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树底下几个追他们的人转来转去,但就是发现不了他们,江浙远放心了许多。
那几人远去后,小虎冷哼道:“切,一群头脑简单的大汉而已。”
此刻江浙远与小虎藏在一棵大树的树顶,浓密的树叶将他们遮挡住,外部近乎无人可见。
“啊!”
苍老的惨叫声远远地从后方传来。其声音传播之远,可见他是遭受了如何的痛苦。
“老者,被烧了吗……”江浙远咬牙说道。
“如果真是被烧,应该不会这样惨叫才对。”小虎小声说道,“我猜,他们应该是先折磨他,然后才准备再烧了他。”
“该死!”江浙远差点叫出来,“我们得做点什么。”
“不,他没救了,那三个小孩……”说到这里,小虎顿了一下,然后才说道:“也没救了。就算我们现在赶回去,也肯定来不及了。”
“什么狗屁虎林王!”江浙远骂道,“他那样做和曾经欺压我们的奴隶主又有什么区别?更何况那个老爷爷也不是奴隶主!那三个小孩……是无辜的!”
小虎倒是表现的比较冷静。“那老头我倒是不在意,他活了那么久,活得那么舒坦,也应该不亏了。只是那三个小孩……确实不应该这样做。”
“这世间,终究如此不公吗?”江浙远问道,不知是在问小虎,还是在问自己。
“接纳吧。世间就是这么不公。有的人啊,就是天生富贵;我们这种贱命,多活一天就是赚。知足吧,人生短着呢,别人的事我们能帮就帮,帮不了就算了,过好自己就行了。”小虎靠在树干上说道。
江浙远瞥了一眼小虎。“你倒是看得开,你今天说的话好不像你。”
“我一直都是这样,只是你没发现罢了。”小虎毫不在意地说道。
“唉,那,我还是得去宛丘城。你,保重了。”江浙远叹息道。
“说什么呢,要抛下我吗?”小虎问道。
“什么?”
“我现在都跟你一样,在这树林里待不下去了。虎林王要是抓住我,那不就……”小虎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唉,没有退路了。去极神城,算我一份。”
……
宛丘城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了,终于能一瞥铜墙铁壁之后的风光。江独夕显得略有激动。
队列又开始前进了,最前面的骑兵开始由五排重新排列成三排进入极神城大门。赵启的战马终于也开始移动了,看着不断放大的城墙,江独夕睁大了眼睛。
骑兵队列缓缓前行,江独夕看到守城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每个士兵都是手握长戟,不动如山,严阵以待。从士兵的眼神里,也透露出了王都之气。
薛啸本人虽然在平时处事时迂腐不堪,但是在打仗方面却从不输给谁。据说,薛啸只要手握了长剑,一人可以抵挡十位强健的士兵。可以说,历史上没有一位宛丘城大元帅是吃素的。薛啸极其重视训练士兵,宛丘城内每一位士兵都在薛啸的令下受到严酷的整顿。于是,极神城就拥有了四海内最精锐的军队。从虎林一战中对抗灵囿军队便可得知两支军队的差距。
进入了城墙,映入眼帘的不是繁华的街道,而是一些低矮的房屋。道路都是土路,马匹在走过时会扬起尘土,让江独夕咳嗽了一两声。正前方远远地可以望见第二堵城墙,比他们刚才进入时的城墙矮一些,但同样高大威猛。路途两旁聚集了一些围观的人群,他们在围观这骑兵浩浩荡荡地进城。江独夕注意到,这些人的穿着都不怎么好,有些小孩的脸庞脏兮兮的,好奇地盯着骑兵前进。
“这里是外城,再过一道城墙我们才进入内城。”赵启小声解释道。
走了一段路,第二道城墙的大门缓缓展开,终于——
宽广的青石板街道透露着古色的风味,两侧是整齐的黄墙红瓦的一座座房屋,远远望去,时不时地突出一座漂亮的高阁。在可以看到的最远处,两座高阁之间连接着一座天桥,像是一条即将腾飞的巨龙。
齐整,是江独夕对极神的第一印象。内城的城墙近乎是圆形,城墙边缘的路也就按照弧形铺展。正前方的街道一望无边,可见此城之庞大。
这一次道路两旁没有围观的人群,只偶尔有一两个人会留意一下进入的骑兵。江独夕朝左边望去,竟有三四只纸鸢在空中飞扬,但是房屋重重,不见放纸鸢之人。大概是某个巷子里的孩童罢。
江独夕不仅仅是惊叹于宛丘城内的宏伟景象,还有外城和内城的千差万别,简直——像是两座城池。这不禁让她想起灵囿城。灵囿城并没有内外城之分,但是却分了所谓上下区。下区的人不能进入尊贵的上区。江独夕就是在下区长大的,下区不大,但是却挤满了乞丐和奴隶。反而好像上区地广人稀,好多房屋都空着。
好似,宛丘外城的人也不能进入内城。
“感觉如何?”赵启问道。
“我喜欢这儿。”江独夕答道。
很快骑兵队列又停了下来,在靠近内城城墙的位置重新排列。然后,便停在了原地,等候发落。
“赶了这么久的路,你是不是累了?要不你先小憩一会?待会我唤你便是了。”赵启细心地说道。
“不必了,我现在怎么睡得着。”江独夕说。
这时,队列前面的领队下马了。江独夕和赵启都看向前方。
领队恭敬地单膝跪地,低下头,说道:“苏大人!骑兵队列共一千三百一十二人,现九百二十四人回归。骑兵队列现听由苏大人调遣!”
站在领队面前的,便是身披白银甲胄的苏若,他旁边只跟着五个铁卫。赵启远远望见,眉头一皱,怎么,这个人似乎年龄比他还小,这就是现在掌管军队的人?
苏若示意他起身后,说道:“这几日,城内军队办成了大王指令的大事,大王欢喜,现特批军队所有将士可在城内探亲一日,分批进行。骑兵队列便是今日探亲。明日午时,骑兵队列全体将士在军营报道。”
领队听了,略显激动,说道:“谢大王恩典!谢大人恩典!”
“大王指令的大事?”赵启自言自语道。看来,他不在的这几天,他错过了宛丘城的不少事。
“怎么了?”江独夕转头问道。
赵启的大手放在她的脑袋瓜上,将她的脑袋转过去。“没事,待会就带你去逛逛宛丘城。”
“切。”江独夕哼道。
“切。”赵启也随之哼了一下。
……
“陛下,您要的东西全在这里了。”一个身披黑衣的人站在上官皓的面前。
上官皓的目光停留在桌上的一张张白纸黑字上。
“东方珂是东方易的二女,她出生在宛丘城,幼年时体弱多病,故没有到学舍读书。东方易专门请了夫子在家教她读书,她平日很少出门。”
“先王在贬谪东方一家后,东方珂没有跟随东方一家离开宛丘,而是被高丞相当做养女收养了起来。但是高丞相并未外传,东方珂也极少离开丞相府,故除了高家人以外很少有人得知东方珂。华巅城方面,东方易宣布东方珂病故。缘由,不得而知。”黑衣人一字一句说道。
“继续说。”上官皓的眼神没有离开那张写满文字的纸。
“东方一家虽然爵位连降三阶,但东方易同梁国公萧辙关系甚好,故他们一家在华巅城也是风生水起。东方易的长子东方央已经担任华巅城官府的要职。此外,丞相府内信部有过五次来自华巅城的信件的记录,但没有写明是梁国公的信件还是东方易的信件,而且原件都已被销毁。”
“只有这些吗?”
“不,陛下。我们还得知了高家的逃跑路线。按照沿途的逆旅、酒馆的下人提供的消息,高家的逃跑方向是往东。暗影人部队正在全力追捕,相信不久后便可抓获。”
“本王不要抓他们,朕要他们死。”上官皓压低声音说道。
“遵命!我会向弟兄们传话。”
“嗯……”上官皓点点头,“做得很好,你会得到你想要的。”
“陛下,我想要的……”黑衣人语气顿了顿。
“本王知道,先王在世时薄待了你们暗影人。本王知道先王的脾气,那是沾不得一点歪门邪道。不过本王知道,本王需要你们。而且,你们也不是什么歪门邪道。放心,本王会重建你们。”上官皓平和地说道。
“谢陛下恩典!暗影人必定为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黑衣人当即跪在了地上。
“退下吧,别被人看到。”
“是!”
上官皓还在整理思绪,没有在意黑衣人的去留。现在看来,一切都在走向正轨。这宛丘城内的势力已经清理干净,整座城已经完完全全的被王室掌控。但是,朝内大臣现在极其短缺,宛丘城也需要新的家族来填补空缺。上官家族势力渺小,即使不考虑现在,考虑大夏的未来,上官皓也需要扶持新的家族上位。
不过,新的家族必须要完全服从王室。哪个家族可以胜任?
王后所在的曹氏吗?曹国公身为诸侯,让曹国公前来王都赴职一定不现实。况且,上官皓现在越来越看不透王后的为人,已经和她产生戒备之心,若是将曹虞宜卷入朝政,谁知是会带来福祉还是灾祸?
东方家……会是好的选择吗?上官皓默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