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100000003

第3章 唐伯虎献诗祝寿

唐伯虎是一个能诗善画的风流才子。他有许多逸闻趣事在民间流传。

据说,有一天,对门一家富翁为其母做生日,请唐伯虎绘画题诗。他才思敏捷,挥毫落纸,一幅《蟠桃献寿》图顷刻而就。接着信笔又写下四行诗。第一句是:“老妇不是人”。“不是人”还了得,此语一出,举座失色。唐伯虎接着写下第二句:“好像南海观世音。”儿孙们转怒为喜。谁知第三句竟是“生下儿子是个贼”。那富翁怒形于色,正待发作,第四句又写了出来:“偷得蟠桃献寿星。”富翁顿时改颜赞许,合家高兴透了。

这首诗语出惊人,不同凡响。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四行诗贯串了一个主题思想:祝寿说好话。“好像南海观世音”自然看起来“不是人”,“不是人”与“观世音”思想一致:“偷蟠桃”的无疑是个“贼”,前后照应,判断恰当。然而他并非骂你是偷鸡摸狗之辈,而是把你赞为“齐天大圣”。此诗一反一正,使人的心情也一怒一喜,最终导致合家高兴。

诗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形式是短小的。如何在短小的形式中获得较大的容量,这就需要紧紧抓住一个中心。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看起来写了很多事情,但别人从中所得却很少。只有紧紧围绕主题,读者在寥寥数语中就能领会到集中深刻的思想。做诗要遵守同一律,从消极方面来看,是要防止思想不确定,前后不一贯,避免逻辑矛盾;从积极方面看,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

古人有开社赛诗的游戏。或者出题限韵,各成一绝;或者你一句,我一句,来个珠联璧合。做得不好便要罚酒三杯。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说到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们结了个海棠社,商量好出题限韵,每人都要做一首。社长李纨出题咏白海棠,迎春定下七言律和“门”字韵。各人做诗,只能咏白海棠,不能你咏菊,他又吟别的,并且你不能来个五言诗,也不能违了“门”字韵,否则就要受罚。这“出题限韵”,就是要求统一性,不能各行其是,不然就是违反同一律。

可是在皇帝面前对对子,却不是一件轻松事。乾隆皇帝为编纂一部包罗天下千年之书的《四库全书》,连下三道圣旨,召回被自己以“坐泄机密”罪罚至新疆充军的大才子纪晓岚。明天就要任命纪晓岚为主编官了,乾隆又犹豫起来。他决定第二天先采用老办法——出对联句,考考这位大才子。

“朕说‘两碟豆’。”乾隆开口了。

“我说‘一瓯油’。”纪晓岚紧紧跟上。

“朕说‘林间两蝶斗’。”乾隆利用谐音转换了概念。

“我说‘水上一鸥游’。”大才子如法炮制,一毫不爽。

“人云‘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乾隆只得转换话题。

纪晓岚略一思索,微微一笑。乾隆以为他也想开溜。哪知他字句铿锵朗声对道:

“我说‘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既对仗工整地对上了乾隆的“人云”句,又巧妙地拍了皇上的马屁。

乾隆一听,呵呵大笑,立即授职。

明代莆田人姚旅的《露书》中收录了一个诗坛趣话。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令,错写成“琵琶”。县令便笑着吟哦起来:“‘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刚好旁边有个客人,随口就续了两句:“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县令大为叹赏。“琵琶”与“枇杷”同音不同义,不能互相代替,混淆了就是违反同一律。客人通过采用类似于修辞学上的“飞白”手法,明知其错,故意仿效。假定“琵琶”像“枇杷”那样是有生命的东西,会开花,能结果,一花引来万花开,从而巧妙地把“琵琶”与“枇杷”联系起来,天衣无缝、不留痕迹地消除了别字毛病。这真是同一律的灵活应用。

写诗要遵守同一律,作文也要遵守同一律。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立主脑》中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之言之本意也。”

古人强调立意是文章的主脑,写文章应“一意到底”,不能“二意两出”,使得“意多乱文”。古人说的意和现在所说的主题的含义很接近。王夫之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李渔与王夫之都强调了作文一定要确定主题思想,就是要“立意”。全篇文章都要围绕主题来展开。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都要以“意”为统帅。否则就成乌合之众,一盘散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袁枚在谈立意与用词的关系时说:“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至。”袁枚只说到“主弱奴强,呼之不至”,纵使呼来了,也要以辞害意的。

写文章,都会碰到一个思路问题。顾名思义,思路,就是指思想的路数,是指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活动过程。布局谋篇就是思路的连贯、条理的反映,毛泽东同志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这种“关系”、“内部的联系”,就是同一律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文章的结构要讲究“内部的联系”,一支好的乐曲同样也要讲究“内部的联系”。据说“主题”这个词来自德文,最初是一个音乐的术语,是指乐曲中最具有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种旋律,也就是主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是乐曲的核心。

就拿交响乐来说,它通常有四个乐章,这四个乐章,根据全曲中心命题,作“起”、“承”、“转”、“合”的安排。每个乐章,都有自己的主题,由一句或多句乐曲的旋律组成,它构成音乐语言的基本单位,后面的音乐,像做文章一样,都沿着这主题上下发挥、开展。

为了乐章的充分发挥,通常都有第二或第三主题出现,称为副题。这副题有时和第一主题关系较深,有时完全是一个新的东西,也可说是对立的矛盾。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从全章来说,还是相关的。如果作曲的人来个野马狂奔,或都写些毫不相干的东西,那就同样要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无论是写诗、作文,还是绘画,谱曲,为了突出主题思想,就要有所取舍,这就是所谓“有所失才有所得”。好的作品,总是敢于作大胆的取舍。取舍的根据之一,就是保持文气的贯通亦即保证同一律在全文、全乐章中的贯彻。

报纸上曾登过一篇题目叫《华罗庚传奇》的文章,说华罗庚13岁时读初二,国文老师布置写一篇读胡适《尝试集》的心得。他看了这本书的代序就掩卷了。这是因为胡适自己写的代序中有这样几句:

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

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一看,便不以为然。他说:这里的两个“尝试”是不同的概念,第一个“尝试”是只试一次的意思,第二个“尝试”却是试无数次的意思,胡适对“尝试”的概念尚且混淆,他的《尝试集》还值得我读吗?

一个少年,对大人物不迷信盲从,这是令人钦佩的。

根据陆游诗的出处,可知陆游诗中的“尝试”确实是只试一次的意思,而胡适的“自古成功在尝试”中的尝试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他紧接着就说:“莫想小试便成功,哪有这样容易事!有时试到千百回,始知前功尽抛弃。”可见,这是试无数次的意思。

通常,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特别是在科学论文中,最好是用一个语词表达一个确定的概念,但在文学作品中大可不必拘泥。一词多义,往往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况且胡适没有混淆概念,“放翁这话未必是”中的“未必是”,是对前一句的否定。古往今来,一次成功的事不是没有。胡适又作了特别说明,“为下一转语”,意思是说,我要强调的是一次次尝试。

陆游强调一次成功自古无,胡适究竟比陆游高明,他进一步指出,要成功就得一次次尝试。华罗庚那时毕竟年少,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他不了解《尝试集》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这本白话诗集其实是值得好好读一读的。

有位英国诗人写了一首诗,其中有:“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死亡,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诞生。”诗发表后,一位数学家来信质疑说:有几行诗不合逻辑。每分钟生与死人数相抵,地球上人数将永恒不变。确切说,每分钟有1.6749人在诞生。因此郑重地建议将诗改为:“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死亡,每分钟都有一又六分之一人在诞生。”诚如此,优秀的诗歌就全要改成科学论文了。须知,诗人的这句诗只是形象地说明地球上时时刻刻都有人在死亡,也有人在诞生,而不是在做人口统计啊!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古柏行》中有“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两句。苍皮指树干,黛色指青黑色的树叶。很有数学头脑的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便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这棵古柏高达二千尺,直径却只有七尺。他认为比例太失调,于是责问道:“四十围乃径七尺,无乃细乎?”殊不知诗圣是运用夸张手法来极言古柏的高耸、雄伟和挺拔,而不是搞测量。

同类推荐
  •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的诗词人生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的诗词人生

    本书是北宋大文豪、政治家苏东坡的传记,苏东坡一生传奇,诗、酒、禅、肉、茶,样样涉猎,几乎样样通达。其为人之洒脱,当时难闻,后世罕见,林语堂先生称他为“乐天派”,王国维先生盛赞他有“高尚伟大之人格”。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光耀千古,名列唐宋八大家之林,他的创作技法毫无疑问是后世的楷模。本书以诗词为引子,对苏轼的一生进行了全景式的解读,展现苏子不平凡的文学造诣自是本书应有之意,然而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苏轼在人生困顿中的爱恨情仇,以及应变处世之道。一定意义上讲,这些人生经验更应受到后人的珍视和借鉴。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寄小读者(冰心三部曲)

    寄小读者(冰心三部曲)

    《寄小读者》是冰心重要的代表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郁达夫谈旅行

    郁达夫谈旅行

    《郁达夫谈旅行》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游记散文集。郁达夫在创作了诸多在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小说、散文作品之外,还留下了大量的游记性文字,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祖国南北的山水、城市,乃至东南亚地区,在本书中也能看到相应的文字。这些游记作品中许多也早已成为了名作,比如《感伤的行旅》《钓台的春昼》《北平的四季》等,也都收录在《郁达夫谈旅行》一书中。郁达夫式的优雅与感伤,在这些游记作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 雅典人泰门

    雅典人泰门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大约写于1607—1608年。雅典富有的贵族泰门慷慨好施,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些阿谀奉承的“朋友”,无论穷人还是达官贵族都愿意成为他的随从和食客,以骗取他的钱财。泰门很快家产荡尽,负债累累。那些受惠于他的“朋友们”马上与他断绝了来往,债主们却无情地逼他还债。泰门发现同胞们的忘恩负义和贪婪后,变成了一个愤世者。他宣布再举行一次宴会,请来了过去的常客和社会名流。这些人误以为泰门原来是装穷来考验他们的忠诚,蜂拥而至,虚情假意地向泰门表白自己。泰门揭开盖子,把盘子里的热水泼在客人的脸上和身上,把他们痛骂了一顿。从此,泰门离开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的城市,躲进荒凉的洞穴,以树根充饥,过起野兽般的生活。有一天他在挖树根时发现了一堆金子,他把金子发给过路的穷人、妓女和窃贼。在他看来,虚伪的“朋友”比窃贼更坏,他恶毒地诅咒人类和黄金,最后在绝望中孤独地死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真是个兽医

    我真是个兽医

    在混元城的一角有着一家新开的兽医店,听说凡是在那家店治疗过的妖兽都会脱胎换骨、战力大增。从这家妖兽店出来的妖兽,要么俊俏逼人,要么战力强悍越阶而战!
  • 妃常殇心:王爷太冷情

    妃常殇心:王爷太冷情

    她曾以为,他会是她一生的眷恋与依靠。不曾想过,他最后却变为了没入她心口的那把利剑。时光流转中,经年的约定慢慢演变为一场错位的爱情。她所爱的是他,还是心中的那抹影子?他对她又有几许真心?他们的故事,在那些逃不开的爱恨情仇里,会幻灭?会存活?还是,会变成一段戛然而止的忧伤与遗憾?
  • 变身

    变身

    “你一个人看电影啊?”前面那女孩侧过头来,面带微笑地问他。“啊?哦!”他的脸腾地红了。他飞快地朝边上看一眼,又收回来,笑笑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女孩。他一直站在她的身后,排了好长时间了,有半个小时吧。她只比他稍低一点,一头披肩黑发,偶尔转转脑袋,才能看得见侧脸。她很白,丰腴得有点过,然而紧身的牛仔裤并没有使她显出多么胖来。在他站到她身后之前,他似乎瞥见过她的正脸儿,但是一站过去,那样子就模糊了。他只把眼睛放到前面去,在队伍的深处寻找风景,却忽略了近在眼前的一个人。好像,她回过一两次头?只是他没有留意罢了。
  • 快穿之仙妻帅炸天

    快穿之仙妻帅炸天

    因为无聊绑定了一个系统,攻略不同世界,各种装逼,结果遇到了一个美男,那就一并收下了。本文1v1,不虐。
  • 一半时光一半人

    一半时光一半人

    十年,一半甜蜜一半孤寂。一半完整一半心碎。经过这么些年我才知道,那些并非非你不可的叫嚣,越大声越可笑,终究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 我有一位神朋友

    我有一位神朋友

    我有一根金大腿,不是很粗,但是很直、很白、很滑、很可口——李四语录唯一群:腿神的吐槽能量收集群,群号:703517301,有兴趣的加进来看一看
  • 小女有田

    小女有田

    一场惊叹的变革,一个降临的游戏,会给这个平凡的世界带来什么……平凡的女孩林可,获得史上最强“冰箱”,遭遇贪吃的豌豆射手,暴躁的胡椒,摆酷的雪花豌豆……将会给林可的生活带来怎样的乐趣?好奇的,不好奇的,走过的,路过的,有空的,无聊的……欢迎各路书虫点击黑猫新人新作——《小女有田》。
  • 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种种不快时,千万不要一味地哀叹命运的不公,也不要悲观失望地顾影自怜,而应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入手。因为,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人生。本书立意深远、说理透彻,阐述了一个人获得幸福、快乐所需要克服的不良心态。同时,本书也指出了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陷入困境时,应该学会如何转变观念,帮助自己告别坏运气,走上好运道。
  • 无限辨脸

    无限辨脸

    陆小词来M公司是为了“潜伏”,揪出十年前她所目睹的一场案件的凶手。本来不用这么麻烦的,她只要请两天假,像个便衣警察一样蹲守在M公司的大门旁边等那个人,然后搞清楚那个人是谁,后面的事情都可以交给警察去做,她只要做好证人就可以了。没想到突发事件接踵而来,事情越弄越复杂。如果不是那天陆小词太过无聊进了一家新开张的餐馆吃饭,那么她大约还在原来的公司混日子。那天餐馆的食客爆满,才上岗的营业员笨手笨脚地端来一份腊肉炒花菜的时候,撞到了邻桌一个正在吃饭的男人。男人回头的瞬间,陆小词感觉就像2D电影突然变成3D格式一般,那个男人的脸突然弹进了陆小词的大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