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91600000003

第3章 在下塘的麦田里

在长丰县下塘镇西南郊日本侵略的万人坑附近,一些人正在手工收割小麦,这在当下已经不多见了。这一般都是零星麦地的情况。在这些零星麦地的周围,冒着蒸汽的工厂、工作生活区的围墙、农舍以及混浊并枯浅的水塘,已经三面包围了麦地。可以想象,两三年、五六年,甚至一年后,这些还能生长出鲜黄色麦穗的耕地将不复存在(它当然还会长久地存在于某些地方——比如,我的头脑里),建筑物将取而代之,农业文明的风景将在人来车往的地方进一步被压缩。农业文明在我们记忆里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我们虽然不停地感叹、惋惜,但我们也能适应新风景、新生活、新食品、新病菌和新污染,在不发生重大意外的情况下,我们的寿命还会逐步增加。

重大意外似乎也挡不住人类头脑的创造、发明、发现和改革(甚至进一步刺激人类的发明和创造)。我们大家都不会完全彻底地相信有什么灾难是人类顶不过去的:只要它发生,人类很快就能在宏观上了解、掌握并基本控制它,然后剔除我们不需要的而保留我们认为有益于人类的。在这样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里,我们的心都放得很宽,除却酒足饭饱后的民俗学式的话题和争论外,没有几个人会认真相信生物界和地球都会在看得见的确切日子里毁灭在人类自己不停歇的发明创造中,也没有人能拿出“科学”的论据来说服更多的人。但食品安全和粮食危机似乎是个现实的威胁,它太迫在眉睫,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太近了——我们感兴趣的是直接针对我们个人的问题。

我走向下塘镇镇西。我的思路也转向了当前的大旱。

据说连续冬、春、夏的三季大旱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这会对小麦和后续的中季稻的生产带来影响。不过,眼前我还没能看见下塘镇的直接的严重旱情:一位骑摩托车的先生在路边的水塘里接连着钓上来两条鲫鱼;镇西稍连成片的麦地里有一台履带式收割机在繁忙地收割,前两天下了些不大的雨,地里还有点儿烂,但履带式收割机忽略不计这些地况,一会就把地里的小麦收拾干净了,人类的发明力量真强大!

2011年6月5日 合肥

同类推荐
  • 沉淀集

    沉淀集

    本书是席保安先生的一部诗集。席保安为河南省期刊协会会长,早年曾进行过小说创作。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河南记者站站长、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从岗位上退下来后,他重拾文学创作的梦想,转而开始旧体诗词的创作。本书是他40多年生活和工作中的生活积淀。他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付诸笔端,化为诗行,记述述自己的人生阅历。全书收录作者123首诗,全是有感而发,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王小波散文(插图珍藏版)

    王小波散文(插图珍藏版)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〇〇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六种,作为第三辑出版。本丛书每册二十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何泽涌:放大的细胞人生

    何泽涌:放大的细胞人生

    1919年1月28日,何泽涌出生在苏州的“两渡书屋”。“两渡书屋”是何泽涌父亲何澄“灵石何寓”院内最早盖起的一幢房屋。“灵石何寓”为何澄亲书,由工匠镌刻烧制成一个长方形的搪瓷匾镶嵌在大门旁边的院墙。当时的门牌号码是苏州十全街一四三号(后改为151号)。“灵石何寓”门匾,不仅开宗明义地标明了何澄是灵石移居到苏州的山西人,而且在“灵石何寓”的界地十全街和五龙堂小巷的拐角处,何澄还立有一块不同寻常的界碑——“灵石共和堂何”。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北京时间的背针

    北京时间的背针

    对于当下有些年轻诗人来说,写作好像变成了对经验的复制和对技艺的迷恋,而不是对才华的激活,才情的释放往往被认为是青春期写作的佐证,一旦越过了这一阶段,某种更为稳固的风格,也许会被诗人们自己认领。安然诗歌的谱系,似乎并不属于这样一种写作的传统,她力图在多元的美学接受和自我训练中不断地靠近心目中的诗歌殿堂。她看似依靠才华和天赋在写作,可实际上,她仍然潜移默化地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她迷恋词语的奇幻组合,但总有一种深情暗藏其中,似有却无,若隐若现。她是一个很难被捕捉的诗人,我们也无法在既有的范畴内给其定位,这种漂移感源于抒情者的唯美气质。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德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惊世情劫:呆萌狐狸追夫忙

    惊世情劫:呆萌狐狸追夫忙

    一本小说,一段莫名其妙的梦境,将她拽入另一段时空。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她毅然决然陪他入轮回找回散落的魂魄,却又跌入更深的深渊。“你说佛渡世间一切苦厄,那你问问你的佛,为何不渡我!”“这江山,我给你守住了!只愿来生陪你看江山如画…”
  • 跟谁都能交朋友

    跟谁都能交朋友

    人际交往,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不同心理之间的“探测”与“把握”,总结应对规律,许多社交难题就能迎刃而解。钱静著的《跟谁都能交朋友》从多个方面入手,讲述了与人交往、交谈的重要性,介绍了与不同类型的人——陌生人、上司、下属、同级、客户等的沟通、交往的方法和策略,让人学会与人交往的秘诀,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与《论语》等儒家经典不同,《尚书》因其晦涩难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关于《尚 书》的图书全部是很学术的专业图书,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则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本,以期对《尚书》这部经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经典中的经典。自孔子编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干弟子。从汉代开始,它就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着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尚书》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 凤还巢

    凤还巢

    转换的时空,在这遥远而模糊的年代,我本以为一生会安静如深渊处的水,波澜不惊。可为什么却是你,统御万民的君主,执起我的手?你那微笑沐春风,吹皱一池春水,也将明丽的阳光层层折射到我的内心深处。我亦微笑,却不相信你许诺的永久,因为我看不到我要的那份纯粹明澈:我若要得,我要得到纯粹;我若有失,我要失得精光。没有敷衍,不必强求。所以请原谅我任性地松手离去。因为我不知,遥遥千里之外,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会让我最终忘却你;抑或是,终于,我爱你……
  •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山西省祁县的乔家大院,涉及其环境特色、营造兴建、建筑趣谈、装饰艺术、楹联匾额、百年传奇等。
  • Dio不懒惰的奇妙冒险

    Dio不懒惰的奇妙冒险

    穿越成刚到jojo家的dio,发现jojo居然是重生者,怎么办?还要不要做人了?还好,我有系统,我能继续穿越,我不怕应该是无敌文,群:524043838(本书内容纯属虚构,若有违规,积极配合,立即纠正!)
  • 蜂巢

    蜂巢

    《蜂巢》是作者刘洋继《完美末日》后又一科幻短篇合集,其中《肇事者》一文收入《2016中国最佳科幻作品》。流浪行星即将撞击地球,毁灭不可避免,权贵们早已安然迁往外星球,大多数的普通人似乎只剩下等死;这时候,一个大胆的计划被人提出,然后迅速付诸实施——这个计划的目标是拯救所有人类。计划的内容却是人类要抛弃自己的肉体,将意识寄居在“蜂巢”。人类自此踏上孤独的星际旅程,寻找未知的新家园……只是,当我们只剩下意识,生命将如何存在?
  • 御灵师之问道

    御灵师之问道

    强者如云,万千位面,祭离的羁绊改如何守护?梦中的呢喃到底预示着什么惊世骇俗的秘密?这一次他是选择退缩还是持剑而上!
  • 始魔君

    始魔君

    阿尔利亚大陆是处于刀剑领导下的秩序大陆,在大陆上散落着各个王国......古老的民族存于深山勾心斗角,权势滔天,才华横溢,富甲一方,在这里都是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