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8200000010

第10章 安胜关(一)

雷火不见了,整支“敢死队”都不见了。

刘楞子也失踪了,“突击队”一样没了踪影。

“武平堡”里的人,有三天没见到他们了。虽说他们搞训练时常外出,但是这次不同,大家都知道,攻打“安胜关”就在近期,此时此刻,最精锐的两支队伍同时消失,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极不寻常的。

林运是知情人之一,他知道,雷火他们是在做最后一次训练,也是一次实战。

他们的任务是,五天之内,来回行军两百里,并且在行军途中,找到合适的隐藏点,建立营地,并且攀越“安胜关”右侧相对较缓的山峰,深入关后,探查地形。如果一切和预先所知一样,他们将会把随身携带的物资,掩埋在山峰上。

这是一次危险的任务,谢岩本不想搞预先侦查,可是雷火和林运等官员们,都不完全相信那些“高句丽”妇人的话,他们坚持要亲自探查,对于什么危险等等,似乎从来没考虑过。

谢岩争不过这些人,只能把他们派出去,当成最后一次训练,因为他已经决定了,下一场大雪来临的时候,就是出击的时间。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雪天出战,除了什么好隐蔽自己,麻痹敌人等常规说法外,更重要一点是温度。

常言说的好,下雪不冷化雪冷!特别是在夜间,谢岩亲自感受了过,他发现在雪夜里,温度似乎比不下雪的夜要高那么一点。

因为没有温度计,他没有办法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但是他总觉得,温度哪怕只是高一点点,都是好的。

按照预定计划,今天是雷火他们回来的日子,谢岩让人准备好热饭、热水、并且一再告诫部下,如果有冻伤者,必须在事先准备的暖屋里,用温水擦拭,然后再用毯子裹好,安置在暖房中。绝对不允许,用什么土办法,违者严惩不贷!

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后,谢岩和众官员们一起,焦急的等待雷火他们的归来。

下午申时刚过,堡门守卫军士即来禀报说:“发现有移动的东西,不知是人还是狼?”

“屁话,你见过哪只狼敢主动靠近军队的?”冯宝一急,粗话都说了出来。

可是道理没有错呀,所有人一起起身,全部往堡门那里快步走过去。

堡门前,众官员极目远眺,除了看到移动的黑点,其他都是白茫茫一片。

谢岩也瞧不出具体情况,便对身边一名军官道:“你带人过去看看。”

军官二话不说,叫上二十多名士兵,跟随自己前往黑点出现的方向。

差不多接近酉时,众官员里有人看出来了,那些黑点,是人!

很快,又有人发现,接应的军士们和黑点遇上,开始向后挥手示意了,至此,可以确信,雷火他们回来了。

官员们第一眼看到这些人的时候,一个个显得无比疲惫的样子,有很多士兵的衣衫都破了,又有很多士兵脸被冻伤,但是出乎官员们意料的是,士兵们的精神头都很不错,居然还有一些人和同僚说笑打趣。

按照事先安排,雷火他们被带进暖房,不管有没有被冻伤,都必须接受检查,有伤的人先进行治疗,没有伤的人先沐浴后休息,不管有什么事儿明天再说。

或许他们太累了,许多人在接受治疗中睡着了,又有许多人在沐浴的时候睡着了。

谢岩让人替他们完成沐浴,再一个个抬到床上,让他们好生休息。

根据检查结果,情况比预料的要好,高达六成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冻伤,幸运的是,除了极为个别的两三个人,其余受冻伤的人,程度都不是很严重,并不会影响下面的真正战斗。

虽然没有出言询问,但是从雷火他们的表情中,官员们已经判断出,探查结果和预想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攻打“安胜关”将如期进行。

第二天晚上,雷火醒来以后,先是饱餐一顿,然后去“议事房”,在沙盘前,将途中可以避风休息的地方和自己建立的营地一一指了出来,还特别指出来一件事情,就是往“安胜关”方向是下坡,极为方便马拉爬犁行动。

这是个好消息,谢岩根据雷火提供的情况,重新计算了行军速度,最后把全部的行动细节都告诉了所有的官员。

文官们听完之后的反应,大多数和当初冯宝一样,那就是“太疯狂!”

军官们倒不是这么看,他们觉得,这个计划非常的够刺激、够冒险,同时也是真正的出其不意,因为绝对不会有人想到,竟然可以这样行动。

林运在自己的册子上记录作战计划的时候,写下了这样一行评语:“如此用兵,鬼神难测。”

根据雷火和众士兵的反映,谢岩又重新调整部分物资和装备,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整个“武平堡”的人,都在期待着一场大雪,战事,将在大雪中拉开帷幕。

十一天后,天空渐渐飘起雪花,根据过往经验,这样的天气,往往最后都会形成大雪。

谢岩这个时候,又做出了一个许多人无法理解的决定。

他决定派人去“武平堡”左右两侧的其余五个大唐军寨和军堡,把自己将突袭“安胜关”的消息告诉他们,如果友军们愿意的话,可以做好准备立刻出发,将他们各自面对的“高句丽”军事要塞拿下。

因为他在信中明确告诉友军,只要“安胜关”失守的信息传开,“高句丽”方面必定军心大乱,这是一个获得军功的绝佳机会,就当礼物送给大家了。”

这一次,除了冯宝外,没有一个官员支持,在他们看来,作战总有许多未知变化,万一失败,这个罪名可就太大了!

冯宝无所谓的原因极其简单,在他看来,打败就跑路,没啥了不起。

谢岩面对众人一片反对声,不得不解释道:“拿下‘安胜关’,则意味着‘高句丽’一线所有军事据点,两个月内都得不到物资补充,眼看即将开春,对方各据点内,物资必定所剩无几,一旦发生战争,军心、士气根本无法维系,除了撤退,没有其它选择。如果友邻军队相信,能够共同把握战机,那将出现大唐彻底掌握我们对面一线所有适合驻军要塞的情况,从而将大唐边境线向东拓展至少一百里。这份功劳,应该不会有将领拒绝吧。”

“拓边之功”就是开疆拓土,这是大唐首屈一指的军功,封赏之优厚,远超其他功劳!

没有一个人再反对了,在这个功劳面前,根本就不可能有人会拒绝。

次日,雪大了。

随着谢岩一声“出发”令下,“敢死队”和“突击队”全体成员加上五十名“后勤保障队”的人,乘坐三十架马拉爬犁携带必要物资率先出发,按照计划,他们将先前进三十里,然后在指定的一个山凹里,搭建“雪屋”。

“雪屋”很简单,就是用少量木材包上毛毡,然后浇上水,冻成冰后再浇水,一直到形成厚厚的冰墙,再如法炮制,弄上屋顶就可以了。这个法子,事先演练过,人人都会。

每人搭建一个“雪屋”后,休息一个时辰,然后趁夜继续出发;继续前进三十里,这是最危险的一段路,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到,若不是雷火他们上一次是白日经过,并且留下一个个木桩做标记,他们甚至有可能迷失方向。

三十里后,可以到达雷火他们上次的宿营地,在那地方,雷火他们将休息两个时辰后独自以滑雪方式上路,而“后勤保障队”的人,还有架爬犁的人,都将留在这里,卸下物资,扩大营地,等待后续部队到达。

谢岩跟随大队,比雷火他们晚两个时辰出发,由于行军速度做过事先计算,等到大队到达六十里营地时,雷火他们休息完毕,离开不久。

这一次,大队人马只能休息一个时辰,由于滑雪速度快,他们必须提前,这样才能在预定的时间到达位置,配合雷火他们行动。

这是一次非常艰苦的雪地行军,必须用两天两夜的时间走完去“安胜关”的一百里路,如此恶劣天气下的高强度行军,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时谢岩说:“曾经有过那么一支军队,不但做到了,而且走的更远,做的更好。”

除了冯宝,没有人知道那只军队,因为那是一只怀着崇高理想的“人民志愿军”。

事实证明,没有崇高理想,但是对军功的渴望,对财富的向往,同样可以激励人,同样可以使人超越极限。

当大队人马到达“安胜关”前方十里最后一个营地的时候,雷火他们休整结束,刚刚准备出发。

谢岩看见他们向自己行礼,急忙阻止,更向每一名队员拍了一下肩,对每一个人都说了同样的三个字“拜托了!”

所有队员齐齐打出了“OK”手势,这是谢岩教会他们的,是肯定、确定的意思。

谢岩没有注意到,在他打照呼的时候,冯宝单独把刘愣子拉到一边,叽里咕噜的不知道说什么……

一个时辰后,雷火他们抵达“安胜关”右侧山下,先找到上次留下的绳索,费了很大劲才清理掉上面的冰雪。

有了上次的经验,加上绳索的辅助,所有队员安全爬上山顶。找到上次留下的物资以后,再把此次携带的物资和军械汇集到一起,众军士依次上来找寻自己的装备。

“敢死队”的装备,除了正常的战斗和保暖装备外,最为特殊的就是,他们用来滑雪时作为支撑和转向的两根的棍子前端,需要横向固定一把横刀,形成类似战国时期“戟”一样的东西,刀刃向下,一旦滑雪下行不需要支撑、转向的时候,可以将它们单手挺举起来,借助滑雪下行的冲击力,不需要作什么动作,就可以完成对敌人的冲杀,其实这和骑兵冲锋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借助速度形成的力量即可完成,根本不需要什么招式动作等多余的花哨,只要速度不减,冲杀就可一直持续下去。

“突击队”的装备也有一个特殊地方,他们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冬衣之外,再套上一身“高句丽”军服,因为他们需要冒充“高句丽”军。

装备全部整理完毕之后,雷火带着“敢死队”迅速离开,他们必须在天色放亮前,分散潜伏开。

韩成带着五十名“突击队”队员,以滑雪的方式悄悄接近“安胜关”城关:刘愣子则带着八名队员,向关后移动,他们的任务最是艰苦,需要在山谷末段找个隐秘点潜伏,等待时机。

另外还在山顶留下两个人,他们将手执红旗,以“旗语”的方式,向所有参战队伍发布“号令”。

雪天行动虽然无比艰苦,但是也有一个极大的优点,那就是人在雪地上行动的痕迹会很快被大雪覆盖遮掩。

天色微微有些亮的时候,刘愣子终于带人移动到了山谷末段,目力可及之下,隐约可见“安胜关”守军大本营,那是诸多营寨连成一片的“营寨群”。

此时他的心情有些激动,他知道过不了半个时辰,韩成那边就会率先行动,而自己这边,还需要等,等“安胜关”方面的溃军向大营撤退的时候,才是自己出手的时机。

“斩将之功啊!”刘愣子想想心里都觉得发热,过去的“斥侯”队副,现在却要承担起斩杀对方大将,保护物资不被敌人烧毁的重任,他觉得,此时再冷再苦,都是值得的。更何况,冯宝校尉还偷偷给了他一件“神秘武器”,还有一小瓶“酒”,冯校尉说过:“这酒,刚刚试验弄出来的,只此一瓶。”

他好几次想偷偷尝一尝,可惜都没机会,身边人太多,拿出来不够分的啊。

“还是等行动的时候,再喝吧!”正当刘愣子胡思乱想的时候,韩成带着五十名“突击队”队员,列队向“安胜关”关门前走去。

一般来说,守城门或者关门的士兵,通常都是在天亮时换防,所以,韩成特意选择在天亮前两刻左右,冒充换防士兵出现,只要他接近,他就有把握在最短时间里控制关门,而且他知道,天一亮,山顶就会发出“旗语”,关外大部队中,将有一百突前的士兵第一时间接近关门,关门一开他们就会和自己汇合,剩下的事就简单了。

“什么人?”

一个声音传入韩成耳中,其实他根本就听不懂,但是他毫不犹豫地用“高句丽”话说:“换防了,时间到了。”

“高句丽”话是“高句丽”妇人们教的,韩成只会这两句,所以,无论对方说什么,他都是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回答,大约快到三十步距离的时候,韩成用手势在背后作了一个“准备”信号。

“突击队”员们纷纷隐蔽地拔出插在后腰上的短矛,这是经过改制的短矛,是专门用来作投枪使用的,前端增加了配重,可以“飞”的更远,在短距离内是敌人的噩梦。

守卫关门的有二十四个人,他们第一眼看到韩成的队伍时,还想:“今天换防的时间好象早了点。”不过他们并没多想,毕竟无人不想早点回去睡觉的。

等韩成队伍走近些的时候,才发现人数有点多,这才隐约觉得不对劲,但是这个时候有点晚了。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发出声响,但是所有人一齐快跑两步,然后停下,接着就见一片“短矛雨”落下……

无声而一致的行动,就是“突击队”训练的结果。

二十四名守关士兵,在一眨眼之间就倒下了一大半,剩下的人才堪堪叫喊出来两声,也全部倒下了。

韩成用“手语”通知部下,六个人去开关门,其余人和他自己一起,列阵迎敌,他们都清楚,拿下关门只是第一步,最重要地是守住关门,这个时间,需要半个时辰。

或许是“高句丽”士兵发出的短暂叫声,引起关上守卫的注意,又或者是到了真正的换防时间,很快韩成就发现有一队士兵出现。

韩成没有犹豫,更没有想着“骗”过对方,而是直接趁其不备,发动袭击。

“短矛”再次掷出,如同前次一般,击倒一片,只是,这一次的惨叫声、呼叫声大多了,在空旷的地方也传的更远了。

天终于亮了,山顶的红色旗帜终于开始晃动起来。

悄悄接近“安胜关”仅有五百步距离的一百名“武平特混营”士兵,看见红旗后,第一时间驾乘马拉爬犁向前冲锋,他们由“刀盾兵”和“鸳鸯阵兵”混合组成。

“刀盾兵”掩护,“鸳鸯阵兵”冲锋,无论代价多大,都必须最短时间冲进关门,和韩成汇合,这就是他们的任务。

同类推荐
  • 我欲扬唐

    我欲扬唐

    大唐盛世可以开启更强盛的模式,李密宁愿做一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也不要做那天可汗,不要虚名,只要能让大唐不断变强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攻伐,分化,瓦解种种手段只为了不断减弱潜在敌人的实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量世界之物力、人力结大唐强盛之果。大唐不落之太阳,缓缓升起照耀世界。群友交流群:109507993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民国山川,英雄竞逐。人物品藻,任诞风流。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乱世,政事纷繁复杂,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个非常时期出现了许多显赫一时的人物,在内忧外患的民国,他们扮演着自己特殊的角色,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民国的历史。那些耳熟能详或鲜为人知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了历史的另一种的“真实”,使我们对活跃在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有了全新的看法。我们且从这些风云人物的一言一行中捕捉当时的历史真相,洞察近代中国的跌宕起伏。
  • 县令来也

    县令来也

    葛丹穿越到了大明成化年间,成为了一个刚上任的县令,故事便从此时开始。
  • 三国之东汉大陆

    三国之东汉大陆

    乱世之争,群雄逐鹿。袁本初雄据冀州,俯视中原。董仲颖横霸雍州,手握西凉雄兵。公孙瓒盘亘幽州,率兵北击胡人。又有刘玄德汉中崛起,与益州刘焉遥遥相望。还有袁公路屯兵江淮,携孙氏之力,相争中原。谁知,曹孟德壮心不已,引宗族之亲席卷中原,素有鲸吞天下之心。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乱世,在这片群星璀璨的星空下,究竟是谁主沉浮?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热门推荐
  •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邪妃倾城

    邪妃倾城

    对于穿越就嫁人的设定,苏浅表示很不满。而唐见清则更加不爽,他皱眉道:“刚穿越就嫁人啊,你要我怎么娶你呢?”苏浅:“放心,我会尽快跟渣男和离!!”“没事,我可以等你。”忽然间话锋一转,他又道:“我们还可以偷情。”提问,有一个骚气冲天还护短宠妻的绝世好男友是钟怎样的体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春城的鲸鱼

    春城的鲸鱼

    她是一条孤独的鲸鱼,从一个城市游到另一个城市,处处是暗流,遍地是漩涡,以后的路看不清楚,以前的路不想回顾,只能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游着···
  • 联盟之我是大腿

    联盟之我是大腿

    沈浪突然来到电竞非常发达的世界,前世身为上单混子的他,誓要做出改变。想要夺冠吗?看到这条腿没有,抱紧它就可以了。混子当道,外援横立,我沈浪唯有一键,可闪现迁坟,引燃劝退,疾跑逛街(gai)……(开个玩笑)本书又叫《重生之没有校花不打网吧联赛》。书友群:552717792
  • 完美胎教智商高

    完美胎教智商高

    科学已经证明,胎儿的大脑会因适当的营养和刺激而得到改善,这就意味着,“胎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如果你想让未来的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最好从怀孕那一刻起,就积极地投入到胎教的行动中来。本书按孕周编排,将怀胎十月细分成四十周,每一周都精心安排了适合宝宝胎龄的胎教方法,从而使准父母们每一天都知道该为胎儿做些什么。希望本书能够伴随你度过一生中最难忘的四十周,并且预祝你顺利生出一个健康聪明、活泼可爱的小宝宝。
  • 变身圣教女魔头

    变身圣教女魔头

    冠上圣教余孽的标签,所有黑锅都往慕雪情身上丢。某势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叛变,一定是慕雪情的阴谋。刚出生的婴儿夭折,一定是慕雪情下毒。三名壮汉将一名花季少女逼入墙角意图不轨……那肯定是慕雪情的幻术分身。变身坏怂女魔头,一席男装闯天下。书友群,127500897,进群跟作者一起掉节操吧。
  • 人类生活体验大杂烩

    人类生活体验大杂烩

    宋涛意外的被外星人的生活体验交易平台匹配上,以他为载体,科技极度发达,但是娱乐匮乏的魁奇星人,能够体验到地球的美食、娱乐、生活等各个方面。作为报酬,宋涛吃饭、健身、洗澡等都能挣钱。通过与交易平台的深入接触,作为交易,宋涛开始慢慢获得了外星人几亿年前的医学、宇宙天文等各方面的技术。人类也意外的获得了技术的大爆炸时期,各项科技在宋涛的带领下飞跃提升。宋涛开始成为了神医、钢铁侠、科技带头人......宇宙的神秘面纱也开始层层展现在人类面前,短途的宇宙旅行变成现实,改造行星成为现实。
  • 一个人的朝圣(套装全2册)

    一个人的朝圣(套装全2册)

    哈罗德弗莱,六十五岁,在啤酒厂干了四十来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大半辈子的生活惯性像铁皮盔甲将他罩住,他跟妻子住在英国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自己,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的另一场内心之旅。这趟旅程经过自我、走过现代社会百态、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他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让生命重新发光。
  • 古老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古老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揭示人类文明之谜,需要科学严肃的态度,需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与缜密的思维的基础上。如果只是对科学一知半解就断然下结论,那将是幼稚可笑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读者,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待种种神秘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真理,查清真伪,破解宇宙间未知现象的真实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