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4500000409

第409章 0408:背锅

本来,王迪是没想好哪个活人来背锅(孙秀不能留活口,必须死,而一个死人的背锅力度不够大)的,一开始,倒是有要献祭肆虐扬州的魏国雇佣兵念头的,但是,没想到这帮南漂的战斗力这么彪悍,又发现被邓朗收拾整治的服服帖帖以后,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这么牺牲掉似乎不值(而且,真要狗急跳墙了,免不了一场恶斗,到时候还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所以,在李流临行前,王迪很大方的把这个背锅对象选择权甩给了李流:你自己到时候就见机行事看着办吧——其实,这未尝不是一种可耻的甩锅行为。

虽然锅是甩出去了,王迪却还是很有“底线”的,第一,要争取到大多数人同意;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把最近所有负能量的事情都牵引到背锅人的身上,好让所有幸存者都能出一口恶气——这口恶气出来了,以后才能紧密的团结在伟大的王迪,呸,是伟大的吴国未来领导人身边共襄盛举啊。

“子均,难道不能直接把这个人选直接给我吗?这可不是你的风格。”李流一眼看穿了王迪的猥琐和不负责任,还以深深的鄙视目光,随后,便以自己大脑不灵光为由推脱,开玩笑,万一选错了引起反弹,或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怎么办?还是你的答案靠谱点,这么多年了,实力也好,运气也罢,关键选项上就没错过。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谁知道最后能有谁得以幸存?而且,什么都一开始预料到了,那岂不是神鬼所能了?”反正也没有旁人,王迪很光棍的承认自己力有不逮,随即赤果果的抛出了一个诱饵:“况且,玄通啊,你总不能一辈子在子均手下当一个小小的太守吧?未来的吴国中央,必然要由你和玄序去掌控,子均这里才能放心啊,所以,和那些世家搞好关系,凭借你的才华选出那个合适的人选,权当是一次历练吧,安心,就算是选错了没有达到效果也没什么,子均这里给你兜底!”

于是,李流便开心的出发了。

他一点都不担心这是王迪在架空自己,因为荆州牧大人已经承诺,空出来的太守位置,过渡几年后就是你儿子的了——插一句,李流的儿子李世,十年前已经出生了,一直在王迪的公务员培训机构中猥琐发育,呸,茁壮成长。

现在,随着地方实力派和中央墙头草派们纷纷做出表态和选择,李流和邓朗碰头交换意见后,王迪的那个自由选择命题也到了给答案的时候。

“可惜了,那丁温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只是眼下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啧啧……”邓朗在脑海中梳理了一下名单,很是遗憾的说道:“不然的话,就依着他的人神共愤的模样,一定不会有人反对吧。”

“呵呵,难道这个人选真的很难选出来吗?”李流笑道:“其实,此人已经浮出水面了,子初还真是有点儿……呃,灯下黑啊。”想了半天,扔出了王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嗯?灯下黑?”一听这话,邓朗愣住了,随即,有点文化的他明白过来,讥笑道:“那叫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好吧……玄通,我知道你说的是谁了。”

“濮阳开!”

二人异口同声的说出这个名字后,随即相视大笑。

想来,这还真是因为经常接触,反而觉察不到啊。邓朗摇摇头,濮阳开,简直是上天的“恩赐”啊。

首先,在决战之前,孙秀为免夜长梦多,濮阳开也想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所以,第一时间我们的背锅侠自然就缺席了。

接下来,因为孙秀的速亡,建业的混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就恢复了正常,并且被李流军管,消息封锁的挺到位,濮阳开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而且还准备装死,有问题也不出面,主动封锁了沟通渠道),“成功”缺席了第二阶段。

稳定了建业形势后,李流和邓朗便开始按照王迪之前提供的名单收编各路人马,忙的不可开交,而这个名单之中并没有濮阳开的名字——既没有出众的才华,也没有显赫的家世,八成会被孙秀当做炮灰推到前线去送死,而下一次就不会之前的好运气了,一个将死之人又怎么会出现在名单之中呢?

谁曾想,孙秀居然没用他,而是投闲置散,虽然有过荆州同僚经历,但无论邓朗还是李流,都是多年来全方位压制此人,也就习惯性的把名单之外的濮阳开当做了透明的……所以,忙活一圈下来,本身就选择了装死的濮阳开又完美的避开了第三阶段。

外部条件成熟了,仔细分析下,邓朗和李流发现,此人内部发育也不错,庶出旁门支系,加上多年来在荆州碌碌无为,还没有陶抗的家世,早就成了官场上的笑柄,后来军事上的一败涂地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能力不行就算了,人品还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最关键的,孙秀已经被钉在了耻辱柱,那么是谁令孙秀逆风翻盘成功的呢?当然是开城投降,临阵反水的濮阳开了,正是你这令人不齿的行为令我们的“好领导”孙皓殒命,所以……不把你拿出来背锅,岂不是暴殄天物?

事实证明,作为成年人,社会人,太宅了也不好,错过太多的团队活动的话,免不了被人安排一些无奈的角色,而濮阳开,居然完美的错过了所有的活动,即便是明明看到了诸葛靓等人在建业和李流等人处的热火朝天,也像个傻子一样龟缩在自己的防区一动不动。

于是,早就有聪明的人(比如刘篡这样的)察觉到了李流等人的意图,公然批评不来“朝见”的濮阳开坐实了对抗中央,拥兵自重的野望,实乃第二个丁温,不可不察,不可不防——顺便还给丁温头上扣了口大锅,孙秀的黄泉路上不会孤单了。

把濮阳开排挤出去,其余人分到的蛋糕不也能多一点了吗?

刘篡牵头的行为,李流很满意,但是呢,还不够,所以,李流和邓朗大笔一挥,帽子又大了一号:不仅仅是拥兵自重,更是死心塌地和叛臣贼子孙秀站在一起,与领导为敌!

这个道理说的通啊,当初是你放孙秀进来的,自然会觉得没有退路,索性就来个鱼死网破了。

这个改动出炉后,众人都明白了,原来不仅仅是背口黑锅排挤出局这么简单啊,这是要置之死地!于是,本就没有什么利益瓜葛和感情羁绊的心态驱使下,濮阳开的罪名也就越来越多了,对国家不忠,阴谋策划孙秀自立成立伪政府身居高职(好像他们就没参与其中一样);对家族不孝,为了一己贪念就将整个家族置于危难之中,连累了濮阳兴家主一脉不说,就连自己的老爸这一支也都给祸害了;对百姓不仁,临阵反水不说还趁机纵容手下大开杀戒,令无数江东子民惨遭屠戮;对手下将士不义,公然捆绑三军和中央对抗,你还有良心吗?还对得起浴血奋战的袍泽?

除了这些之外,道德败坏方面的恶行更是不胜枚举,尤其是仗着得宠孙秀居然“淫乱后宫”……

看着这些令人发指的,细微到发迹之前偷了隔壁族人两头母猪,爬上邻里寡妇炕头的细节都给罗列出来,李流和邓朗不禁暗暗乍舌:古之夏桀商纣,汉末之董卓也是这么“塑造”出来的吧?

一边摇头叹息,一边又补充几条,比如,当初荆州为官的时候便和孙秀勾结,暗中派探子带路,比如出卖了同僚陶抗的情报和行踪,还主动分兵削弱己方,致使陶抗殉国,最残忍的就是帮着孙秀,逼迫(注意,逼迫)盗掘坟墓,刻意散播疫病病毒,使得无数百姓惨死,祸及荆州扬州,扩散到了北方(眼下,北边的疫情更严重了)。

“如此,便可以了吧?”邓朗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所有既得利益者,包括自己,和带路党百姓,一个个都洗白了,污水,有的没的,全都泼在了濮阳开一个人的身上,大家都会满意的。

“死一万次都可以了。”李流明白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道理。

内部讨论通过,公告天下没几天,濮阳开的人头便被送到建业:为了分化瓦解敌军,政府宣布,余者无罪,献上濮阳开者,有功。本来是想抓个活的,经过公审之后再行处置,结果,大家立功心切,而濮阳开又只有一个,所以,哄抢之下,几乎是被剁成了碎块,要不是为了证实身份,连人头都难以幸免。

至此,一片和谐声中,江东,终于给这场荒谬的战争画上了一个句号,接下来,该重建了。

同类推荐
  • 大明略

    大明略

    大明嘉靖年间,奸佞当道、北虏南寇虎视眈眈,天下百姓翘首以盼:贤臣、良将。名不见经传,他一身英气、豪气、霸气,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书生气’……当他站在数百年后的这片土地上时,突然发现:这里也是我的家园,而外来之敌从未消停过。大明略,一个关于家、国、天下的故事……
  • 权倾天下

    权倾天下

    后主刘禅被迫迁到魏都洛阳,一日权臣司马昭请他赴宴,极尽戏耍,由此引出“乐不思蜀”典故。回到后宫之后,因伤心哭倒于地,头痛欲裂,精神恍惚,差点被人夺舍。后经努力,基本守住一丝清明,与对方,来自现代的府兵,被枪决的吴仁义(无仁义)展开殊死搏斗。数载之后,两个魂魄既斗争又联合,各取所长,终于搞出了一些奇异光怪,歪打正着之下,收拾了权臣司马氏,恢复了大汉王朝的辉煌。
  • 在唐朝开网吧

    在唐朝开网吧

    黎川穿越唐朝,捡了一个系统,开了一个网吧,一不小心还火了,于是就经常出现以下的情况:李二:程咬金,你他娘的又抢朕的亚索!整个唐朝都开始打起了游戏,只是打着打着,突然把突厥打没了,又顺便把吐蕃打趴了……ps:本书是欢快娱乐文,不研究历史,不接受反驳,谢谢支持!
  •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四部“伟大的民主”,1815年拿破仑垮台之后,英国稳稳地坐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此际,法国乃至整个欧陆都已筋疲力尽,统一的德国尚未形成,俄国力量正从西欧收缩,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也忙于本国事务或争夺海外财产。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革命和内乱横扫了许多欧洲强国,一些新国家相继诞生。在经年的动荡和混乱局势中,唯有英国几乎毫发无伤。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和移民活动,英语民族空前壮大了。
  • 总有奸人想害朕

    总有奸人想害朕

    明君苦,明君累,明君简直活受罪。谁说穿越就要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么辛苦?朕就是要当暴君、昏君,贪恋美色,宠信奸佞,疏远贤臣,捉拿奸人,玩转上下五千年。本文是系统流、无限流,欢迎支持。
热门推荐
  • 孝心不打折

    孝心不打折

    本书精选了名作家孙瑞林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中,发表的39篇故事,约十四万字。每个故事或颂扬一种人生积极的态度,或把深奥的道理,融入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之中,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其中的《孝心不打折》获得“2005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故事”优秀作品奖第一名、“首届中国故事节银奖”,并被改编成电视剧;《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新故事创作)入围奖。
  • 星海魔航

    星海魔航

    25世纪,人类进入星际大航海时代。无数勇敢的冒险家,驾着星舰,向广阔而神秘的星海深处进军。看主角如何在这个星际大航海时代,谱写一段星际航海的神话。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 手工美人

    手工美人

    她是他眼中的天使,完美的面庞下是清澈见底的双眸;可是转过身去,她是手工美人,更是复仇的魔鬼。她的心与划过脸庞的手术刀一样冰凉透骨,生活是麻醉剂的阴郁与鬼魅似的穿行。在作者清纯凄美的笔触下,有冰冷的仇恨,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那游走在爱与恨的边缘的灵魂似乎在告诉我们,或许世界上真的没有真正的对与错,爱和恨也仅仅在一念之间。风靡网络的惊悚悬疑小说,数万网迷翘首期待,谜底将在这里揭开。
  • 爆笑穿越:皇上药别停

    爆笑穿越:皇上药别停

    燕如玉表示很无奈,睡了一觉,醒来就是大祁朝五岁就登基的九五之尊?!关键是这幅身子明明是女儿身,怎么会是皇帝!但既来之则安之,怀揣着当明君的伟大梦想,却没想到一路上遭受若干人等阻拦堵截。摄政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争宠的嫔妃阴魂不散,时不时冒出的太后……都让燕如玉有种与世长辞的冲动。可是等等,有点太不对诶,那位爱妃你…你怎么没长胸啊!(某妃:“皇上你还好意思说我,你不也没长把吗?”)看“三无”皇帝燕如玉,如何将明争暗斗,危机四伏的皇宫之路走的鸡飞狗跳,啼笑皆非。
  • 思想者说:王小波、李银河双人集

    思想者说:王小波、李银河双人集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是爱,是一分钟都不能缺少的感情和安慰,爱和感情像阳光和空气一样,让每一个活着的人获得生命,获得成长的力量和勇气。《思想者说》是一本王小波和李银河所著的双人集。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这才能叫作文化。
  • 我的相公辣眼睛

    我的相公辣眼睛

    穿越成一个瘸子,她认!但是穿越的老公是一个精分,这个锅她不背!充满王霸之气的退役特警云语,穿越到一个战五渣的小女子身上,最丧心病狂的是,新婚第二天被她丈夫直接丢到军营中去。老天给了她脸盲的bug,周围的人都长得一个样,怎么办?一开始他只是把她当宠物,但是不知何时,他的心竟然被这只小猫给拿走了!
  • 古龙飞上

    古龙飞上

    有一场战斗,他必须去完成!有一位佳人,他必须去寻找!有一些责任,他必须去背负!他忘记了很多,却在慢慢寻找!他不想战斗,这世界却逼着他战斗!他想停下,这世界只会逼着他向前!一直到最强!
  • 刺杀成吉思汗

    刺杀成吉思汗

    虽然进入了六月,在六盘山清水县南麓的山岭,依然显得气候变化多端。海拔三千米的山峰,巍然高耸,俯瞰着幽深的渭河河谷。茂密的原始森林,促成了山区初夏雨季的来临。当成吉思汗进入河谷一侧的山坡围猎野鹿时,不慎坠马受伤后的第二天,一场大暴雨,将山峦洗得碧绿如新。前几天,作为刚被成吉思汗征服的西夏末王不儿罕,带上丰厚的贡品,去见那位不可一世的草原帝王,对他俯首称臣。不儿罕还不知道成吉思汗坠马受伤的消息,他带了一行人马,带着光彩夺目的金佛像、金银器皿、童男童女和许多马匹骆驼。
  • 我成了魔帝

    我成了魔帝

    周衍的穿越方式跟其他的穿越大众不同,他不是穿越到一个废材少年身上,而是穿越到一个刚刚死去的魔帝身上……
  • 旧时徽州路

    旧时徽州路

    那时九洲清晏城仙门林立。她,生于朱门清贵之家,少时成名,八岁时以一张完美的面具名动九洲,皖南许家一时风头无两。他,生来为皇族贵胄,却是个活在家族阴影下的傀儡,一生灰暗本该是他的宿命。十二岁那年,她的母亲身死。从此,许家雏凤消失在了众人面前。十三岁那年,许家得罪国君,满门获罪。单剩一个哑女苟活于俗世。十四岁那年,宋家的公子为得贤明,带回一个哑女,其后杳无音信。十五岁那年,宋家公子当众向郡主求亲遭拒,沦为满城笑柄。十六岁那年,宋家公子放下儿女私情,准备通过帝师考核,进入徽州徽贤台为国效力。此后的三年,人们笑谈:“宋家公子所过之处,必有许姑娘相陪。”她用了若干年,让人们对她的称呼从哑女变成了许姑娘,再后来啊,不知过了多少年,整日伴着公子的许姑娘走了。闻名天下的清砚台第一战力许羡姬正式进入天下人的视线,宋家公子的那个姑娘再也回不来了罢。宋晏:梦里面,那年徽州的山光也是这样炽盛,我就这样,把自卑的小姑娘一步步牵回家。但那终究只是个梦。【任凭细雨穿过斜风,只余下层层花瓣稀疏抖落上字柬,而总有一天我们会在天地尽头重逢,那一笔笔的真情与感动,终是要用谁的鲜血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