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3100000004

第4章 得人心者,方能得天下(3)

现代军事家朱德很赞赏曹操在力量十分弱小时,敢于举兵讨伐残暴骄横、不可一世的董卓的行为。他在读到《武帝纪》的如下内容时:“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又说:“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太祖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遂引兵西进,将据成皋。”朱德批隧:“成大事者起兵以义”。尽管曹操出师不利,他还是批道:“敢战者成功,不敢战者不成功”。

点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实力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即使你拥有了实力,拥有了“天时”、“地利”,缺少“人和”,你终究会一败涂地。只要拥有“人和”,即拥有了“人心”,树苗终究会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4. 舟不想被水覆,就不要让水起漩涡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李世民是一位没有疑意的明君,明君之明,除了其它方面以外,最主要的一点能够以“仁治国”,深得民心,如果没有这一点,他恐怕就无法在战争中取胜,也无法在与兄弟的争夺中走向皇位。李世民以宽、信、仁、慈的策略笼络了大量的人才,也确保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公元628年8月,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次年改元“贞观”,但他面临的政治形势却并不是那么妙。那时,农民战争刚刚结束,政府对各地区的统治还不稳固,加之连年灾荒,生产萧条,人口流动,许多农民军的头目还隐匿在民间,仍然是革命风暴的沃土。如何避免人民起来暴动,仍然是当务之急,这就牵涉到对人民的看法问题。

李世民即位后,一部隋朝的兴亡史向他提示出:人民好比是水,国君好比是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道理。

李世民君臣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朝对人民“动之也”。怎样避免人民起来造反呢?关键是静止。李世民君臣反复强调,“静之则安,动之则死”。

李世民目睹大规模的营造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于是他竭力避免过多的营造。为了减轻物资运输的压力,下令不在洛阳修造宫室。贞观四年他下令修乾阳殿。张玄素上奏说:“假如动工修乾阳殿,终究不过是大乱罢了。”于是李世民下令所有工程一律停止。

李世民执政的二十年中,为避免大规模巡视给人民造成更大的负担,他的活动大都在长安、洛阳一带。

李世民对隋炀帝好大喜功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他即位以后,对外关系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贞观时代,周围有许多强大的敌手,处置不当,就会引起极严重后果。李世民君臣采取的总方针是“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行动上就是能谈和就谈和,能和亲就和亲,但决不屈服和投降,而且以坚强的武备为后盾。

李世民君臣反复强调“清静”,务必使天下无事。当然,“清静”的目的和实质是自己长保富贵,但在封建时代,一个统治者能够竭力省事,使人民安心生产,对人民的剥削最大程度的控制在法制范围内,那就难能可贵了。

李世民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选拔人才的总原则是“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计较人才来源于何种政治集团。他的手下有农民起义军官,也有隋朝旧臣。

二、不计较思想亲疏。长孙无忌建国后曾提出辞职,但李世民坚持任用他为宰相;魏征曾跟随建成设计谋害他,但也得到破格任用。

三、不计出身和经历。在唐大臣中有不少小官吏,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将领。

四、善于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他认为:用人如用工具一样,工具各有各的用处。古代的贤君都从当代选才,从不会从别代选才。

五、注意官员品德,防止佞臣得逞。他要求大臣们正派,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则。

李世民身边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是魏征要求李世民时刻不忘的座占铭。凡是影响居安思危、善始克终的言行,魏征总是尽力谏止。

唐制男女十八岁成丁,开始服徭役和兵役。李世民即位的当年,李世民听取封德彝的建议征乓从十六岁以上身体健壮的人中征集,但魏征坚决反对,他连举了一连串的例子说李世民说话不守信用。李世民听后不仅不恼反而奖赏金瓮一个送给魏征。

魏征针对李世民怕亡国的心理,时时用隋炀帝的失败教训来提醒李世民,使他从奢纵的道路上猛醒过来。

李世民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虽然他是一个封建皇帝,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看作是神秘的超人,也不把自己当作一个永不犯错误的圣贤。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一言之不当就会招致万众解体,人民造反。所以他愿意常常自我反省,唯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民心。把“纳谏”看作关系国衰人亡的大事。由于他虚心纳谏,收到了兼听则明的效果。

点评:

李世明反复强调“清静”,以民为重,务必使天下无事。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统治者,能够竭力省事,使人民安居乐业,那就难能可贵了,创建一番伟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5.失人心者失天下

中国人的统治经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遥遥领先的,这是因为中国王国久远,且中国人又以“治人”为乐,别的野史杂传且不说,单单就官方所谓正史的“二十四史”来说,就足够一个读书人读一辈子,举出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其治人精深独到之处都会令别的民族瞠目结合。不过,其中最精髓的部分还是那些关于人心所向的结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西周建立之后,经武王、尤其是周公的努力,为其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传至成王和康王,国势益强,天下安宁,史称“成康之治”。可是到了西周的第六代君王懿王之时,王室已经显露出了衰象。到了第九代君主厉王,形势就一发不可收拾,其原因直接与周厉王有关。

周厉王“好利”,把个人的利益置于阶级和国家的利益之上,由此而任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引起了朝野强烈的不满。所谓“专利”,就是利用国家的权力控制生产资料、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而从中获利。当时的大夫芮良夫,已经看出了这种丑恶的行为将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进谏厉王说:“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所怒其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是不布利而惧难乎,故能载周,以至于今。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

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

话已说到了“周必败”的地步,可对已经利令智昏的厉王,完全没有作用。他进而“以荣夷公为卿土,用事。”对这种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做法,不容国人没有责难,“国人谤王”,是所必然。

面对这种朝野上下沸沸扬扬的局面,周厉王采取了错误的对策——禁止一切批评的言论。他从卫国找来了一个巫人,“使监谤者”。非议者如被发现,即“杀之”。这样一来,“国人莫敢言”,但仍“道路以目”。周厉王只看到表面现象,沾沾自喜地对召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却很清醒,他看出在这表面平静的背后隐伏着严重危机。他告诉厉王说,这只是高压的结果,但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道理很浅显,接受起来竟如此困难。结果仍是“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这种状态好歹维持了三年,一场壅之于口而发之于心的大风暴终于发生了,国人“相与畔(叛),袭厉王”,把他抓住,流放到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最后他就死在那里。这次事件,史称“国人暴动”或“流王于彘”。此后,西周王朝虽有“宣王中兴”,但王室因受到沉重打击,衰败的颓势已不可挽救了。

点评:

能对时局作出敏捷的反应,不可谓不“勤”。但他只是把国家的权力作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奴役民众,大失民心,最终的下场当然就可悲了。

同类推荐
  • 来世缘梦之魅

    来世缘梦之魅

    如果有来生我在也不会让你离我而去……………………………少女的手轻抚着墓碑…………………………………………………………………………他爱她,可惜她发现得太晚,当爱以来不及,我又要怎么才可以握紧你的手,当再次见面的时候他以不认得她,她痴痴的望着他,如同一直以来的乞求,梦中的一切都得以实现………………………………………………………………………………………………………………………………
  • 帝王律

    帝王律

    什么功勋卓著,护国忠良,在他们看来,永远都是功高盖主,威胁皇位之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不甘做白白去死的走狗,我要成为这浩瀚历史的规则掌控者......
  • 懒农

    懒农

    穿越回古代当个小地主,养养鸡、养养鸭,挖个水池当鱼塘,建个房子当猪场,喝茶、养鸟、斗蟋蟀......路人甲:你这的纸张真的是二十文一百张吗?掌柜:童叟无欺,二十文一百张,不信您数一下。说着,掌柜拿出一包厕纸让客户数了起来。...路人乙:你这儿那种好吃的面还有吗?掌柜:您说的是哪种?路人乙:就是那种用开手一烫就可以吃的,那味道比山珍海味还要棒!掌柜:那叫方便面......路人丙:掌柜的,给我来两包辣条!掌柜:...
  • 明德学校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明德学校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本书依据宏富的史料,记述了明德学校艰苦卓绝的办学历程及其辉煌的办学业绩,展示了胡元倓等一批明德人“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和“坚苦真诚”的个性品格,彰显了明德学校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民国时期教育家办学的原貌和特点。
  • 明灭

    明灭

    明末清初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短短的几十年间,干戈不息,烽烟遍地,万千子民归于涂炭,兆亿生灵化为枯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张献忠、李自成、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多尔衮、马士英、左懋第、阮大铖、李香君、侯方域、钱谦益、柳如是、史可法、高杰、夏完淳、陈子龙、李成栋、张名振、瞿式耜、张同敞、郑芝龙、郑成功、张煌言等等一大批史上著名人物分别以各自独有的姿态,相继登上历史的舞台,演绎出一场场回肠荡气、慷慨悲歌的时代大戏。在血与火,刀与剑的考验中,他们或是封疆大臣,或是百战边将,或是布衣文士,又或草莽英雄,甚至贩夫走卒、妓娼乞丐,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做出命运的选择,英雄和汉奸,往往就在一闪念之间,挺过去,就能杀身成仁,名垂千古,绕不开,就会卑躬变节,臭名昭著。本书以民族大义和道德价值观作为忠奸、善恶、是非的取向,通过对他们每个人进行人性的分析,进行历史性的拷问,颂扬仁人志士的高尚爱国情操,揭露和批判无耻的卖国行为。
热门推荐
  • 重生娱乐圈日常

    重生娱乐圈日常

    徐芸的内心是崩溃的,好不容易活到30就莫名奇妙死了,徐芸表示不服。
  • 穿入北欧神话之改天换地

    穿入北欧神话之改天换地

    身不由己便如水,水到曲处有锋芒。世界不小,故事很多。
  • 殿下无赖:贪玩小小妃

    殿下无赖:贪玩小小妃

    天!那个四处勾搭,惹事生非,男女通吃的丞相府小少爷居然是个女儿身?!尊贵腹黑的皇子殿下为争个女人,在妓院跟“少爷”大打出手,二人不小心打出爱的火花?!得知宝贝女儿被掳进皇宫,丞相爹爹连夜赶至救人,却遭到皇子殿下拒绝:“大人丢了儿子,为何找本宫要女儿?”
  • 末日之随身空间

    末日之随身空间

    突然有一天,死党秦菲菲告知,她是从末日重生归来,为了再次迎接末日,秦菲菲和云歆开始找金手指,买种子,准备食材和武器……只是坑爹的,末日降临,这个随身空间居然神秘消失……没法,只得拿钱菜刀当武器,平底锅当防具,开门冲出去和丧尸硬碰硬,阿门,保佑我不要成为炮灰!当末日来临,大小姐秦菲菲和宅女云歆开启了扮猪吃老虎的另类末日人生。(纯属书荒,又来开坑,写的不好,请多多包容!)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 无限幻想计划

    无限幻想计划

    “妈妈,你看你看,那边的哥哥怎么穿着裙子呀?”一对母女刚好路过,一个4岁的小女娃吮吸着手指,一双大眼睛直勾勾盯着周明,奶声奶气的喊道。“别看!会瞎的!”妈妈连忙捂住小女娃的眼睛,拉着她匆匆跑开。......主角得到系统后,居然变成了女装大佬?!
  • 泅渡

    泅渡

    灰黑灰黑从秋风里站起来。她的腹部高高隆起,她即将第四次成为母亲。她在这个世上活了整整十年,然而,十年对于她来说,已是人生的晚秋。今天的清晨,灰黑感觉到自己即将临盆。几次做母亲,产前阵痛的经验,她烂熟于心。然而这一次,她有些心慌。她知道自己和人类高龄产妇一样,身体机能因岁月的流逝而衰老,因衰老而使妊娠险恶重重。因此,在很早之前,她便比往年更隐蔽地选好了孩子们的出生地。天色将暮,灰黑忍着腹痛,朝着通向城区的那条宽阔的沥青马路走去。她要等一个人,是个十岁的孩子,叫小新。
  • 商务电话沟通的100个关键细节

    商务电话沟通的100个关键细节

    别告诉我你懂得商务电话沟通技巧。100个电话商务沟通的关键细节帮你成功开启商务工作中的宝藏。还在办公室里拿着电话踌躇不安吗?还在为一份成功的订单绞尽脑汁吗?赶紧阅读本书吧,拿起电话,财源滚滚而来。
  • 重生东游记

    重生东游记

    吕洞宾你这禽兽,放开那个牡丹仙子,让我来!小妖穿山甲又来撩何仙姑,画面有点辣眼睛……通天教主应劫而来,天庭截教众仙会反水吗?这一世,做一个让所有反派都颤抖的骚年吧。书友群:456978495欢迎来撩本IT码农。
  •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卡列宁娜》是俄罗斯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以及列文对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描绘出19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从莫斯科到乡村的社会全景图,是一部经典百科全书式作品。故事通过中心人物安娜·卡列宁娜与其丈夫卡列宁、情夫伏伦斯基的关系,通过其哥哥奥勃隆斯基的关系,把安娜的生活圈子和另一个圈子联系起来,组成一个上百个人物的体系。作家利用这个庞大的体系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动而深刻地写出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时期的社会面貌,提出了这个历史时期俄罗斯所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