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04500000006

第6章 副章

副章三国计量单位古今换算

+

三国一文钱值现在多少钱通过查阅我换算了一下

+

以大米为例石/220钱

每石约现在60斤

一斤3.667钱

一钱相当于现在一块钱

+

猪,羊肉斤/14-16钱,相当于现在14块钱一斤

麻鞋=双/30~40钱=30块钱一双

+

麻袜=双/15~25钱=15块钱一双

+

战马=匹/2~10万钱

好马=匹/20万钱以上

军用刀=把/660~800钱

弓=把/500~600钱

弩=把/2000~200钱

+

西汉,官吏俸禄开始正规化,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每斛120斤),按月发给粟米。共有16等,万石官月俸350斛,百石官只有16斛。县令为千石至六百石官,每月90—70斛;县长为四百石至三百石官,每月50—40斛,县丞县尉为四百石至两百石,每月50-30斛,工资采取钱谷各半的支付方法

大县千石县令俸禄为90斛

220钱/斛×90斛=19800钱

小县300石县长俸禄40斛

220钱/斛×40斛=8800钱

一个大县四百石县丞月俸禄为50斛。

220钱/斛×50斛= 11000钱

小县200石县丞月俸30斛

220钱/斛×30斛=6600钱

+

三国时期一石约合现在31公斤,62市斤。当时军队一人一日需食米二斤余,十万人一日20余万斤,一月600万斤多,所以大约需要10万石。每人一个月一石。

+

由此可见养十万军队每年只粮草消费至少2.664亿钱,怪不得刘备三兄弟一直可怜巴巴的养不起兵马。赤兔马作为战马中的巅峰坐骑,董卓送吕布的赤兔马能折合几百万钱,相当于送了吕布一辆名贵跑车

+

一两金=十两银=10贯=10000文

+

度量衡三国时期

1石= 4钧,1钧= 30斤,1斤= 16两,1两= 24铢

1石= 26400,1钧= 6600,1斤= 220,1两= 13.8,1铢= 0.57 克

1斛= 10斗,1斗= 10升,1升= 10合

1斛=20450,1斗= 2045,1升= 204.5,1合= 20.45 毫升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1丈= 333,1尺= 33.3,1寸= 3.33,1分= 0.333 厘米

+

现在的一尺是0.333米,三国时一尺合今24.2厘米=0.242米

+

粱米(优良小米)=石/400钱左右

黍米(黄米)=石/300钱左右

大米=石/220钱左右

大麦=石/220钱左右

粟米(小米)=石/220钱左右

+

田地房宅:

膏腴良田=亩/1~1.2万钱

中等土地=亩/1000~4000钱

边塞、荒漠、贫瘠土地=亩/100~300钱

豪华房宅=座/百万钱以上

较好房宅=座/4~17万钱

普通房宅=座/1~3万钱

劣贱房宅=座/3000~5000钱

+

耕马、车马=匹/8000~20000钱

战马=匹/2~10万钱

好马=匹/20万钱以上

牛=头/4000~8000钱

猪=头/600~1800钱

羊=只/300~500钱

+

醇酒=斗/50钱

米酒=斗/30钱

行酒=斗/10钱

饼=册/30~50钱

牛肉=斤/20钱

猪、羊肉=斤/14~16钱

盐=石/800钱

1个人上酒食店吃一顿便饭=30钱

+

麻布=匹/250~600钱

丝帛=匹/700~1000钱

缣(绢)=匹/1200~1400钱

素(白绢)=匹/1400~1600钱

练(精绢)=匹/2000~2800钱

成衣价:

布衣=件/200~500钱

单衣=件/350~700钱

袭(短夹衣)=件/450钱

布袍=件/380~400钱

锦袍=件/1800~2500钱

袴(裤子)=件/500~1100钱

麻鞋=双/30~40钱

麻袜=双/15~25钱

绢、帛、皮毛衣=件/2000~6000钱

+

武器:

百炼钢刀=把/9000~15000钱

五十炼钢剑=把/7000~10000钱

军用剑=把/700~900钱

军用刀=把/660~800钱

弓=把/500~600钱

弩=把/2000~200钱

+

关于亩产

汉代正常年景一般田地一市亩(现代)产粟94—188市斤(现代),平均约为140市斤.

小麦100—200市斤,平均约为150市斤.

东吴的钟离牧“躬自垦田,种稻二十馀亩”

应该是种的比较认真的,而且是第一年种,

土地的肥力不会有问题,结果“得六十斛米”,

换算下来亩产为四斛一斗至六斛之间.

又察“吴孙皓时,常岁无水旱,苗稼丰美而实不成,百姓以饥,阖境皆然,连岁不已.”

可见东吴的粮食收获情况是比较差的.这样看来,

东吴的粮食亩产量在六斛以下应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现在的一亩地是六百六十六平方米

亩产水稻是一千五百~一千六百斤左右,折合成魏晋时期的计量单位是三十八斛

三斗左右,再对古今亩地大小面积换算下来二十九斛一斗/魏晋亩,

出米率为七成二,粳米出米率是六成八;小麦亩产是七百五十斤左右,

即十八斛五斗,对面积换算之后则为十四斛一斗/魏晋亩

+

汉代的粮食亩产,有两类典型材料:一是一般亩产,一是特殊高产.

1、一般亩产汉代有关一般亩产的典型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荀悦《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100亩产粟 300石,亩产粟3石.汉代的小亩比战国时期的周亩略小,合今市亩0.228亩,折合今量就是亩产粟281市斤,高于战国后期的247市斤,比战国前期的亩产205.8市斤就更高了.

(2)《汉书·食货志》载晁错的话:“今夫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吴慧认为,晁错所说的石乃是大石,并且认为这个石指的是“米”,而不是原粮.荀悦所说的3小石粟,合大石粟为1.8石,折米打六折为1.08大石,也就是为米约一石.有的研究者认为,晁错所说“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乃是“不过三百石”之误.这样也可和荀悦“三百石”之说相契合.我们也把此说列在这里,备考.

(3)《管子·治国》说:“常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熟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常山”,即“恒山”,系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用的.因此,可视此材料为汉代的亩产资料.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石”指的是汉代的大石,“二石”粟合小石3.333石,比荀悦所说的3 石,又有提高.这里所说的亩产,是“四种而五获”,即复种的产量.

(4)《淮南子·主术训》说:“一人蹠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四十石.”战国前期一家两个劳动力能耕100亩,一个劳动力平均耕50 亩,合今市亩15亩左右.其中可能包括部分田是用牛犁耕作的,用人力耕作,可能达不到15亩.所以这里说“不过十亩”.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和石,指的是大亩和大石.大亩10亩,中等条件下年产40石,亩产4石.一大石谷合小石谷为2.77石.这是南方稻谷的亩产.

(5)仲长统在《昌言·损益》中说:“今通肥硗之率,十稼穑之人,令亩收三斛,斛取一斗,未为甚多.”东汉时期,也是亩产3石粟,同西汉的产量水平相近.这个产量水平是“通肥硗之率”,也就是肥瘠平均计算的结果.

上面所列五条材料说明:(1)亩产3石粟,是汉代文献公认的;(2)考虑到复种的因素,亩产 3.33石的产量也是有的;(3)南方耕作粗放,水稻亩产在2.77石,也是合理的.

2、特殊高产

汉代,除了一般亩产以外,还有水利灌溉田和“代田”,特别是“区田”的特殊高产,现将有关材料述之如下:

(1)《史记·河渠书》载河东守潘系之言:“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需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这就是说,灌溉田的平均亩产是4石.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小亩,石是大石.折合小石亩产为6.666石,其亩产为一般田亩产3石的一倍以上.

(2)《史记·河渠书》中还载有庄熊罴之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可令亩十石.”吴慧认为,这里的亩也是小亩,石是大石,折小石亩产16.6石.

(3)《史记·沟洫志》中载贾让之言:“若有渠溉,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故种禾麦,更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吴慧认为,从2大石增至10大石,就是所谓“高田五倍”;下田从原来的1大石增至10大石,就是“下田十倍”.

(4)《史记·货殖列传》有“带郭千亩亩锺之田”的说法,这是指在城市近郊区的肥沃田,亩产可达10石.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小亩,一锺是10小石,是一般田亩产3石的三倍多.

(5)去汉未远的稽康在《养生论》中说:“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上好的“良田”亩产10石,是天下公认的高产水平.吴慧认为,小亩产粟10小石,折合今市制亩产937斤,已经接近亩产1 000斤了.

(6)《汉书·食货志》中载有武帝末年任赵过为搜粟都尉在西北地区推广“代田法”之事.说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善者倍之”.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大亩,“斛”指大石.折合小亩小石为1小亩比缦田增加7斗乃至1.4小石,即每小亩产量为3.7~4.4小石.

(7)《汜胜之书》载有所谓“区田法”.它是采用深耕作区、增肥灌水、合理密植、加强管理等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夺取高产的有效措施.该书说“区种,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秋收区别三升粟,亩收百斛”,“如此,即山区种之,大旱浇之,其收至亩百石以上”,“十亩收千石,岁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石”指的是小石,折合亩产粟(麦)28.92石,折合今市制亩产3 904斤.有人怀疑区田法是否能达到如此高产,这是个有待研究和控制的问题.

总之,汉代亩产粟3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81斤,比战国时亩产粟3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47斤,是增产了;汉代粟豆平均亩产2.82石,折合今市制亩产 264斤,比战国时粟菽平均亩产合今市制亩产232斤,也是增产的.汉代的高产田则一般可到“亩产十石”或说“亩锺之田”.至于区田则有更高的产量.

同类推荐
  • 我真的不想造反

    我真的不想造反

    专业搬砖工小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以后再也不能搬砖了。他爹潘仁美不让,他姐更是为了不让他搬砖,让皇帝下了一道圣旨!
  •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前秦猛士

    前秦猛士

    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时人相称已如此,而今几人能记得!
  • 温故(十二)

    温故(十二)

    本书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
  • 三国求生手册

    三国求生手册

    史上最悲催穿越之官渡大战,白马城下的颜良,眼瞅着关羽就要掏出四十米的大刀,却只允许你先跑三十九米,袁绍这艘华丽丽的小破船就要翻了,这可如何是好?悲催公务员就此走上漫漫求生路。书友群96433014
热门推荐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带着巫术去旅行

    带着巫术去旅行

    蛮荒南疆,神秘头骨,异世大陆…
  • 重生国医商女

    重生国医商女

    重回七零年代,她有前世几十年的记忆,还有天赐的随身药田空间,并修得一身高超医道,金手指又粗又壮的她,努力经商,成就圣手国医之名。前世那个她只能仰望的腹黑无敌大霸主,此生,她却在他落魄之际,提前将他俘虏,和他一起携手前进,和他生出一窝小猴子,奔向完美幸福的生活。
  • 雪域仙迹

    雪域仙迹

    新书《这个女仙不好惹》已发,欢迎投资! ———————————————————— 天之骄子齐齐跌入荒村,武器法宝都没了。好不容易回到家,原本的少主之位被夺,怎么办!只能互相携手通力合作了,夺回地盘,抢回宝物!被冤枉?我找出真凶。被质疑?我以武服人!被关押?不好意思,我打个洞就跑了~“白罗刹,你究竟是谁?”你管我是谁,我有万象心法,我有通天利器,我纵横武林谁敢不服?婚约?滚。隐世家族,远古神兽?统统死于我刀下!虽千万人吾往矣,我,注定要站在武林之颠!
  • 拾慧

    拾慧

    短篇小故事仙侠、武侠、玄幻、科幻想到才更新
  • 定鼎奇闻

    定鼎奇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前房后

    婚前房后

    金牌电影发行人赵军倾情推荐:比《蜗居》更具争议性,更有共鸣感谨以此书,纪念这个房价高涨的时代,献给为婚姻、房子奋斗的80后!结婚该不该有房?有了房,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父母的房子给儿子还是给女儿?在房价高涨的今天,亲情、爱情、姑嫂关系、婆媳矛盾都围绕房子转动。房价一路高涨的时代下,到底是房子重要,还是爱情重要?这是三个女人的婚姻与房子的故事,也是爱情与房子的战争。
  • 心系两岸

    心系两岸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部文章合集,全书将岛内蓝绿较量、观察国民党、观察民进党、剖析“台独”言论和两岸政治大局及政治难题等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观察台湾和关注两岸。研究范围涉及2012年“大选”后岛内政治生态、马英九第二任期执政理念、两岸间政治难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 使徒:迷失者的续命游戏

    使徒:迷失者的续命游戏

    小桥老树、寒川子、夏商力荐!畅销书作家冰河继《狗日的战争》《警察难做》后最新犯罪悬疑小说。四流演员李可阴差阳错代替了因车祸而受伤昏迷的孪生哥哥李进重返东南亚,去执行在毒枭吴右身边卧底的任务。这突如其来的任务,既没有剧本、台词、预演,也不知道底细,不仅要面对毒枭老板、搭档和手下,还要面对与李进朝夕相处的未婚妻——吴右的女儿安娜。一个庞大的毒枭江湖慢慢展现在李可面前,更可怕的是,孪生哥哥似乎早已变节,且与各路毒枭和黑化警察各有交易。李可从此陷入危机四伏、步步杀机的旋涡中,每走一步都是在为自己惊险续命。在这群身份迷失者的续命游戏中,最终他能否找回使命?
  • 从坟墓中爬出的大帝

    从坟墓中爬出的大帝

    重生浩然大世界万年归来,从坟墓中爬出。一身三分,看且看三位大帝,如何开启怼天怼地怼众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