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余欢把木盆里剩下的白玉芽打包了两篓子,一篓子给孙掌柜,另一篓子准备跟鱼一起带去给章大夫做午饭。
东西都装好车,陆锦良赶着牛车和余欢去了镇上。
先去锦绣绣坊送了绣品,结了钱,又拿了更多的绣品,跟孙掌柜约好下个集市的时候来送。
余欢把装着白玉芽的篓子给了孙掌柜,让她炒了尝尝:“这是我准备要做的买卖,白玉芽,孙掌柜帮我瞧瞧如何?”
“白玉芽……这名字都这么好听,看起来也白嫩如玉,竟然是一种菜。妹妹的好点子真是层出不穷啊,这买卖定能成,预祝妹妹生意兴隆。”
“那就借您吉言了。我就先告辞了,今日还有事要办,您接着忙。”
从绣坊出来,余欢先去买了十个大木盆和两匹白棉布,然后又去了打铁铺子。
“哎呀,余娘子,你今天来要打什么?”洪掌柜刚送走一个顾客,抬头看见余欢进了铺子,马上笑得像朵花一样。
“洪掌柜,生意兴隆啊!我今天来打几件简单的东西,这是图纸,就是一个小炉子,一口小铁锅和一个平底盘子。这个平底盘要求高一点,要做得很平滑,薄一点。”余欢递上图纸。
因为实在用不惯大锅大灶,余欢想做个小炉子来炒菜烧水会方便很多。平底盘则是用来做凉皮的。
“好,交给我。你什么时候要?”
“下个集市的时候我来拿,可以吧?”
“行,到时候直接过来取。”
“需要交多少定金?”余欢拿出钱袋子问。
“定金给五百文吧,来取货的时候再交二两银子。”洪掌柜写了取货单子给余欢。
余欢交了定金,就跟洪掌柜告别了。
去市场买了几斤肉和排骨,又买了一块豆腐和几根胡萝卜。然后两人就赶着牛车去回春堂了。
“小哥,章大夫在吗?”余欢进了门就看见之前给自己送药的那个伙计在抓药。
“是余姑娘来了,师傅在里面呢,你是哪里不舒服吗?”
“不是,我和小弟今天是特意来看看章大夫的,中午我来给章大夫做饭,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那快进后院吧,师傅现在没病人,在看着制药呢。”
“我们的牛车还在外面呢,有没有地方让我们放一下牛车?”
“那就从后门赶进院子里吧,跟我来。”伙计说着出来带着他们从街尾转到了后面的巷子,来到医馆后院的后门。敲了门,有小伙计来开了门,请他们进去了。
“章大夫,我来看您了。”
“呀,你这丫头怎么有空来了,最近不是在忙春种吗?”章大夫放下手里的药材,迎了过来。
“棒子早就种完了,我这几天忙别的事儿呢。今天来是为了给您老送好吃的,今天中午要在您这儿吃饭啊,我来做,怎么样?”
“好啊,我也尝尝你的手艺。”章大夫过来帮着陆锦良往厨房搬食材。
“这桶里的鱼是干嘛的?是做来吃的?”章大夫好奇。
“是呀,您老见多识广,应该吃过好吃的鱼吧?”
“好吃倒是算不上,倒是吃过炖鱼,味道还算过得去。”
“那我今天做给您尝尝我的做法怎么样。对了,您老这儿应该有八角吧?”余欢突然想到八角是一种中药材,说不定医馆会有呢。
“八角是有,你问这个干嘛?”
“给我一点儿呗,您老不知道吧,这八角也是一种做肉的调料呢,去腥效果特别好。我在别的地儿都买不到。”
“八角还有这作用呢?等着啊。麦冬,给余丫头包二两八角来。”
“那我先去准备做饭了,咱待会儿吃饭的时候再聊。”余欢说着去厨房做饭了。医馆的厨房有个厨娘黄大娘,章大夫让她听余欢的吩咐。
余欢先让黄大娘帮忙杀鱼清洗,自己先把红烧肉和糖醋排骨分别放在锅里小火炖着,然后把豆芽从篓子里拿出来清洗。
“姑娘,这是什么菜,以前没见过呢?”黄大娘对着白嫩嫩的豆芽好奇发问。
“这个叫白玉芽,是我自己发的,待会儿大娘尝尝味道怎么样。”
“这白玉芽,名字真好听,看着就爽口。”
余欢洗好白玉芽,又把三条鱼腌上,然后分解了另外三条鱼的肉,让黄大娘帮忙剁成鱼肉泥,然后调味做成鱼丸。
香味从厨房飘了出来,章大夫忍不住过来探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余欢在炒白玉芽,也问:“丫头,这是什么菜?看着就稀罕。”
“这是白玉芽,我自己发的,我最近就是忙这个呢,我准备做这个生意,待会儿您尝一下味道。”余欢边炒菜边回答。
“丫头,我这会儿要是请个人过来,你的菜够不够?”章大夫突然开口。
“够啊,您再请两个应该都够。”余欢答。
“就请一个,等会儿再开饭啊。”章大夫说着转身出去了。
余欢和黄大娘把菜端上了餐桌:红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鱼、本帮熏鱼、红烧鱼、鱼丸汤、韭菜炒白玉芽、无辣版家常豆腐、醋溜白菜、烙葱花饼。
客人到了,章大夫给他们介绍:“余丫头,这是如意酒楼的高掌柜。老高,这是我的小友余欢,这是她婆家小叔子陆锦良。”
余欢和陆锦良向高掌柜行礼问好,然后依次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