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4400000003

第3章 老朱家的大嗓门

一、家乡位于鲁西南

山东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千百年来,先贤们豪爽淳朴、自强不息、乐善好施、守信重义的传统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片神奇的沃土上诞生了孔子、孟子这样的大贤,也诞生了很多风云人物。

大家都知道,朱之文是山东人。他的家乡在鲁西南,位于菏泽市单县郭村镇朱楼村(央视主持人桑晨曾误念成朱家楼村),是地道的农民。这里位置偏僻,从省城济南还要坐5个半小时的车,才能到达单县县城,再沿105国道到郭村镇。路上你会看到两边的杨树像卫士一样挺拔,路边种着很多庄稼,很多农民在地里辛勤劳作,也许你哪一天看到的就是他。穿过九曲十八弯的乡间公路,辗转“之”字形的30余里路,才能到达村子。在村里,猫、狗、鸡随处可见,不像很多地方那样,小动物都看不到了,这里保持了农村应有的本色。

朱楼村景色很美,一条小河蜿蜒东去,像一条玉带缠绕。这里属于黄河故道,是难得的秀美灵气又很质朴的村庄。河两边是密集的杨树,一条小路穿越树林。树林旁是一潭清水,一群鸭子、白鹅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弋。村民三三两两地在树林或者墙根下聊天、下棋、吃饭。

这里没有污染,空气清新,吸一口都是甜味。好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这里是老朱永远的家。

就是这样一个偏僻而且不起眼的村子,却养育出一位深受大江南北人民喜爱的农民歌者——朱之文,不过他更喜欢大家叫他“大衣哥”。

二、从小过苦日子撑大的

往事如烟,回想他的出身和过去的苦日子,真是历历在目。

朱之文出生在贫农之家。他家原先是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有三间摇摇欲坠的土墙房子,房南是一片宽阔的菜地。屋子破烂不堪,屋顶还漏雨,墙壁有缝隙,每当刮风下雨,家里就要忍受风雨的摧残。闷闷的屋子里,光线阴暗。

在院子里,有很多陈旧的农具,还有一棵枣树从墙缝里斜着钻出来——自然生的。它的出现是个奇迹,如今长了好些年了,已经开始结枣,成了他家两个孩子的最爱。院子当中,还长着一棵老树,这可是他家的宝树,打他爷爷时候就有了,树上挂着一个古董似的钟。院子西侧是一间很破烂的小屋,这里是厨房,还带着传统的风箱,屋里有一口大锅和几件简陋的农具。

原先,他家在我们农村一直是很穷的,他家人口又多,却没有挣钱的门路,主要靠那七八亩地维持生活。他家兄妹七个,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吃饭的多,挣钱的少,家境贫寒可想而知。种地挣不了几个钱,他爹在农活清闲时,常去给人家做零工,挣点钱贴补家用。他年轻的时候,就常跟他爹出去打零工。

为了让孩子们最大限度地吃饱穿好点,他爹娘总是最大限度地节省着。菜园子种了很多菜,腌上一大缸咸菜,吃的问题就差不多解决了。打零工挣点钱,加上卖点粮食,就供孩子们上了几年学。

本来家里人就多,朱之文出生后,家里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他天天吃的是红薯面窝窝头、地瓜干,啃着胡萝卜咸菜,喝着糊糊。连玉米面饼子也很少吃,馒头一般情况下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至于吃肉,那更是超级享受,只有到了过年时候,才能或多或少地吃上一点。

他永远铭记那感人的一幕:得病的父亲舍不得吃母亲破例做的馒头,小心翼翼地将馒头掰成七份,分给我们兄妹几个吃。孩子们推辞,爹爹发火,非要他们吃不可。孩子们吃着,眼泪流进嘴里。

虽然穷,但一家人鼓足劲,坚持着,度过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

艰苦生活的重压,加上操心上火使他父亲变得体弱多病。但是他咬紧牙关硬撑着,只要能活动,就不停地干活以养家糊口。这些朱之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后来,他两个姐姐长大了,也在外面做工,并陆续嫁出去了,一个嫁到西安,一个嫁到商丘,都离家挺远。

朱之文两个哥哥长大后,能帮助爹爹干农活了,成了家里的主力,减轻了老爹的负担。哥哥们还外出打工,给家里挣点钱。再后来他俩陆续结婚成了家。

孩子们长大后,他父母多少松了口气,肩膀上的重担略微减轻了点。但是爹娘还要拉扯他和妹妹,供孩子们上学,仍然要操劳。

三、苦乐童年最难忘

生在农村,家境贫寒,虽然好玩的事物没有现在这样多,但是童年的他感觉苦中有乐,更要感谢这一段苦日子带给他日后的磨炼。

春来采野花,夏到捉蚂蚱,秋临捡树种,冬近冰上滑。他们村里同龄人很多,他时常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一颗石子一块瓦片一堆泥巴,乐趣多多,非常开心。

每逢春天,那粉红色的野麦花儿开满了河堤,虽然花儿小而且并不艳丽,可连成一片就像置身于花儿的海洋。小女孩采一小把小花小草,绑起来,插在小辫子上点缀自己,就是一个美丽的小人儿。小男孩信手折来翠绿的柳枝,做成柳笛,吹奏着自己的曲调,或者折来几根柳枝就编成了个绿色的草帽。朱之文和伙伴开心地采集烂漫的野花,各自寻找着乐趣。他最喜欢蒲公英,有白色的花絮,软软的、绒绒的,用嘴一吹就四下飘去。

孩子们的快乐,莫过于在一起玩各种游戏。

有时候男孩们凑到一起,充满了火药味。他们喜欢用石子、泥块做武器投掷,这个活动叫“开火”,这是小孩子们之间的战斗。

小伙伴们在地上画出几道线,连成方格,有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的,等等。然后大家做跳方阵游戏。跳方阵又名跳房子或跳方格,讲究体力和技巧。小女孩像蝴蝶一样地轻盈跳动,小男孩像兔子一样灵活。大家兴趣盎然,一玩就是一上午,直到各自的爹娘来喊回家吃饭,这才恋恋不舍地结束游戏。

还有捉迷藏。伙伴们挑出一个人蒙上眼睛等待,其他人先藏到隐蔽的地方。蒙眼人等一会儿没动静后,连喊三声“好了吗?”如果没有回音,他就解下蒙眼手绢,瞪大眼睛,像侦察兵一样,仔细地四处寻找。每当找出一个,就欢呼“找到了”,如同警察捉住了坏人。

童年的乐趣无处不在。比如故乡夜间打麦子的场院,这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地。入场院后的小麦,被以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各种形状垛在四周,垛与垛之间留着空隙。小家伙们穿梭其间,挖麦子洞,钻草垛窝,盖麦根屋,老鹰捉小鸡,游戏的花样翻新,场院洒下清脆的欢声笑语。

最开心的是到小河里玩耍。朱楼村风光好,一条小河就像一条玉带缠绕村庄,这是朱之文最怀念的地方。

河水清清,小鱼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一群小朋友经常四面包围鱼群,希望捕获它们。但鱼儿很狡猾,总是从他们腿缝间逃走。有时感觉捉住鱼了,但鱼儿忽地一下,又从手掌里溜走了。

夏天,他和一群小伙伴在河里游泳,打水仗,捉小鱼,成天泡在水里。但这也不是易事,爹娘担心孩子会不小心在水中出事,所以总是管着他们,和小伙伴一起去河边玩耍还得偷偷摸摸的。可大人们再怎么看管,也管不住孩子们向往的欢乐!

朱楼村人有理由自豪:很多地方的大河与湖泊早就干涸了,他们家乡环境保护得好,现在这条小河还在静静地流淌,伴随着更多的孩子们成长。

从小在这片土地上光腚长大,这里留下了他们太多的辛酸与快乐,还有孩童时期的梦想——到河堤对面那边更遥远的地方去。朱之文是村里的大嗓门,从小就喜欢唱歌,他的歌声也是逐渐地从这里飘荡出去,响彻神州大地。

小河,小河,

家乡的小河,

你从我心上飘过,

悠悠心事,

荡起层层春波,

河上的我,

心随清水,

漂泊。

四、父亲用体温为他取暖

他家很破,是祖上留下来的老房子,房墙是用土砌成的,屋顶没有瓦,而是泥巴压在芦苇上。这样的房子到了夏天非常闷热,最难熬的是三九寒天,下大雪后,出了日头,融化的雪水滴答滴答地从屋顶漏下来。

更遭罪的是冬天刮大风的时候。西北风呼啸,一阵紧似一阵,破旧的屋子四下漏风。全家人缩在炕头,盖着几床破被子取暖。

他的爹娘带着七个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

在家里的男孩中,朱之文排行老三,是最小的男孩。童年时,父亲心疼他,冬天常把他抱在怀里,用那双粗糙有力的手呵护他,生怕冻着他的心肝宝贝。这情景他记忆犹深。每当冬天来临,他总能回想起父亲那宽阔的胸怀,那双带给他温暖的手。

浓浓的父爱,让他在冬天并不觉得寒冷。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他父亲病倒了,咬牙坚持着不去医院。

哥哥姐姐们成家的成家,出嫁的出嫁,10岁出头的朱之文竟然成了家里唯一顶用的男劳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用吱吱呀呀的破板车拉着父亲,到20里地外的金庄医院去看病。

太阳火似的烤着,抓一把土面儿都烫手。他吃力地拉着身患重病的父亲,汗流浃背,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凹凸不平的乡间小路上。

经过一个集市,朱之文看到有卖包子的、卖糖果的、卖羊肉汤的、卖麻花的,还有卖冰棍的。又饿又渴的他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真想美美地吃喝一顿。

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思,从口袋里抠了半天,找出了5毛钱,说:“你去买点儿好吃的吧。”

他虽然年岁不大,但是非常懂事,很体谅父亲,说:“俺不要,留着给您看病。”

父亲拉着他的手痛哭失声:“孩子,是爹连累了你啊!”

朱之文安慰道:“爹,快别这样说,我们觉得您会好的。您治好了病,比什么都好。”

五、10岁那年,父亲走了

穷人家的日子真难过,父亲又得了重病,无疑是雪上加霜。

那年,他父亲黑瘦黑瘦的,不爱吃饭,肚子疼,也吃不了东西。至今也不知道当年他到底得的什么病。

估计这个病的起因主要是营养贫乏,过度操心上火,积劳成疾。

他父亲在郭村镇住了一段时间的院,家人不惜血本,给他做了一系列重大检查和化验,但是却查不出病因。

当时他家里没有别的收入,种地又不挣钱,所以给父亲治病的钱主要靠四下借债,而朱楼村比较贫困,乡亲们也无能为力。

医院查不出病因,医疗费也越来越高,家里不得不将他父亲拉回家,依靠土方子维持生命。

很不幸,他父亲在62岁的时候病逝,老朱家的顶梁柱倒了。全家人悲痛万分,哭得昏天暗地。

经历失去父亲的悲痛,朱之文觉得天都要塌了……

父亲离开后,一家人沉浸在悲伤之中。

但是悲伤解决不了问题,日子还是要过的。

给父亲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下很多债务,他娘身上的担子变得愈加沉重起来。

当时的学费不算太贵,但就是这点费用,对于一贫如洗的朱家来说,无疑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不久后的一天,他背着书包,带着一天的收获,和小伙伴们一起放学回家。

一进门,他叫道:“娘,我回来了!”

母亲眼眶里满是泪水,一把将他抱到怀里,眼泪滴到他细弱的肩膀上。

“之文,都是娘不好,没钱供你上学!你不能再念书了,回来帮家里干活吧。”

这话像晴天霹雳一样,把他震蒙了!

他还在读小学,学校的日子多么令人留恋!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在学校里听课、玩耍的情景,恋恋不舍;他回想起坐在明净的课堂,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的情景;他回想起自己唱歌、读课文时,声音洪亮,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他回想起一群小伙伴打打闹闹、快快乐乐地走在上学和放学路上……

而这一切马上就要与幼小的他无缘了,此情此景,真令人心碎!

朱之文哭起来,娘哭得更厉害。

六、穷人的孩子早立志、早当家

他离开校园,回去帮着家里干活。先是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拔猪草,放羊,喂鸡,喂鸭。

这里青草茂盛,像一片绿地毯。他来到草地,很快就拔了一大捆,然后麻利地绑起来,背到身后,兴高采烈地回家,给家畜提供食粮。

地里活儿多的时候,他就和大哥大姐们一起下地,学着干活。由他和两个哥哥给棉花打杈,结果大帮倒忙,把棉花顶都掐掉了!

一回生,二回熟。逐渐地,他熟悉了各样农活,虽然不如大人能干,但也做得有板有眼。比如捆麦子:将一团收割后的小麦聚拢起来,抽出一绺分成两组,头对头一拧,然后紧贴麦捆,弯成半弓形,两手往下用力一扎,再一旋一拧一掖,一个结实牢靠的麦捆搞定了。

朱之文家至今还在使用他发明的新式农具——云锄。

那是他用一个破旧的自行车改造的。人力锄地需要7~8个小时,用这个农具锄地很快,一个人像推车一样,一推一推的。而且锄得很好,推起来很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后来于文华和王爱华等老师到他家的时候,他还展示给她们看。

朱之文还发明了一个扳手,那是在工地上专门用来扎钢筋用的。他用在废品站买的轴承与钢筋在锅底烧红后制作的,6根、8根、10根的钢筋窝起直角来很方便。

不管干啥事,只要用心、细心、专心,做每件事都会做成的。

七、窗外偷听自学通

在乡村干活当然乐趣很多,但是他心里还是热切地向往学校生活,十分渴望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上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尽管他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但是他一直没有停止学习。

朱之文暗暗发誓:不能停留在这个地步,不能就此放弃,只要有机会,还要读书!

小学的窗外是一片沙地。没事的时候,他经常在窗外偷听老师讲课,拿根小树枝,在窗下的沙地上练习写字,做题。他在田里干活休息时,拿着字典,学会看课文,写新字,还经常拿着小树枝在地上不断地演练,温习。

老师和同学当然会发现他经常在外面偷听,但他们都很同情他,没有揭发他。

就这样,朱之文像古代偷艺一样,“偷学”了很多知识,而且他特别喜欢背课文,经常训练自己。这样的背功,为他后来记东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他小学只念了两年的书,却不知道他偷着自学了很多东西,而且学习更多的要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大家只知道他会唱歌,却不知道他的画也画得很好,这两样也是他后来娶得媳妇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如此,今天他二哥朱之芳经常自豪地指着墙上的荷花和小动物对记者说,这都是“三儿”当年画的。

看来,有心人,在哪儿都会取得成功。

除了在教室外偷听,他还经常请教其他小伙伴,央求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传授给他。

小伙伴们自然很支持,特别是他的邻居,教给了他很多东西,并把课本和作业本给他看,帮了他大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番努力,朱之文掌握了大量的生字,慢慢地能独立阅读了。虽然学得不系统,但他掌握了自学方法,这为他认识和记住歌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现在人们会惊奇地问:他这个连小学二年级都没念完的农民,为何能准确无误地演唱那么多歌曲,一字不差,字正腔圆?写的字也不像小学二年级的水平,还能阅读很多书籍资料?

奥秘就在这里——功夫就怕有心人,有心才能练就真功夫。

同类推荐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 杰出学人刘诗白

    杰出学人刘诗白

    《杰出学人刘诗白》收录了经济学界专家学者、媒体等对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的经济思想、著作、研究成果、人格品质等方面的评价,通过第三方的角度,为读者客观、全面地介绍了刘诗白教授的学术成就,展现了刘诗白教授的治学成就、人格魅力和大师风貌。他成功地构建起了一套对中国改革实践富有解释力的严谨理论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起到了有益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陆孝彭传

    陆孝彭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陆孝彭传》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回忆和采访记录为基础,展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立志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航空工业,壮国胆,扬国威而奋斗的一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陆孝彭传》内容丰富,史料翔实。适合于航空从业人员和广大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和发展社会公众阅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华廉政文化里的生活之道

    中华廉政文化里的生活之道

    在《之江新语:生活情趣非小事》一文中指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希望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培养和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习惯,努力过好八小时之外的业余生活。
  • 炫战

    炫战

    这是一个炫世界,炫世界中拥有强大能力的炫之叶。人们的欲望充斥着,不惜一切代价抢夺炫之叶,只为称霸天下!男主净修寒最开始遇见的“他”,居然是个女生!从此,开始了命运的缘分,成为一生的牵绊!经历了多少生死,始终没有放开她的手。为了解救这个世界,带着她,踏上了成为炫之神的征途......
  • 星辰之妄

    星辰之妄

    人人都知道星辰是一个风评不好的女明星,但是后来……哎呀.妈呀.真香……林妄:我把你当成媳妇儿,没想到你却相当我妈!————————————————————————他为她而生,她为他而等。有人说过,等待着......泡面要三分钟,排队进店要等十分钟。而你,我会一直等下去......背景全靠作者瞎掰,切勿带入现实
  • 我要做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

    跟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从中你能看到一位作家温暖细腻的内心和五彩缤纷的生活。作者在青春岁月中笑过、哭过,有欢乐也有哀愁,就像一个诱人的青苹果一样,甜美而又略带酸涩。她带你行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看一看别处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 中外笑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中外笑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继承者之请你爱我

    继承者之请你爱我

    只是假扮千金小姐庆祝生日,却收到了陌生美少年的昂贵礼物。孤儿金星草刚想为突如其来的好运欢呼,却被卷入杀人未遂事件。为救青梅竹马,她潜入贵族学院,意外地被韩迎道指定为女友,夺去初吻。本以为霉运就到此为止,一桩十几年前错综复杂的旧案又浮出水面。冷傲的贵族少女与金星草有着怎样的联系?多年前的“哥哥”究竟是谁?扑朔迷离的身世和理不清剪还乱的花样情缘,真相即将揭晓!
  • 锦鲤归河

    锦鲤归河

    “你说,当初是我先追的你,还是你先追的我?”“一定要分这么清楚吗?”某人无奈中带着宠溺。“当然,不然以后怎么跟小宝贝说?”某男愣了愣,随即展开邪肆的笑容,在她耳边低语道:“那,先有小宝贝再说吧。”秦理:“!!??”给自己挖坑了。。。
  • 和离之后再高嫁

    和离之后再高嫁

    丈夫另有所爱弃糟糠,婆母凶悍刻薄极难缠,心狠手辣害她命,还想谋她嫁妆黑心肝。老虎不发威当她是病猫。揭穿他们的阴谋诡计,撕碎他们的狼子野心,巧计和离,让这渣男贱女相爱相杀。和离之后从没想过高嫁。和离之后也勿要来痴缠。你走阳关有佳人相伴,我过独木有郎君护航,此生再不相关……和离系列文,十个故事的样子!
  • 狼王捡娃之内定小狼妃

    狼王捡娃之内定小狼妃

    【已完结】一朝穿越,一个21世纪新新女生沦落到一个受尽唾弃,人人喊打的废柴身上。低调归隐,原以为这废柴之身要伴随自己一辈子,不料有一天,她突然崛起,以一种全新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叱诧风云,废柴之名一去不复返!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接下来便是属于她的,王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