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太极宫
玄武门的鲜血刚刚凝固,昏暗的灯烛随着微风上下摇摆,映照着磅礴大气的太极宫显得更加孤寂冷肃,
一排娇俏的宫女,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宛如雕像,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灯烛下,一个身着紫金色龙袍的青年男子正在全神贯注的批阅奏折,宫里落针可见。显的十分静谧。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外面想起来更夫“打更”的声音,”
到子时了,
青年男子头也不抬,好像对此全然不觉。
不一会一个身材微胖的老宦官轻轻走了过来,对着青年人恭声下拜到,“老奴叩拜圣人”
青年人微微颌首,“恩”王福啊,不知有何事见朕”
王福知道躲不过,只得硬着头皮道:“圣人都三更天了!”
“朕这不是忙嘛,”王福伺候了青年人几十年,青年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当下略显无奈道。
圣人,韦妃娘娘已经沐浴等候多时。王福见青年人并没有动怒,便大着胆子,说了一句。
“唉呀,朕不是都说了正忙着嘛!”青年人似乎有些不耐烦了。
只是青年人似乎意识到了有些不妥,就又补充了一句“便叫韦妃先就寝吧,就说朕今日甚是疲惫,便在神龙殿睡了”说完便挥了挥手,
“老奴遵命”王福知道青年人是不欲多说,识趣的出了宫门,
待出了宫门,王福苦笑着摇着头,小声的自言自语道,“老奴这是什么命,这下回去又要挨骂了,真不知道这些女人争来争取图的什么,还好老奴不是男人”
见王福离开,中年人拿起茶杯轻呷了一口茶,提了提精神,用微不可查的声音低叹到,
世人皆道做皇帝风光,然而又有谁知道皇帝的难处,自从做了这九五至尊,朕就没睡过一个好觉,果然是站的越高责任越重。
这个罗艺莫不是吃了这油蒙了心,朕连魏征都容得下,莫非还能对你不利…
眼前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在玄武门之变中登上皇位的李世民,现在正是贞观元年。李世民知道自己弑兄囚夫登基,受到世人的非议,所以继位后更加励精图治,希望以此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他本是一代天骄,有雄才大略,大唐在他的治理之下已经初现了盛世之像。
就在这时殿外脚步声再起,李世民抬头却见王福去而复返,正有些奇怪,却见王福已经恭声开口道:
启奏圣人,钦天监太史令李谆风求见陛下,李世民眉头一皱,不由暗思“这么晚了,该不会又有什么大事发生要发生了吧”
这也不怪李世民迷信,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天人之术大行其道,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尽皆深信不疑,要不帝王也不会自称天子,连汉高祖临终前都高呼“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岂非天命乎。
而且就在去年自己和李建成剑拔弩张的时候,星象官傅奕对自己的父皇启奏说“太白见秦分,秦王当主天下。”
当时父皇李渊深信不疑,暗示命自己自尽,要不是自己临危不乱揭发太子建成秽乱宫微,为自己赢得了起事时间,只怕自己早已经作古了。
然而谁又能说这里面自己真的身负天命呢,反正李世民是相信的,自己事后赦免了傅奕,固然是自己心胸宽广,但未尝没有借此表示自己受命于天的意思。
李世民整理了一番思绪,当下对王福道,“快传李太史来见朕。”
没一会,只见一个长胡子道人急匆匆的来到正殿,
对李二陛下下拜到“臣李淳风,参拜圣人,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便捋了捋长胡子,一副老神尤在的样子,老神棍似乎没注意到李二陛下凝重的脸色。
唐朝的君臣关系十分开明,远不像后世辫子王朝那么奴性,在加上“李半仙”乃是道家中人,生性洒脱,确实有几分真本事,李世民也就见怪不怪了。
“大师,这么晚了来见朕”,不知有何事相告,李世民直接开门见山的问了出来,说到了正事,这老牛鼻子立刻来了精神,神情飞快的闪过一丝激动。
陛下大喜事啊。
臣夜观天象,发现帝星占据正位而明亮,而且最近突然有一颗亮星自东而来,紧紧拱卫着帝星。
此星占据紫薇之位,与文曲星和七杀星呈三才之势,如此匪夷所思的事实乃微臣平生仅见。
为此臣查遍星学古籍,与吾老师袁天罡谈起此事,最后得出结论,未来十日之内,必有一惊才绝艳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出世,此天降祥瑞,实在是天佑大唐,微臣先在次提前祝贺陛下喜得良臣,未来我大唐定然能蒸蒸日上,千秋万代。
李世民闻言大喜,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身为帝王,他早已是喜怒不形于色,但实际上已经相信了李淳风的话,不为别的实在是李淳风师徒名声太响,
那可是大唐仅有的几个被誉为半仙的人物,不过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出于帝王的多疑,他也不能轻易表态
李世民沉吟片刻,淡淡的到“那朕该如何寻找这个良臣呢”李淳风缓缓的道
“现在人还未出生,贫道不好妄言,只知此人必出生在太极宫的西北方向”
李世民,不由自主的朝西北方向望了望,那里是一干朝中勋贵的住处,算了,不想这些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声音转厉,“李太史这件事就这几人知道就足够了”
微臣遵旨,老牛鼻子也混迹官场多年,自然知道皇帝的心思,知道此事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看来回头得叮嘱师傅一声。
好了,大师退下吧,
送走了李淳风,李世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数日后,长安城。
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间乌云密布,只听一声霹雳的声响,顷刻间暴雨如注,
满长安的人们,都被这突然到来的大雨打乱了阵脚,甚至隐隐约约传来众人抢夺雨伞的声音,这么大的雷雨实在是世所罕见,
太极宫中的李二陛下也放下手中的奏折,一时乱了阵脚,他甚至猜得出,明日定有大臣上报,损失了多少物资,财物的消息。
正在这时,却见王德上前禀报,太史令李淳风与其师袁天罡求见圣人,李二陛下目光大变,好似想到了什么,喝到,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