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过后,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碧蓝色的天空如水洗一般。久违了,碧蓝色的天空~再见了,雾霾君。
经过短暂的休息,很快迎来了下午的课程。下午,肚子里有点货的李醉思维不再发散,然并卵......身为理科生的李醉表示十句里最多也就能听懂一两句,但是吧——课堂上,会不会是天赋问题,学不学那就是态度问题。李醉的学习态度还是不错的,所以李醉老老实实的坐了满满一个下午,尽量去听,说不定,听的多了就会了呢?
下午上课的先生是王峰夫子——王峰,字进之,据他自己说已过不惑之年,也就是40多岁呗,正值当打之年,脾气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上课打瞌睡的王财就得到和先生一样的待遇——站了一个下午
“放堂~”当声音落下时候,李醉反映倒是比较平淡,而这个声音落在胖子耳朵里,却是如闻天籁
当王夫子走出学堂后,教室里的学员开始收拾笔墨纸砚,准备回家。王财揉了揉有些酸痛的小腿走了过来
“老大,你不仗义”王财的胖脸上满是幽怨,看李醉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负心汉“你不是说咱们这是风水宝地,会周公都不会被先生发现的吗?怎么我就打了一下瞌睡,就被先生发现了呢!还有,以往不都是咱俩一起被罚站的吗?为什么你今天这么认真听课!是不是好兄弟?!”
What?!唉,真的是槽点满满啊。上辈子身为教师的李醉深切的知道一个道理: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下面每个学生的小动作,教师都是可以看清楚的,班容量在50人左右的时候,教师还会特别关注最前排和最后排。而现在这个班上总共32名学生,你还敢在老师眼皮子底下打瞌睡,王夫子不发威,你还真当他是holle kitty啊!
而且在猎天皇朝,好兄弟的标准就是这个?好兄弟的标准不应该是三大铁吗?
算了,还是不说了。就算说了,也没人懂这些梗
李醉摇了摇头,背起书包,转身走出教室,声音远远传来“噢,我打算改邪归正了”
......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李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迎着阳光,仿若新生
——“既来之,则安之。猎天皇朝,我,李醉,来了!我来,我见,我征服!”
……
文渊阁外是一条宽阔的青石路,上面贴心的刻了一些用来防滑的条纹,青石路大约十几米宽,可容四五匹马并行。青石路靠近校园的一边种植了一些低矮的枫树,青石路的另一边是一条还算是宽阔的河流,河流两岸种植了许多垂柳。再加上刚刚下过一场雨,估摸着以前学过的历史书中,江南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吧——唉!上辈子没去过南方,甚憾!
出校门右转,走不远就是一座石桥,下方的水流和这座石桥仿佛将这片空间划分成了两个天地,一个是文渊阁学府,一个是人间
过得石桥,各种声音传入耳畔:有呼喊自家小姐少爷上马车,小心着凉的;有卖各种吃食,吆喝招揽买卖的;也有一些游人笑骂着让自家孩子慢点跑的......甚是热闹
驻足了几分钟后,李醉快步向家走去。
李醉的宅子离文渊阁不远,占地面积极大,大概有120亩地的样子,妥妥的高富帅啊!唉,可惜就是不能卖——李醉不无遗憾的撇了撇嘴:穿越第二天,饿了一天的李醉打算找点儿东西卖了换钱来着,结果就是,李醉惊讶地发现家里已经没什么可以拿来卖的东西了,120亩多的地,找了一天,那是啥都没有啊!出去找牙人想要卖房,结果没人敢接手,直接就被恭送出店门了!悲剧啊!占地120亩的学区宅子啊!要搁上辈子,那得盖多少个高档小区啊!
唉!严重怀疑原主就是饿死的!
推开已经有些掉漆的后门,李醉走进了自己的小屋。原本,像这样的大宅子必也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男仆侍女无算,用月亮门隔开好多个区域,以作不同功用。事实上也差不多是这样——
这处宅子大概与文渊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坐北朝南,李醉刚刚推开的就是这处宅院的后门。原主住的屋子在离后门很远很远的地方,从文渊阁大门回住的大宅,走的快一点儿的话,大概也就是15分钟的样子,而从大宅的后门到原主住的地方,则需要差不多同样的时间。于是,当初穿越一天也饿了一天的李醉忍痛在那个暴雨骤歇的下午,从自己的80平米漏雨豪宅搬到了这个30平米不到、如地下车库一般大小的、采光良好的、不漏雨的、紧邻大门的屋子。
这间屋子估计是原先的门子住的地方,以便在劳累的时候略做休息。直接推开屋门,一股难以言说的气味扑面而来,像极了大学时候住的集体宿舍那股味,脚气、霉味不一而足。在外呼吸惯新鲜空气的李醉乍一闻到这股味,忍不住捂住鼻子,倒退了两步,又捏着鼻子走进了屋内,刚想开门通一会儿风,想了想,还是狠心把门关上了——外面刚刚下过雨,通一会儿风,屋内就会潮湿。李醉观测天象,晚上像是还会下雨的样子,秋凉了,靠这破被子御寒,委实有点儿不太现实。所以,开门通风大概率意味着感冒,感冒意味着花钱,而且现在也不是前世那种随意在小区门口药店,花几十块钱买药就能扛过去的年代。两权相害取其轻,这个选择题还是很好做的。
关好房门转身,入眼可见的就是一张“完好”的桌子和一张床。说起这张桌子,还有一个小故事:这张桌子本来有一条桌腿断了一小截——大概一拃,也就是10厘米左右。前两天,李醉本打算捡两块砖头垫一下凑合用来着,结果表明,这个年头,砖头还是比较罕见的,李醉找了,没找到!合适的石头、木桩、土坯通通没有!书也就那么几本,垫了桌子,李醉会挨先生揍的。一时间,李醉沮丧无比。但是吧,李醉是谁啊?数学老师啊!
数学来源于生活,却又不同于生活。平时我们都在做加法,但有时候也要适时的去做一做减法,丢弃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哲人李醉
正当当时的李醉打算锯掉其它三条腿多出的部分,却又苦于没有工具时,灵机一动,找了一根扁平木棍作铲子,迅速挖了三个深10厘米左右的坑,通过填土微调,将三条桌腿长出的10厘米埋在了土中,就这样将残缺的桌子牢牢的固定在了地面上,紧挨着床。虽然最终桌子矮了一截,但是胜在稳当。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
李醉将身后的“书包”放在了合饭桌与书桌功能为一体的的木桌上,小心翼翼的将钱和肘子取出摆在桌上。
趁着现在太阳还没下山,雨刚刚停,李醉打算拿着还没捂热乎的银子,抓紧时间出去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顺道吃口热乎饭。抓起钱袋,沉思片刻,李醉弯腰从床下挖出了一个盒子,将里面放着的一本厚书拿出来揣在怀中,顺手把一锭5两重的银子放了进去,将盒子放回坑内,大致清理了一下痕迹,转身快步朝着市场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