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8300000053

第53章 让孩子自己乐观起来

教子心经

一般说来,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父母还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克服一些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美国有一对兄弟,一个出奇的乐观,一个却非常悲观。

有一天,他们的父母希望兄弟俩的性格都能改变一些。于是,他们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装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

一个小时后,他们的父母走进悲观孩子的屋子时,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在哭泣。原来,他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怕父母会责骂自己。

当父母走进乐观孩子的屋子时,却发现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子挖着马粪,把散乱的马粪铲得干干净净。看到父母来了,乐观的孩子高兴地叫道:“爸爸,这里有这么多马粪,附近肯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

这个乐观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从报童到好莱坞明星,再到州长,直至当上了美国总统。这中间,乐观的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乐观是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而又不断进取的个性特征。孩子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或对象,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对无法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乐观的性格是孩子应对人生中悲伤、不幸、失败、痛苦等不良事件的有力武器。如果孩子无法乐观地面对人生,就会意志消沉,对前途丧失信心,而且长此以往,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乐观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早期诱发理论认为,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乐观的性格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培养,悲观的性格也可以在实践中逐步被改塑。

那么,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呢?

1.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每个孩子都会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即使天性乐观的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遇到困境时,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闷闷不乐,父母无论多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交谈,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坚强面对,鼓励孩子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不要尽往消极的方面想。

6岁的乐乐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乐乐回来时,就发现乐乐有点闷闷不乐。妈妈问道:

“乐乐,今天幼儿园有什么高兴的事呀?”

“今天一点都不好玩。”乐乐不高兴地回答。

“为什么呀?出了什么事吗?”妈妈问道。

“今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很会说话,老给同学讲搞笑的事情,同学们都不理我了!”原来,乐乐今天在幼儿园受到冷落了。

“那不是很有意思吗?以后,你每天都可以跟这样一个会说笑话的人玩了,你不高兴吗?”妈妈引导乐乐。

“可是,同学们都不理我了呀!”乐乐有些着急了。

“只要你和同学们一样与那位新同学一起玩,你们不是都可以玩得很开心吗?其他同学还是跟你一起玩的呀!是不是?”妈妈问道。

“嗯,好像是。”显然,乐乐同意了妈妈的看法。一路上,乐乐又恢复了往常的快乐。

父母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只要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就要引导孩子把心中的烦恼说出来,这样,烦恼很快就会消失,孩子也会恢复快乐。当然,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难,教给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来保持乐观的情绪,这些都是促使孩子摆脱消极情绪的好方法。

2.父母自身要乐观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首先要乐观。父母在工作、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如何处理会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在面对困境、挫折时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在遇到困难时,乐观地去面对。

平时,父母应该多向孩子灌输一些乐观主义的认识,让孩子明白,令人快乐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不愉快的事情只是暂时的,不具普遍性。只要乐观地对待,生活仍然是美好的。例如,碰到周末要加班去,就要对孩子说:“今天妈妈要去公司加班,这表明妈妈的工作很忙。”孩子会觉得妈妈很能干,在公司是核心人员。而不要对孩子说:“该死的,妈妈今天又要加班去。”因为这样孩子会觉得你是不得不去加班的,这就给孩子留下了不快乐的阴影。

3.不要对孩子“抑制”过严

许多孩子不快乐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自由。父母的溺爱,往往会抑制孩子们的一些行为和举动,甚至替孩子包办一些事情,这样,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做,也就无法从中得到乐趣。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认为,要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就不要对孩子“抑制”过严,而是要允许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

例如,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自己选择早餐吃什么,什么时候喝牛奶,今天穿什么衣服;对于四五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在父母许可的范围内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选择周末去哪里玩;对于六七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什么时候学习等;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应该允许他结交朋友,带朋友来家里玩等。

一般来说,只有从小就享受到“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因此,聪明的父母不妨做个“懒惰”的父母,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处理自己的事情。

4.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

孩子在遇到困境时,往往会表现出悲伤。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如果孩子在哭泣的时候,父母要求孩子停止哭泣,不能表现出软弱,孩子就会把心中的悲伤积聚起来,久而久之,反而造成孩子的消极心理。

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5.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乐观的孩子往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悲观的孩子则往往觉得没有希望。因此,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希望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程,需要父母及时地感受到孩子的沮丧和忧愁,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的阴影。

平时,父母要多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鼓励孩子想象自己的美好未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孩子必定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6.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可以使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一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广泛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升华思想。可以选择阅读伟人的故事、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另一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如带孩子到邻居家串门,邀请其他孩子到家里来玩等。

另外,父母可多搞一些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玩;也可让孩子做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利用废物制作小作品,通过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教子小故事

加查林的奇迹

1958年和1962年巴西蝉联世界足球赛冠军时,加查林以自己优异的表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位世界足球冠军竟是一个小时候患小儿麻痹卧床不起的病人。他之所以能够重新站起来,走进足球场踢球,完全是他父母不丧失信心、坚定乐观、爱心哺育的结果。

加查林出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个小镇上,小时候家里很穷,不幸的是在他6岁时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被疾病折磨得卧床不起。父母伤心极了,小加查林更是急得要命,不住地问父亲:“爸爸,我还能站起来吗?我什么时候能站起来?”听到儿子的问话,父母心都要碎了,尽管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可是心里却没有任何把握。他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小加查林需要的是乐观和信心,否则可能会使病情更恶化。

父母带着加查林四处求医,走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医院,但没有任何人说能够治愈这种病。无奈之下他们变卖了家产,来到了里约热内卢,去找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医生在为加查林进行了六次手术后,奇迹发生了,加查林站了起来。他拖着虚弱的身躯迈出了一步、两步……看着加查林蹒跚起步,全家人都有说不出的高兴。

加查林问母亲:“我还能踢球吗?”母亲坚定地说:“能!战场上有瘸腿将军,足球场上就会有瘸腿运动员,以后让你爸爸带你踢球。”母亲的话给了孩子巨大的鼓舞,激励他为重新走上运动场努力与疾病作斗争。父亲也深知儿子的心思,从此父子二人密切合作,开始了新的足球生活。

踢足球是又苦又累的运动,不仅需要技巧,还要有健壮的身体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就是对正常人来说也不容易,对做了手术刚刚会走动的加查林来说就更加困难了。父母看到儿子摸着受伤的脚犯愁时,总是乐观地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安慰,告诉孩子不要怕苦,不要退却,要坚持锻炼。父母的乐观和鼓励给了加查林勇气、信心和力量,在父亲的陪伴下他坚定了踢球的志向,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以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19岁那年,加查林被批准参加了里约热内卢的波达弗戈足球俱乐部,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刻苦练习,22岁时终于成为巴西足球的主将。在赛场上飞快地奔跑、巧妙地迂回的加查林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人们称他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尖刀”。加查林的奇迹来源于他的大勇大智,而他的这种大勇大智则是父母用爱心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铸造出来的。

同类推荐
  • 家教心语

    家教心语

    《家教心语(梦启录)》一书提出的问题是家教中,特别是幼儿、少年家教中诸多问题的一部分,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大家重视,推进问题解决。
  • 合作式养育

    合作式养育

    我们不想大吼大叫,却总是忍不住发脾气;我们不想动手打孩子,却总是情绪失控到抡起巴掌;我们很想跟孩子好好聊聊,却总是以争执结束对话……怎么办?!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罗斯·格林教授通过总结自己40多年的专业经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亲子冲突的颠覆性新方法:用支持、正面、非惩罚、非对抗性的方法,减少挑战性事件,改善沟通,修复关系,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一问世就引起轰动,名嘴奥普拉也邀请格林博士登上《奥普拉脱口秀》的舞台,介绍他著名的“积极合作式问题解决法”。有了这种方法,家长可以放弃唠叨、训斥、威胁、惩罚等手段,允许孩子发表意见,从而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从家庭作业到个人卫生,从睡前时间管理到看电视、电脑的时间,让家长和孩子都有最好的体验。
  •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本书共10章,即10位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各自成章。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相信每一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中得到启发,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
  •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教育的大智慧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你家的孩子成天跟你讨价还价、磨磨叽叽吗?先别着急,也别上火,看看书中这个叫杜小豆的孩子,正在和妈妈的“斗智斗勇”中快乐地成长着。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片段,更是一部快乐教育成果的检验报告。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故事,而故事的色彩与味道,父母是有导演权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明妈妈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快乐的小豆,一个身心健康的小豆。
  • 当妈第一年:贝塔妈带娃日记

    当妈第一年:贝塔妈带娃日记

    这是一本真正理解新手妈妈的书,记录当妈第一年的蜕变与成长。养孩子是如此考验妈妈的工程。每天满满的拧巴事儿,生活再也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简单的上班工作下班休息。生活中突然变了样儿,每天的日子都是一手搂着矛、一腿夹着盾地向前疯跑。但日子总是会时不时带给我些温暖的情怀,比如贝塔生日蛋糕上的烛光带给我的温暖与感恩。我在贝塔身上看到他们对待感情直接又坦白的方式,看见贝塔对我的爱,看见贝塔探索未知世界的努力,感受得到贝塔对我的治愈。我通过贝塔的成长过程品味亲情、体会友情,通过贝塔的成长认识和体会生命的精彩,进而也会更多地感悟人生。我因为贝塔的成长接触到了很多善良的医生、好心的技师、热情的妈妈,这些都值得我心怀感恩。宝贝,感谢你让我做你的妈妈。在这段同行的时光中,我愿坚强微笑前行,直到你以后可以独立生活,挥手向我告别。
热门推荐
  • 曹树莹中短篇小说集

    曹树莹中短篇小说集

    曹树莹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他1972年入伍,军旅生涯长达30年。其作品多次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人民文学》、《诗刊》等报刊采用。著有中篇小说集《人们每天面临的河流》、诗集《无岸之河》、《幽蓝的柔波》等。曾获全国群星奖大奖、甘肃省政府优秀作品奖、《长江文艺》完美文学奖等文学奖项。
  • 再见这十年

    再见这十年

    曾经的你,是不是也热血,冲动,打抱不平,悲天悯人。步入社会后,现实一次又一次打击自己,人性一次又一次冲刷自己的三观。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也许,在这些故事中,你能看到曾经或是现在的自己。
  • 艾泽拉斯冰王子

    艾泽拉斯冰王子

    什么,我是凯尔萨斯的弟弟。好吧,我亲爱的哥哥,为了帮你摆脱未来悲惨的命运奋斗吧。我擦,还是个废柴流,弟弟我有心无力啊。
  • 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

    该书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解剖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郊区为背景,以作家去南泉为轴心,展现了一幅川东风俗图。书中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清贫,巨贾达官则是奢华腐败。小说描绘了日军对大后方狂轰滥炸、惨绝人寰的罪行,也表现了有正义感的文人的民族良知和对胜利的信心。
  • 比利伸出友谊的手

    比利伸出友谊的手

    比利发现好朋友的妹妹在商店里偷了东西,他决定帮她改过。她有没有被抓住?有没有坦白自己所做的事?会明白偷窃是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吗?
  • 深秋的盛夏

    深秋的盛夏

    那一年入学是一个深秋,正式成为了一名初中生,开始了三年的历程。有欢笑,有泪水,有过青春的懵懂,有过成长的烦恼……幸好,还有你们。
  •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旨在让你会做人、巧说话、能办事、广交际、赢得好人脉、从容叱咤职场,自在漫游商海,打造成功人生路。阅读此书,你将获取走向成功的智谋,使你趋于完美,助你走向成功!如何成功?如何让自己一生打造完美,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成功的道路吧!
  • 领导致辞大全

    领导致辞大全

    本书囊括了佳节致辞、会议致辞、答谢辞、慰问辞、吊唁辞、岗位变动致辞、电视广播致辞内容,从多个角度对领导致辞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提供了大量可随查随用的范例。无论您是政府机关的领导,还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无论您是公务活动致辞,还是私人聚会致辞,本书都可助您一臂之力,喜庆之余为您锦上添花,紧急时刻为您排忧解难。
  • 蒋公的十二门徒

    蒋公的十二门徒

    广州陆军讲武学校于1923年底在长沙招生,湖南革命青年陈赓被共产党组织看中,推荐他去报名考试。考试时,与陈赓并排而坐一同考试的是宋希濂,俩人很快就攀谈起来。1924年春,黄埔军校正式筹备,陈赓与宋希濂皆被录取,讲武学校也全校并入黄埔。陈编入黄埔第三队,宋被编入第一队。陈赓担任队长,是军校里的活跃分子。当时有一句顺口溜:“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三人并称“黄埔三杰”,蒋介石因有如此优秀的学生而自豪,但他们大搞派系斗争也很让蒋校长头痛。
  • 夏末微风凉

    夏末微风凉

    靡靡夏夕,凄凄风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叫夏末。”“不怎么爱说话。”那年他们六年级,相识。“祈……”“嗯?”“就想叫叫。”那年他们大一,相恋。十年的时间,十年的感情,他们是否能够白头偕老,久违的说一声,“笨蛋,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