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90300000001

第1章 精卫(1)

一九二二年的初春寒气依旧逼人。连绵起伏的江淮丘塬的角落里冒出新绿。天亮了,十六岁的刘春兰提着柳编篮跟在她大(大即爸爸,刘家岗方言)的后面来到泥河边。泥河里满河清水缓缓流淌,逐水的鱼儿搅动的声响奇大。她大提着渔网,望着满河清凌凌的河水,沿着河滩走了几步。大是个打鱼佬,他晓得水里鱼儿的活性,刀鱼上水,大胖头顺水;白鳝伏在水底,小螃蟹在水面浮头;春夏鱼儿浮在水头,秋冬沉在水底。还知道鱼儿在哪里洄游,又在哪里调情、交配、产卵。

家里没有下锅米了,半个月前江匪抢了一趟刘家岗,事起得太急了,土匪们无声无息地进了岗里,刘春兰家的口粮也抢走了。这日子过得焦心。大起得很早,在大泡桐树下捡网坠子,要出河打鱼。妈妈挺着大肚子,来到春兰床前:“大脚,快起来,你大要到河里摸食去。”刘春兰从床上打滚起来:“妈,大打鱼去了?”“是的,你眼尖,跟着你大望着风。”三天前小刀会和江匪在大河头干了一仗,江匪输了。张麻子那股江匪这几天还来。娘望着父女二人跨过河堤,影子闪没在河堤下。

大在河流的拐弯处停了下来,他又瞄了一眼河面,左手抄起渔网,右手拾掇起网门,一弯腰右手甩出网门,网从青天里落了下来,“哗”地掉到水里。他大用右手收拢着渔网,鱼在网里徒劳地挣扎着,搅得网纲直动,她大猛地一用力,网被拉了上来。白花花的鱼在网里跳腾。离水的鱼徒劳地上下跳动,张着一双双白晃晃的大眼。大把一网鱼拉到河滩上,刘春兰把鱼抓到柳编篮里,她的目光全落在眼前的鱼上,回家把鱼煮了,可以饱肚子。刘春兰已饿得前胸贴后背。

“嘣”的一声,子弹射在刘春兰的那双大脚旁边,早晨的空气一下收紧了,岗上望风的人喊:“江匪来了,江匪来了。”打鱼佬拉着女儿刘春兰的手往河堤上跑,对过河滩上十几个土匪正划着一条大木船从河那边冲过来,冷枪从飞动的大木船上射过来。“砰”的一声,打鱼佬被冷枪放倒在河堤上,血从后背汩汩地冒出来。“兰儿快跑!”闷雷一样的叫声从打鱼佬的嘴里穿出,惊得河岸树上的鸟儿扑扑飞起。打鱼佬头一歪死了,他的女儿在河堤狂跑逃生。刘春兰一口气跑到村上,村上人已像刀鱼扑水样往村外的黄陂湖的芦苇丛中跑去,在跑反的人群中,她看见妈妈挺着大肚子夹在人群里,踉踉跄跄地跑着。

刘春兰跑过来,妈妈看见手上抓着鱼的春兰问了一句:“你大呢?”“大倒在河沿上。”妈转过头往河堤上跑。刘春兰一把抱住妈:“大已死了。”“跑呀,春兰妈。”有人在后面喊,刘家岗上的活物都在跑反。“张麻子来了,张麻子来了。快跑呀,快跑呀!”声音在空中叫,震得春兰的妈妈打一个趔趄,身体“嘭”地摔在身旁的小沟里,精白的水慢慢变红。“大兰子,我要生了,你把我拉到堤上。”刘春兰一手拉着妈妈,一边大喊:“来人呀!”妈说:“不要喊。”刘春兰只喊了一声,她把妈妈拖到河埂上,刘春兰看到妈妈的下体里血像水往外淌,里面一只光光的头往外面挤。头出来了,手出来了,脚出来了,整个一团肉掉了下来。血喷了出来,射进杂草里,一片绿红绿红的。妈妈的脸如身边梨树上开的梨花一样白粉粉的。她用牙咬断脐带,婴儿“哇”地大哭。一朵梨花从梨树上飘下来,落在妈妈的那张沟壑般的老脸上。她用尽最后的力量,目光落在婴儿的双腿间,一根像豌豆花一样的东西骄傲地挺立着。“就叫梨花吧。”“妈,这是女孩子的名。”妈妈说:“男孩子取女孩子的名,好养大。”

一寸阳光照在妈妈下体流血的地方,血流得越来越快了,妈妈的脸由黑白变成惨白,她对春兰说:“你带好你弟。”叹了一口气走了。一个女人死了,日光照着她的尸体,死亡是很平常的事,就像穿衣吃饭一样。刘春兰看了一眼死去的妈妈,双手从地上抱起同猫般大的弟弟梨花,往黄陂湖跑。

刘家岗上空升起冲天大火。这次江匪干得绝,刘家岗有人参加小刀会,在杀掉所有活物后一把火烧了刘家岗。站在黄陂湖里的刘家岗人直勾勾地望着通天大火,不知跑了多少次的反了。窝棚建了烧,烧了建。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苍天烧得如陈年的猪血一样紫红。火尽了,人还要活下去。刘家岗人又回到岗上,刘春兰抱着弟弟梨花,跟在大人后面,在灰烬里找寻在大火里丧生的被烧熟的动物。刘春兰肚子饿得痛了起来。她望了一眼轻得如同稻草把子的弟弟,弟弟张着小口,她慌了,弟弟也饿了。这时,她的脚踩到一个软物,一看,是一条被烧熟的蛇。她咬了一口,整个吞了下去,肚子好受多了。她又咬了一口,放在牙齿间,反复嚼。她把嚼烂的肉放在手心,跑到泥河边,喝了半口水,把弟弟放在河沿,左手拣起右手心里的肉块,放到嘴里,又嚼了一下,把唇放到弟弟的口里,弟弟的嘴动了几下,他吃下去了。

刘家岗人饿不死,土匪你狗□的烧了岗上的东西,你狗□的带不走水里的鱼。爸妈死了,窝棚烧没了,十六岁的刘春兰还要带着弟弟过日子。

一九二二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一只白嘴赤足、头有花纹的小鸟站在岗东头的龙王庙边那棵大柳树上“精卫、精卫”地大叫。这种鸟在十六年前刘春兰出生时也出现过。那天,还是个阳光灿烂的春天,打鱼佬背着渔网走出家门,一抬头他就看见一只奇鸟站在他的窝棚上,一动不动。他没有多想,就下河打鱼。鱼捕得很顺,他网网都捕了很多,小鱼篓都要盛满了,像是鱼儿往网中钻一样。他想到老婆快生孩子了,就收了网回家。离家还有几丈路,他就听到“精卫、精卫”的声音。他抬头望,看见那只奇鸟在大声鸣叫。回到家,老婆正在生产,自己的弟媳妇正在接生。“快,到灶底掏稻草灰去。”他把灰撒在女人的身下。“哇”的一声雷鸣般的大叫,是个大脚千金。这声大叫传到房顶,打鱼佬看到那只奇鸟向青天里飞去。

一九二二年梅雨季节,天缺了一角,水从天上倒下来,满天里豪雨掉在地上,打在刘家岗人心上,打得人心直晃晃。地表水汇成一道道溪流,往泥河里跑。泥河的水嘶哑着,发疯地往黄陂湖里奔。黄陂湖容不下这么多苦难,水往上涨,一寸一寸像夏天里野稻子往上蹿。一天,一天,水无休止地从天上倒下来,一尺一尺往上爬。刘家岗人躲在用芦苇搭的窝棚里,望着天空中飞跑的雨水。刘春兰用瓢接了一点水,喂了弟弟一口水。“兰子,快搓绳子。”二婶从雨里冒出,手里拿着一把稻草。妈死后,二婶是最亲的人。“河堤保不住了。我们要到王大包躲难。”二婶边搓绳子边说:“兰子,你一头把弟弟用绳子捆在背上,一头拴在我腰间。”绳子搓了三尺长。二婶就带着春兰和弟弟出门了。雨中刘家岗人往一里开外的高地王大包奔。满河的水冲击着黄泥河的河堤,河堤扭曲着,呻吟着。突然,一股白水穿堤而过,裂口被强劲的水流扯得越来越大,河堤“轰”的一声倒了。“破圩了。”有声音在风雨中嘶吼,声音被更大的风雨声吞没了。

水把逃难的人群围在王大包的高地上,刘春兰被二婶推到一棵大杨树上,水漫了上来,像一条水蛇一样漫了上来。树上站满了人。

雨还是无情地下着,水里有的活物爬到树上。“把它们摔下去。”有老人大喊,喊声在雨中飞来飞去。刘春兰看到一条碗口粗的大蛇正慌张地爬上来,她伸出手一下抓住蛇的七寸,猛地一扔,“唰”的一声,蛇飞得老远。她笑了。水淹没了王大包,往上涨了一米多后,就停在那里。

雨停了,艳红的太阳吊在蓝天上。饿呀,刘春兰看了看背上的弟弟,他不哭了。刘春兰一屁股坐在一树丫上,哀号了一声:“大呀,妈呀。”刘春兰刚嚎过,天上就飞来无数小鸟,它们口里叼着小虫,哑哑地在天上盘旋。弟弟的口张成火盆,小虫掉到弟弟的口里。刘春兰也张开口,小虫掉到口里,春兰直吞到肚里,不疼了。刘春兰满足地睡去,她大和妈走来了,说:“你看好弟弟,我们送吃的。”刘春兰一惊,她醒了,鸟儿是大、妈的魂差来的。

树上有人往下掉,他们饿得发昏,脚上没有力道,就掉下去,落到水里,上下沉浮几下,就被淹死了。

水不知是何时退下去的,活着的刘家岗人从王大包的大树上爬了下来,他们回到了刘家岗。刘春兰在二婶的帮助下,在她家的原址上搭了窝棚,在窝棚里挖了土灶。刘春兰跑到稻田沟里,用手捞了厚泥,把稻田沟两头堵上,用瓢把沟里水弄光,好几条刀鱼挺在沟里。刘春兰把它们抓回家,放在瓦当上烤。瓦当下草火旺,瓦当上的鱼发出透骨的香。刘春兰喂了弟弟,自己也吃饱了,打着嗝儿。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往下过。

一九二二年入秋后,刘家岗来人了,一个是牛大照,他本是刘家岗人。刘家岗原居民是刘牛两大姓。牛姓住岗东头,种田,闲来杀猪并做猪肉生意。刘姓住西头,种田,有了时间打鱼,多了便卖。牛大照先跟他大学了一手杀猪的手艺,在刘家岗一带混,他不种田。他老子要他学种田,他不干,说:“种田没活路。”双方对峙了起来,他老子打了他,他跑得没了影子。他老子气得吐血。他老子就他一个儿子,儿子跑了,他闷得慌,后来他便卖了田,到外面去寻儿子。儿子没找到,自己却死在外面。

牛大照从芜湖雇了一艘小轮船回到刘家岗,是衣锦还乡的。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黄泥河水面响起“轰隆隆”的声响。习惯于跑反的刘家岗人又喊了起来,刘春兰从床上抱起弟弟。河堤上响起叫声:“乡亲们,我牛大照回来了。”“那个浪子。”刘家岗人的心一下紧了起来。牛大照人比声音还快,他大摇大摆地站在河堤上,从堤上往自家窝棚跑。“大我回来了。”无人应答。刘家岗的乡亲们如水一样涌过来。“你大,找你去了。”牛大照立马僵在那里,厚厚的唇抽搐着,眼望着天。“大,你儿发财了,你儿发财了。”牛大照从布袋里抓出银圆,抛到空中,银圆落地,发出的声响震天动地。

第二个人是王先生。王先生是夜里来到刘家岗的,他是个行走江湖的郎中,他在刘家岗一带行医,治好很多血痨,年前回老家黄山去了。他回到了刘家岗东头的龙王庙,点亮庙里的长明灯。龙王庙里的长明灯一亮,刘家岗人说:“王先生回来了。”

牛大照一回到刘家岗,就咋呼起来,他把乡亲们招到大场基上。他问:“你们有什么苦处?”

“江匪经常抢杀我们。”“是哪股江匪?”“是张麻子那股江匪。”

张麻子也是半个刘家岗人。他的父亲是刘家岗大财主刘扒皮的长工,是从黄河故道那边逃荒过来的,力气大,干活也勤快,话也不多,闷头闷脑地干活,深得刘扒皮喜欢,就把他树为长工的头。刘扒皮有三儿一女,女儿最小,叫水灵。水灵其实长得一点也不水灵,粗皮糙肉的,但她是大财主刘扒皮的掌上明珠。水灵长到十六岁,还疯得很,常到自家的田地里玩耍,和长工混得很熟。水灵吃得好,发育早,胸上长出了高高的小馒头,到地里晃得长工们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晚上,长工们睡在工棚里,在梦里都晃着她那成熟的影子。时光一晃,两年过去了,到了十八岁,刘扒皮就把女儿往大户人家说亲。可大户人家公子没有中意她的,刘水灵的婚事就这样往下拖。水灵已懂人事了,她看见张管事,心就通通地直跳,一天看不见他,就掉了魂似的。刘扒皮看到女儿经常找家中的长工玩,感到有些不对劲。一天,刘扒皮把要出门的女儿拦在门里。“水灵儿,你一个大姑娘家的三天两头地往地里跑,找那些长工玩,你不想嫁人了?”“大大,我到田野里散散心。”“你一个女娃不在家里学做女红,你到地里撒哪门子野?你今天要是出去,我就打断你的狗腿!”水灵儿被关在家里。

张管事在水灵儿火辣辣的眼里看到了少女的那份柔情,刘财主对他也是关爱有加。要是成了这个拥有百亩良田财主的女婿,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到时候我也能分得十几亩良田。张管事动了这个心思。他做事更勤快了,把下面的长工管得有条有理,田地里水稻被侍候得更周到,更体贴。夏收,秋收,水稻丰收了,刘扒皮笑得合不拢嘴。他对张管事说:“你好好干,我给你说一房好媳妇。”

张管事能自由出入水灵儿家了。水灵儿有小半年没有看见张管事了。张管事故意在水灵儿的闺房前走着步儿。水灵儿听到张管事“咚咚”的脚步声,她打开门,张管事就进了闺房。二人干柴烈火,把事情做了。做完事,水灵儿说:“管事,我们要做长久夫妻。”管事说:“我明天就到泥河买一瓶烧酒、二斤猪肉到你家去提亲。”

同类推荐
  • 百慕大航班

    百慕大航班

    《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悬疑推理系列:百慕大航班》共分,危情·疑案、神探·谜案、密谋·奇案、铁证·悬案四个板块。其中包括《天堂里的鬼影》、《海滨旅店杀人事件》、《匿名信风波》、《“神鹰”巧遇“鬼见愁”》、《谁将在门口出现》等文章。
  • 上岭村丁酉年记

    上岭村丁酉年记

    上岭村有钱人排行新鲜出炉。韦宝路跃居第一。今年四十六岁的韦宝路,坐了二十四年的冤狱,共获得二百八十九万国家赔偿。上岭村又屌炸天了。去年屌炸天的一件事,是丑八怪蓝能跟娶了个机器人做老婆。今年蒙冤二十四年的韦宝路昭雪出狱,并获得国家巨额赔偿,这件事比那件事更屌。这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出狱是一件事,国家赔偿二百八十九万是一件事。
  • 痛失

    痛失

    作品以一个乡土小县的权力争夺、人、事流变为结构故事的纽带,以人性的变异为叙事元点,来建构乡村权力场,编织一个宏大的政治权力寓言。作者凭勇气和正义感,写出了滋生腐败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这里的腐败分子不是道德有缺陷的人,也不是无能鼠辈。从任何意义上讲,他们都是精英。作品直击乡村官场的龌龊、用人机制的缺陷以及官本位主义的盛行。展示在你面前的是道德水准的“痛失”、“以民为本”的魂灵的“痛失”,以及良知的泯灭与救赎的无助,充满深沉的批判精神与悲剧意识。
  • 银河之心Ⅱ·暗黑深渊

    银河之心Ⅱ·暗黑深渊

    在天垂星的日暮战役结束之时,李约素身负重任,乘坐高速飞船前往银河之心求援。他一路不断告知当地各人类文明星系,得到了许多响应,人类的舰队不断前往增援。来到银河之心后,李约素得到了科技极为先进的铁人的援助,拥有了大批最先进的飞船引擎,得以组建起庞大的舰队。但是在返回战区的路上,李约素先后意外遭遇神秘的镜子飞船和死星,从而得知了上古银河人类与异族“蜘蛛人”之间发生战争的来龙去脉。孰料,未等李约素赶到,人类的防线已经崩溃,李约素不得不冒险率领敢死队杀入敌人老巢,在这里,他意外地发现了引起这场战争的“上佳”号环形飞船……
  • 原振侠24:催命情圣

    原振侠24:催命情圣

    与李固堕入爱河的黄娟,决定为卡尔斯将军作一场「真神」秀后,便找一处清静之地与爱人共度馀生。而原振侠担心李固利用异能为祸人间,竟然让玛仙施展巫术使李固成为白痴。黄娟伤心至极,恨透昔日爱人原振侠……在一个落寞的夜晚,原从电视机中见到一个奇异的影子,这个影子,与李固有着不寻常的联繫……「情爱可以使人抛弃一切,用全世界来换也不换——当然,这样的情爱,在现实生活之中,几乎不存在了,所以只好将之放在幻想小说之中。」──倪匡
热门推荐
  • 最最喜欢的人

    最最喜欢的人

    布笙布小妞心虚地笑笑,偷偷嘀咕明明是棉花糖才对,嗯,那棉花糖还是好不容易骗他买的。他大她六岁,他让她叫他“小叔叔”——第一次遇到他,她觉得他好好看,他背对夕阳时和老奶奶打招呼的微笑超温暖;第一次窝在他怀里,他抱着迷路的她找回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说谎,她心跳得超级快;第一次亲吻他,是他用超级赞的厨艺把她喂饱,脸颊上亲吻响亮……然后,纠纠缠缠的十年过去了,豆瓣上“92年大叔求温暖萝莉谈谈心”的帖子都铺天盖地了,心急不已的布小妞也终于长大了,告白这件事被她郑重地提上了议程!但是初恋女友、拜金女友、备胎女友……温暖牌小萝莉火大了:“我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就看中你了,你难道不想负责任吗!”
  • 我的儿子你惹不起

    我的儿子你惹不起

    【2019火爆新书】获得系统,可收任何人做儿子!你是全球首富?做我儿子吧!你是武道宗师?做我儿子吧!你是维密超模?做我儿子……的妈吧!我的儿子们你惹不起,为父你们更惹不起!“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大佬,都是我的儿子!”(书友群:699427785)
  • 从前那些沙砾

    从前那些沙砾

    原本一帆风顺的学霸捡到主角光环后为何前路反而不顺?当不了金手指不能保驾护航的业界大佬凭什么成为男主?反派坏人灵魂发问:我是谁?我在哪?这故事还能不能让我有机会出场干点大事?没有我,你们都在搅合个啥?欢迎收看走近科学之在娱乐园种田那些事。
  • 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胡雪岩成功密码》内容简介:胡雪岩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他广交朋友,善于随机应变,精明而决不投机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怀着一颗仁厚之心,开办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 2015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2015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凌鼎年、黄健生、李蓬、曹海军、林万华……百余位作家的百余篇作品,题材丰富、语言凝练,凡片段、凡场景,均有精彩呈现,短小精炼,具有张力。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胖妞的超级系统

    胖妞的超级系统

    遇上废柴系统的人生怎么才能翻起浪?!“系统,告诉我!怎么才能瘦下来!”“抱歉,权限不够……”“系统,怎么才能成为世界首富!”“抱歉,权限不够……”“系统,怎么才能追上校草!”“抱歉,权限不够……”……通通权限不够的系统,要你何用?!莫名其妙得了个系统,女主以为自己从此走上开挂的道路,最后才发现这其中还隐藏了惊人的秘密……看女主如何一路攀爬,浇灌出朵朵友情的花朵,最后收获完美的爱情。
  • 重生之好好聊聊

    重生之好好聊聊

    一座清幽的小院内,竹制的靠背椅上坐着一个小女孩。她睁着大大的眼睛,托着下巴望着院子里的一株桃树静静发呆,满是稚气的小脸上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忧愁。“唉~,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再晚上两年不好吗?这个时候是要上幼儿园吧?天啊~,我可不想和一群小屁孩儿呆在一起。”“宝宝啊,你嘀咕什么呢?那颗树有什么好的,让你看了那么半天?”一声苍老的女声在身后响起,随之而来的是挑动竹帘的声音。……
  • 婚不由你:穆总步步谋妻

    婚不由你:穆总步步谋妻

    “婚后我们各取所需。”程初冉走投无路的时候,被逼无奈嫁给慕氏集团总裁慕锦贤,婚前她要求签下契约协议。总裁很爽脆,程初冉很单纯。但为什么新婚之夜,就出尔反尔了呢?“慕锦贤,你是个大骗子,明明说好的各取所需的,你,你还要脸不要脸了!”程初冉哀嚎道。“各取所需没毛病啊,慕太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鹰王传奇

    鹰王传奇

    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之的《鹰王传奇》共分四辑,具体内容包括:狐杀、义犬奇龙、鹰王传奇、台湾老板和深山猎人、复仇女侠、无影杀手、义海横刀、盗侠方胆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