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1500000001

第1章 章一 急雨

明昭十一年七月。

襄城的天气已经转凉,天色隐晦,大约不久便会下雨。

宛之自吴秀才家告辞,吴娘子送她至二门,“当真劳烦你了,陈姑娘。”

宛之连连摇手,“不敢当,是我要谢您给我活计做才是。”她说的是真话,语气十分诚挚。

吴娘子点点头,笑道:“你总是这样客气。过两日,还要烦你过来给盖头收收尾。”

宛之点头应下,“自当锦上添花。”

小丫头春秀送她至大门,宛之难免又与她客气几句才真正告辞。此时天色已真正晦暗起来,且丝丝缕缕刮起凉风,宛之摸摸袖中的一百个钱,暗叹一口气,总算凑够了修房顶的钱,可偏偏雨也要来了。

吴秀才家住城东,宛之的房子则在城西,幸而襄城城小,宛之又年轻跑得快,总算赶在雨势大起来之前回了家。

刚把湿衣换下,还没来得及擦干头发,便有敲门声响起。

宛之只得先将湿发挽起,一边随手打开门。

来人黝黑精瘦,个子极高,撑一把大伞,穿一件青色长衫。

他看牢宛之,低声问:“姑娘可是故兵部尚书陈一元的孙女,陈宛之?”虽是问句,语气却十分笃定。

宛之打了个哆嗦,却也不敢啰嗦,连忙请来人进屋。

来人仿佛踌躇了一下,将伞立在门边,随即站定,打量起这小小陋室。

房子十分浅窄简陋,不过略作隔断,分了厅与室,连把像样的凳子也无,地上散放着几个草编的蒲团。

宛之与他开门见山。“尊驾所为何来?”

“我来带你回京城。”答得十分干脆。

不待宛之再问,他自我介绍道:“我叫谢中行,关西潍州人,十年前曾在令祖手下当差,之后一直奉调川贵,今夏方才回京。”

宛之点头,斟一碗水给他,“我并不认得将军。从前祖父麾下的将军们我一个也不认得。且明昭九年的时候我曾生过一场病,过去的事都忘了。”

谢中行闻言有些诧异,他重新又打量了一次宛之,眼前的女子应有十七岁了,但看起来却比实际的年龄小许多,大约是太瘦的关系,小小的脸庞上颧骨都凸了出来,身形十分消瘦,脸色苍白,头发还滴着水,唯有一双眼睛在暮色中闪着光。

他不自觉放低了声音,“九娘,我并非来害你。”语气十分亲切熟惯。

宛之有些毛骨悚然,这人到底是谁?

她的恐惧表现的太明显,谢中行安抚的退后了几步,他喝掉碗中的水,歉意的说:“九娘,是的,我知道你家人都称你为九娘,我与你祖父十分亲厚,出事之时我官小力弱虽然也曾上书进言但也不济事。如今我所能尽心尽力可以办到的事情也不过是照顾你。”

宛之不答话。

谢中行好似明白她的顾虑,他说:“我过两日再来看你。”

宛之目送他走入倾盆大雨中。

大雨直至次日午间才停,屋子里一片狼藉。屋顶已是非修不可,但宛之出门第一件事是去明秀楼送荷包。

老板娘一件件验过方才露出一丝微笑,她对宛之说:“到底是京城大小姐的手笔,精致得很又不俗气。”然而夸管夸,钱是一文也不会多给,临了还要敲打她不要误了工期。

宛之笑着应了。

在人檐下过,焉敢不低头?

何况她只有这门手艺可以谋生,她不敢怠慢。

有钱进账,那维修屋顶就需得马上提上日程。

襄城东市泥瓦工极多,但宛之囊中羞涩,她犹豫半天,也不知从何下手。

好在宛之运气一向不赖,吴秀才家的丫头春秀恰好也来买菜,她三言两语便解了宛之的窘境。

春秀介绍的师傅乃是她的三表叔,其实一开始宛之对于熟人做活是有点排斥的,但是这位冯师傅极其专业。

他先去宛之的房子看过,将需要的材料名称及数量一样样告诉她,随后便指点她何处可买某物。而他本人并不跟去,只叫宛之买好后通知他开工。

宛之喜欢与这样的忠厚明白人打交道。

材料一下午便买齐,次日一早叫齐人手便告开工。

冯师傅不仅人忠厚,做活计也麻利得很,只带一个小工,两个时辰就修好了她家的屋顶,且用剩下的灰料将房子前后脱落裂缝的地方都修补完好。

最重要的是,他只收了宛之一百钱。

宛之十分感激,她帮冯师傅重写了活计拍子,又翻箱倒柜找到几块好看的布头打算给春秀做个挎包。

包还没做好,谢中行便又一次上门了。

同类推荐
  • 文才兄,别使坏!

    文才兄,别使坏!

    为了完成掰正历史拯救世界的光荣使命,祝九妹用尽一切卑鄙手段撮合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的择偶标准是有钱人家的漂亮小姐,祝英台完全符合,可TM祝英台喜欢的是上虞县第一美男马文才啊喂!还有这个马文才也是个无敌小坏坏,非要祝九妹给点‘好处’才不搞破坏。烦死了,这还怎么玩?没办法,祝九妹只好一咬牙,将自己贡献出去......
  • 美人心毒

    美人心毒

    穿越了一次,还能再重生一次?她又不是有九条命,是老天爷看她两辈子都活的太可怜,所以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让她找到幸福吗?那为什么还要让她回到这深宫之中?这个机会是让她重新开始,还是报仇雪恨?上一辈子的仇恨,她怎么也无法忘记,如果老天爷真的可怜她,那就让她痛痛快快地报一次仇,做一次坏人伤害过她的人,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想让她死的,她会让他们求生不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上的贴身女护卫

    皇上的贴身女护卫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朝代,女子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可以被随便欺负的一方。而我是京城秦府的大千金,从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为从小娇生惯养,没人敢动我动手动脚。在府中待到实在苦闷,所以求爹爹赐给我一个武术先生。短短两年的时候,先生的一身本领都被我学走。十五岁的时候,情窦初开。经常带着府中贴身丫鬟跑出秦府游玩。却没想到夜路有多了真的会碰到鬼,我就碰到了比鬼还难缠的太子。一段奇妙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 三嫁冷情君王

    三嫁冷情君王

    今生再遇,他们互不相识。当真相揭晓,她才知道他的深情,是对他金屋深藏的女子,于她,不过是利用而已,当她终于逃离,花三年时间才淡忘心中的伤痛,他却出现:“宫筱婼,你以为,你能逃得掉?”
  • 复仇女神:祸乱皇朝

    复仇女神:祸乱皇朝

    为了复仇,她进了皇宫,没能能理解,凭借她的一己之力,可能吗!仇恨必须放下爱情,可当初她在心爱的人面前说过,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什么愿意,什么都不怕。但!她会选择复仇之路,还是放下仇恨和自己爱又不能爱的人浪迹天涯?
热门推荐
  • 公主不是香饽饽

    公主不是香饽饽

    出嫁的的四公主和五公主,一个禁止驸马纳妾,听闻外室有孕,亲自把人鞭打到落胎;另一个则是恨不得驸马多多纳妾,自己在外设置别院养了男宠,近日还传与僧人过从甚密……众大臣一听皇帝有意给自己的八公主寻驸马时,各个避之如牛鬼蛇神。温柔善良的小白兔八公主,却成了全城最愁嫁的姑娘。偶然撞见暗恋多年的小白兔居然躲在树干后偷看别的男人,老狐狸终于按耐不住出手,一步步的让小白兔走向自己爱的圈套。
  • 不再路人

    不再路人

    主要是诉说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中遇到过的坎坷与欢乐
  • 神话现实

    神话现实

    百花其放、万兽共鸣,天地大变。华夏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老的文明纷纷复苏,历史中古老帝王,在这个时代降临!神话照进现实,东方神话和西方神话争锋。世界不断变大,仙门重开,神话重启,世界经过漫长的演变,最后进入了神话时代。一本种田类玄幻小说,把整个世界从都市一步步改造成神话的故事!
  • 顾少接招咩咩来袭

    顾少接招咩咩来袭

    “别逃了,你逃来逃去,还不是被我玩弄于鼓掌之中!”“谁想逃了?我就是故意在你的鼓掌之中溜达,让你眼熟我的!”“那我就把你揉碎,一口吞了!”“不!你津津有味嚼过了再吞也不迟啊!”她是做牛做马,受尽屈辱的驼背女孩!她是长了黄皮龅牙媒婆痣的阿丑保姆!她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沐家小姐!她是杀人如麻,风生水起的隐形女杀手!她霸气冲天,威震四海,视命运如粪土,天欲灭她,她必定灭天!自古英雄救美,难得美救英雄!她巾帼不让须眉,英姿飒爽,风情万种,神韵流淑!前世,她是他的眼睛!后世,他是她的心脏!他可以没有眼睛,但她不能没有心脏!
  • 觅仙

    觅仙

    渺渺觅仙路,悠悠问道心。一个既不是废材也不是天才的追梦少年,和一面铜镜一起来到异界,开始他奇遇不断、荡气回肠的觅仙之路。
  • 濯而不妖离常态

    濯而不妖离常态

    心事多了便会成为故事,夜很寂寥,我窥探着这个城市的种种不安,风在眼中打转,可能在乎着的也不会太过重要了。关于记忆里,我想说的话,全都埋藏在心中成为心事。那些都是别人猛烈的欢喜,人潮散去,遗留着的才是自己“人潮重逢时相顾而过彼此无声最好的问候”——《梦回:濯而不妖常离态》
  • 宇宙的神秘

    宇宙的神秘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人,你会怎么办,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真实?未知的宇宙究竟藏着多少奥秘?
  • 星河嘉年华

    星河嘉年华

    司寂:嘉年华什么的,无视就好。灿烂的宇宙文明渐渐出现在地球人的世界里……这是星际时代的开始。ps:章节名歌词如下《可能否》《盗将行》《易燃易爆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演义(古典文库)

    三国演义(古典文库)

    本书采用清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改本为底本,主要校以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另外,清代以来流行的毛本的各种翻版多曾参看,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三国演义》的整理成果多曾吸收。书中的人名、地名及职官名等,据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及谭其骧主编之《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了校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