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7200000004

第4章 文学(3)

清代小说的面貌和明代小说有显著的不同。明代小说大都有一个从民间传说、戏剧、话本到文人编定的演化过程。清代小说则不同,作家依据自己的生活和经验选材、构思和描写,在作品中充分表现作者个人的意愿和理想。在结构、叙述和描写人物各方面,也都臻于成熟。一般的作品都有独创之处。《红楼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是这时期小说的最杰出的代表。

谚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五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4.歇后语和俗语。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结构形式的民间谚语,它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假托语,是比喻;后面是目的语,是说明。分为寓意的和谐音的两种,主要用来表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景和人们的某种心理状态,如“芝麻掉进针眼里——巧透了”。歇后语往往具有幽默、讽刺的意味,比如“老虎戴数珠——假慈悲”。比喻形象,讽刺尖锐,表现力很强,有人甚至把歇后语比作俗语中的“杂文”。俗语是一种形象的定型化的短语,如“纸老虎”、“吹牛皮”、“翘尾巴”、“乱弹琴”、“硬骨头”等等。这些词语出现在日常的口语、对话中,使语言显得格外生动活泼,形象简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5.谚语还生动的反映出大量民俗的内容。如“三亩好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等等。

小品文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言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等,都可以算作小品文。

小品文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描写或抒情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和喜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现在的小品文因内容的不同,一般有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之分。

小品文也是随笔、杂感等杂文的别称。小品文中的讽刺小品,就是用幽默讽刺笔调,批判错误思想,抨击腐朽事物的杂文。

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始于晋时的荀勖。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四书五经》、《六经》、《十三书》、《白虎通》等。

“史”是指各种体裁的历史典籍,如《史书》、《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如《荀子》、《老子》、《庄子》、《论衡》等。

“集”是指古代诗文词赋的著作,分为总集、选集、别集,如《乐府诗集》、《古诗集》、《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类书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

类书一般分类编排,按其内容和编排方式不同,可分为义系类书、形系类书和音系类书三类。义系类书按材料的义类分部编排,如天文、地理、人事类。每系中又分若干小类,如天文分有日、月、星、时等;时又分春、夏、秋、冬等。古代类书大多属此类。其中以取材范围分,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音系类书是从古书中摘取二至四字的短语,按最后一字的韵编入某韵,主要供编纂字、词典找资料出处所用。如元代的《韵府群玉》、清代的《佩文韵府》。形系类书是字形编类,即将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按其上一字归入同一字的类中,而举出包含这个词语的诗文篇目,如清代的《骈字类编》。其作用与音形类书略同。

我国古代类书之祖,当首推魏时之《皇览》。此书早已散佚,后世虽有一些辑佚本,但所存不多,难以窥其全貌。此外,我国现存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类书保存了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不仅可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而且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最初并没有固定的书名,由于司马迁当时是太史令,所以人们或称之为“太史公书”,或称之为“太史公记”,后来省略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主要是帝王的传记。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是为了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同时,“本纪”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

“表”,列记的是事件,使纲举而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

“书”,记载的是历代的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的沿革。

“世家”记载的主要是诸侯王国之事。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因此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从西周的大封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非常妥当。

“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包括单传、合传和类传。单传即一人一传;合传是记二人以上的;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为一个传,如《儒林列传》、《循吏列传》、《刺客列传》等。司马迁还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等。这就为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为了写作《史记》,司马迁耗尽了毕生精力。撰写史书,需要大量收集材料。《史记》的取材极其广泛,一是文献材料,其中有《夏小正》、《世本》、《秦纪》、《春秋》、《国策》、《楚汉春秋》等数十种。二是交游所得。三是实地采访。

如果仅仅是历史材料的堆积,当然完成不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司马迁之所以蒙受奇耻大辱却“就极刑而无愠色”,是因为具有伟大的抱负。他的理想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从事这一项艰苦卓绝的编写工作,给中国历史学留下一部光辉不朽的著作。

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曹”

“三曹”,指三国时期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即魏武帝。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今安徽亳县)人。他在文学、书法、音乐方面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如《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对酒》、《短歌行》等。他的诗作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当时诗歌慷慨悲凉的特色,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字子恒,曹操次子,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建安二十五年汉帝即位,即魏文帝,也是魏文学家。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而且艺术上很完整的七言诗。有《魏文帝集》。他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他的诗歌今存约40首,如《芙蓉池作》、《于玄武陂作》、《夏日诗》、《黎阳作》《燕歌行》、《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杂诗》等。他的诗歌特色是,笔致细腻,特别是一些以思妇、弃妇题材的作品,一般都写得凄婉动人;其次是语言流畅,民歌风味相当浓,显得格调清新。他的《燕歌行》,还是中国诗歌史上较早出现的完整、成熟的七言诗。

同类推荐
  • 新解论语(全2册)

    新解论语(全2册)

    《新解论语》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论,共二十篇,上论以时习时行始终,下论以先进介绍孔门十杰始,以《尧曰》承继中华道统终。篇篇联系紧密,逻辑清晰,《学而第一》勉励人终身学习,《为政第二》教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八佾第三》将学、行落实于礼法制度,《里仁第四》强调仁为礼本,勿殉名失实,《公冶长第五》起,依前述内圣外王的标准展开人物评论。作者还从《论语》章句中分析孔门诸贤言行,勾勒当时的历史情境,从其性格及经历诸方面要素进行精准分析,凸显《论语》更深层次的丰盈智慧。本书还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论语》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指出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

    「摩登中产」:一个面向城市新兴中产家庭的内容服务平台,由专业媒体团队创立打造,深受新兴中产家庭喜爱。用时代的视角,观察中国中产阶层的诞生与成长,也用细致的笔触,解析中产阶层的困惑与烦恼。本书涵盖「摩登中产」的精华思辨,紧扣当下时代脉搏,足以颠覆你对目前生活、职业、投资、未来的一切观点。
热门推荐
  • 宋南

    宋南

    极其诡异的宋朝故事转折,粗暴而血腥,颇为出乎传统框架之外。北方凛冽的寒风催促铁蹄南下,文化的巅峰时代,低不过野蛮的蝗虫式扫荡。俱往矣,却来到离国万里的南洋半岛,虚无的时空里,有怎样的向往,可留下故国丝丝牵绊的荣耀?孤独的游子在今生它世,重复淡淡的寂寞,与平静。
  • 我在武侠世界开餐馆

    我在武侠世界开餐馆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鲜冬方厨师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徐扬,想在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里杀出一条血路,靠厨艺?还是靠菜刀?百花谷大师姐媚眼一抛:刀工不错,我喜欢!飞仙阁小师妹俏脸微红:人家的胃早已被他征服!各位客官,一道与众不同的麻辣江湖,已经新鲜出炉。
  • 昔日青青今不再

    昔日青青今不再

    王小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死宅糙妹子。虽然是个品学兼优的学霸,却沉迷动漫和游戏,不爱社交,所拥有的好友也只有社团活动认识的寥寥数人。有一天,她大学最好的朋友失恋了……
  • 妖孽仙帝奶爸

    妖孽仙帝奶爸

    曾经登临九天十地,他为无敌仙帝,弹指间可令星河沉寂、万族跪拜,而今在都市苏醒,以无敌之姿守护家人!
  • 十二生肖与运程(古代文化集粹)

    十二生肖与运程(古代文化集粹)

    “生肖”是指一个人所生那一年的属相,共有十二个,通称为十二属相,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它不仅是一种形象生动的纪年、纪月方法,而且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民间文化,它与周易、五行、阴阳八卦、天干地支等学问融为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人的心中。被赋予了种种神奇的色彩。本书从每个人的事业、财运、情感、婚姻、健康等方面为读者详尽阐释一生的运程。使读者能够客观、正确地对待人生。
  • 佛说花积楼阁陀罗尼经

    佛说花积楼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反派他追上来了

    反派他追上来了

    【快穿,1V1,甜宠苏】多年后的某一天,有人问:在小世界中,男女主给你当炮灰是什么感觉?苏妖抹了一把辛酸泪,无奈摆了摆手:他们终究是天道爸爸的崽,光环还是他们的......别人转角遇上爱,她却转角遇车祸,苏妖也算是倒霉了,但是没想到,还有更倒霉的在后头...一个自称是天道系统的二逼找上了苏妖,还一口扬言要带她去拯救世界?苏妖:我信你个鬼,你个垃圾系统就知道坑我!嗯,垃圾系统。某男认同地点了点头,要不是这个垃圾系统乱发布任务,她媳妇会见着他就跑?系统:我不是,我没有,我不垃圾。系统否认三连,不过...啊啊啊,宿主大大快跑啊,反派他追上来了!!!
  •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

    周兮编著的《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讲述了:习近平主席曾说: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时间去哪儿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你的时间丢了吗?这些问题正是《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要解答的。
  • 极品捉妖系统

    极品捉妖系统

    万众瞩目之下,楚浩扔出一柄剑:“这轩辕剑你拿好,以后别在我面前装逼。”这天,这地,这沧海,这宇宙,谁都无法阻止我。ps:看完了?新书搜索【诸天名校】推荐票刷起来,让我们再次征战。
  • 捡来的男友是剑仙

    捡来的男友是剑仙

    她,2109世界顶级杀手,一次任务中失手死亡,意外重生在了夏府的废物小姐身上;他,世界管理者的亲传弟子,一世剑仙大帝,被师父丢到其他世界领悟奥秘,失去一些记忆。两个都是穿越世界的人,他们能否在另一个残忍的世界变强,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