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卡板的货品,要赶在,开业前,上到卖场货架上。
楼下验货组的平台上,一次只能存放,二十卡板货。
验货平台上卡板上的货品,拉不到卖场,就腾不出空位,来卸新到的货品。
卸不了货,仓库配送中心,就不会派车再送货来。
所以,货品必须,上到卖场。
只要电梯能运行,员工们就不停地,使用电梯,运送货品。
员工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电梯的负荷能力。
现在。
电梯坏了。
时间不等人,怎么办?
公司高层,不会因为电梯坏了,就会让新店,推迟开业。
那开业的日子,可是花了大价钱去算的,不可能轻易改动。
在电梯没人来修之前。当班的所有主管们,只好带着员工去徒手搬货,搬完货还得上货。
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是常事。
很多人,一个星期瘦了好几斤。有些女员工都累哭。
全身酸痛,脚掌上起水泡,手上起老茧,这些都已经成为常态。
虽然很苦,但是大家看到主管们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也没有怨言。
其实,员工们不知道,主管们比他们更累。
上班时,主管们不仅要和员工们一起上货,还要监督指导员工工作,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
等员工下班后,主管们还要,向部门经理汇报工作进度,调整制定新的工作计划。
上班比员工早,下班比员工晚。
这个时候,部门经理虽然没有搬货脚上没有起水泡,但是他们嘴上已经起了水泡。
他们正在努力和厂商谈判,说服厂商上促销员。
厂商也不傻,他们也知道,分店在开业前要引进促销员,是被卖场当免费劳力使用。
他们更清楚,关外新店,开始的生意不会好。因而,不愿投人力资源,在新店。
愿意上促销员的厂商,都是以前和店总及经理们,在别的分店合作过,交情比较好的厂商。
这些厂商的数目,不超过二十个。他们一般都选择,上三个月的促销员。
他们之所以,愿意上促销员。实际上,是在做人情投资。
新店的老总,有可能,会往总部运营采购部门高升。
总部运营采购部门,掌握品牌合同的采购大权。
部门经理高升,有可能会,调到其他销售好的分店,做副总。
副总掌握着卖场的销售大权,卖场主推,哪个品牌的货品,副总有话语权。
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就是,万一一年后,新店的销售好起来,再来上促销员,就得不到优待。
总体权衡下来。上三个月促销员,是上策。
面对那么繁重的上货工作,三天后。有一半的促销员没来上班。
厂商已经卖了人情,部门经理也不好意思,再去找厂商要人。
一切工作,还得继续。
很多人也想过离职,可是已坚持了这么久,也不甘心放弃,大家相互鼓励支持。
大家天天,算着,开业倒计时。
公司总部宣传部门,提前在各大媒体,投放了新店各种广告宣传。
电视报纸上和公交车站台的灯箱,都能见到,新店开业的广告。
卖场各部门,也推出很多特价货品,促销力度非常吸引人,印出传单,派员工到商场周围派发。
食超和百超部门也提前,向总部人力资源部门申请,从公司各店调备多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支援新店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