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11100000002

第2章 我所认识的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又名谢冰心。福建长乐人,1900年生,1999年卒。是一位完整走过20世纪的“世纪同龄人”,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坛的“老祖母”。我当然也是读着冰心的《寄小读者》成长和走上文学道路的,但是真正认识冰心,并同她有些往来,却是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1984年岁末至1985年初,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我作为大会简报组的工作人员被派去对寓居于中央民族大学家属院里的冰心进行采访。记得会议期间的一个晚上,出席作协“四大”的江苏代表、《冰心评传》的作者之一、我的师兄范伯群先生与我同往冰心家里。见到多年想见却一直见不到的冰心,当然很高兴;而冰心见到我这个福建小同乡,也很高兴,她认了我这个小同乡,并表示我随时可以去见她。就这样,我同冰心有了断断续续长达十多年的往来。

记得第一次见到冰心先生的时候,她已85岁高龄。我和范伯群在那简朴的客厅坐定之后,她即告诉我们,这些年她已谢绝一切社会活动,足不出户,连她的母校贝满女中的校庆也不去参加了。只是每周抽出半天时间乘车到医院看看住院的老伴吴文藻先生。她说,谢绝一切活动,幽居家中,也许可以多活几年。

寒暄之中,她又问及范伯群小女儿紫江的近况。原来,紫江也是她的朋友,是她的小读者之一,曾到北京看望过冰心奶奶。紫江小时候我也见过,不过到了1984年年底,她已长成大姑娘了。老范告诉冰心先生紫江已出国留学了,她才放心。记得临告别时,她还签了一本书让范伯群带回转送他的女儿紫江。

接下来,我对冰心先生进行采访,请她谈谈对作协四大召开的感想与期待。她简要地谈了一些,后来由我整理并刊登在一期“简报”之中。

我还向冰心先生报告说,前些年我同几位文友编成一册《现代散文百篇赏析》,是为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编的,其中收录了现代、当代名家的百篇散文与杂文,每篇之后均有一段一千多字的赏析文字。冰心的三篇散文也在其中,即《笑》《通讯十七》和《每逢佳节》,文后的赏析均是我撰写的。此书由我去请叶圣陶先生题写书签,已于1981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就印了56000册,此后又重印了几次,累计印数过十万册。她听了很高兴,希望我带一册给她看看。可惜我身边已无此书,仅有的一册也被人借走了,故一直没带给她。记得后来见面她还催问过一次,实在对不起她老人家。

自1984、1985年之交初次拜访冰心先生以后,一直想再次拜访,苦于没有机缘,也不想轻易去打扰她的平静生活。但对关于她的各种信息,还是十分留意的。

首先听到的消息是,吴文藻先生逝世了,冰心先生得此噩耗十分淡定,大概是有充分思想准备之故。不过,从此她就要孤身奋斗于世了。回想从20年代在赴美留学的轮船上与吴文藻先生定情,直至相守已逾半个多世纪,现在却孤身一人,这种大悲能从容相对,实在称得上是不凡了。

然后在刊物上读到她老人家的系列散文《关于男人》。第一篇是写她的老伴吴文藻,还有一篇是写国民党名将孙立人,读了颇有兴味,好像还给先生打了电话表示祝贺,并表示喜欢这一组文字。先生以近九秩之高龄仍笔耕不辍,实在令人感佩。

然后又听到她由于赶译一篇重要文章而患小中风的消息。她身体虽然无大碍,但行动不便,只能困守她那书房兼卧室里,继续会客、继续笔耕。但厅里已有女儿吴青、女婿陈恕把守,要见冰心先生,需得到他们同意才能进入冰心先生的书房兼卧室。

后来还听到一则消息,先生九十寿辰时,中央某些大员携牡丹花致贺,老人笑着对前来贺寿者说:“我不是国色天香,担当不起;我喜欢玫瑰,我喜欢浑身长满刺的玫瑰。”此言一出,让他们好不尴尬啊!

1991年5月,又一届的“青创会”在北京东郊的二十一世纪饭店举行。会议好似易名为“青年作家代表会”。会议结束时,福建代表团的青年作家找到我,希望我带他们去拜访他们崇仰的老乡冰心先生。这些青年作家有:原在福建漳州市担任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现任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福建省作协主席杨少衡;福建省作协副主席、厦门大学教授林丹娅;原在福建省建阳文化馆工作、在我担任班导师的鲁迅文学院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毕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创作室创作员的王宏甲;原在福建沙县邮电局工作、后调《厦门晚报》当记者、现笔名须一瓜的著名女作家徐平;原在《福建文学》做编辑、现为福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的吕纯晖。此外,还有小说家北村、诗人汤养宗等七人,当时在《文艺报》当编辑的温金海也表示要一起前往。我同冰心家通了电话,大概是吴青接的电话,报告冰心得到同意后,我们九个人分乘两辆出租车前往西直门外魏公村中央民族大学的家属院里拜访冰心老人。

冰心的家在一幢很普通的灰色宿舍楼的二层。我们摁了门铃后,吴青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客厅,告诉我们,由于去年老人突击翻译一篇文章,得了小中风,行动不便,只能靠美国人送的助行器在屋里走走,连她家里的客厅都不怎么出来。因为室内氧气有限,要求我们只谈半个小时。但当我带领七八位小老乡鱼贯走进冰心的卧室兼书房时,端坐在写字台前的老人显得非常高兴,高兴得如同一个小孩子。她告诉我们,可以不理会吴青的时间限制,愿意待多久就待多久。那是五月中旬,一场春雨刚下过,空气显得特别新鲜,冰心房间的窗户打开了,清新的空气可以随时进来,这样就不必担心室内氧气不足了。老人家首先说:“何镇邦,我把书房的电话告诉你,以后你什么时候想来见我,可以直接打这个电话。”说后即在一个纸片上写下她卧室的电话号码交给我。然后照例让我们在她准备好的一个中学生作业本似的笔记本上签名并写下各自的通讯地址,又分别同到来的客人照相后,才让我们坐下聊天。

冰心老人首先招呼说:“女孩子坐到我身边来!我最喜欢女孩子,女士优先嘛!你们看,我的书橱里只有我唯一的一个孙女的照片。”于是,女作家林丹娅、徐平(须一瓜)、吕纯晖便一一走过去围着老人坐下,大家也便无拘无束地聊了起来。

冰心首先同到访的福建文坛晚辈聊起她在福建的故居,即位于三坊七巷之一的杨桥巷十七号。这原是在广州参与起义后因受伤被捕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祖屋。此屋后来被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买下。幼年的谢婉莹在山东烟台的海军学校随父母度过一段童年生活后,曾回到福州,同祖父、老姨太一起在杨桥巷十七号老屋生活过一段时期。聊起杨桥巷十七号的老屋,冰心老人神采飞扬。她说前些年,也就是她七十九岁时曾写过一篇题为《我的故乡》的散文,其中对杨桥巷十七号的老屋有这么一段描写:

我们这所房子,有好几个院子,但它不像北京的四合院。只有一排或一进的屋子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每个天井里都有一口井,这几乎是福州房子的特点。这所大房子里,除了住人以外,就是客房和书房。几乎所有的厅堂和客室、书房的柱子的墙壁上都贴着或挂着书画。正房大厅的柱子上有红纸写着很长的对联……

2012年5月底,我应邀到福州参加“海峡两岸作家论坛”,会议期间,论坛主办方组织两岸与会作家参观三坊七巷时,我还特意仔细参观了杨桥巷十七号的老宅。正如冰心在《我的故乡》一文中描述的那样,它的确是一所很讲究并富于文化氛围和历史价值的老宅。

随后她又同来自厦门大学的林丹娅聊起了厦大。冰心老人说,当年厦门大学的校长萨本栋还是她的外甥呢。萨校长还得叫她“小姨”,因此她同厦门大学格外亲。丹娅把厦大近些年发展的概况一一向老人汇报,冰心听后开心地笑起来。

我们的话题很自然地移到刚闭幕的这届“青创会”上来。当这些来自家乡的青年作家们告诉老人她与巴金先生的祝词特别受到与会青年作家们的欢迎时,她语重心长地说:“我一向主张用心写作。也就是说,没有真情实感时,不要为写作而写作。希望你们心里想说什么就写什么,不要没感情时因为人家让你写就写。当然,还有两种情形,一是为他人而写作,人家让你写什么就写什么;一是为赚取稿费而写作。这两种情形都是难以避免的,但总不如用心来写作,写真情实感来得动人,写得真诚。”老人的这一席话,说得在场的每个人都点头称是,表示颇受启发,要铭记心中。以后一定要按照冰心老人的话去做,用心来写作,而不为他人和赚取稿费而写作。

大家自然而然地谈起她的作品来。当大家表示喜欢她早年写的《寄小读者》和后来续写的《再寄小读者》时,她幽默地说:“当年的小读者现在都太老了!”大家不禁笑了起来。我又告诉她,除了《寄小读者》外,收在《冰心散文集》(北新书局1932年版)、《樱花赞》(百花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等散文集中的佳作,广大读者也都很喜欢,诸如《笑》《一只木屐》《小橘灯》《每逢佳节》等篇什,我在中学教语文时,都选出来让学生反复诵读,后来又收入我同几位文友一起编选、赏析的《现代散文百篇赏析》之中。而近来,我更喜欢她近年来陆续发表的两个系列散文《关于女人》和《关于男人》,尤其喜欢《关于男人》中第一篇写她的老伴吴文藻教授和最近的一篇写孙立人将军的。于是,话题又转到回忆她的老伴吴文藻和挚友孙立人的话题上去了。她的老伴吴文藻是位著名的社会学家,新中国成立后就任教于中央民族学院,他们从20年代相识并结合以来,相伴数十年,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作为《关于男人》的第一篇,实际上是对吴先生的回忆与哀悼。而孙立人将军呢,虽为国民党阵营中的名将,但由于就读于清华大学和美国西点军校,并非出身于黄埔,非蒋之嫡系,并不受蒋之重用,到台湾后还遭蒋氏父子迫害软禁于台中。孙立人系冰心、吴文藻之挚友,故冰心先生撰文怀念他。

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在冰心先生的书房里一聊就过去了一个半小时,大大超过吴青为我们设定的时间。为了让老人休息,我们便决定告辞。这时,老人一再嘱咐我们到她的客厅里看看当年梁启超送她的一副手书的对联。我们遵嘱到客厅稍事停留,看到这副对联,上书:“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我们反复观看揣摩这副深含人生哲理的对联,突然发现,这正是冰心的心境写照,也是她的人生座右铭。唯其如此,她才从留学多年的美国威斯利学院把它带回国,并几经周折颠沛,一直把它带在身边,现在又把它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授给来自故里的文学晚辈!

当年(1991年)秋日,也就是11月初吧,我又带了几位正在鲁迅文学院进修的青年作家去拜访冰心老人。因为5月中旬与来京参加“青创会”的福建青年作家到冰心老人家拜访文坛“老祖母”之行深受教育,又看到老人精神矍铄,于是我又打电话提出申请,自然又得到她老人家的允许,并受到她热情的接待。5月的拜访是在一场春雨之后空气清新的上午,窗户可以打开通风;而11月初的这次拜访,秋风渐起,又是在午后,门窗紧闭,氧气不多,故不敢多待,大概不到一个小时就告辞了。

照例是签名、照相,然后进行无拘无束的聊天。我们的谈话从老人的作品《寄小读者》到《小橘灯》,从《一只木屐》到《每逢佳节》,主要是谈论冰心先生的散文作品和读后的感受。冰心先生首先谈了当年写《小橘灯》的情景。抗战时期,他们一家居于陪都重庆,生活贫寒,同院住着一位女孩子,大概同她的小女儿吴青一样大,经常同他们一家来往,《小橘灯》就是以这个女孩为原型写成的,充满爱心,也有点伤感。接着,她又同我们谈起了《一只木屐》的写作情况。1949年,她曾任教于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亲身经历了日本人民战后贫苦的生活情景,她说日本人民战后同样备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她同日本人民的心是相通的。1951年她和全家离开日本回国。文章中写的那只小木屐,正是她小女儿吴青随同她回国登上轮船时扔到海上以表达对日本人民怀念之情的……至于我一再提到的表现冰心新的文风的《每逢佳节》,则是她20世纪50年代从事文化外交的一些经历和心态的记录,从中更可以读到她的爱国之情和宽广的胸怀。我在为此文写的一段赏析文字中指出:“冰心的这篇抒情散文既能‘曼其声’,又能‘长其袖’。因此,既能令人感到热情洋溢,及于言表又令人觉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还必须指出,由于扫尽她早期散文中那种忧愁的情思,以炽热的爱国热情代替温柔的母爱,文风也为之一变,清新秀丽中又显得奔放浑厚。”我把这一看法告诉她,她表示首肯。同冰心老人的一席谈话,自然让崇拜和热爱冰心奶奶的青年作家们听得入耳入心,也让我们看到冰心那颗博爱的美丽的心!

多少年过去了,我和我的学生们还经常回忆起当年到冰心家做客的情景。一位来自内蒙古海拉尔的青年作家,多年后还在一篇长文中回忆起这次到冰心家做客的动人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冰心老人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自打1991年秋带领几位学生到冰心家拜访她之后,我又一连好几年没去拜访,这自然还是怕去打扰她。老人已年逾九旬,又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么多重要的人物要见,那么多重要的文章要写,我怎么忍心老是去打扰她呢!

但是,大概到1994年的春节前夕,老诗人牛汉带了一位来自河南郑州的青年朋友来鲁迅文学院的办公室见我,言及当年的“六一”要在郑州举办国际童话节,要我帮他做些筹备工作,其中包括带领他去拜访冰心,请她老人家担任国际童话节的顾问,并为之题词。记得我打电话到冰心家联系时,得知老人前不久因病住进北京医院。我们准备了一个玫瑰花篮赶往北京医院。在医院的病房里,看到冰心的女婿陈恕先生侍奉在侧,而冰心老人则安卧于病榻之上。看到我带人来到,老人坐起来同我握手;我握着她的手,感到绵软如棉,顿觉一阵心酸。手肿如棉状即是心衰的一种表现。但是当我看见病榻之旁的床头桌上放着老人手书的“我已九十五岁”的字迹,并听到她答应担任国际童话节的总顾问,又奋力坐起来为国际童话节题词时,我又为她坚韧的生命力和助人为乐的热情而感到释然。老人对我们送去的由许多玫瑰花制成的花篮特别表示感谢,她再一次告诉我,她喜欢带刺的玫瑰。

自从在北京医院见到病中的冰心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她。当然,几年中,我一直挂念着她,有时也打电话打听她的病情。直到1999年2月底,我正在济南探亲时,才得知她病逝的噩耗。此时,她已99岁高龄。赶回北京后,虽然赶不上为她送行,但在3月初,我写了一篇三千字的文章,题为《遥望远去的冰心》,交山东济南的《齐鲁晚报》发表,算是对冰心的悼念。

1999年3月下旬,我由北京南下,经镇江、上海、福州回到闽南,为逝世20周年的母亲扫墓。3月30日,我由沪飞榕,当班机降落在长乐国际机场时,时任冰心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冰心研究会秘书长的王炳根先生驾车来机场接我。炳根是我多年的朋友,为冰心文学馆的筹建,为冰心研究会的会务耗费心血,近年来在冰心研究上也颇多建树,硕果累累。他接到我之后,提议在进榕城之前先到冰心文学馆参观一下,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

3月30日这一天,正是冰心先生离我们远行一月之际。我们驱车来到位于福州的卫星城长乐市郊新辟的“爱心公园”,发现占地数十亩的冰心文学馆就建在这别有一番情趣的小公园的边角上。“爱心公园”的匾额乃冰心先生生前手书,而“冰心文学馆”与“冰心研究会”两块牌匾乃出自当代著名书法家、冰心的挚友赵朴初先生之手。小公园里,有水池、树木和草地,还有一些亭阁和拱桥,游人虽然不多,却均怡然自乐。而冰心文学馆呢,则由展览厅、办公楼和招待所三部分组成,系一组庭院式的建筑,颇为别致。

冰心文学馆的筹建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我在北京听到来自家乡的消息说,为了表达对冰心这位与世纪同龄、成就卓越的文学家的尊敬,福建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文联把筹建冰心文学馆的事宜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正在筹款、选址。据说文学馆原拟建在福州城里,但后来冰心祖籍的长乐市人民政府希望把馆舍建在长乐市,并无偿划拨一片土地供建馆之用,同时规划建设一处“爱心公园”。这一消息自然让我们在京的闽籍文友十分感奋。

与冰心文学馆筹建同时进行的是关于《冰心文集》的编辑出版工作。此项工作由海峡文艺出版社负责。据我所知,《冰心文集》共有七卷本、八卷本和九卷本三种版本。七卷本出版发行时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过盛大的出版座谈会,我也有幸应邀参加。《冰心文集》的编辑、出版、发行,也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同时也是对冰心这位与世纪同龄的文学家最好的纪念。

冰心先生的乡情始终是浓得化不开的。她虽然在家乡生活的时间不长,但始终关心着家乡的一切。在晚年闭门谢客之际,只要是听到来自福建或在京的同乡去看望拜访她,都一律开绿灯,表示欢迎。上文已提及,1991年5月,几位来自福建的青年作家来京参加中国作协召开的全国青年作家代表会之后,在我的带领下去拜访这位文坛的老前辈,表达一点家乡人民对冰心老人的感念。其时冰心由于刚赶译一篇急件而轻度中风不久,行动不便,一般是不接待来访客人的,但这次却例外地接待了来自故乡的几位青年作家,并且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对故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深情,这使我们沐浴着温暖的乡情。实际上,从80年代中期起,我这个福建同乡就得到老人“什么时候想来看我就什么时候来”的“特别通行证”,感受到乡情的温暖。1999年3月底我在福州逗留期间,到海峡文艺出版社做客,见到新增订出版的《冰心文集》九卷本,其中增收了不少冰心先生的书信和短文。有篇短文是先生1986年6月7日为长乐横岭乡(谢父祖居之地)谢氏宗谱写的序文。此序只有寥寥数百言,却表达了先生浓浓的乡情。她在此“序”中指出,“对家史的注重和关怀,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诚哉斯言!冰心先生是始终把爱乡与爱祖国联系在一起的。她的一片依依乡情,正表现出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拳拳之心。

我一边回味着冰心先生的依依乡情,一边在王炳根先生的引导下徜徉于冰心文学馆的展厅,仔细端详展厅里的每一件展品。这个展厅,从反映冰心成长过程的图片到她的著作的各种版本及其译文的陈列,再到她童年故居、青少年时代北京旧居以及80年代以后在中央民族学院寓所的陈设状况的展示,兼及有关冰心研究成果的陈列,可以说相当完备周详,给人留下深刻生动的印象。因为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参观很有意义的冰心文学馆,自然唤起我浓浓的乡情,也唤起我对冰心老人的思念。因此,当参观完展厅之后,冰心文学馆的工作人员要我题字留念时,我即毫不犹豫地挥毫在展开的宣纸上写下“乡情依依,风范长存”八个大字,这也许正是我心底涌出的对冰心先生的纪念。

2012年9月7日至8日

同类推荐
  • 神曲:地狱篇(英文版)

    神曲:地狱篇(英文版)

    但丁的《神曲》是西方世界除了《圣经》以外,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但丁本人也成为西方三大著名诗人之一,被称为意大利语之父,文学的三大精神源泉之一。最近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畅销书作者、《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又出新书《地狱》,首版印200万册,该书就是根据但丁《神曲》里的第一部分《地狱》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该书有望明年(2014年)搬上银幕,到时会迎来对《神曲》的热烈追捧。本英译本是英语世界里最权威的译本,它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执笔翻译的,并且,出版后随即成为英语世界里的经典译本。
  • 在日本看中国

    在日本看中国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在日本看中国》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方珍珠

    方珍珠

    5幕话剧《方珍珠》写北京曲艺艺人在新旧社会的不同生活遭遇和命运,通过对比,歌颂了新中国对艺人的关怀和尊重,呼吁艺人们要自尊自重,团结起来为新社会服务。剧本的前3幕,写艺人破风筝和养女方珍珠在解放前的北平如何受欺侮,令人悲愤难平;后两幕的情节与前面的戏剧冲突有些游离,感人的力量稍有减弱。
  • 两地书

    两地书

    本书是鲁迅与景宋(许广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通信结集。
  • 试飞英雄(二)

    试飞英雄(二)

    她才三十出头,领导和战友们都很关心她,希望她能再觅新缘,她轻轻地摇头,她指着心口说:“他已经长在我这里了。”我们都坐在车里,不动,不说话,静静地看着她走近,再走过。我相信她一个人在山道上慢慢行走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对四哥甜蜜的回忆。试飞员烈士的遗孀几乎没有再婚的,因为在她们眼里,曾经用生命叱咤蓝天的那个人,无与伦比。
热门推荐
  • 智慧书(青少版)

    智慧书(青少版)

    本书本着尊重原著并取其精华的原则,总结了葛拉西安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将适合于现代环境下的处世智慧阐述出来。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二卷的分类,在每一节中呈现原著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述,再以故事的形式增强趣味性和哲理性,最后在原著的基础上为青少年朋友们总结出了实用的处世策略和方法。本书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与价值观,并提供有效的处世策略与方法,为以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 老婆,乖乖入怀

    老婆,乖乖入怀

    他,是集团的年轻总裁,英俊又多金。她,是柳镇长大的孤儿,怯懦又自卑。一次意外,他们才有了一次交集。
  • 我的老师是猫妖

    我的老师是猫妖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一定见过有着一双美丽翅膀的蝴蝶吧,可是你绝对没有见过同样长着美丽翅膀的小女孩,碧绿色的眼睛,瓷娃娃一样的肌肤,和文具盒一样长的身高,一个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七个,这些超级可爱的女娃娃煽动着翅膀,停留在空中,如果不是小天使的话,那肯定就是小精灵——蝴蝶仙子。
  • 原汁原味青春言情小说(套装共6册)

    原汁原味青春言情小说(套装共6册)

    本套装包含《如果东京不快乐》《从来绝色是少年》《江山谣》《白雪翠荷》《公子最》《青瓷少年》六本书。《如果东京不快乐》:晋江大神级作家纯白经典短篇集。少年情怀总是诗,纯白用清新隽永的文字生动演绎残酷而美妙的青春。《从来绝色是少年》:十七岁的杨桃不懂得爱情为何物。她问母亲,母亲答,爱情是犯贱。她窥见过婚姻破裂时母亲的苦痛,也目睹了失恋青年的失态,见识过爱而不得的疯狂,也见证了闺蜜的一厢情愿。直到她遇到了丁岩……
  • 兽王·复活之路

    兽王·复活之路

    就在后羿星上一场后羿星人与梦幻星人的强力较量正在展开的时候,在地球上,侥幸未死的天才少年柳远藤也在为了重新获得力量而不懈努力着。在桃花源中,独孤奇混入鼎神的世界,强行打开火鸦的封印,放出这只太古第一凶兽,此战中柳远藤遭受重创,众人皆以为他已经死去。然而,柳远藤幸运地在最后一刻被神兽贪狼奇迹般救活,但是一身修为因为受伤过重而丧失殆尽……柳远藤怀着一颗迷惘的心在鼎神的世界中漫无目的地游走,在贪狼的帮助下,柳远藤重拾王者之心。为了恢复强大的力量、早日走出鼎神的世界而从头开始修炼……柳远藤最终能够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吗?这个骄傲的少年能够重新成为新人类的强者P-57满目疮痍的鼎神世界能否恢复如初?……
  • 转生的我无敌了

    转生的我无敌了

    你以为悲伤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淡忘,实际上悲伤只会随着时间不断加深。“只要有想见的人,就不再是孤单一人了”“就算你将一切遗忘,我也会永远记得。”书友群一:943464961书友群二:还没建。
  • 卖萌36计:拐个影后妈咪

    卖萌36计:拐个影后妈咪

    稀里糊涂被人卖掉,却被告知是孩他娘。懵里懵懂遇到一个帅哥,对方竟然是一夜一亿的总裁!本来就已经很缺钱的柯艾,可以说是霉穿了地心。她一个资产负到只能向天再借五百年的人,却住着别墅,看着帅哥,时不时溜溜孩子……最后发现她竟然真的是总裁的妻,孩子的娘……她只能说,缘,妙不可言!
  • 你好我生命的女主角

    你好我生命的女主角

    万年女配程源絮,做得最对得起她心机女配长相的事,就是暗戳戳地诅咒林牧之和宋安琪分手,再乘虚而入,拿下林大影帝。可林宋二人在她坚持不懈的诅咒下,恋情非但没被影响……还扯证了……阿絮情场失意,职场得意。只是,那双略微吊梢的眼睛,却一直为人诟病:绝非善类啊……新生代导演白旖镇,从来没有想过,自带英俊飘逸+才华横溢特效的他,竟然有一天,会被定义为“备胎”!不过他认了,谁让自己已经认定了阿絮是自己生命中的女主角呢。金牌经纪人董宛真,笃定自己上辈子一定犯了错,今生才在程源絮这儿翻了船。一心想把阿絮往精明大女主的路线上栽培,可阿絮怕是传说中的猪队友……阿絮啊,要不咱,微调一下这眼睛?
  • 文明之刺客帝国

    文明之刺客帝国

    【本书已进宫】陈奕:“我想当一名刺客。”系统嘴角直抽抽:“你他喵的见过左拿加特林,右抗火箭筒,麾下个个拿着法杖砍刀,骑着狮鹫开坦克疯狂追杀各大领主的刺客迈?”【正文第53章开始。】普通书友企鹅群:979695778。
  • 诸天贩卖商

    诸天贩卖商

    论如何成为诸天最有钱的人?拥有氪金体质的陈秀无奈叹息,不管在什么地方,没钱都是寸步难行,连修炼都困难。升级打怪太慢,探索遗迹太少,与大宗门友好交流又没有实力,怎么办?叮,发现宿主,绑定宿主,诸天商人系统开启……诸天最大的拍卖会中,陈秀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悄悄掀开衣角,神色严肃的对身边的一位顶尖修士说道:“客人,有喜欢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