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8300000020

第20章 家(一)

由中所县城开往青山乡的小客晃晃悠悠的驶出了城镇,行驶在一条铺满砂石的乡级公路上。随着车轮的滚动,城镇渐渐远去,那些低矮的楼房在石头的视线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他坐在座位上,目光由后方转向侧前方,道路两旁的白杨挺直着树干,摇动着树枝,似乎在招手欢迎着石头回家。但很快的,它们的热情被滚滚车轮无情的抛下,远远的甩在身后,但同时又有长相相同的白杨再次热情的挥起它们的枝叶。

反反复复,复复反反,一直到小客车行驶到大青山脚下,那些白杨们才恋恋不舍的向石头告别,小客车沿着蜿蜒的公路上爬行着,像极了一只笨拙的甲壳虫。

石头抬头望去,映入他眼中的是大青山那翠绿巍峨的身影,山上郁郁葱葱的生长着各种树木,它们不似白杨那样热情,它们愉快疯狂的在山间与清风、飞鸟、白云玩耍着,根本记不得石头这个人,即使有个别的山草与野花对着石头点点头,也只不过是被顽皮的清风推搡后才下意识的做出这种动作。

还是家乡好啊!

虽然自己不招这大青山上动植物们的待见,石头还是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这一声感叹。

在学校的那个封闭的环境中,每天除了学习,吃饭就是睡觉,抬起头来也只能看见窗外的那一小片天空,犹如被圈在笼子中的鸟。哪像现在,深深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朵朵白云犹如杨帆起航的轻舟,慢悠悠地飘浮着。草木的清香悄然的钻过车窗的缝隙飘进自己的鼻腔内,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石头倚在车窗前,贪婪的呼吸着家乡的味道,不知不觉间,小客车七扭八拐的已经穿过大青山来到青山乡政府站点前。

“青山乡到了啊,有下车的没有?”

售票员的声音在石头耳边响起,石头猛然从陶醉中惊醒,连忙起身挎着自己的小书包下车。这一站下车的人不少,石头都不怎么认识,毕竟他不是一个爱交际的人。

小客车扔下他们开走了,对于小客车来讲,石头他们只是一个过客而已,每天中都有这样的过客从车内上上下下。石头他们也知道这里不是小客车的终点,就如同知道这里不是自己人生的终点一样,这里只是提供他们出行的站点,他们从这里出发,向自己的家中赶去,或是向前,或是向后,或是向左,或是向右,每个人的路都不同,但每个人的终点都相同。

他们终点都只有一个,自己家或者是别人的家。

石头也沿着青山屯的方向走去,从这里如果走路回去,快的脚步要半个小时,像老娘那样腿脚慢点的,就可能一个小时或是更多。

石头的腿脚很快,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条路现在比较好走,没有赶上下雨,只不过是走路溅起的灰尘多了一些。

小路两旁庄稼地里苞米都到了石头腰间那么高,再有两三个月庄稼就到了成熟收获的季节,石头看到这些苞米杆子们扎根在干涸的土地在拼命的生长着,心中想到,似乎有些日子没有下雨了。

石头走了约有二十分钟,转过一道小丘陵,就看到一片面积不大有些紧凑的小村庄出现在自己眼前。

青山屯到了。

从他这里望去,青山屯坐落在一片丘陵之下,旁边不远处就是蜿蜒的六股河,六股河的堤坝像个壮硕的庄稼汉子,挺着它那敦厚的胸膛保卫着堤坝下方的青山屯。

现在是快接近中午,屯子里有几户人家已升起了烟火准备做饭,烟火顺着烟囱扶摇直上,化成淡淡青烟与蓝天白云融入在一起,形成一幅写实的农家画。

但有更多的人家此时没有升起烟火的,在不是农忙的季节里,农村很少有人家做三顿饭,都是上午与下午吃两顿饭,一是省了麻烦,二更多的是为了省粮食。

石头看到了自己的家,泥坯盖成的平房在另一间贴满瓷砖的新式平房面前丑陋的犹如一只灰色的麻雀。它的烟囱上也没有冒出烟火,想来,老娘也没有做饭,或许老娘不知道今天自己会回来。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以前石头为了省来回四块钱的车费,在放月假的时候是不回来的,有时候是呆在寝室里休息,更多的是在寝室里学习。

石头的脚步向前飞快的走着,可当他进入屯子的边缘时,他的脚步变得慢吞吞起来。学校的事情他不想告诉老娘,他内心所受到的创伤也不准备告诉老娘,就连他捡到那五十块钱他更不准备告诉老娘。

可是,为什么我这么怕走进这个屯子,走进这个家呢。

是近乡情怯?

不,石头不是怕这个,虽然回来的少,但也是一年回来个五六趟,上个月自己不也回来了吗。石头怕的是自己的内心,他在学校经历了被当众被人形容为“废物”这个词后,他的心理便产生了变化。

以前,他拼命的学习是为了想出人头地,想改变自己与老娘的命运。可随着那声“废物”的声音响起,他心中便对自己的坚持有了些怀疑。

我真是废物吗?我真的可以吗,我真的可以改变自己与老娘的命运吗?

他这些天一直在恍惚中度过,时刻在心中问着自己这个问题,后果就是他越来越对自己没有信心,竟然有了一种厌学的情绪在里面。

这种情绪像无形的毒药,悄悄的没有任何行迹的吞噬着他那颗原本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他开始变得慵懒,变得抵触,这点他自己是不知道的。

唉,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想到这里,石头拼命的甩了甩头,脚步又加快了许多。还未等他走到家前,就看到从家里窜出一条黄色的大狗,耷拉着腥红的舌头,摇晃着粗大的尾巴向自己跑了过来。

那条黄狗越跑越快,到了距离石头有两三步的时候,一个跃起前扑,整个狗身子都扑在石头身上,两条前爪搭在石头的肩膀上热情的用舌头舔着他的那张脸。

“咳咳,大黄,要不要每次都这么热情,你这次没吃粑粑吧。”

石头嫌弃的把大黄从自己身上推下来,弯下腰来亲热的用手抚摸着大黄的头部,并用他的脑袋与大黄的脑袋顶在一起。这在乡下叫来,叫顶哞儿,是与人或动物脑门与脑门顶在一起,是相互亲热的一种表现形式。

石头嗅了嗅大黄的嘴巴,满意的夸赞道:“真是好狗狗,这就对了,别总吃粑粑,多臭啊。”

大黄汪汪的叫了几声,尾巴摇的更勤了,围着石头就转起圈来。

说起这只大黄,也是一只有故事的狗。

当初它是被老娘下地干完活后,回家的时候捡来的。

听老娘说捡起它的时候,它躲在一只大母狗的肚子旁边饿的嗷嗷直叫,而那只大母狗则口吐白沫的趴在那里,估计是不小心吃了谁家下了耗子药的食物中了毒。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母狗没有把肚子上的奶(和谐)子露给大黄,生怕它吃了自己的奶跟着中毒,老娘说母狗看到老娘过来的时候还没有死,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老娘,直看到老娘把大黄抱在怀里,才把眼睛闭上。临死前,它那双看人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激,似乎还有眼泪流了出来。

老娘用干活时的工具刨了一个坑,把母狗埋了,这才带着嗷嗷叫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母亲已经死去的大黄回到了家。

当时家里更穷,还比不上现在,而大黄又太小,不能吃硬食,老娘就用家里仅有的鸡蛋去屯子里养羊的杨老倌那里换了一些羊奶喂给大黄喝。

当时大黄吧唧吧唧的喝着,石头也馋啊,他那时候也小,就想去抢大黄碗里的羊奶。结果,被老娘打了一顿屁股,打完之后,老娘还是分了一点给石头喝。

就这样,老娘在这贫苦的条件下似乎在养着两个儿子,一个人儿子,一个狗儿子。

同类推荐
  • 不舍黄河东流去之大学里的青春

    不舍黄河东流去之大学里的青春

    《不舍黄河东流去》第一部《大学校园里的青春》以黄河医学院招生的第一批大学生为载体,从某一个侧面详细介绍了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校园生活。书中的男主人公高大河聪明英俊正直,刚正不阿,为人义气,在四年半的大学校园生活中,与他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故事的女主人公钟薇薇,良好的家教使其具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和气质,是同学们心中的女神,在寒窗苦读中和高大河从相识相认,因为互相倾慕最后产生爱情,经过一波三折以后,钟薇薇冲破世俗和高大河终归走到一块。他们本希望毕业分配时能分到一块,建立幸福的爱巢,为了共同的医学理想携手前进,白头到老,为此他们极尽所能,但是在强大的社会规则面前,他们败的一败涂地,不得不各奔东西。
  • 神幻灵

    神幻灵

    人的基因序列中还有未知片段,这些基因片段有何作用,能赋予给人什么力量,是平平无奇,还是别样的烟火,尽在本文幻想之中。
  • 20年归来仍少年

    20年归来仍少年

    中专教育是我国建国后学习前苏联的产物。张琰考上中专跳出农门成了未来的国家干部,在洛明工业学校他与美丽温婉的兵工厂子弟胡宛如相遇。有着恋父情结的胡宛如命运不幸。来校前父亲在研发炸药的实验中致残,他不愿意没有尊严地活着,毅然自杀。张琰和胡宛如一波三折、荡气回肠的爱情和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奋斗,让中国式教育基因彰显人性之美。小说描写了一代改革开放同龄人,不负韶华的群体肖像。张琰父亲“老三届”坎坷崎岖的人生,辐射出建国70年来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对人性的思考。读这本书,你能触摸到诗情画意的校园生活;能看到他们献身国防的理想;能感受到百折不挠的人生;你会因纯洁真挚的情感和青春懵懂的心跳而感动。
  • 路灯明亮

    路灯明亮

    陆登贤和吕明亮的遭遇,奇葩地糟糕,惊人地相似,既然相遇了,那就搭伙过日子吧。
  • 离合难离悲欢

    离合难离悲欢

    每天,总有人在面对分离:每天,也总有人在面对重逢。前者为悲,后者为欢。每个人也需要历尽离别,换言之,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离别和重逢中度过。如何把握从中的情感,这是一个值得考虑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听雪洗剑录

    听雪洗剑录

    加入天下第一剑派=平步青云+荣华富贵?夜雨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QAQ麻烦越来越多,痛苦更是越来越多。好在,朋友也是越来越多。世道风云变幻,有人举火待东风,有人高处不胜寒。雪落百丈崖,执剑沧海行!
  • 诸天横行录

    诸天横行录

    北蒙挥师南下。魔门潜入中原。狼神教、太阳神殿……祸乱苍生,烽烟四起。楚王求长生,不顾天下,一心只为开天门。大将镇守剑门关,武安司监察江湖事。两千年前,楚皇定鼎九州,一统江山。一千年前,剑神无敌江湖,剑开天门。而今……中原大乱,谁能问鼎天下?***********赵云昊一头扎进这个乱世,凭一本黑书,穿梭诸天世界,扶横行无忌。
  • 风不往巷弄

    风不往巷弄

    喜欢一个人可以有多卑微?谁也不清楚,有时候它可以让你卑微到忘记了自己,而有时候你明明知道了自己此刻的样子,但是却把它归结为爱意。张小余和诗诺兰是青梅竹马,但是却和别人的青梅竹马不一样,他们两个人可以说只有单相思,没有所谓的两情相悦。因为他们的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问题,致使了他们直接有太多的无奈,也注定了他们之间只有悲剧一出。
  •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

    本书从真爱、品质、信念、习惯、求职、交友、金钱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犹太人家庭教育的智慧精髓,没有泛泛的理论论述,而是从头到尾都由引人入胜的有关犹太人的故事所组成,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直接、鲜明地体现了犹太人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
  •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惊奇新世界

    惊奇新世界

    你是否苦于日日夜夜的刷装备、下副本?觉得市面上的游戏大部分模式枯燥单一,没有创新?那就来玩《惊奇世界》吧!曹阳被游戏的标语吸引,毫不犹豫买下游戏,一步踏入他从未接触过的全新世界!
  • 读西游品唐僧

    读西游品唐僧

    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我的角度),来读西游,品西游……
  • 十三人行

    十三人行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那天早晨我放了一个屁…就被一个智障系统安排穿越了...十三个人,十三种生活.选择就此开始…
  • 郁达夫文学精品选

    郁达夫文学精品选

    本书共收录了民国著名文学大师郁达夫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共计33篇,其中包括郁达夫怀念徐志摩和鲁迅的散文作品《志摩在回忆里》以及《怀鲁迅》等。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
  • 灵缘界

    灵缘界

    任你道法精深,怎比我通汇五行,万法加身!任你秘宝通玄,怎比我地藏仙府,宝若星辰!任你金刚不坏,怎比我四圣五绝,天狐之体!任你机关算尽,怎比我缘法通天,心怀本真!读者交流群:28966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