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61900000008

第8章 信和录歌

阎杨又上了qq。

看到阿燃是隐身的状态,阎杨给阿燃发了一条信息:“刚喝完酒,头晕乎乎的,晚安了,小丫头。”

相对于感叹号阎杨总是喜欢句号多一些,因为他觉得感叹号略显轻浮、不够稳重,而句号则沉稳果断。

原来阿燃在线的。很快她就回道:“你没事吧?还好吧?”

阎杨道:“还好,多喝了点酒。”

阿燃道:“少喝点嘛,喝酒对身体不好的。”

阎杨道:“恩,也是。”

阿燃:“大叔!跟你商量个事儿!”

阎杨道:“说吧,小丫头。”

阿燃道:“恩!我能不能给你写信呢?…”

阎杨没有想到的事情。网聊变成通信。

只是自己好久都没写过信了,想起最后一次写信大概是高中时期给初中班上一个很喜欢的女生写信,但是之前没有告白,分开后想通过写信联络一下感情,也算是半封告白书。没想到人家回信道:“没想到你给我写信了啊!我记得你的,瘦瘦高高的,戴着眼镜!对了你知道你同桌XXX的联系方式吗?我很想给他写信,但是一直没有他的联系方式呢!告诉我好么?我真的很想联系他…”看到此阎杨就觉得没有看下去的必要了,但自己是不是给人家回了信现在已经忘记了。

又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写信,那是大概刚学会写字的时候,给大舅写的,是转给从小抚养阎杨的姥姥的。因为姥姥不识字只好写给大舅,阎杨记得自己刚写完的时候像完成大作一般,写完后拿给妈妈看,妈妈说可以,阎杨当时认为自己写的非常好,几乎写每个字都用上了全身的力气,而他心里同时想着“如果大舅收到我的信该是多么惊叹啊!阎杨这小子才这么小就写了这么一手好字!”而几年后阎杨向妈妈提到那封信时,妈妈说:“我本来想让你重写的,你写的字就像爬的一样,但想到你写了整整一天,你那时又那么小,就算了,让你大舅将就着看吧。”阎杨顿时傻眼,可见小时候是多么容易满足。而小时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和现在又是多么的不同!

阎杨道:“当然可以嘛!只是我很久没写了,都不知还会不会写字了。”的确电脑的出现真不知还有几个人能写一手好字。

阿燃道:“真的么?太好拉!没事啦,我写字也不是多好的!”

阎杨道:“恩,好。”

阿燃道:“大叔,告诉我你的地址吧!”

阎杨道:“稍等下,我去问下地址。”

阿燃道:“好吧,你连自己住哪都不知道…”

刘亮告诉阎杨咱这个地方是没有具体地址的,你没注意到咱们门上都没有门牌号的。那你告诉我你公司地址呗,我网友要给我写信。刘亮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写信,你网友住农村吗?阎杨道不是,人家就喜欢写信。

阎杨把刘亮的公司地址发给了阿燃,并且说写收信人的时候要写上刘亮的名字。

阿燃道:“好吧,这名字..”

阎杨道:“怎么了?”

阿燃忙道:“没啥…”

把地址给阿燃后的阎杨心里又有一些后悔,自己真的要和她发展笔友兼网友关系么?应该不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写个信而已嘛,就当娱乐好了。一想到阿燃的半边脸都是黑黑的胎记……但是阎杨马上想道:那不是她的错啊!我在想什么啊!

阎杨上网查了下胎记的百科,有各种颜色的:青色的,紫色的,黑色的,灰色的……都是不怎么好看的颜色.

阎杨突然想到这个敏感的孩子每次上街时该是多么脆弱啊,甚至每次都会看到异样的眼神,上帝对她是不公平的!想到此阎杨心里又多了一分对她的疼惜…

“那就说定了哈!我一会就给你写信!”阿燃显得很开心。

阎杨突然道:“这么喜欢写信啊!”

阿燃道:“恩,喜欢收到信的感觉!嘿嘿…”

不久阿燃就下了。

阎杨打开了FLstudio,打开了未完成的【在路上】。有很多人说水果不够专业,但是阎杨始终没觉得,他觉得重要的不是宿主软件,而是你的技术和你的想法。

励志歌曲,做的摇滚点好了,阎杨找到了插件EZdrummer。先做节奏吧。

阎杨配好了自己想要的节奏,然后找了好几个吉他音色,有失真的电吉他,还有一些摇滚专用音色。

调出了插件trilogy,阎杨开始配贝司。配好后听了两三遍改了几个低音。

然后阎杨开始配电吉他,一个声道用来铺垫,另外一个声道则用来连接主旋律。

阎杨专注的看着电脑屏幕,qq已经积攒了很多消息还有加好友的信息了,可阎杨都没去理它。

阎杨配了50分钟左右,基本乐器差不多配完了,主旋律完整的配了一遍。

阎杨开始完整的听一遍,听各种音色,听节奏,听衔接处,听有没有不和谐的地方,听哪里音量过大哪里偏小……

快听完时阎杨伸出了四个手指头:那是代表有四个地方需要修改。阎杨改一处地方就伸回一根手指头。改完4处后阎杨又开始听。

连续听了五六遍大概改了十处左右后,阎杨觉得效果还不错。

然后就从水果里面导出来,导出为mp3格式。

他这才开始处理qq的一些信息,然后找到了高哥的qq号,备注“书店高哥”。然后把mp3发给了他。

高哥显得很开心的接收了。

阎杨在等着高哥的意见。良久,高哥发来消息“前面怎么这么乱啊?”

阎杨回道:“我是想制造一种摇滚的气氛和效果。”

高哥马上回道:“奥。行,我再听听。”

阎杨回了一个“恩”后就开始在网上找电影看。

良久。高哥又发来信息道:“兄弟,尽快做完吧!明天中午我去你那里录,差不多吧?”

阎杨回道:“恩,差不多。我尽快做。“

高哥回了个“好“。

阎杨关掉了看了半个多小时的【盗梦空间】,然后又开始做起编曲。

“这部电影还不错,下次一定看完。”阎杨用qvod缓冲着。

做了大约半个小时,阎杨算是完工。听了几遍累了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阎杨从睡梦里爬起来,先打开了电脑,打开了水果软件,打开了【在路上】。

然后边穿衣服边听自己昨晚刚做的伴奏。不知不觉跟着伴奏的节奏手舞足蹈起来。

“感觉还不错!”阎杨心里有点得意。

阎杨又在感觉比较薄弱的地方加了点音色,多加了几个效果器,简单处理了一下后期觉得大功告成了。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

砰砰砰!敲门声很大。

刘亮扯着嗓子喊道:“谁啊?!”

来人没说话,依旧“砰砰砰”。

刘亮和阎杨一起到了门口。刘亮从猫眼里看到是高哥,连忙打开了门。(刘亮由于阎杨的关系也认识了高哥,并且一起吃过几次饭)。

由于在家里阎杨穿的很随便:睡衣拖鞋。

高哥道:“来!放我听听!”

刘亮笑道:“高哥来录歌啊?”

高哥道:“是啊,兄弟!来一起来听听!”

刘亮拿了一包烟进了阎杨的卧室,给高哥点上一支,又给自己点了一支。

阎杨开始放伴奏。

放完一遍后,高哥问刘亮的意见。

刘亮说道:“很专业了。在不专业的人里面你们真的算专业的了。只是我觉得节奏有点单一,全是XXXXXXXXXXXXX这样的。”

阎杨微微点了下头没有说话。

“我昨天在家试唱了一下,你看我跟的节奏对不对?”说着高哥开始唱起来,并把打印好的歌词给了刘亮一张。

阎杨指出很多地方节奏并不是那么准确,然后开始给高哥一句句的纠正。

刘亮说这歌词写的真棒,真励志,比那些又死又活的网络歌曲强多了。说完后刘亮就跟高哥说先回自己的屋了。

高哥和阎杨开始一遍遍的跟着伴奏试唱,阎杨不断指出高哥的不准确之处,高哥也很耐心的一一改正。

两人足足唱了一个多小时,高哥提议去老洪那里喝一杯然后再录唱。

然后两人来到下面老洪的店,吃了点烤串喝了点啤酒后又回去练习了。

终于阎杨觉得准备工作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开始给高哥录歌了。

高哥戴上了耳机,阎杨打开cooledit录音软件后就蹑手蹑脚的走到了床边。

高哥开始对着前不久在淘宝上买的得胜的话筒唱起来。高哥唱的很投入,唱副歌的时候声音唱的很大。

阎杨感觉到很多地方节奏依然不正确,而且错的离谱通过软件实在不好修改没等唱完一遍阎杨就喊了停、

他们开始听录的声音。

阎杨说:“你唱歌的时候身体最好不要乱动,这样声音会忽近忽远的时大时小。”

高林轩点头表示明白。

然后阎杨纠正了几处节奏的明显错误,高林轩也很耐心的一一改正。

实际上【在路上】的伴奏节奏并没有那么难,但是节奏是高林轩的弱项,前面说过创作才是他的特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开车过一座桥就能写一段旋律”。

他们开始录第二遍。

阎杨又指出了几处节奏不合拍,而且高林轩这次自己唱错了几处歌词。

第三遍。

阎杨说有进步,但是副歌的感情和前面的最好差别大一些。

第四遍。

高林轩副歌唱的很投入,以至于完全唱乱了套,歌词和节奏像煮成了一锅粥。

第五遍。

阎杨又说高哥你放开点唱,不过节奏基本上还是没有什么大差错的。

刚要唱第六遍,听到刘亮重重的带门声,刘亮出去了。

第六遍高哥唱到一半说自己唱错了,停下来喝了口水。但阎杨觉得这遍前面还不错,把它保留在了cooledit上。

第七遍高哥觉得自己唱的不错,阎杨觉得不是很好。但是保留在了cooledit上。

第八遍阎杨觉得还不错,高哥说不是很好。阎杨同样把它保留在了cooledit上。

高哥感叹道:“这个比做爱还累,比做爱还爽啊!”阎杨无语。

高哥又录了两遍,阎杨都觉得还算不错,都没有让它们流产。

高林轩觉得自己最后一遍录的最好,阎杨开始做起后期,大概保存了五六遍的声音,阎杨开始筛选出他自己觉得最适合的。

这时候高哥的老婆打来电话催高哥去接小孩了,因为小孩在河东区读小学,下午5点就放学。

高哥向阎杨告别后就驱车从兰山区去河东区了,临走说道:“兄弟,你好好做,做完发给我听!不行咱再录!”

同类推荐
  • 梦开始的地方

    梦开始的地方

    很小的时候,我们分不清现实与虚幻的不同,分不清爱与喜欢的界限,不知道光会伴随阴影,不知道笑只是锐化后的哭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知道了梦和梦想的区别,却又困在爱与恨的分界……
  • 关于男友可能是黑客这件事

    关于男友可能是黑客这件事

    公司里来了个可疑的家伙,围绕外表迷人的他和公司之间的怪事一件件发生,我一定要弄清楚才行。而这个温柔的人言行却又出现反差,难道只是来调查这家公司的商业间谍?随着公司的真相和男人的身份之谜逐渐被揭开,已经持续上百年的更大阴谋暗流涌动。我相信纵使平凡的人也同样能够改变命运,拯救心中所爱,结果这一切竟然和我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吗……?
  • 老婆竟然是重生的

    老婆竟然是重生的

    前世被渣男渣女残害,重生归来她被容城七爷盯上。他说:“我可以给你世界上最好的一切,帮助你铲除一切的障碍!”她说:“为什么?”他说:“有颜有钱任性!”然后她成了渣男的小婶婶,从此各方面高他一等!后来她才知道,第一次是意外相遇,后面的交集才是他的精心算计……
  • 媳妇不好管

    媳妇不好管

    “吴欣,不要看了,都这么晚了,睡觉吧!”吴欣的妈妈很是心疼,女儿没有选对好工作,学了护校,毕业干了护士,在本市中一大医院工作,上班这两年,除了上班辛苦不说,还要经常考试。听女儿说,那是考什么倒头“三基”。“妈,你先睡吧,我看会就睡!”吴欣也是无力的回答了老妈一声。诶!以前上学指望着工作,不要天天考试!从小考到大,头都考疼了。终于熬到毕业,总算是应聘到这家大医院工作,钱不算少……
  • 起点直播

    起点直播

    一个为梦想来到首都的女孩。打拼三年却还在为温饱发愁。偶然得以自称未来的系统。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这是一个直播。种田。空间。系统。玄幻多样不同的文章,女主善良勇敢、敢爱敢恨、有仇必报(原谅诺之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热门推荐
  • 家庭教育口传书

    家庭教育口传书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是父母,而不是家长。家庭教育不只是提高孩子的素质,更是提高父母的素质。“幼稚”是毕竟阶段,也是他们的快乐。身为长辈的我们,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其实,当总统是成功,当小丑也是成功。对孩子的爱需要理性,需要节制。盲目地爱孩子的父母,是犯罪者,是侵略者。孩子是孩子,不是父母攀比的玩物。儿童更接近于动物。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快乐的童年,那么他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学校的“批量培养”相比,家庭更应该是培养“个性”孩子的地方。我们常常以“望子成龙”的名义,剥夺了他们最低限度的快乐。家庭教育需要把孩子当成孩子,也要把孩子当成大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
  • 亡灵异闻簿

    亡灵异闻簿

    死人是什么?死人只是一副没了灵魂的躯壳。那灵魂去哪儿了?灵魂离开本体游荡在人间,成为人人惧怕的恶鬼,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灵魂都沦落成恶鬼,只有那些迷失自我对人世痴缠,无法了结心愿打开心结的灵魂才会沦入恶鬼道。
  • 乏

    “小胖子”从噩梦中惊醒,盯着空白的天花板露出一丝苦笑,果然,还是忘不了吗?“小胖子”也就是高醉,他本该在校园里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课间休息时活泼的玩耍,上课的时候认真的听讲。可如今的高醉,已在家里呆了一月,他的家长为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 寻梦冰山

    寻梦冰山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自己和同伴深入新疆的颠峰幽谷、冰川雪原、戈壁大漠,去阿尔金山腹地耐受缺氧的痛苦、去孔雀河三角洲追忆古老的辉煌、去库鲁克塔格追踪野骆驼的足迹、去罗布荒漠凭吊先民的遗骨、去轮台沙漠体验胡杨林的生生死死等探险经历。
  • 穿梭在小说的世界里

    穿梭在小说的世界里

    本书主体是进入小说空间战斗,不过也与其他的空间世界有联络,大体是进入两个小说世界,就会进入一个其他类型的任务世界比如:动漫、电影等世界。
  •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人格魅力就是一种独立于外貌和才能之外的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是一种导引,是一种震撼,让人向往。人格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人格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从人格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入手,介绍了人格与生活、人格与情感、人格与事业的关系,以及人格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内容。
  • 高度(上)

    高度(上)

    2015年起,中国作协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组织一批作家开始采写以中国科学家“创新报国70年”为主题的系列报告文学。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一重大科学研究成果,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界的代表性、标杆性事件,值得大书特书。作为创作经验丰富的报告文学作家,铁流勇于担负此重任,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创作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高度》,力图还原半个世纪前那幅扣人心弦、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还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有机所、北京大学等单位集团军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攀登,最终取得重大突破的峥嵘历程。
  • 静江王府

    静江王府

    少年静江王朱谦,回到封地静江王府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逐步揭开了其父南昌王的死亡真相...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萋萋余泪

    萋萋余泪

    她是凶狠手辣的杀手,冷若冰霜的靓寡妇,却也是甜美七妹。他是永带面具的大哥,杀手交易的接头人,却也是痴心一片。如果,那一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他们的娃娃亲会不会实现?一场阴谋,一次阴差阳错,一个故作迷局。三个家族,七个孩子,是至亲,还是仇敌?当血海深仇遇上真心爱意,谁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