爸,这是什么颜色呢?不是红色,也不是橙色。”“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但大多是灰色,真正的纯色是很少的。”父亲解释说。“灰色?这种又红又黄的颜色是灰色?”这让伦勃朗很惊奇,“灰色,这就是灰色吗?”“是的,这就是一种灰色,它是一种略带黄色的红灰色,它还有一些色彩倾向,还不算灰得太厉害。”听了父亲的话,伦勃朗又仔细地比较了这种灰色和红色、黄色、橙色以及其他颜色之后,对红灰色有了明确的概念。

这种充满神秘韵味的红灰色,在伦勃朗的作品中运用得很多。而伦勃朗的这种把握细微色彩变化的能力,也让看过他作品的人钦慕不已。正是因为他小时受到的这种训练,才形成了他后来对色彩具有的超出常人的感应能力。

在小时候培养起来的观察能力受益终生,虽然没能成为伦勃朗那样的大画家,但建立对色彩和形状的认识,对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和感觉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3.玩可以启发孩子思维的活跃性

几个同学同做一道数学习题,有的概念明确,判断正确,推理清晰,很顺利地演算出来;有的概念含混,判断错误,推理模糊,对着习题直搔头皮。这里,不同的思维力,显示出不同青少年的智力情况。

构成智力要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五个方面,但智力水平并不是将这五个方面简单地相加。智力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如有一种因素水平不高,则将影响整个智力水平。如果五种因素水平都很高但彼此未处在良好的结构之中,其智力水平还是不高的,在这诸要素中,思维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

为什么思维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呢?这是思维的本质所决定的。我们知道,思维是人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能控制的认识活动,而智力是认识能力的综合。智力诸因素是互相制约、互为条件的,而且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观察、感知来的材料进行加工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思维力对其他各种因素起调节、控制作用。

我们不难看出,思维力的发展制约着整个智力的发展,思维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整个发展的水平。思维力不仅是智力的核心,而且还是智力活动的方法。运用和发展智力,就必须运用思维力去掌握一套智力操作的方法,诸如比较、归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系统化、具体化等方法,都是思维的方法,也都是智力活动的方法。

离开思维力,智力的发挥和发展就寸步难行。开发智力,必须开发思维力。

人的各部位的活动都是受大脑支配的,大脑有身体各部位的相应管理区域。正是由于大脑的指挥和协调,才使人做出各种动作,手脚的活动又给大脑提供了极好的锻炼机会。

不少父母和教师常有这种心理,看到儿童埋头攻读就喜上眉梢,而发现儿童爱活动、爱玩耍时,往往忧心忡忡,担心影响儿童的学习。“快看书,别贪玩”都这样叮嘱儿童。当儿童连续读一本内容单调的书,几小时后就会感到头昏脑胀,这是因为大脑分管看书的神经细胞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营养物质、氧气的供应跟不上,大脑过分疲劳就“罢工”了。因为大脑必须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爱活动、爱玩耍恰恰是大脑的最好“体操”。从大脑的生理学角度看在阅读时,大脑皮层会形成一个很强的兴奋灶,而在活动和玩耍时,又会在大脑皮层形成另一个兴奋灶。随着这个兴奋灶的逐渐扩散,大脑的阅读兴奋灶受到抑制,从而使由学习时间过长带来的脑力疲劳得到消除,使大脑获得了积极的休息。

不喜欢活动,用功学习,经常埋头啃书本的孩子容易形成左脑型思维方式;而爱活动、爱玩耍的孩子在进行追逐、奔跑、攀登、爬越等多种活动中,发展了空间认识和想象能力,容易形成右脑型思维方式。右脑储备了多种事物,及他们的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的信息,当知识需要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时,这些储备就成了宝贵的基础,致使其想象力、创造力明显高于右脑发育较差者,因此,对只爱学习的孩子要引导他们参与活动、玩耍,这样才能更聪明。

同类推荐
  •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拿他没办法!”……如果你正在为孩子的拖延为题而苦恼,这本书或许能够帮到你!台湾心理咨询师和亲子教育专家童利菁告诉我们:停留在出现问题的思维水平上,不可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孩子拖延背后的心理动因,“催”只能让孩子更慢,父母更抓狂。其实,每个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他们也担心做不好招来责罚,影响自己在父母和老师面前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削弱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力。本书从儿童情绪科学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孩子焦虑和恐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拖延问题。这样,大人才不会为孩子抓狂,孩子也能健康开心地成长。
  •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本书打破以往教育类书籍的枯燥说教方式,运用丰富详实的案例,提出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家长、孩子、学校三方的积极互动性,在短时间内就可培养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如何使您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他”和“她”?相信您一定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 教子信札:一部英国的“傅雷家书”

    教子信札:一部英国的“傅雷家书”

    《教子信札》是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兼作家切斯特菲尔德伯爵写给儿子的信札。当时作者的儿子远离家乡,去世界各地求学,作者就通过写信的形式,把自己积累的宝贵人生经验传授给儿子,最终把儿子培养成为一名杰出的外交家。《教子信札》是一部教人如何富有教养,善于在社会上处世以获得成就的杰作。
  • 手握画笔的小天使

    手握画笔的小天使

    本书是受到世界关注的天才自闭症小画家艾瑞斯·格雷斯的故事,其中充满爱、希望与勇气,由格雷斯的妈妈阿拉贝拉动情讲述。艾瑞斯·格雷斯是个患有重度自闭症的小姑娘。出生后几年,她几乎无法跟任何人交流。面对被禁锢的女儿,妈妈阿拉贝拉没有放弃。她进行了一系列家庭教育尝试,先后开展了主题游戏、音乐疗法、宠物陪伴疗法,甚至开办了针对患儿的小俱乐部。慢慢地,艾瑞斯展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她用本能的视角观察自然,创作出动人的印象派画作,也找到了表达自我的途径。妈妈恒久不变的爱和缤纷色彩描绘出的花园,伴着艾瑞斯一步步走出了封闭的世界。
  • 飞向成功的翅膀:培养孩子快乐自信的99个故事

    飞向成功的翅膀:培养孩子快乐自信的99个故事

    认同自我价值,养成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孩子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用99个生动的小故事从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使其拥有快乐的生活出发,为家长和教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实施对策,以便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热门推荐
  • 红杏出墙记7:风波背后

    红杏出墙记7:风波背后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Half a Life-Time Ago

    Half a Life-Time Ag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独旅者

    孤独旅者

    《孤独旅者》是《在路上》作者凯鲁亚克一系列旅行主题的文章的合集。从美国南部到东海岸再到西海岸再到偏远的西北部,他的足迹遍及墨西哥、非洲摩洛哥、巴黎、伦敦,他乘船横渡两大洋:大西洋和太平 洋,遇到各色各样有趣的人和城市。他去铁路上、货船上、深山里工作,在纽约同“垮掉的一代”谈天玩乐,在巴黎巡游教堂和博物馆,生动展现一个独立自主且受过教育但又身无分文、四海为家的浪子的生活状态。
  •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灵族

    失灵族

    陈启言,表面是一个刑警队的队长,实际上他是来自于一个没有灵魂的种族-失灵族。失灵族生活在界面,界面之上是天界,而界面之下便是人间。自小陈启言便被父亲送到了人间生活,他被告诉“失灵族是守护人间和平和秩序的使者”,然后他却发现事实并不是他父亲对他所说的那样!天界生活着世间的最强者,却也是侵犯人间的侵略者,只有世间的万物创造者-塔灵,可以克制住天界。然而百万年前塔灵失踪,陈启言来到人间终于找到了塔灵!但是也遇到了一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女人......
  • 潜婚

    潜婚

    短短两小时的相亲宴,李希乐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给潜婚了。妈妈说:他英俊潇洒,一表人才;嗯,她承认,这男人长得的确养眼。妈妈说:他温文尔雅,成熟有礼;呃哼,她服,这男人在人前实在是太会伪装,简直一腹黑。妈妈说:他心思细密,事业有成;没错,她信,这男人挥金如土,响当当的一凯子爹。妈妈说:一看他温柔的眼,就知道是疼老婆的好男人;好吧,这点她非常确信。。。绝对是谎话,P话,这男人跟温柔天生的绝缘体,他从没疼过她,宠过她。可是,为什么妈妈没有说,对于她这个名正言顺的老婆他只会用强迫,威胁,呼喝,叫喊,咆吼。。。天啊,可怜她才二十二岁,她可不想被这个婚姻潜规则一辈子啊!不行,她要绝地大反击,反身潜腹男。。。。。。。。。。。。。。。。。。。。。。。。。。。趴在餐桌上,对着桌上的十几人,李希乐假蹙着眉,娇吟滴滴的喊道:“老公、、人家肚子好疼哦,好像大姨妈来了,你去买那个那个回来给我好不好嘛?”来桌的客人齐刷刷的瞟向男人,只见男人仍斯文的夹着菜,直到咽完最后一口茶,他才悠哉哉的从性感的薄唇里飘出四个字:“忍忍就好!”
  • 重生八零媳妇超甜

    重生八零媳妇超甜

    蒋瑶重生了,重生后老公陈志峰死活要跟她离婚,一对龙凤胎儿女不认她这个娘,众人眼里蒋瑶该死,那都不是事,因为后来他们发现......离婚前。陈志峰:“蒋瑶再跟你在一起我是狗!”两个娃:“我们没有你这样的妈!”众人:“千万要离蒋瑶远点再远点!”蒋瑶:“......”离婚后。陈志峰:“老婆求复婚。”两个娃:“妈咪求喂食。”众人:“蒋瑶大佬求罩!”蒋瑶:“真香。”
  • 地下城与我是勇士

    地下城与我是勇士

    普通宅男,死与心脏病,却意外重生到了地下城与勇士的异世界中,这里像游戏又不是游戏,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个拥有者生存与死亡的挑战。拥有者世界最强的魔法天赋,却甘心修炼剑道,一心想成为剑圣的他却被逼无奈的走上了杀伐的道路,气血流身,鬼神附体,用剑圣之道,走狂战之路,行鬼神之为!!!我是王富贵,一个阿拉德的传说!
  • 邪皇独宠:清冷狂后

    邪皇独宠:清冷狂后

    她身为一个铁血特工,有想过自己会战死,有想过自己会被刺杀而死,但是她怎么都没有想过自己居然会被鬼差在睡梦中勾魂,面见阎王居然告诉她,她是什么见鬼的半神,替身已死,她需要回归了。启禀皇上,皇后和绝心国师打起来了!”“没事!你们仔细看着,必要的是要帮皇后虐打那个国师!”“……”皇上,这样宠她真的好吗?“启禀皇上,皇后娘娘说出去逛逛。”“没事她高兴就好,你们暗中跟着,她若是受委屈了,你们就不用回来了。”“但是……但是皇后还带了初云公子一起。”“怎么不早说,要是皇后有什么事情,朕诛你……”话未落人已经消失不见了。
  •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为什么有人会持刀闯进幼儿园砍杀儿童?为什么有人会为盗取一枚戒指切下别人的手指?为什么纳粹科学家会在俘虏身上做活体实验?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对“恶”进行的系统思考,他借助科学家擅长的调查、实验和分析,以“共情腐蚀”取代了“恶”:某个人作恶时,他的共情遭到了腐蚀,共情水平较常人要低很多。但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共情水平不会导致极端恶行发生,虽然人们常常会不顾他人的内心感受。这一替换看似简单,却能帮助我们摆脱价值偏见,给出预防恶行发生的思路。本书也许会改变你思考“恶”的方式,甚至会改变你对待“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