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4400000006

第6章 贫困挡不住飘扬的歌声

一、吓跑姑娘的29岁穷光棍

贫穷生活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喜欢唱歌反而让他非常乐观。每天早晨和晚上,村前小河旁总是飘荡着他从稚嫩到成熟的歌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他的单身生活就这样在贫穷和快乐中,不温不火地度过,直到29岁奔三的年龄。这个年龄在农村早就结婚生子了,甚至孩子都已经上学了,而他却八字没有一撇。

大哥朱之训坐不住了,说他都快三十的人了,还没成家,甚至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啥都不想,整天只知道唱歌,难道这能当饭吃,打光棍过一辈子?当大哥的急得心如火烧,四处托人给他介绍对象。但是他的家庭条件实在糟糕透顶:老土坯房,房顶找不到一根正梁,屋内阴暗潮湿,这个年近而立的男子汉,还和母亲、妹妹挤在一起住,来见面的姑娘都被吓跑了。

不久,远房表姑介绍了一个姑娘,对方要求他“倒插门”。家人有点动心,但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在自己家随时可以唱歌,乡里乡亲的也都很熟悉。到了人家的门里,处处受制于人,多别扭啊。事实证明他这个选择是很明智的,如果他倒插门去了,还能有闻名遐迩的“大衣哥”吗?

母亲和哥哥整天催:“老大不小了,该成个家了,唱歌能唱来媳妇?赶紧挣点钱把房子盖起来,人家姑娘才肯嫁过来。家里太穷,不好找媳妇。想找媳妇,最起码要有个像样的房子,别把来相亲的姑娘吓跑。”

他不能放弃喜欢那么多年的歌唱事业,在坚持练习歌唱的前提下,抓紧打工,想法挣钱。他终于攒下一万多块钱,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破旧的土屋北面,新盖了三间砖坯房子。

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二、30岁,唱着《敖包相会》迎媳妇

天赐良缘,因为有了月老牵线。

不久,媒人就上门了,介绍离村十几里的成武县天宫镇的一位姑娘,名叫李玉华,比他小3岁,1.67米的个头,一头乌黑的头发,扎成马尾辫。

那时朱之文长得也蛮帅的,要相貌有相貌,要身材有身材,要个头有个头——身高超过一米八,至少也是有棱角的脸型,留着分发。但姑娘开始还不是太上心,媒人说这就是朱楼村那个爱唱歌的朱之文时,李玉华心里是乐开了花:“是他呀,听说他唱歌很好听,要是能跟他结婚,岂不是天天有歌听?”她说,对这门亲事可以考虑。

然后是双方见面(俗称打对面),按照这边的风俗,男方要带着一些礼物到女方家,摆酒席,宴请对方的家人和亲友。

但他哪里有钱摆酒席请客啊?只得又四处借钱,买了点苹果、香蕉、糖果、瓜子等,骑车去李玉华家里。

就是这笔小钱,他后来老长时间都没能还上。

经过一年的接触和了解,双方情投意合。1997年春节,他欢唱着《敖包相会》,骑着自行车,兴高采烈地把李玉华娶进了家门。

结婚是人生大事,农村尤其重视,人家都是大摆酒席,大宴宾客。家人当然希望那样,要不然也太让人瞧不起了。但是钱实在太紧了,维持温饱已经不易,他哪里还有闲钱办酒宴?

借钱吗?早年为他父亲治病已经借了很多亲戚朋友的钱,何况他们也不是十分富裕。现在再向人家开口,实在是太为难了。

他们全家反复斟酌和商讨,最后决定“因地制宜”,只请关系最近的亲戚。

菜肴主要来自院里菜园子,自家种的。亲戚再帮助点,再去买点肉。最终他只摆了两桌喜宴,简单地吃喝庆祝一番,就算把喜事办了。

之文母亲长舒了一口气,了却一桩如山一样压着她的沉甸甸的心事:她喜欢的小三儿总算把婚结了,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三、女儿生于风雪中

结婚了,他也老大不小了,母亲更是着急抱孙子,于是有了他们第一个孩子的降生。

生第一个女儿时,他当时正在紧张地打工。媳妇临产那会儿,他才从工地上回来。由于时间紧,也不太懂,手里也没有钱,她无法到医院。天飘大雪,刮着七八级北风,大雪足足有半尺厚,天寒地冻的。他搀扶着快要临盆的媳妇往家走,走到半路她撑不住了,就要生了!

他心急如焚,在雪地里找到了一个麦秸垛,捣了一个洞,把可怜的媳妇放在里面,她在这天寒地冻的雪地里就要生产了。多亏了一个老奶奶来这弄柴火,看到这样子,帮忙给接了生。他把身上仅有的破旧大衣脱下来,把孩子包裹起来,这么冷的天总不能让孩子光着身子啊。他抱着刚刚出生的女儿,虚弱的媳妇躺在借来的板车上。因为没有钱,他俩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吃饭了,又冷又饿,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实在没有力气拉车了。

在这冰天雪地里,他一擦一滑的,一手抱着刚刚出生的女儿,一手拉着板车,拉一步就得大口喘气,几次摔倒在地。他挣扎着爬起来,不知趴下多少次,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身上都积满了厚厚的一层雪。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找到了一个敬老院,他用仅有的两床破旧的被子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把媳妇放下,喂养孩子。他回去拿来一个炒菜用的小锅,把家里仅有的5个鸡蛋煮熟和玉华分着吃了。

小屋子阴暗潮湿,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他害怕也没有办法,这样至少淋不着雨雪。屋子很差劲,到了晚上老鼠满地都是,他怕老鼠咬到孩子,把仅有的被子盖在孩子和玉华身上,他仅能盖住上半身,脚丫子都露在外面,冻了一夜。

这次生孩子,他觉得挺愧对媳妇的。想来,当年他们遭受的困苦磨难超乎常人想象。尽管往事不堪回首,但还是挺过来了。在后来的日子里,他觉得,任何困难,只要咬紧牙关,一切都会过去。

四、1.4元苦撑20多天

结婚后,家里很穷,但李玉华从来没嫌弃过他。

李玉华特别爱听他唱歌,田间地头,随时能看到他俩恩爱甜蜜的身影。

干活累了,他就唱首妻子喜欢的歌逗她开心。他练歌时,玉华从不安排家务活儿,所有事情都自己做。

村里人好心,即使穷成他们这样,也没谁瞧不起,乡亲们反而很关照。赶上过年过节,叔伯大婶都送点羊汤羊肉,他从小家里苦,大伙儿都同情。

记得最困难的时候,他家里只有1.4元钱!说来让人不相信,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即使这点钱,还是他挨家挨户收酒瓶子、破凉鞋卖的钱。

每天都吃自家的菜和粮食,这些不花钱。这点宝贵的资金,主要是用来买生活必需品:2盒火柴1角钱,1小袋盐2角钱,等等。

就这样,1.4元钱撑了20多天,即使物价再便宜,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孩子们嚷嚷着要吃糖块,他心里难受得如刀割,不得不哄他们:“不能吃,吃了牙疼。”

朱之文打工挣的钱除了维持起码的生活外,大多买了音乐书,比如金铁霖老师的教材,他的有声教材他学得比较多!还有韩萍老师的教材,他也喜欢。这方面的乐理书,他买了数十本,有新书,也有旧货市场淘来的旧书。农村的集市上,县城里的旧书摊,总让他流连忘返。

妻子有时也颇不理解他的举动,她甚至生气地质问:“大人可以将就,孩子呢?人家的孩子吃啥,咱的孩子吃啥?总得给孩子攒点钱啊!”

以后每每谈及此事,玉华总会潸然泪下。

可以说,在他走红之前,由于拮据,一家人对他的生活方式颇为不满,但这依然未能改变他对理想的追求。

清贫,给他们一家四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比如说他30岁才勉强娶到媳妇,比如说皮肤黝黑、手上长满老茧的媳妇李玉华,比如说明显比同龄人瘦弱的儿女。

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一切都是上苍对他的考验,成了印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经典实例。

忍受清贫,追求事业,是他成功的重要法宝。他能够耐得住寂寞,保持淡泊明志的心态,将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音乐中。

正是在这样的坚持中,他能全身心地唱好《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样一首气度宏阔、悲壮苍凉的曲子。

当他一亮嗓子,在那非常富有穿透力的歌声中,历史凝聚在这一刻,乱石穿空,灰飞烟灭,兴亡盛衰,循环往复,而青山依旧。演唱者不正是那歌中的渔樵,渔歌互答,把酒谈笑,不正是演唱者悟透人生之后的从容与淡泊吗?

他生活在底层,但唱出了高雅。

生活很清贫,但精神很富足。

他歌唱生活,歌唱人性,歌唱真善美。

五、妻子卖头发给他治牙疼

穷成这样,如果身体健康结实,啥病也没有,那也过得去。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偏遇顶头风,这是定律。

偏偏他有牙疼病,经常疼得死去活来,吃不下饭,晚上只能睡二三十分钟,常常疼醒。

没钱治疗,他只得采用乡下治牙疼的土方子:含着冷水,缓解疼痛。

邻居有个很俊的小媳妇,一边镶嵌着一颗金牙。他很羡慕,幻想自己将来牙掉了也这样镶嵌金牙。如今牙疼得快掉了,但是却没钱镶牙。

玉华让他去借钱,但他觉得一个大老爷们,上人家那里借钱,太没面子了。何况人家也未必宽裕,所以坚决不去。

停了一天,玉华说:“我支来钱了,去治牙吧。”

他问:“你从哪里支来钱了?”

她说:“我把长发卖给收头发的,卖了120多元钱,你去抓药吧。”

他感动得热泪盈眶。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时。他难受地想:“我朱之文算什么男人?还要老婆卖头发给我治病!多好的媳妇,我一定要好好对待她!”

他小心翼翼地把钱揣在怀里,一溜小跑去中医那里,抓了三服汤药,最后把牙疼治好了。

六、长期占据朱楼村贫困家庭排行榜

成家之前,他和二哥朱之芳烧砖卖。二哥专门去济阳拜师学会了吊子窑烧砖技术,哥俩挽起袖子,准备在这件事上大干一场。

他俩在小河南面的空地上,建了个1米见方、3米高的砖筒,用黄泥巴做原料,放进砖模,用火一烧,搞定。他们这个“小工厂”一天能烧制出2000多块砖,卖给村民,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家里的生活。

但是这个“小工厂”没坚持多长时间,最后办不下去了,他家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结婚几年后,朱之文也分家了,加上两个孩子,一家四口人,五亩地,简陋的房屋,这就是他当时的全部家当。

按照乡亲们的说法,如果单县郭村镇朱楼村每年有一个“村民收入排行榜”的话,他家一定会排在倒数第二三位上,而且能占据倒数榜单很多年。

但贫困的家境并没有阻挡他热爱唱歌的热情。在常人看来很多无法忍受的痛苦,在他那儿似乎都变成了快乐。他最喜欢唱的都是些流传很广的经典歌曲,像《在希望的田野上》《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这样的歌曲能给他带来力量。

边劳动边唱歌,在别人看来苦巴巴的日子,他却充满了甜头。虽然过得很清贫,很穷苦,但很快乐。他每天都在发现着自己,享受这种音乐的快乐,追求音乐中美好的东西。

他就是这种性格,再难的事情搁身上他也觉得不难,嘻嘻哈哈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是个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享受更重的人,感觉自己活得很纯净,唱歌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高兴了唱,烦恼了也唱,一唱歌,烦恼全忘了,不管其他的了。

不管田间地头,乡亲们经常动员说:“之文,给我们来一首歌吧。”

他总是大方地回答:“好嘞。”

然后像歌星一样,有板有眼地演唱起来。

他练歌几十年,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物质财富。对他来说,物质生活相当匮乏,精神生活却非常丰富裕。

七、搭建草台班子,挣钱为母亲治病

在朱之文成家后,母亲却不幸染了疾病。为了照顾多病的母亲,他再也没有到外地打工。

当母亲病重时,她执意要住在偏房里,体现了母亲的大爱无私。她患的是脉管炎,腿部肌肉迸裂。他一直在想,这事不能替,能替的话,他愿意替她得病。

家里开支越来越大,他就想:把歌练好了,将来能跟着民间歌舞团演出,挣钱养家就好了。

为挣钱给母亲治病,他和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草台班子,在附近的庙会和农家的红白喜事上演唱。碰上有店家开业,他偶尔也会客串一把去唱两首,叫好声一片。记得他和“大蒜哥”张瑞来一起,跟着成武县一婚庆主持干活演出,一场50多元,当时很开心。

可是,美妙的歌声并没有带来可观的收入,毕竟那个地方这种机会少,而且演出时间也不固定,常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后来发现,这样折腾还不如打工挣钱。

于是,他这个“业余歌唱家”重新出现在了建筑工地上。

好在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不愁找不到活儿干。但他主要还是在家乡附近打零工,除了偶尔跑过北京,基本没怎么去大城市干过。

很多人问他,到大城市打工就可以多挣一些钱,为什么偏要长期在家乡附近打工?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他的一种选择。一是要照顾生病的老母亲,二是为了练歌的需要。

唱歌需要天天练习,大城市人口稠密,在工棚里引吭高歌,会打扰别人;压低嗓门,又练不出门道。为了方便练歌,他舍弃在大城市多挣钱的机会,选择回乡,宁可吃差点,住差点,穿差点,也要在他喜爱的大自然怀抱中,坚持放声练习歌唱。

古来圣贤皆寂寞。他就是那个喜爱大自然、耐得住寂寞的唱歌农民。讥笑者只看到他借以谋生的简单劳动,却没有看到他通过最熟悉的劳动,用最经济的时间,维持了全家的基本生活,同时又腾出了最宝贵的可支配时间,从事喜欢的唱歌事业。如果纯粹为了赚钱,他也不会这么痴迷唱歌。

他正是凭直觉的“优选法”,寻到了一条最有利的练歌之路。

综观朱之文半生走过的道路,业已经过许多次选择、取舍。宁可少挣钱,宁可在衣食住行上少花钱,也要把所得甚少的收入节余,以及把大量时间精力统统用在学习唱歌上。村里人没少笑话这个走到哪儿唱到哪儿的“三大嘴”,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瞧不起,甚至亲友当中也有人说这是不务正业。但他对别人的议论从不在意,田间地头始终飘荡着他那激昂嘹亮的歌声。

在朱之文成名之前,这么多年没人发现他的歌声,但他从来没有过怀才不遇的想法。他是个歌痴,是为歌唱而生的,唱歌就是生命。他失去了许多被常人看得很重的物质享受,换来了对歌唱事业和精神生活的纵情追求。

全凭着对别人奚落的忽视和对这么多事情的放弃,他才得以集中精力,在有天赋、善领悟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艰苦卓绝地坚持了30多年,终于练出了能发出天籁之音的歌喉。

有一种崇高,叫懂得放弃。一个物欲过旺的人,是静不下心来这样坚持苦练的,也很难达到高水平。如果他不是一门心思地痴迷唱歌,而是想方设法地赚钱致富,可以肯定,日子会比曾经过的好很多,但是中国从此多了一个劳动致富的村民,而少了一个“最会唱歌的农民”。

2012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文艺界存在十大恶俗现象,难出大师”。在这些恶俗中,有一条就是“看到赚钱捞钱的强烈欲望和非审美的功利欲望冲动”。

朱之文和这种恶俗没有瓜葛。注重精神生活,远离横流物欲,执著追求歌唱,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他的成长经历表现出来童真和厚道的一面,宁愿忍受贫穷仍旧痴迷于唱歌不悔。这是他几十年来能安贫守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坚持潜心唱歌的根本原因。

同类推荐
  •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这是一本可能会让你改变整个人生观的传,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创新者、天才工程师以及改变世界的人。那么,谁是伊隆·马斯克?
  •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一代民族英雄的赤胆忠肠:“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

    苹果教父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年轻人热血创业的偶像。震撼世界的新潮科技之先锋人物。
  • 中国古代十大后妃就是这么多情

    中国古代十大后妃就是这么多情

    本书所讲述的这十位生活在深宫中的女人,她们美丽妖娆、荣宠一时,过着平常人可望不可及的生活。但在男权社会里,她们也只不过是政治斗争或权力争夺的牺牲品。她们生活在高墙之内,权术阴谋之中,不得不周旋于尔虞我诈的后宫战场,她们孤独寂寞、苦苦挣扎,甚至要面对杀戮和死亡,她们的人生大戏多数以凄凉收场……这是十个在男人的世界里苦苦挣扎的女人们。对普通人而言,她们永远躲藏在一道珠帘后面,影影绰绰,看不分明。当掩饰她们的珠帘被扯去,当包裹她们的绫罗被剥落,当她们脸上的脂粉被无情的吹散,当光鲜亮丽的外表被彻底击碎。呈现在你我面前的仅仅是一个个被蹂躏的千疮百孔的悲惨灵魂。
热门推荐
  • 幽灵战纪

    幽灵战纪

    这是灵的世界,以精神为王,肉体为介,强大优质的精神贯注于物体,可产生灵
  • 情深奈何姻缘浅

    情深奈何姻缘浅

    十九岁盛夏,她遇见他。那是青春兵荒马乱中的一场情有独钟,可却终究抵不过他内心深处的一抹惊鸿。“是我对不起你。”他眉眼间的冷清不复昨日温柔,转身的刹那只留给她一个泛着冰冷的背影,他低沉的声音从唇边掠过她的耳畔:“可爱情,总是强求不得。”她的泪水悄悄滑过,略带沙哑的声线重重刺进他的心口:“容深,我恨你。”
  • 我要我的心情(好看系列)

    我要我的心情(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做核心员工,不做候补队员

    做核心员工,不做候补队员

    什么样的员工是企业永远需要的核心员工?什么样的员工老板不会炒掉?怎样才能在失业的大潮中保留属于自己的饭碗?如何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获得升职与加薪的机会?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从从四个方面为职场人士剖析最新的工作理念,讲述了如何正确地做事、快乐地做事,打造高效的工作能力;强调了职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老板、同事、下属和谐相处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成为一名让老板离不开的核心员工。
  • 限制级穿越

    限制级穿越

    穿越在无尽的世界,为了自身的理想,有所得就有所放弃,限制自身的野望,方可得到更多。---菠萝坑友群:231605329---
  • 达理老上海屋檐下的无奈与哀伤

    达理老上海屋檐下的无奈与哀伤

    母亲到外公家时,外公还没回来。家中只有一个跟了外婆很多年的老姨娘阿苗娘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家里虽然窗明几净,但自从外婆去世后,母亲几乎很少回这个已经没有了娘的娘家。“陶先生一歇歇就回来,伊前两日就有电话来,讲二小姐今朝要回来,跟爹爹一道吃夜饭。二小姐看看——”阿苗娘端起一只碗凑到母亲面前,“小菜场早晨刚杀的活鸡,新鲜得来!你爹爹讲,二小姐顶喜欢吃酒醉鸡,我已经用绍兴花雕浸了好几个钟头了。还有炒年糕、油焖笋、爆鳝鱼,全是你欢喜的小菜。”阿苗娘的话,让这个死气沉沉的家有了一缕悠悠的暖意。
  • 电影世界的侦探情侣

    电影世界的侦探情侣

    朱迪“我预感此地必有命案发生!”尼克“朱迪何出此言?”朱迪“把脚抬一抬,你踩到受害人骨头了”尼克“……”PS:案件太过曲折离奇,内容极度舒适,建议收藏订阅…
  • 裂锦(新版)

    裂锦(新版)

    这是一个悲凉的传奇。傅圣歆为了避免家族企业的破产,不得不依附于曾有宿怨的商界巨子易志维。他们在彼此的试探与挣扎里,慢慢陷入与对方的情感纠葛中。只是现实严酷,容不得她奢望爱情或是幸福。悲情小天后匪我思存感动经典,再续三世纠葛情仇。这一刻的爱情情深似海,而人生,注定寂寞如雪。当文字也开始哭泣……再见记忆中那些明媚的忧伤,觅一个云淡风轻的闲暇午后,在匪我思存的文字里体验一次畅快淋漓的文字之旅!
  • 网游之百倍伤害

    网游之百倍伤害

    【网游无敌爽文】陈宇重生,化身《吞天》游戏中最大BOSS。玩家系统激活,开局便是至尊天赋、十倍伤害!NPC系统激活,属性十倍,实力爆增!高级玩家:“天啦,这NPC竟然可以用金币换经验?”顶级公会:“泥马,我们上万人杀一个BOSS,竟然被他一口气吹灭了,还能让人玩不?”M国总指挥:“三百万联军,竟然被他一万小兵给灭了,陈宇开挂,我要举报!”新书《原来我是道祖》已经发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观看!书友群:994824678
  • 甜爱N次方:颜少的绝密追妻计划

    甜爱N次方:颜少的绝密追妻计划

    【全文已完结,推荐新文《偷吻男神:萌妻一毛带回家》】【这是个一见钟情的故事,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第一次见面,他调戏了她。第二次见面,他又调戏了她。第三次见面,他再次调戏了她。箫瑶掀桌!凭什么她一直是被调戏的那个?!她不服!她要调戏回来!但每一次她都反被调戏!“颜泽,我要和你谈谈。”在被调戏了N次之后,箫瑶决定认认真真的和他谈一次,但……“好啊老婆,等我去铺好床。”为什么她觉得自己又被调戏了啊?!!(欢迎加入:225010947,一起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