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9800000005

第5章 神骨鉴附录(5)

商鞅,姓公孙,名鞅,是卫国的没落贵族之子,他的祖先是姬姓。少年时期,商鞅非常喜欢研究法家治国强兵的理论,长大成人后,商鞅当了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非常了解商鞅,他知道商鞅才华出众,是个难得的人才。但是,公叔痤还未来得及推荐商鞅就得了重病。魏惠王(即梁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公元前;369一前319在位。魏武侯之子,名莹,又作太子莹。因他在位时迁魏都于大梁,公元前;44年改侯称王,又称梁惠王。惠王即位后,军事上累受敌国摧折,与秦交战,败于远里,失少梁;与齐战,先败于桂陵,再败于马陵。上将庞涓战死,太子申被虏,丧失土地700余里,国势日益衰落。惠王为此卑礼厚币招致贤者,孟坷、部衍、淳于髡均曾至梁。在位50年)得知公叔痤病重的消息后便前往探望,并问道:“公叔,‘你有什么忧虑的事不可隐瞒,你对国事还有什么需要安排吗?”公叔痤答道我,只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就是我的家臣公孙鞅,年纪虽轻,但有奇才,希望你能够重用他,让他来管理国事。”魏王听后默然不语,他回去后,便对左右的侍臣说道公叔病得糊涂了,实在可悲啊!公叔还想叫我重用公孙鞅来管理国家大事,这岂不太荒谬吗?”不久,公叔痤便告别人世。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国内招贤,打算恢复秦穆公时代的霸业,收回东南被他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公孙鞅便去西面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秦孝公。商靶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想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秦孝公听后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并责令公孙鞅直接管理国家改革事宜。秦国自从商靶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秦国的强盛,使周天子送祭肉给秦孝公,众诸侯都来祝贺。在这种情况下,商鞅向秦孝公建议说魏国对于秦国就像人的心腹之患,将来不是魏国兼并秦国,就是秦国兼并魏国。”

秦孝公认为商鞅说得很对,就派商鞅率领军队攻打魏国的西部,并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这时,魏国经过秦国的打击和齐国的攻占,国力不断削弱,国内非常空虚。于是派遣使臣,割让河西土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同时,魏国也就离开安邑,迁都大梁。魏惠王感慨万端地说:“我悔恨过去为什么不听公叔痤的话重用卫鞅啊!”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王错用赵括而导致惨败的史实。

摘引如下: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军。”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如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巳决矣。”括母因日:“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军吏。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竞不诛也。

在赵孝成王七年(前260),秦赵大战后,两军相持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20里)。当时,赵国的大将赵奢巳经死了,而蔺相如又病情沉重,赵王就派遣廉颇率兵攻秦,由于秦兵多次击败赵军,廉颇到长平后,以逸待劳。秦军多次挑战,廉颇不肯应战。秦国久攻不下,就使用离间计说:“廉颇老了,不能打仗了。秦军最害怕的是赵国的赵括将军。”赵王听到后,便决定立刻派赵括替代廉颇。蔺相如说:“大王仅凭他的虚名便用他为大将是不行的,他是一个拘泥兵书不知变通的人,只能纸上谈兵,不会机动灵活地指挥军队作战的空谈家。”赵王不听蔺相如的劝告,便任命赵括为大将。

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熟读兵书,谈到用兵打仗的事滔滔不绝,自认为天下无敌。他曾经与其父赵奢谈论用兵之法,尽管赵括谈得头头是道,但赵奢却从不认为他是一个熟谙用兵稻略的人。赵括的母亲向丈夫赵奢:“为什么不赞扬儿子呢?”赵奢说道:“用兵作战,是关系着人的死活、国家兴亡的大事,而赵括谈起来好像十分容易。假使赵国将来一定要用赵括带兵打仗,赵国的军队一定会被他葬送掉的。”到赵括将要出发去代替廉颇时,他的母亲向赵王上书说:“决不能派赵括为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母答道过去我侍奉他父亲时,他父亲也正是带兵的主将,曾多次亲自为官兵捧食进饮,官兵中许多人与他结成了朋友,大王和王族赏赐他的财物,全部用来赠送给军吏、士大夫们,只要大王的命令一下达,他就全心全意投身于军中,从不过问家中之事。而今赵括刚一当上将军,对官兵的态度就像主人对待仆人一样;军吏们都不敢抬头看他一眼,大王所赐的金银绸缎,都拿回家来收藏着,并且天天在注意购买便宜的田产房屋。大王,你看他哪一点像他的父亲呢?父子二人的思想品德有着这么大的差距,我希望大王还是不要委他以重任。”赵王说:“你的意见暂且放一放吧,我的主意巳经定了。”赵母见赵王不接受自己的意见,便又说道:“大王如果一定要派他出任将军,将来不称职而获罪,大王一定不能牵连于我。”赵王答应了赵母的要求。

赵括代替廉颇后,全部改变了廉颇治军的规章制度,调换了下层军官,军事防务全部更改。秦将白起听到赵括代廉颇为将的消息,立即率领一支军队装做胆怯的样子败走,赵括不知是计,便下令乘机追击,结果被秦军截断粮道,军队被分割为两部分,前后不能相救,士卒因此与主将离心离德。赵军被围困40余天,士卒无粮充饥,疲惫不堪,赵括又不断驱兵与秦军交战,都被秦军所打败,赵括也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大败,几十万军队全部向秦军投降,结果全部被活埋。从战争开始到失败,赵军前后共损失45万人,第二年,秦军便包围了赵国的首都,围了一年多,几乎不能解脱。最后还是楚国、魏国等诸侯发兵来救,赵国才免除了亡国之祸。赵括之母因事先已向赵王提出不受牵连而未被治罪。

在用人问题上,不能知人善任,用错了人,其严重危害性,已被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固守长平当时是正确的,但赵王不听忠告,错用赵括而不用廉颇,不仅使赵括丧了命,而且赵国40多万将士也全部惨遭活埋,赵国也因此差点被秦国消灭,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悲剧。幸亏楚、魏等国相救,赵国才幸免亡国之灾。这足以说明对人才的识别、信用多么重要。

在《史记·陈丞相世家》中,记载了陈平三易其主的史实。

陈平,阳武户牖乡(今河南陈留一带)人。年少时就博学多才。陈平家境贫穷,与兄嫂居住在一起,兄长去耕田种地,让陈平去游学。但是,他的嫂子非常讨厌陈平,最后便把陈平逐出家门。

不久,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在陈称王,派周市平定魏地,封魏咎为魏王,与秦军在临济交战。此时,陈平告别了兄长,带领一帮年轻人加入了魏王咎的反秦队伍。魏王任命陈平担任太仆,陈平多次向魏王献良策,但是,魏王都没有采纳。还有一些人处于嫉妒之心,多次在魏王面前说陈平的坏话,陈平知道后,便逃离魏王而去。

后来项羽在黄河边与秦军作战,陈平听说后便又投奔了项羽,赐爵为卿。殷王反楚,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打败殷王受降而回。过了不长时间,楚汉战争爆发后,殷王反楚投汉,项羽因为陈平是打败殷王的主要将领之一,所以准备将陈平杀掉。陈平得知消息后,忙将印和项羽赐给他的金银财宝封好,命人送给项羽,独身佩剑而逃,投奔了汉王刘邦。

经陈平好友魏无知的推荐,汉王刘邦召见了陈平,经过当面策略问答,刘邦认为陈平是个奇才,非常高兴,当即任其为都尉,加参乘(古代官名,常在帝王左右),兼掌护军。陈平当即受命,再次拜谢而出。诸将听说陈平一来到就被封为这么大的官,心中非常不服,就连周勃、灌婴这些重臣,也生妒意,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埋怨刘邦对其心迹未明,便加重用,是不辨奸贤之举。这些话刘邦听到后,他置若罔闻,不予理睬。后来,一些人为了试验陈平,故意向其送金银行贿,陈平对此从不拒退,有送则收,满不在乎。这样,又被众将抓住了把柄,便推周勃、灌婴为代表去向刘邦说:“陈平虽美如冠玉,只怕是空有外表,内无真才。听说他在家时行为不规,常有欺兄盗嫂之事;今掌护军,又受贿收礼。陈平如此淫黩,实为不法乱臣,务请大王明察,且不要为其辞令所惑!”刘邦为让群臣进一步了解他爱才惜能的用人观点,便把魏无知召入帐内,当众责问道:“陈平欺兄盗嫂,贪财受贿,如此行为不端的人,你荐来何用?”魏无知从容而对曰:“臣所推荐的是陈平的才学;大王问的是他的品行。今日楚汉相争,全仗计谋、才学。至于他有无欺兄盗嫂行为和贪金受贿之事,我认为不必详究,如果陈平确实无能,臣甘愿受责。”刘邦听罢,并不表态,只是微微一笑。随后,他又把陈平叫到面前,当众问他说:“先生原在魏王手下,干了一段时间不干了;后投项羽手下,没有多长时间就弃印而走;今你投到我的帐下,有人说你品行不端,贪金受贿,是不是想采捞上一把一走了之?”陈平说魏王不用,所以我不干,项羽不信任我,所以我也不干。听说大王你爱才如宝,注重学识,我才甘心弃魏、楚,而归顺汉王’同时,他对欺兄盗嫂的传闻不做任何辩解,任其所言;而对贪金受贿,却自认不讳,并且慷慨陈词向刘邦说:“我孑然一身,远道而来,若不受金,没有资金来源。纵有天大的本事,又怎么能付诸实施呢?我今天来投靠大王你,是想把我一生所学贡献出来,你看能行,便可采纳,如认为无用,所收原金倶在,尽可归公处理,并甘愿听从处理!”刘邦听后,非常叹服,更加重用,当众将其晋升为护军中尉。这样以来,其他人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其后,陈平在为刘邦白登山解围,计除韩信和后来除掉诸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周勃、灌婴齐名并传不朽。

陈平有奇才,为何三易其主?很值得人们深思。

陈平先去魏王那里谋事,魏王非常固执,不听忠言,只好又奔项羽;项羽志大才疏,任人唯亲,不讲政策,大搞株连,陈平只好逃走,去投靠刘邦。但为此事又引起了不少谗言,遭到怀疑。什么“品德不正”、“三心二意”、“反复无常的乱臣”等等,幸亏刘邦还注意问个明白,要不陈平又只得告辞另投他人了。刘邦重用了陈平,陈平为辅佐刘邦灭掉项羽起了重大作用。陈平三易其主的经历和原因说明,一个领导者本身的素质与人才的使用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要做到合理使用人才,领导者不仅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他们本身的政治、业务素质也在起作用。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

绥和二年(前7)三月,汉成帝病死,由太子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汉哀帝是一个不学无术,沉湎于酒色的昏君,所以更不知如何使用人才为其巩固政权服务。

在满朝文武百官之中,汉哀帝认为只有年轻漂亮的大司马高安侯董贤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对他的宠爱到了无可复加的稃度。

董贤,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人,字圣卿,十五六岁时为太子舍人,十七八岁时便出息得身如杨柳,面如桃花,令人初看,倒像是个女扮男装的枭娜宫女,更加柔声轻语,颇具女儿之态。有一天因宫内点名,哀帝发现了董贤,便产生爱慕之心,问明姓氏,立即封其为黄门侍郎,收到身边侍候。董贤除了会阿谈奉承以外,还具有一副女子性情,很有勾引手段,不时搔首弄姿,以目传情,惹得哀帝实在把持不住,一下子扑了上去,抱住又亲又啃,而后同寝取乐。从此,哀帝与董贤外游同榻,人宫共寝,形影不离。因此,哀帝不久又封董贤为附马都尉侍中、参乘、高安侯、大司马等职。接着,董贤的父亲也被任命为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的官),封董贤的弟弟为驸马都尉,连董贤的岳父也封为大匠,妻弟为执金吾等。为了让董贤不离左右,汉哀帝又让董贤把妻子也搬进宫中居住,还将董贤的妹妹封为昭仪。到元寿元年(前2)九月,为尊崇董贤,竟罢免大司马丁明,而以董贤代之。

有一天,董贤和汉哀帝同床午睡,董贤枕了哀帝的袖子,汉哀帝醒后要起床,为了不惊动熟睡中的董贤,竟用剑割断了衣袖。还有一天,汉哀帝在麒麟殿大宴群臣。席间,汉哀帝突然笑着对陪酒的董贤说:“我想效法尧舜禅位的故事,把帝位禅让给你,如何?”董贤听后被惊呆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正在一旁陪酒的侍中王闳郑重地对汉哀帝说:“江山是高祖皇帝打下的,陛下如今继承了皇位,还要传于子孙。作为皇帝,怎能随便开此玩笑?”汉哀帝听后很不高兴,酒宴不欢而散。不久,汉哀帝就将王闳罢了官。

汉哀帝为了宠用董贤,还为董贤在皇宫前面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院,并赏赐给董贤大批金银财富。另外,汉哀帝还为董贤修建了规模像皇陵一样宏大的祖坟,赏给董贤大批土地(一次就达2000多顷)。董贤败亡时,抄出的家产多达43亿,相当于西汉全年赋税的二分之一。汉哀帝如此宠爱和重用无才无德的董贤,引起许多大臣的不满和反对。谏议大夫鲍宜上书说:“皇帝重用董贤这样无能之辈,如何能治理好国家?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有离异之心,百姓涂炭,怎能不令人心忧如焚!”但是,汉哀帝对此置若罔闻,眼中除董贤外,别无人才。由于汉哀帝的愚昧无知,荒唐昏庸,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用,遂使西汉很快走向衰败。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汉室宗亲、荆州刺史刘表,占据荆襄九郡,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是汉末割据势力最雄厚的诸侯。可是到后来,刘表却轻易断送了数十年开创的基业。之所以导致这样可悲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就是刘表不识人才。

同类推荐
  • 中国的哲学

    中国的哲学

    本书是胡适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系统论述,是其国学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以及庄子等人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论说与评判。此外,作者还对各家学派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演变轨迹进行了考证。从孔子的儒家学派到韩非子的法家学派;从墨子的“兼爱非攻”的思想到庄子的“无为而治”理论,胡适先生都做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追寻着一条柏拉图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与灵魂结构之间的比较,重新反思了《理想国》的核心主题,以及上述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柏拉图在城邦与灵魂之间进行的比较如何运作,要点何在;并将城邦与灵魂之间的比较置于两个更大的背景之中:一个是古代的修辞理论,另一个是当时的思想竞争,特别是柏拉图与伊索克拉底之间的竞争。作者以其令人钦佩的洞察力与见识,通过挑战利奥·施特劳斯、伯纳德·威廉斯、乔纳森·李尔关于柏拉图的著作,向读者们揭示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以及僭主政治与哲学家的选择。
  •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第二章大悲壮、大不朽之中国;第三章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第四章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第五章亟待雪中送炭莫急锦上添花;第六章“改革创新”当代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第七章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第八章核心价值观之探究;第九章“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讲述“个人”和“社会”是能够表达分配正义诉求的两种主体;由于个人是从个人视角来表达其分配正义诉求,社会是从社会集体的视角来表达其分配正义诉求。这两种分配正义诉求之间很容易形成张力;要化解这种张力,个人和社会集体必须同时张扬其分配正义德性;个人和社会集体的分配正义德性需要在普遍有效的分配正义原则支配下才能并举;人类一直有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理想追求,但他们对分配正义的认识、理解和追求需要正确分配正义理论的引导。
热门推荐
  • 爱由来已久

    爱由来已久

    她与他纠缠,她与他相爱,然,爱似乎总夹着喜嗔痴怨。她与他分离,然,笑语嫣然,赶着把自己嫁出去,心,却隐隐的似在等待,有那么一个人,已深深植入,无法拔除。原本不会再有期待,却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抗日之巅峰兵王

    抗日之巅峰兵王

    现代特种兵穿越抗战,打鬼子,除汉奸,扒火车,闯南京,浴血奋战,至死不渝,带领你们一起去哪个激昂年代,为了民族,为了同胞而转战万里。军人,是民族的脊梁,英雄是国家的柱石,陈华冒着枪林弹雨,一手钢枪一手长刀,杀出一个万事和平,谁能铁骨铮铮,看我巅峰战兵。
  • 贺少,请走开

    贺少,请走开

    帝国贺少喜欢一个男人婆?这简直就是帝国少女的噩梦!“贺云知你老牛吃嫩草这样真的好么!”“老牛吃嫩草?哦!开始吧”江楚楚踹人:“你干什么?”“吃嫩草啊!不吃怎么坐实这个罪名?”
  • 重生后我成了废材帝姬

    重生后我成了废材帝姬

    本文已弃。 作为前世南栾的第一女将,今生以胸无点墨的极品废材,闻名整个东启的帝无双,有一个非常伟大的志向:一则天下无双问鼎灵神,二则重掌大权看遍天下美男子。因而在世人眼中的她,从一介废材开始,修阴阳术,活白骨,最后还成为了整个东启头一位的女帝陛下。彼时北沐摄政王殿下以清冷矜贵闻名天下,可是帝无双看着这个整日将自己缠在榻上,捧在手心的人,完全都不觉得有半分传闻中的模样。直到她君临天下,某日兴致来潮。“摄政王,朕以天下为聘,十里红妆,娶你如何?”清冷矜贵的摄政王殿下从善如流,“在下之幸。”
  • 天道大药房

    天道大药房

    现代小子秦凡穿越异界,结果发现自己身上居然多出一个药房系统。普普通通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居然可以治愈修真界的奇毒?阿普唑仑胶囊既然连神族的心魔都可以化解?主宰这个世界的妖、神、魔、鬼、人五族,竟然只是棋盘中的棋子?是什么样的人物在操控这场棋局?无论是谁,你只能操纵棋子,而我秦凡要掌控天地之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关键时刻,曹操是这么干的

    关键时刻,曹操是这么干的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有议的人物。拥之者称之为英雄,反之者称为枭雄,但无论如何,能从一个叛经离道的顽皮少年,左右冲突,一步步造就霸势,走上高位这一点,便足以证明他的智慧超群。本书将曹操的一生的功过、成败细致点评,同时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为读者送去深刻的启示。
  • 卿世倾心

    卿世倾心

    她是穿越异世身寄狼魄的魔女,她善良,柔和,空灵...那一日她一次又一次割破手腕,血流南城,却还是救不了他...既如此,她要这世间千万人为他陪葬...这个世界没有了他,还有什么意义?他是人格分裂翩翩无双的玉郎,人如其名,似皓玉一般的人,神圣洁白,温和柔情,冰肌玉骨,皎洁惊羡,他的笑容自带光晕,如这厉雪寒天中的一束冬阳...这样的他,被万蛇噬咬,面目全非,成了血人...他是黑袍加身尊贵阴险的贵人,她爬到他马车前求他救命,从此他的世界就不再冷漠,寒潭一吻孽缘起,一场虚情假意的骗局与利用,造就了孽缘,造就了他终生的执念...缘灭之时,人去楼空...谁落了干净,谁赔了性命,又有何干系...不过是寄月抱憾误终生,抵不过人去,人去肠断心也碎...数不清多少段曼罗生死恋,理不了情丝三千泪珠涟,孽缘,孽缘,终究是自欺欺人空痴念
  • 皇上求加薪

    皇上求加薪

    一朝穿越,怎能你登上最高的地位,当最尊贵的人?
  • 余生不若君之美也

    余生不若君之美也

    很久以后,莫霆淮回想自己的一生,都觉得自己应该感谢自家爸妈良好的基因让自己生的这么好看,不然还真的征服不了姜昔。而姜昔一直觉得,莫霆淮的颜值是她这一生里见过的最好的一个。作为一朵在颜控界越走越深的奇葩,姜昔表示,收了莫霆淮,实在拯救万千失足少女。而即使世界上还有更好看的人,她姜昔的眼里只有莫霆淮最好看。她因为莫霆淮变成颜控,又因为莫霆淮而治愈了颜控。世间无绝对,但我爱你这件事,无解,绝对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