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3100000031

第31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

吕布(?—198年),字奉先,东汉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三国志·吕布传》说他“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在当时颇有威名。吕布靠着一身高强的武艺,很早就被并州刺史丁原招致麾下,用为主簿,“太见亲待”。灵帝死后,吕布跟从丁原来到洛阳,参与了诛杀宦官的行动。是时,西北军阀董卓率京州兵进驻洛阳,欲行篡权之事,丁原的武装是他深为忌怕的力量。于是,董卓便暗中派人以高官厚禄引诱、收买吕布,让他刺杀丁原。吕布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立刻“斩原首诣卓”。丁原所部很快就被董卓所吞并。吕布以待他如子的上司的头颅,换取了骑都尉的官职,他又厚颜无耻地拜董卓做义父,整天跟随董卓,鞍前马后做保镖。董卓对他“甚爱信”,很快将他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大加笼络。一时间,二人真的好像亲如父子,关系甚是密切。

然而好景不长,董卓为人“性刚而褊,忿不思难”。有一次,吕布不知怎么惹恼了他,他竟然抄起铁戟就向吕布刺去,若不是吕布躲得快,肯定就会死于非命。吕布由此对董卓怀恨在心。吕布本是个惯于偷香窃玉的好色之徒,他利用值事中阁之便,和董卓宠爱的一个侍婢勾搭成奸,虽得床第之乐,但又常因担心奸情败露而惴惴不安。恰好此时司徒王允正在密谋刺杀董卓,便利用吕布“忧死不暇”的心理,将他拉为同党。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吕布乘董卓上朝之时将其杀死。这虽然算是一件为民除害的好事,但吕布的直接动机却没有如此高尚,他所想的,不过是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谋取高官厚禄而已。

董卓死后不久,其部将李催、郭汜等人攻人长安,吕布战败后率领数百骑兵逃出武关。因为他两杀其主,时人“恶其反覆”各路军阀或对他冷而淡之,或对他忌而畏之,或对他围而攻之,几年之间,吕布的处境很是狼狈。但此时的吕布,仍不改其变诈反复的恶习,在相互攻伐的军阀混战中,东家一粥、西家一饭,叛附去留,全依利害而定。数年之间,他虽然累累若丧家之犬,但也几次逢凶化吉。一直到了建安元年,他又一次表演了背约卖友的丑剧,从刘备手中夺取了徐州,这才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夏,吕布来到徐州投靠刘备。当时,刘备自领徐州牧,兵马甚众,而吕布则刚刚被曹操大败于钜野,身边只有一些残兵败将。所以,在初见刘备时,他不兔人穷志短,对刘备毕恭毕敬。他故作亲热地时刘备说:“我与卿同边地人也”,然后,就向这位硬攀上的“同乡”大诉其苦,先是大骂“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耳”,然后,又不顾礼俗地硬把刘备拉入帐中,“坐妇床上”,让他的夫人向刘备跪拜行礼,以勾起刘备的恻隐之心。酒宴之上,他又主动提出与刘备约为兄弟。这洋,终于使刘备勉强同意他在下邳之西暂住。第二年元月,袁术发兵进攻徐州,刘备亲率大军迎敌,双方在盱眙、淮阴一线经月交战,“袁术与吕布书,劝令袭下邳,许助以军粮”。早就不甘居人之下的吕布立刻“引军水陆东下”,突袭下邳,打败张飞,浮获了刘备及其将吏的家属。刘备闻知后院起火,仓惶退兵,被袁术大败,其部卒“饥饿困乏,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无奈之中,他只好向吕布投降求和。吕布因“忿袁术运粮不继”,便又与袁术反目,并将刘备的徐州牧夺来自任,封刘备以豫州刺史的虚衔,放还其家属,又令刘备屯军小沛,收拾残兵。二人相约共击袁术。但局势稍一安定,他就再一次背信弃义,发兵攻打刘备,将他赶跑,时人见此,莫不寒心。曹操斥责吕布为“狼子野心,诚难久养”的无耻小人,说待吕布犹如养鹰,“饥则为用,饮则扬去”。建安三年,曹操俘获吕布,吕布又故伎重演,一再表示要“竟股肱之力为公前驱”,曹操吸取了刘备养虎遗患的教训,根本不为其扩言卑词所动,在嘻笑嘲弄之间,将其缢杀。

我们谴责吕布,主要不是着眼于他在封建道德上的亏损及人格的卑下,而是从政治倾向着眼。在东汉末年军阀混乱、天下大乱的形势下,历史发展所需要的,是曹操、刘备这样有志于“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的英雄豪杰。他们虽然在主观上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利益,其言行之中也不乏狡诈乃奸恶,但其行动在客观上却能符合历史潮流,在政治上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而像吕布这样缺乏政治头脑和眼光的野心家,胸无大志,利令智昏,一言一行完全受其极端强烈而狭隘的自私心里所支配,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惜杀主卖友、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无疑代表着一种落后、腐朽的势力。

点评:

吕布最后的结局是可悲的,但更可悲的却是他的整个人生。“人无信,则不立。”因此,他必然只能扮演一个可憎可恨的跳梁小丑的角色,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5.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嘉靖年间,朝廷有个忠于职守的官员,叫刘麟,他曾当过太仆卿,因为理财理得好,明世宗便提拔他当了工部尚书。

刘麟对工部的财物管理很严格,工部所属四司的财物都贮在后堂大库里。过去,司官出纳时手续不完备,常常出现冒领侵吞的事。刘麟接任工部尚书后,特地上书奏请明世宗专门任命一位郎官来主持出纳。明世宗很赞赏刘麟这一建议,还特地赐给后堂大库一个名号:“节慎库”。

刘麟不仅对工部财物管理严格,对其他部门到工部支领财物也审查得很严格。有一次,锦衣卫指挥骆安提出侍卫军的衣履不够,要以红盔军的规格请朝廷发放衣履。红盔军是朝廷的仪仗部队,衣着向来比较讲究。刘麟认为侍卫军虽然也是一支特殊部队,但完全比照红盔军的规格,是不妥当的。官司打到明世宗那里,明世宗觉得刘麟有道理,于是改为朝廷拨少量的款项,由侍卫军自制衣履。以后每五年拨一次款,节约了朝廷不少开支。

刘麟还上疏给明世宗,提出国家节约财政开支的十四条建议,革除内府诸监局冒领侵吞的弊端。明世宗很赞赏刘麟的建议,让内府各部门一一执行。不过,这一来内官们却恨透了刘麟。

不久,明世宗采纳谏官的意见,停止中外杂派工役。刘麟便发牒文将浙江、苏州、松江等地的织造也都停止了。刘麟疏忽的是,江南织造中有一小部分是专门为皇帝后妃们提供袍服的。于是,内官刘勋见有机可乘,便在明世宗面前告了刘麟一状。节俭节到皇帝头上,这还了得,于是乎,刘麟便被革职还乡。

户部尚书梁材的命运同刘麟有相似之处。梁材砥节守公如一日,明世宗一向很看重他。逢到考察京官,命梁材主持;逢到有重大案件难审理,又命梁材兼掌刑部事。明世宗曾感叹地说:“如果有十二个像梁材这样有能力的尚书,我可以无忧天下了。”

当时京城大兴土木,调役外卫班军四万六千人。武定侯郭勋以班军实际人数不足,要求朝廷拨银两另外雇役民夫。梁材坚持不拨款,郭勋大为气愤,便向明世宗告状。梁材辩道:“京师班军实有四万余人,已经足够了,不必再雇役民夫消耗国库。”明世宗对梁材节约开支的做法颇为赞赏,所以没有同意郭勋的要求。

郭勋十分气愤,便翻出过去的老帐,向明世宗告状,说梁材向来不按规矩办事,随意“变乱旧章”。原来,几年前,明世宗因为崇尚道教,常常请道士设坛斋醮,需用大量龙涎香,而龙涎香是贵重物品,梁材为节约开支,常常以购置不到为由,只偶尔提供一部分,所以当时明世宗为此一直很不高兴。现在郭勋翻出旧帐,明世宗便想到龙涎香的事,果然大怒,于是,以梁材“沽节俭之名而误事”的罪名,撤了梁材户部尚书的官职。

所以封建社会里,皇帝虽然经常表彰节俭理财,但是一旦理财理到皇帝头上,理财者就没有好下场了。

点评:

办任何事情都要“因事制宜”,都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尺度,千万不可做得太过,正所谓“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关西名士,饮鸩而死

东汉延光二年,杨震代刘恺为太尉。一天,汉安帝的舅舅、大鸿胪(官名)耿宝来到杨震家里。他是特地为宦官中常侍李闰的哥哥来说情的,托杨震给予录用。杨震不肯相从。耿宝一再往候,对杨震说:“李常侍为国家所重用,欲令公录用他的哥哥,实际上皇上也已经允许,我只是转达皇上的旨意,罢了!”杨震严声正色地说道:“如朝延欲令三府录用,应先下尚书令,今日只凭私嘱,老臣实难从命!”杨震定意拒绝,耿宝只得怀恨而去。过了不久,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有所荐托,他又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司空刘授得到风声,为了讨好贵戚,没等请托,便录用了李闰的哥哥和阎显的私亲,并在旬日之内加以提拔。杨震对此事非常抱怨,但也没有办法。

此时,皇上下诏为他的乳母王圣建造宅第,当然是大兴工役土木。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人大加煽惑,倾摇朝廷。杨震作为汉家首辅,实在忍无可忍,上疏规谏。但是杨震的规谏,如泥牛人海无声无息。樊丰、谢恽等人见杨震切谏不从,便无所顾忌。他们竟伪造诏书,调拨司农钱谷和现成的建筑材料,各自建造起家舍、园池、庐观,用去无数的工役费用。

杨震屡谏不从,气愤已极。他在延光三年正月,借京师发生地震的机会,再一次上疏,这次上疏,言词仍然激烈,前后几次上书,似乎有了转机,安帝也渐觉不平。而樊丰等人虽然对杨震侧目愤怨,但慑于杨震是关西名儒,众望所归,也不敢无端加害。这时,河间有一位叫赵腾的男子,到宫廷上书,指陈时政得失,安帝不禁发怒,当即诏令有司,把赵腾逮捕入狱,并加上罔上不道的罪名。杨震身为太尉,岂能坐视不救?于是又一次上书谏诤,安帝得疏仍未理会,竟把赵腾处死,抛尸于街市。

适逢延光三年春天到来,安帝借着望祀岱宗的名目,出都东巡。樊丰等人乘皇上外出,更是擅用钱物,移修第宅。偏偏被杨震的部属高舒召大匠令史查出樊丰等人以前伪造的诏书。杨震得到这一重要证据,却因安帝东巡而没能及时举发,他想等皇上回来以后再奏闻。樊丰等人闻讯后为了保住自己,却日夜密商,设法先发制人。恰好此时,出现星变逆行的天象,被他们当作借口,构成阻谋。

安帝东巡归来,将到京都,樊丰等人急忙去迎接,伪称还宫必须等待吉时,请安帝先到太学休息,并乘机密奏安帝说:“太尉杨震,袒护赵腾,前次因为陛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心怀怨恨,意图构逆,所以上天出现星变,请陛下先行收逮杨震,方可入宫。”安帝不肯相信,对樊丰说:“杨震是名士,难道也这样不守法吗?”樊丰应声答道:“杨震是邓骘故吏,邓氏既亡,免不得生有异心。”安帝这才愕然点头。安帝的车驾一到太学,便连夜派遣使者收去杨震的太尉印绶,免去杨震的官职。杨震没有防备,被宦官先告一状,此时懊悔也已无益,就交出印绶,闭门韬晦,谢绝宾客往来。樊丰等人继续使坏,请大将军耿宝再奏杨震不服罪,仍然怀有怨恨。于是,安帝下诏遣杨震回归弘农郡故里。杨震奉诏就行,走到洛阳城西的夕阳亭,慨然地对诸子门人说:“人生本有一死,死不得所,也是士人常事。我蒙圣恩久居宰辅,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深恶嬖女倾乱朝廷而不能禁止,还有什么面目再见日月?我死后可用杂木为棺,裁粗布以盖掩形体,不必归就墓地,添设祭祠了!”说罢,便饮毒酒而死,享年七十余岁。

杨震死后,樊丰等宦官还不罢休;密嘱弘农郡太守移良,派官吏到陕县阻止办理杨震的丧事,不准杨震的棺柩归葬,并命令杨震的几个儿子充当苦役,在驿道上传送邮件。过路人得知冤情,都为他们流泪。

一年后,顺帝即位,樊丰等人被诛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追忆恩师,到宫追讼杨震冤案。朝廷称赞杨震的忠诚,下诏征召杨震的儿子杨牧、杨秉为郎,赐钱百万,将杨震的遗柩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亲友,都来参加葬礼,据《后汉书>记载,会葬前的十多天,有高约丈余的大鸟,飞集柩前,俯仰悲鸣,泪下湿地,到安葬完毕才飞离。众人都惊叹不已。朝廷也感到杨震冤枉,就用诏书为他平反昭雪。当时,有人立了一个大石鸟像于杨震墓前,以作纪念。

点评:

衡量人生的标准看其是否有意义,而不是看其有多长。为了谋取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会成为一尊美妙的雕像,受到后人的敬仰和膜拜。

7.居功自傲,非全身之道

侯安都是始兴郡(今广东韶关)人,其家为始兴名门望族。侯景之乱时,始兴太守陈霸先招集当地豪杰之士起兵勤王,侯安都带三千兵甲,随陈霸先北上,在讨平侯景叛乱,消灭王僧辩及其残余势力以及打退北齐进攻的战斗中,立有大功,是陈朝的开国元勋,陈霸先的心腹大将。

永定三年夏天,陈霸先病逝。当时陈朝政局很不稳固,外有北齐、北周的进攻,内有割据势力的飞扬跋扈,太子陈昌被北周扣押在长安无法回来继位,宿将重臣皆带兵在外抵御强敌,章皇后召中领军杜棱、中书侍郎蔡景历商议,决定暂不发丧,把陈霸先的侄子临川王陈蓓从南皖前线召回,主持朝政。以待太子陈昌回来继位。当时侯安都率军在南皖,便随陈蓓一起到建康。在朝臣会议上,侯安都要陈蓓继皇帝位。陈蓓谦让不敢当,皇后想等北周放还陈昌,不肯下令,群臣犹豫不决。侯安都按捺不住,大声喝道:“今四方未定,不以因远虑而忘近忧。临川王有大功于天下,我们应当立他为皇帝,有敢反对者斩。”他提剑上殿,强迫皇后交出玉玺,拥立陈蓓。侯安都因拥戴之功被封为司空,兼南徐州刺史。

再说北周得到陈霸先死讯,便放还了陈昌,只是因为王琳割据势力占据长江中游,陈昌无法回建康。陈文帝陈蓓继位后,派太尉侯填、司空侯安都率兵消灭了王琳割据势力,长江交通顺畅了。陈昌坐船启程回建康,并致书陈蓓。陈蓓得信闷闷不乐,召侯安都说:“太子就要到了,须给我找一个地方作养老之地了。”侯安都说:“自古哪有被代天子。臣虽愚,也不敢听到这样的诏令。”他自告奋勇地要求去迎接陈昌,途中,杀陈昌,谎称是溺水而死。侯安都又被加官晋爵,成了朝廷中说一不二的人物,群臣无敢与之争雄者。

侯安都自以为是开国元勋,又有拥立陈文帝之功,行为开始不加约束。他常聚集文臣武士,骑马射箭,吟诗赋词,府内常有上千人。他部下将帅不遵守法度,宫府要收捕,他们便逃人侯安都府内。他对陈文帝的态度也很随便,忘记了君臣之义,每有表文启奏,封好了,又拆开,加上几句话,称“又启某事”。侍宴时,常喝得酩酊大醉,东倒西歪,失去了对皇帝应有的恭敬。一次祭祀时,他对陈文帝说:“和做临川王时比如何?”言下之意是说,没有他侯安都,你还在做临川王呢!陈文帝不答理他,他再三问,陈文帝勉强答道:“做皇帝虽是天命,当然也有你的功劳。”祭祀活动结束后,侯安都又带妻妾到御堂宴饮,自己坐在御座上,宾客居群臣之位。陈文帝知道了,心中不悦。一次宫殿失火,侯安都率将士带着兵器入殿救火,犯了不可带兵器人殿的禁忌,陈文帝非常气愤,暗中加强对侯安都的防备。

同类推荐
  • 文物常识

    文物常识

    本书介绍了古文物常识,包括“文物、古董、古玩——从历史纪念到时尚赏玩”、“绝品收藏——追随人类的特殊产业”、“文物保护法颁布——民间收藏走向正轨”等。
  • 三国人物召唤系统

    三国人物召唤系统

    东汉末年,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看后世少年张云附身三国寒门小地主,随身带着人物召唤系统与曹操,刘备,袁绍等人斗智斗勇…
  • 重生盛唐

    重生盛唐

    一场意外,大学生李承谦携带着天意系统重生成为太宗长子李承乾,夺嫡之争,天命之争,明争暗斗,阴谋阳谋,王道霸道,一切都随着系统的参与变幻莫测,妙趣横生。当然,自然缺不了美女
  • 大唐幻游

    大唐幻游

    新书《大唐农王》已发,求收藏!本书已完结,讲述的是一个想回家的人的故事!
  • 三国一小兵

    三国一小兵

    这是一个风云动荡战乱不止的年代,也是一个猛将纵横的时代。在这里有一吕二赵三典韦……也有智近于妖的谋士。一个现代人,在这群雄并起的时代,以一个小卒的身份横空出世,在各路诸侯中搅动风云……
热门推荐
  • 敲击(短篇小说)

    敲击(短篇小说)

    半年后,那根线已经撕开一点缝隙,他感到很高兴,只要继续努力,完全把它们分开是有希望的。开始,翠箬向别人夸耀,说他每天晚上训练脑袋,要把一个脑袋当两个使,好多人知道他在训练一种奇特的能力,他们惊叹他的意志,不过,他们还是半信半疑。他不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他对她说,别到处宣扬。后来,她对他的头脑训练不以为然,“你连一个年级组长也没捞到,即使有两个脑子又怎么样?”他说,“总比连一个脑子都没用好要强。”他摆摆头,驱赶走曾经的往事。他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一会儿。夹克已经被雨淋湿,他把它脱下来挂在椅子上,泡一杯茶在电视机前的玻璃茶几上,他喝了两口,端着水杯走进书房,坐在书桌前的沙发上,又喝了一口水,把水杯放到书桌上。
  • 单行时光

    单行时光

    解开这纷纷攘攘的人群,迷迷茫茫的恩怨,看不透却又决绝的爱情。究竟能否逆转前世,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唐风和韩江成功破解第二块玉插屏上的《西夏死书》,找到了在频繁的地震中仍保存完好的黑鹫寺上寺。在探险中,他们遭遇了一系列诡异事件,最后发现,所谓的皇家寺院,居然是谅祚的母亲没藏太后的墓葬!而黑喇嘛的死、克格勃的学员暴动、军统的秘密任务……一切的疑团,全部指向一个地方——中蒙边界无人区。
  • 异鬼记

    异鬼记

    经历无数年,鬼窟中孕育了一个无名天鬼,天鬼何来、天鬼何去!不料天鬼刚凝结鬼体,便受到众多偷袭,被迫自爆鬼元婴,重回魂魄。魂魄在快要消散之时,又在万般巧合之下,进入一个被雷电击中的躯体,成为一个介乎元神与鬼魂的特殊存在。由于人类躯体灵根资质薄弱,恰巧又是雷击之体,识海中更是鬼魂主宰,让一个本来已经死去的躯体,重新存活于世间。一路修仙,一路修鬼,由此走上奇异的修仙、修鬼之途,可惜却不知是人、是鬼,是仙、是魔!修仙界看似平静,却又暗流涌动;宗门万众归心,却又明争暗斗;想要在夹缝中生存,成为一代强者,且看异鬼求生之能!
  • 心的每一天

    心的每一天

    一行行饱含深情的文字,一个个温馨鲜活的故事,一幅幅寓意深刻的画面,简洁、凝练地勾勒出了一个“特殊群体”心灵悸动的每一天,也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项“拯救灵魂”宏伟工程的艰难而神圣。
  • 不会用刀的魔法师都不是好厨子

    不会用刀的魔法师都不是好厨子

    身为一个魔法师,本来是不需要会使用刀的,但如果这个魔法师偏偏喜欢上了做饭,非要当一个厨子呢?
  • 狼蛇共舞

    狼蛇共舞

    佘爱珍大闹英租界。胡兰成从南京匆匆赶回上海,归心似箭,但是他急切想要见到的人却不是妻子全慧文,而是他最钟情的红颜知己佘爱珍。人称胡兰成是“大众情人”,他对这样的称谓不仅毫不反感,反而自鸣得意。他心里有一架天平,把他所拥有的所有女人放在这架天平上称一称,谁轻谁重,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全慧文是一只乖乖猫,可叹乖得过了头,成了一只痴猫呆猫甚至哑巴猫,怎能与佘爱珍相比。有人说佘爱珍是一条美女蛇,这比喻太俗,胡兰成自有属于自己的妙喻,他送给了佘爱珍一个爱称:阿狗。阿狗,佘爱珍确实是一条狗,一条又美丽又可爱又调皮又疯狂的国产上海小阿狗。
  • 维洛那二绅士

    维洛那二绅士

    《维洛那二绅士》是莎士比亚第一部以爱情和友谊为主题的浪漫喜剧,以两个朋友在爱情上的波折为故事主线,剧中凡伦丁的正直朴实和普洛丢斯的狡猾放荡,对比十分鲜明。凡伦丁为人正派,行为高尚,爱情专一,被放逐做了绿林强盗首领,仍不失绅士风度。普洛丢斯则是反面角色,喜新嫌旧,出卖朋友,但最后悔过,回归旧我。书中两对男女最后各成眷属,喜剧以团圆告终。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执尘封铭

    执尘封铭

    文笔不佳,不喜慎入!在妖灵祸患的世界,在人类无法保护自身的同时,内心的黑暗与欲望在不断膨胀。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各种惨绝人寰的事件嗯,普遍发生。披着人皮的狼又怎会去遵守人类的法则?所谓的逍遥自在根本就不是弱者所能掌握的,而违反规律的人只配被抹杀,在未知的角落里默默消失。在疯狂的时候,有多少人还能够心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