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100000016

第16章 元杂剧与南戏

第1章第15节元杂剧与南戏

元杂剧

元杂剧指产生于元代的戏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经过长期孕育而趋于成熟的结晶。

元杂剧的产生

中国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远。从原始歌舞开始,到后代宫廷、民间的许多娱乐表演都

与此有关。从元杂剧的直接源头来说,则主要是两条:一是从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

调,一是从宋到金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

说唱在中国有古老的历史,到唐代的变文,已经发展得很盛;北宋中叶,艺人孔三传创

造了一种“诸宫调”来说唱长篇故事;到了金代,以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为标志,这种

说唱艺术发展得更为成熟。它的音乐即是元杂剧音乐的基础,所以前人说董解元为“北曲”

的首创人;它按不同宫调将多个曲牌分别联套演唱一段段故事情节和曲与说白交错的体式,

也为元杂剧所继承;它的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性格描写,尤其是经常通过故事中人物的

自叙(即代言形式)来展开情节的特点,又在文学上给元杂剧以相当的影响。

以诙谐、调笑为主要特点的艺术表演,始于上古宫廷弄臣“优”,后来演化为双人表演

的“弄参军”,其形成年代,或说是东汉,或说是十六国的后赵。唐代“参军戏”已经很盛

,现代的相声、独角戏还保留着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参军戏的一支与歌舞相结合,并渗入了

戏剧的因素,便形成宋杂剧和金院本。宋杂剧和金院本虽然还比较幼稚,但已经是基本成型

的戏曲。其内容仍以诙谐调笑为主,但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形式上或偏重于唱或偏重于念

诵、说白,但两者逐渐结合;脚色有四、五个,各有不同的名目;代言体的特征虽还不明确

,但正在向这一方向转化。从现存剧目来看,金院本比宋杂剧故事性更强些,如《庄周梦》

、《赤壁鏖兵》、《杜甫游春》、《张生煮海》等,均为元杂剧所承袭。

元杂剧是直接继承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特点,并从其他民间伎艺中吸取了某

些成分而发展起来的。但元杂剧与金院本等毕竟有质的区别,到了元杂剧,才成为具有 瓯?

的文学剧本、严格的表演形式、完整而丰富的内容的成熟的戏剧。由于宋杂剧和金院本并无

剧本留存,无法知道其中有无完全是代言体的剧目,而元杂剧的这一特征是清楚的。代言体

是成熟的戏剧的重要标志,因为必须在这种表演形式中,才能吸引观众进入虽是虚构却具有

真实感的戏剧场景。

元杂剧的特点

在体制方面,元杂剧有如下基本特点:

结构: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以四折、通常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表演一种剧目

。少数剧目是多本的;楔子可以没有,也可以用到两三个。一“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

同时也是音乐单元,见后),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起、承、转、合的变化。“楔子”

本意是插入木器的榫头中使之紧固的小木片,引申到杂剧中,是指对剧情起交代或连接作用

的短小的开场戏或过场戏,是整部剧本中的有机部分。

唱词和演唱特点: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

韵到底——所以说“折”也是音乐单元;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元代流行的宫调有

九种:仙吕宫、南吕宫、正宫、中吕宫、黄钟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这些宫调的

调性即音乐情绪各有不同,四折之中宫调的变换,也是同剧情变化相对应的。

元杂剧通常限定每一本由正旦或正末两类角色中的一类主唱;正旦所唱的本子为“旦本

”,正末所唱的本子为“末本”。这既有突出剧中主要人物的意味,同时恐怕与突出某个主

要演员以招徕观众也有关系。一人主唱的规定对合理安排剧情和塑造众多人物形象造成了一

定的限制。

楔子在一部杂剧中是相对自由的部分,通常只有一、二支曲子,不用套曲,也不限由何

角色演唱。

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与韵白之

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宾白既可以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

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

,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说法。

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

角色:元杂剧的角色也在金院本的五个角色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

类。

第一类:末

正末:杂剧中的男主角,相当于南戏中的生。

冲末:正末之副角,即相当于副末。一般用于杂剧的开场,称为“冲末开场”。

外末:在剧中也扮演男性人物,但它所扮 莸亩际谴我宋铩*?

小末:也称:“小末尼”。在剧中扮演青少年男子。

第二类:旦

正旦:剧中的女主角,相当于南戏中的旦。

外旦:即正旦之配角,相当于南戏中的贴旦。其地位仅次于主唱的正旦。

小旦:在剧中扮演青年女子,

搽旦;在剧中专门扮演一些不不正派或邪恶的女人,因这类角色扮演时脸部搽抹成丑怪模样

,故有“搽旦”之称。

第三类:净

净:在剧中一般扮演与正面人物对立的反面人物。

丑:即净之配角。

第四类:杂

这一类角色很杂,大部分沿袭了金院本中人物扮演的称呼,即没有注明角色,只表明剧

中人物的特征。如孛老(老汉)、卜儿(老妇)、邦老(强盗)、孤(官员)、都子(乞丐

)、来(儿童)、驾(皇帝)等。

元杂剧的发展

元代杂剧作家,据元钟嗣成《录鬼簿》、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等文献记载,太约有两百多

人。按他们活动的时代特征及杂剧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划分,可将元杂剧作家划分为三个时期

。

第一时期,自金代末年到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灭宋,统一全国之初。这一时期的作

家大多是北方人,其中以河北、山西为最多。他们活动的中心也在北方大都(今北京)一带

。而且,这一时期的作家人数最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是元杂剧发展的黄金时期。著

名的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高文秀等。

第二时期,自灭南宋以后到元顺帝至元年间,即所谓一统时代(1277~1340)在这

一时期里,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已随着元朝政治势力的南下,也南移到了杭州。故这一时

期的作家中很多是浙江人,或是流寓于南方的北方籍作家。由于民族矛盾渐趋缓和,杂剧创

作也呈现由盛而衰的局面,这一时期的作家和作品远比第一时期少。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也比第一时期逊色。但也出现了一些较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其中较著名的作家有郑光祖、宫

天挺、乔吉、金仁杰、杨梓、秦简夫、朱凯、钟嗣成等。

第三时期,元末明初。这是元杂剧的衰落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作家与作品寥寥无几,

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也远不如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有罗贯中、谷子敬、杨讷

、李唐宾、王子一、刘兑、贾仲明等。

从金末元初到元末明初,杂剧作家们共创作了六百多本杂剧,但目前流传下来的,却只

有一百四十多种。这一百四十多种杂剧,分别选收在《元曲选》、《脉望馆钞本古今杂剧》

等杂剧选集中。其中以明万历年间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共收杂剧

一百种,包括了元杂剧主要作家的大部分代表作。

南戏

南戏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因其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

“永嘉杂剧”或“永嘉戏曲”。它经过长期发展,到元末趋向成熟,后来演化为明清戏剧的

主要形式——传奇。

南戏的产生

南戏产生的年代,祝允明《猥谈》说是北宋“宣和之后,南渡之际”,旧题徐渭作的《

南词叙录》则说始于南宋光宗朝,两者相差六、七十年。又据刘埙《水云村稿》所述,南宋

咸淳年间,所谓“永嘉戏曲”在江西南丰一带也已经很流行。在《猥谈》和《南词叙录》中

著录的最早的南戏剧目是《赵贞女蔡二郎》和《王魁》,都是写男子负心的故事。可以确定

为宋人所作的剧目另外还有几种。宋代南戏也绝少有剧本传世,只有在《永乐大典》残卷中

发现的《张协状元》一种,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宋代的旧作。

南戏最初是在温州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南词叙录》说它“即村坊小曲而为之

”。此外,它也吸收了宋词的曲调,以及唐宋大曲、诸宫调等乐曲成分,并在表演形

式上受到宋代官本杂剧的影响。以《张协状元》的情况来看,它的开头是用诸宫调的说唱来

叙述故事,然后进入角色的表演,剧中并穿插了不少滑稽取笑的成分。

南戏的体制

戏的段落称“出”,一个剧目多的由四、五十出构成,少的也有十几“出”,可连演几

天。

每场戏可由主角唱,也可由配角唱,还有合唱、对唱、帮唱。

唱腔曲牌由南曲和北曲合套即南北曲均可用。

行当有七个:生、旦、净、末、丑、外、贴。

南戏的演出形式由副末开场,概要介绍剧情故事内容、戏由第二出开始,人物上下场定

场诗、下场诗、上场人有自报家门。

同类推荐
  • 乌龙同学

    乌龙同学

    《乌龙同学》是“快乐哥哥作品乌龙系列”的第一本,主要写一帮个性同学在校园、家庭和课余生活的各种糗事和搞笑事。全书共33个章节,小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涉猎,情节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以搞笑为主,并把学习和做人做事的道理隐晦地夹杂其中。
  • 芝麻绿豆阿南公

    芝麻绿豆阿南公

    南山脚下,有一个小小的土地庙,庙里住着一个土地公公,大家都叫他阿南公。过去的五百年里,他一直守护着南山这个地方的土地和居民。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让他跌落凡间,化身为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阿南。阿南对自己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而心生不快,但在经历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历险之后,他终于明白保卫和守护身边的人和生活,其实就是最伟大的工作。
  • 世界历史政治百科

    世界历史政治百科

    《世界历史政治百科》是一本关于历史和政治的百科类读物,分为中国部分和世界部分。介绍了诸多政治历史小知识,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是非常实用的百科读物。
  •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一次采莓子的途中,闪闪越过了峡谷中的魔法线,线的一边是平凡景象,另一边却是奇妙的世界?
  • 小实验

    小实验

    文章讲述了大众的新鲜世界——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保鲜方法;含磷洗衣粉对桃林溪流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谁的手最干净——向手足口病说“再见”;让草坪砖“绿”起来;关于鱼饵对什刹海水质影响的研究;农村厕所使用现状调查及改造建议;一种新型的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合成有机质草毯;柿子催熟方法初探——电冰箱冰冻催熟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八种距离

    八种距离

    一个小人物的骄傲传记——这世间没有距离。本书已全部上传,将按每日两章自动发送,全书于5月6日完结。新书《光寒九州录》,目标是写作一本真正的武侠,求收藏,求关注。
  • 那年的爱情输给了谁

    那年的爱情输给了谁

    走出大学校门的韩奕,怀着对爱情的执着,寻找她的初恋情人苏小然。而小然却在韩奕到来之后,郁郁冷淡。韩奕一度陷入了情感的迷茫漩涡中。然而曾经的刻骨铭心与不甘,使他想要走进小然的内心。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小然却从他的视线里消失了。孤独的韩奕遇到了貌似小然的女子小允,直觉告诉韩奕,这个女子,可能与小然有关。而当小然真正出现的时候,一切已无法挽回,握着她的手,韩奕心如刀绞……这是几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有爱情,友情,还有梦想。执着的韩奕,孤独的小然,刚烈的小九,腼腆的余可,纯真的小指……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历经快乐,疼痛,迷茫,忧伤,蜕变。然而,当青春落幕,曲终人散,才发现曾经的所有也不过是一片沧海。
  •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空影院

    时空影院

    父母留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藏在“无数人停留等待却是为了向前走的地方”,足够诗意,而我至今没能找到。我叫钟景,泽城大学一名普通的美院男生,平时上课画画,课余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寻找我那失踪了两年的不靠谱爹妈,以及所谓的“最后一份礼物”。昨晚我心血来潮参加了一个社团的美工入选测试,这个新近成立的影视剧社还没有名字,招美工的声势却十分浩大,包下了整个一号报告厅,应试者摩肩接踵。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课外活动加分来凑热闹的,真正坐下来静心画画的加上我只有三个。“认真你就输了我交卷后才有人痛心疾首地告诉我,“社团负责人是孙逸尘。
  • 不度天

    不度天

    顺天而行,逆天而亡,然,何谓天?天行何有道?冥冥之中是否真的存在无意识的定数?
  • 我的机械城市

    我的机械城市

    新书《我真没想提升别人实力啊》已经上传。求推荐,求投资,求收藏啊!……宇宙无尽的深渊中,无数条巨大的锁链从黑暗中穿梭,互相交织,紧缚在一颗跳动的星球心脏上。真实的克苏鲁,蒸汽朋克,生物智械,未来黑科技……百花齐放,无数的文明也被人类敲开大门。书友q群546719956,欢迎大家来愉快的吐槽交流催更……
  • 异世永恒帝国

    异世永恒帝国

    (看最新一章,你会喜欢的!)科技与修炼共存的世界,有绚烂机甲的碰撞,也有翻手云覆手雨的惊天力量。当现代文明夹杂着玄幻色彩,潜在的热血逐渐迸发……在那苍茫宇宙中,不止有冰冷与枯寂,亦有无穷神魔并立,辉煌而又灿烂……浩瀚古史,谁人吟唱?指剑叩开长生门,我辈岂是蓬蒿人。长生门内长生路,众生皆是争渡人。路上回眸接长生,芳华刹那悴伊人。翻手为云覆手雨,长生路上孤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