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戏志才(上)
且说颍川一士子随同郭杰薛平等人来到上谷,几日来对上谷有了大概的了解。上谷郡下辖八县,有人口50余万,与中原相比略显贫瘠。鲜卑常来寇边,上谷摇摇欲坠几次险些沦陷,但边军每次都顽强的将其打退了回去。上谷身为大汉的战略要地,朝廷自然不能任其沦陷。自秦岚接任太守以后,在军事上加强各地城防建设,上谷的士兵的训练这些年来也从来没有懈怠丝毫。在政务上勤政爱民,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以教化民众为主。虽然上谷时常受战争的威胁,但民众依然安居乐业,每年除了解决温饱略有盈余,未曾有逃离家园的现象。
秦风自接任使鲜卑校尉以来,虽然至今未曾立下丝毫功劳。但听说幽州各地边军以前散漫度日,跟**差不了多少。而秦风短短一席话,将众人羞愧的无地自容,至此大变模样。变为了如今众人见到的严守军纪盔甲鲜明的精锐之师的样子。虽然战力未曾检验,但想来不会太差。
在士子的眼中,秦风的与传言中的相差不多,秦风谦逊有礼,学识渊博,忠君爱国,睿智有决断,身上亦不缺乏军人的血性,乃是真正的优雅儒将。曲觞流水的活动士子也参加了,虽然未曾吟诗,但能参加这样文人的盛会便感觉不虚此行。秦风三首诗作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欲渴望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豪情。每当士子吟其诗作,心中亦是沸腾不已久久不能平静。
夜,皎洁,士子深邃的眼睛出神的看着沮阳城的万家灯火。月光慢慢爬上士子的窗上,照在士子的脸上,渐渐将他那柔和的脸庞照耀的坚毅了起来。夜风将衣袍吹的猎猎作响。时间不觉便已至深夜。“好一副广阔安逸的北国风光,如果一直都是这样该有多好?”士子喃喃自语,沉思良久,终于决定投效秦风,竭尽所能助其一臂之力。“男儿当报国,手持三尺剑,止戈为武,杀人乃为救人。”士子似是自问似是自答。
翌日,有一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自顾坐在秦府门口一侧,一来对街上来往的行人不闻不问,毫不在意别人或怜悯,或同情,或冷漠,或戏谑各种复杂的眼光,更不求人乞讨。二来一整天来也不见其做事,仿佛纯粹的将此地当成了其歇脚之地。
家丁虽然对其颇有微词,但知晓老爷公子与人友善,既然乞丐没妨碍到府里的日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其待在那里不做驱赶。傍晚,乞丐自顾离开。
第二日,乞丐依然坐在那里。经过昨日的适应,众人也就见怪不怪。青石铺设的宽阔街道,来往行人络绎不绝,一些人见其可怜,或一钱,两钱,五钱,十几钱……不等的欲塞于乞丐手中,乞丐见状对其微微一笑表示感激,跟着便摇头表示拒绝。众人见状纷纷大呼怪人,自讨没趣的离开。
“你们知道吗?秦府门口有一个怪乞丐,坐在那里不言不语也不做事,别人给他钱财他还不要,你说这世上哪有人这样乞讨的?”一位见到乞丐的好事者对周围众人说道。
“你说的是真的?竟然还会有这样有趣的事,反正闲来无事,明天我欲前往见识一番,哪位兄台愿意一同前去?”一位稍有才学的俊逸青年说道。
“我不信还有给钱不要的傻子,我猜他这是嫌弃众人给的钱少,故意做那欲擒故纵之计。待明日我试探一番于他千钱,看他收也不收。”一位家中薄有钱财的公子说道。
“就是就是,明天我等一起前去。”一路人道。
这样的事经众人的口飞快的传播,古代人们缺乏娱乐,碰到如此有趣的事情自然想要一探究竟。
第三日,乞丐依然准时坐在秦府大门一侧,数百好事者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乞丐,众人见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样子大失所望。‘这样一个懒汉竟然没有被饿死,真是一个奇迹’。一人径直来到乞丐面前,从身上摸出一文钱扔给乞丐,但见乞丐对其毫无反应,自顾打盹。那人于身上摸出一串约摸百钱扔给乞丐,但见乞丐依然兴趣欠逢,耷拉着眼皮对其不理不睬。那人见被一个乞丐看扁,居然正眼都不瞧自己一眼。心中一怒,立即从腰间掏出一钱袋,倒出一锭锭白花花的银子,从远处粗略一看大约有百两银子的样子。那人一口气将其扔在乞丐的脚下,心中冷冷一笑,我就不信这回你还能忍受住诱惑还不收。我贾楠定要撕破你虚伪的面目。贾楠道:“兄台,今日某见兄台落魄于此,特赠银百两,兄台拿着钱财找一容身之地娶妻生子安心度日吧。”
乞丐依然对其置若罔闻。片刻后乞丐悠然说道:“兄台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兄台这样的方式似乎缺乏对人的尊重。想来平日习惯如此。如果兄台想要施舍于人,城中乞丐不少,可以随意将其施舍。公子不必以貌取人,在下于此也并非乞讨,不食嗟来之食。乃等一有缘人,过完今日如果还等不到便说明彼此无缘,在下自会离去。”
“兄台真是视钱财如粪土,在下佩服。某今日倒要看一下兄台口中所等之人到底是谁?”贾楠冷冷一笑道。说罢便将其钱财捡起,灰溜溜的消失在人群中。
众人见百两银子于乞丐眼前,乞丐竟然依旧不收,顿时大感惊奇。说实话,一些人见到一锭锭白银于乞丐的脚下,便不自觉的开始羡慕其乞丐来。
门卫见到门口围了一圈人觉得此事不小,需要向老爷汇报一下。一门卫头头吩咐了手下一番,便自顾跑回府中禀报消息去了。正巧于途中见到家中的夫人。门卫头头连忙施了一礼,秦母见其慌里慌张的样子便道:“何事如此惊慌?”门卫头头连忙解释道如此这般这般,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告诉秦母。“此事我已知晓你且去告诉老爷与公子去吧”门卫头头应了一声诺便向老爷公子那里禀报消息。秦母闻听门卫的言论来了兴趣,隐隐中觉得此人有些不凡,吩咐玉儿一声令其准备食饭,便自顾前往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