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姬国
皇宫内
议政殿中站了各职位品阶的朝中官员,乌乌泱泱一群人站在一处,皆低头小声交谈,不敢有太大的声音。
“陛下龙体欠佳,要立退位诏书。”
“这……”
朝堂之中,官员皆像海上之船,局势如何,该向哪边,都是见风使舵,听风声而行。这皇帝突然说要退位,他们一时也无从打探,不知岸在哪边,都有些没有底气。
一个一品文官不动声色的瞥了站在殿中一言不发,周身气场沉稳如山的男人,靠过去恭敬的问道:“丞相以为此次立诏,哪位皇子机会更大?”
男人看去有四十多岁,立于殿中沉稳老练,他便是盛姬的右丞相,刘宇。
听到他的话,刘宇看着前面龙椅的方向,眯了眯眼睛,
“皇上的心思,岂是我等可以猜测的。”
那官员点头附和,退回原来的地方去。
刘宇知道朝中之人如何想的,见风使舵他见多了,不屑应付他们。加之此次皇位人选他也猜的到,只是不知会不会如他所料。
“皇上驾到”
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殿中立时安静下来。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高座之下众臣跪地行礼,声音在殿中回响。
“众卿平身”
盛光崇撩起龙袍坐下,高座之下众人纷纷起身,真正的万人之上。
“朕将众卿传召来,是因朕抱恙多日,实在无力处理政事,朕年老力衰,该立新储了。”
盛光崇威严的声音在殿中响起,所说的便是百官谈论的立储之事。
百官无人敢应声,只低头仔细听着皇帝的话。
“朕已拟好诏书,传位大皇子盛洲,众卿可有异议?”
盛光崇看着下面的百官询问。
诸位皇子的目光齐齐落在盛洲身上,与他交好的六皇子和十三皇子自是欣喜,其他的皇子多半隐忍着不快和不甘。
众人都竖直了耳朵等他说立储的人选,听得他说盛洲时,有人正合心意,有人不满,有人中立不动声色。
“丞相,你如何看?”
无人回答盛光崇看向站的挺直没有开口的刘宇,问他道。
“辅佐新君是臣之职责所在,陛下所选必是可担大任之人,臣只倾力辅佐便是。”
盛光崇满意,点头道:“众卿可还有异议?”
“吾皇圣明——”
大皇子确为嫡出,又颇受皇帝重视,不少人本就站他一边,一时殿中皆是赞成之声。
“本要来看望父皇,不知大皇兄有此喜事,也未备礼祝贺,望大皇兄莫要怪我。”
嘈杂声中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虽不算多大,却让场中一下安静不少。
盛光崇双眼瞪大,一下子竟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盛洲的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不可能……他怎会出现在这里,他明明……
盛洺棋在他们震惊的视线中慢慢走到殿前,对盛光崇躬身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盛光崇还是站着的姿势,一时不知说什么,不自然的说了一句
“平身”
盛洺棋利落起身,
“谢父皇”
在众目睽睽下盛洺棋从容的站直,直视着高座之上的帝王,他的,父皇。
大殿中一片寂静,百官心中也是惊涛骇浪,这三皇子不是觊觎皇位,心怀不轨被皇上通缉,传言他已经死了啊,这怎会出现在这里?
刘宇的眼睛眯着,看向盛洺棋的目光中有惊疑,有打量。
不论怎样,三皇子未死还出现在朝堂,在盛洺棋被安上罪名之前,朝中不少人是支持他的,现下又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三皇子战功显赫,骁勇有谋,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大皇子党派的人听了此话站出来反对,
“六皇子久未居宫中,加之长年征战,骁勇有余却对朝堂之事所知甚少,臣以为,储君之位,还是大皇子更为合适。”
尚书陈东远站出来道:
“大皇子在政事上谋略有缺,不是一国之君之长远眼光,老臣以为,六皇子虽长年征战,却也因此对诸国更为了解,在与各国关系的处理上更有见地。”
“臣附议,望陛下三思。”
“臣也附议”
……
一时之间殿中又是另一番两足之局势。
站在队首低头不语的盛洲眼中是极致的恨意,不论是人是鬼,这盛洺棋他也留他不得!
“都给朕住口!”
盛光崇拍案怒喝。
殿中又一次安静下来。
盛光崇仔细的盯着站在阶下的盛洺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后也未看出什么,可他还是不能相信,自他调查出丽妃生前曾与人有染,盛洺棋根本就不是他的儿子后,就暗中认同了盛洲刺杀盛洺棋,刺客杀了盛洺棋后尸首他也亲眼见过,这站在殿中之人究竟是谁?
他的儿子中,有能力竞争皇位的,除了大皇子盛洲,就是他盛洺棋,他自己之前也确实将他作为储君培养过,可现在他已经知道这人血统不纯,就不会让他继承这江山!
如今可以震慑住众人的,也只有……
“请国师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