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34900000076

第76章 生死观(1)

京华大学的教学的确翻开了新篇章。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n essential property and a contingent property. An essential property is a property that a given object must have…Plato gives the example of five and being hot. Fire is hot. That’s a property that it’s got, but it’s not a contingent property, it’s an essential property. It’s not as though some fire is hot and some fire is cold or‘Oh, yes, it just happens that over the entire life of the fire the fire is hot, but we could have made it cold.’There’s no such thing! There could be no such thing as cold fire. As long as you’ve got a bit of fire, it’s hot. Take away the heat, you take away the fire, you destroy the fire…”(……就是关于基本属性和偶然属性的区别。基本属性是物体必须具有的属性……柏拉图举过火和热的例子。火是热的,那就是火所具有的的属性,但它不是偶然属性,而是基本属性。不能说有些火是热的,有些火是冷的,或“是啊,火确实一直都是热的,但那只是碰巧而已。我们可以让它变冷的。”从来没有那样的事!不可能有什么冷的火。只要有一丁点火苗,它就一定是热的。去掉热量,就等于把火也熄灭了……)

2016年秋学期的一天,京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某阶梯教室,容纳20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不少学生没有座位,选择站着听讲,后两排,廖平等老师也坐在那听讲,不时地交流和做笔记。黑板正中,投影仪上正放映着谢利·卡根(Shelly Kaga)教授的《哲学:死亡》中的一讲:灵魂与否的论证(Arguments for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这是耶鲁大学著名的公开课,也是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视频中的卡根教授一如既往的活泼,幽默风趣,口若悬河,思想深邃。他将“死亡”视为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他对“死亡”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世上没有非实质的、不朽的灵魂,我们只是躯体,当我们的躯体死亡时,意味着我们的存在宣告终结。有些人相信不朽的存在,或许会不愿意接受我的这个理解,但我认为不朽其实并不是值得追求的事物。当然,生命是美好的,我们不愿意轻易接受死亡,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拥有或追求美好事物的权利被剥夺。

历经三年左右时间的筹备和打磨,马克思主义学院终于上新一门课程——钱井柱主讲的《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一开,立成爆款,反响出乎意料的好,课程报名时,校内网站的服务器差点崩溃。

钱井柱的这门生死学课程,以生死为核心概念,以当下生命为立足点,通过解除生死问题的神秘性,赋予生死问题以神圣性,旨在以死观生,优化自我生命。钱井柱的课程内容系统而丰厚,共分生死之间的学问、生与死的本质、死亡意识等八章28讲,主要涉及生死本质与尊严,死亡意识(畏死体验、死亡恐惧、濒死体验、临终心理),个体死亡(疾病、衰老、灾难),社会死亡(战争、贫穷、堕胎、死刑、动物生命权),生死两安(临终关怀、伤痛恢复、丧葬礼俗),死亡优化(安乐死、脑死亡与器官移植)。前段时间高校学生自杀以及杀人事件中对生命的漠视以及对于生命与死亡的认识误区是钱井柱开设课程的直接推动力,为此他在最后又添了一章,名为“生死歧路”,详细论述自杀问题,包括分析自杀的本质与成因,阐释自杀的伦理审视,列举自杀干预策略与途径等等。

在钱井柱看来,死亡教育要让让学生对死亡、事业、社会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从而做出更合理的人生规划,“名为谈死,实为论生”。死亡教育学科“出生”在美国,目前也在美国开展得最为成功。19世纪初“死亡学”概念传入美国后催生了死亡教育学科,并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美国迅速发展,从大学逐步扩展到中小学和社会教育中。目前,西方多国以及日本、韩国的死亡教育学科趋近成熟,在人群中普及度也较高。国内的死亡教育则开端于上世纪末我国台湾地区的引入。哲学家傅伟勋把死亡学扩充至生命学,提出“生死学”概念。因此,国外的“死亡教育”在国内又称为“生死教育”或“生命教育”,三者并无实质性区别。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辨清安乐死这一伦理问题,中国大陆地区的学者开始对死亡教育投入关注。1991年,武汉大学教授段德智率先开设“死亡哲学”选修课,是将这门学科形成课程推广入高校的首次尝试。2000年,广州大学开设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门死亡教育课程《生死学》。除了生与死的本质概念,包括器官移植、临终关怀、自杀等话题也被纳入课程中。2009年,基于9年的教学经验,创设这门课的胡宜安教授编著了大陆地区唯一生死学教材《现代生死学导论》,钱井柱在授课中主要参考的教材就是这本。此外,他还选用了一些国外相关教材,比如《死亡的社会学思考》,西方在这方面较为全面,他们的死亡社会学一共关注三个议题:死亡、临终和丧亲,基本涵盖了人在生命周期中与死亡能够发生的不同关系。作为专题课程,钱井柱并非唯一授课人,除了播放公开课视频,他还不定期地请来其他院系的专家为学生作讲解,比如今天的授课中,来自医学院的胡云林教授就和在场的师生分享了对死亡医学伦理的思考:“临床上面对重症晚期病人,应该选择救治还是放弃,医生常常进退两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死亡的拒斥。由此引发开去,我发现我们整个社会的死亡观念都存在问题,普通人拒斥死亡,实际上医生也拒斥死亡,视病人的死亡为医学的失败,不承认人的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事实。”胡教授前卫地提出了“优死”的概念。“优生是一种权利,优死同样是一种权利。”胡云林说道,“我国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4人因癌症死亡。临终三个月过度治疗,病人受苦,最终人财两空。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应通过死亡教育,为肿瘤终末期患者提供更多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等服务,帮助人们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死观。”

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写遗书、立遗嘱、写墓志铭、生命卷轴复写、参观墓地殡仪馆、到疗护病房做义工等生命教育的形式也会逐步进入到教学实践当中。比如到革命公墓、安宁病房等地实地体验,或是到殡仪馆,参观包括遗体告别、火化、骨灰寄存在内的整个殡葬流程。钱井柱不仅从哲学角度剖析“生与死”,还从社会学角度讲解死亡的不平等、人濒死时社会关系的变动等,也经常为学生讲解从抑郁到自杀的过程以及如何调节等问题。

注:谢利·卡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因其穿着牛仔裤、帆布鞋,一脸大胡子,坐在讲台上讲课的视频在网络上出现后,许多中国年轻人都认识了这个“不守常规”的卡根教授。198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同类推荐
  • 修仙不就是旅行么

    修仙不就是旅行么

    修仙就是旅行,到处走,到处逛,玩到嗨!见识宇宙各种神奇不可思议的事情,到处探索,见识宇宙的鬼斧神工!
  • 老年公寓日记

    老年公寓日记

    子时,既是一天的结束,又是一天的开始。那么子时之前,就是一天当中最后的一段时光。作者借“子时之前”这个笔名,以工作人员的视角,用日记的形式创作了纪实小说,内容真实,几乎相当于现实工作生活的实况转播。既讲述了生活在大城市高端养老公寓里老人们晚年生活的一段时光,同时也讲述了作者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段工作经历。真实的记录一段时光,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天下匠心

    天下匠心

    匠者,土承天下,木载苍穹!一代建筑大师的崛起之路。新书:婉豆之花,一个关于豆芽菜的普通故事。
  • 生活之惑

    生活之惑

    子曰,四十不惑。但是面对现代社会人生的种种困境,叫郑晓均和倪慧这一对已近四十的夫妻如何能不迷茫?事业和家庭的沉重将现代人鞭挞得体无完肤,他们是否有勇气在了解了生活的真相后,依旧能热爱生活?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没有异能,一对普通夫妻,在时代的变幻下,努力生活的故事。
  • 向晚时分

    向晚时分

    那时候感觉世界很大,少年的心却困于一米学园。后来发现世界真的很小,许多人都经历一样的青春,走过相同的道路。
热门推荐
  • 贞观首富

    贞观首富

    (历史都市类,生活文)一个靠着嘴皮子活了二十多年的青年。一个为了钱,甘心实验品的男人,实验的意外让他穿过了时空,出现在贞观元年。一个不甘寂寞,厮混在长安皇宫中作死,被誉为作死榜第一人,千百年无人可比肩。落于秦岭,住在长安。他认为钱是万能的,没有什么事情是用钱无法做到的。他认为来到一个新的时代不能在默默无闻的过了一生。他人一生为了名声,金钱,权势美色。而他则是为了,胡闹,潇洒,杀戮,美色。可他最爱的还是钱,他不想让前世悲剧再次发生。前有战国富商吕不韦,后又明朝首富沈万三,如今大唐贞观有一少年。姓魏,名玖,字无良。(稍稍对历史有一些改动,毕竟都穿越了。)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舰队荣耀

    舰队荣耀

    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憧憬与跌宕起伏的人类生存之路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不论是地球人与地球人之间所发生的势力碰撞,还是人类探索未来宇宙的故事,都为未来画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而这一切将由你来一幕一幕揭开。
  • 大千异世

    大千异世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是不知道,再看下巴掉。大千异世无奇木有一起来发现吧!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详略得当,有着都德一贯的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风格,主题开掘很深。小学生小弗郎兹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阿梅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经济猜想

    中国经济猜想

    不管是以此前的政治格局来划分,还是以现在的经济实力来划分,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构成了世界上一极,十数亿人创造力的爆发,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没有人敢于忽视这种结果,也没有人敢于无视由此而引领的未来。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经济变革是一场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由数方力量同时下场参与的大博弈,由此必然存在着它的残酷性与天然的不公平性,也许只有对过去做出充分解读,我们才可能透过重重迷雾,猜想出未来深处内存在着的各种可能。
  • 你一定爱玩的侦探推理游戏

    你一定爱玩的侦探推理游戏

    侦探推理游戏情节扣人心弦,步步展开,层层揭秘,惊险刺激。一桩桩精彩离奇、错综复杂的案件带你领略逻辑推理的魅力,让你越玩越聪明,越玩越自信,踏上推理高手的成长之路。本书按照推理思维的内在逻辑选出一百多个经典好玩的侦探推理游戏,并加以现代化、本土化的演绎,让读者在阅读时拥有强烈的代入感和沉浸感。一个个烧脑精妙的游戏、一件件有趣怪诞的悬案锻炼着你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力……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学习侦探推理思维,作者将书中的每个案件分为场景构筑、头脑机关匣和解密复盘三个部分,层层推进,徐徐揭秘,让你跟随故事的节奏而心跳加速,欲罢不能……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