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61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在非洲,一件在黎明时看来是真实的事物到了正午便成为一个假象,你对它是毫不相信的,就好像不相信太阳炙烤下的盐碱地另一边真有一个玲珑剔透、水草丰美的湖泊一样。你曾在上午的时候穿越盐碱地带,知道那儿根本没有这样一个湖泊。但眼下这片湖泊却显得那么地真实可信,美不胜收。

欧内斯特·海明威

本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对我来说至少至今都还意味深长。我在东非度过了成年时期的前一半,曾广泛地阅读关于在那里居住了短短两代半的处于少数民族地位的英国人和德国人的历史和文学著作。开头的五章,如果不把在北半球的1953—54年冬季在肯尼亚发生的事略加说明,今天恐怕是难以理解的。

据当时英国殖民当局宣称,一名受过良好教育、到过不少地方的非洲吉库尤族黑人乔莫·肯雅塔在旅居英国并与一名英国女子成婚后,回到出生地肯尼亚,在那里掀起了一场被称为茅茅运动[1]的农场黑人雇工的起义,针对的是吉库尤人认为窃取了其土地的自欧洲移民而来的农场主。这好比《暴风雨》中卡利班的抱怨:

这个岛是我老娘昔考拉克斯传给我的,

你从我手中夺了去!你刚来的时候,

用手抚摩我,器重我,给我水喝,

水中放有浆果,还教给我怎样

称呼那照耀着白天和夜晚的,

大的光和小的光;于是我爱上你,

把这岛上的一切富源指给你看,

那些清泉和盐井,那些荒地和沃土。[2]

这场茅茅起义并不是四十年后为整个撒哈拉以南的大陆赢得非洲黑人多数统治权[3]的泛非独立运动,而基本上是吉库尤部落的人文历史上的特有现象。一个吉库尤人,立下了一个渎神之誓,从此停止正常生活,甘愿充当打击自欧洲移民而来的农场雇主的神风突击队[4]式的肉弹,便成为茅茅战士了。肯尼亚最常用的农具在斯瓦希里语中称为panga,那是种厚重的单刃刀,用英格兰中部地区生产的钢板冲压打磨而成,能用来砍柴、挖洞,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用来杀人。在农场雇工中几乎是人手一柄?我并非人类学家,上述的描绘也许全然不实,不过这正是欧洲移民的农场主及其妻子儿女对茅茅运动的看法。可悲的是,在应用人类学的这段小插曲中最终遭到大量杀戮或残害的并非是茅茅运动所欲加害的欧洲移民的农耕家庭,而正是那些拒绝宣誓效忠却与英国殖民当局合作的吉库尤人。

在本故事发生的年代被称为白人高地的乃是一块特意为欧洲农业殖民划出的专用地,海拔比坎巴族世袭的土地要高,灌溉的条件也更好,那是吉库尤族人认为从他们手中被窃走的。以农业为生的坎巴族人虽然操一种与吉库尤语相似的班图语,但其耕地的收成不大可靠,常需狩猎并多加采集来作补充,所以对土地的依恋程度也必然比吉库尤族的邻居们差。两族人之间的文化差异甚为微妙,如果把伊比利亚半岛上共存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之间的差别来作比较,便可分晓。我们大多数人对上述两国都有足够的了解,知道为什么对一国可行的事在另一国不会有人感兴趣,而茅茅运动也属此列。对大多数坎巴人来说,这运动是行不通的,正因为如此,对海明威夫妇,欧内斯特和玛丽两人来说,倒是幸事,否则就很有可能在睡梦中被他们十分信任并自以为很理解的土著仆人们活活砍死。

第六章开头处,一群越狱逃跑的宣誓加入的坎巴茅茅分子企图袭击海明威游猎营地的威胁已如朝雾在早晨温暖的阳光中一般烟消云散了,而当代读者再往下看便会觉得驾轻就熟了。

因我有幸排行老二[5],得以在童年的晚期及青少年时期与父亲一起度过了很多年月,在此期间父亲先后与玛莎·盖尔霍恩及玛丽·威尔什成婚。我记得在我十三岁那年的夏天,无意中闯进了玛蒂[6]为她和我爸爸在古巴觅到的那所房子里爸爸的卧室,发现他们正以一些手册中所推荐的实现美满婚姻的一种全身运动的方式在作爱。我立即退了出来,我想他们并没有看到我,但在编辑这个现在推出的故事时,我读到了爸爸把玛蒂描绘成一名模仿大师的那一段文字,那一幕便在被我遗忘了五十六年之后又重新栩栩如生地回到我的脑海中。是个了不起的模仿大师啊。

海明威这部无题的手稿长达二十万字左右,显然并不是一本日记。您现在看到的是一部字数约为一半的虚构小说。我希望玛丽不要因为我如此突出黛芭而大为不满,相对于玛丽这位出类拔萃的妻子来说,黛芭只是一个黑皮肤的实体,而这位真正的妻子终于熬了二十五年之久的慢性殉夫自焚,只不过点燃火堆的不是檀香而是杜松子酒。[7]

由虚构与真相交替组成的错综复杂的对位复调构成了这本回忆录的核心。在许多段文字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这种复调,这无疑会取悦任何欣赏这种音乐的读者。我曾在基马那的游猎营地里住过一阵子,认识那里的每一个人,无论是黑人、白人或浑身上下都是红色的人,[8]而且由于一个我难以确切地解释的原因,这段经历使我想起了早在一九四二年夏天发生的一些事,当时我弟弟格雷戈里和我还是孩子,像格兰特将军的十三岁的儿子弗雷德在维克斯堡的时候一样,在比拉尔号捕鱼艇上与临时服役充当海军后备队的出色的船员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月。船上的发报员是一名职业海军陆战队队员,一度曾驻扎在中国。在那个搜索潜艇的夏天,[9]他得以平生第一次阅读《战争与和平》,因为他每天只消工作很短的时间,白天黑夜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待命,而这本小说是船上的藏书之一。我还记得他对我们大家说,因为他在上海时认识那里的所有白俄,这本书对他的意义特别大。

海明威写这部手稿的第一稿也是唯一的一稿时被当时与本故事中每日得与长途电话打交道的女士结婚的利兰·海沃德[10]所打断,而且又不得不去帮其他拍摄《老人与海》的电影人到秘鲁去寻找一条可供拍摄的大马林鱼。苏伊士危机的爆发致使运河关闭,阻碍了父亲再度去东非的计划,这也可能是他就此没有回头去写这部未完成著作的一个原因。从本故事中所述的内容看来,我们发现海明威在怀念“当年”的巴黎,所以他中途辍笔也可能是因为自觉写巴黎会比写东非更得心应手,因为尽管东非景色如画,激动人心,但毕竟他在那里只待了几个月,使他遭受重创,第一次是患上了阿米巴痢疾,第二次是坠机事件。

如果拉尔夫·埃利森[11]还健在,我就会请他来写这段介绍文字,因为他曾在《影子与行动》中写道:

“你还要问我为什么对我来说海明威比赖特[12]更重要吗?不是因为他是白人,也不是因为他更为读者所‘接受’。而是因为他能欣赏这个地球上那些我所爱好的,而赖特由于心理上太富于紧迫感或生活过度贫困或太缺乏经验而无法理解的东西:气候、枪支、猎狗、赛马、爱与恨,以及能够被英勇而富有敬业精神的人转化为有利条件和辉煌胜利的那些简直不可能摆脱的处境。因为他能把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操作步骤和技巧描写得如此精确,以至于我和我的兄弟能够在一九三七年大萧条期间遵照他的射击描绘猎取飞鸟而活下来;因为他懂得政治与艺术之间的差别以及对于一名作家来说两者之间真正的联系在哪里。因为他的所有作品——这一点至关重要——都充满了一种超越我在国内感受到的悲剧精神的东西,它十分接近于蓝调[13]给人的感受,而这种感情也许正是美国人能表现出来的悲剧精神的极限了。”

我肯定地认为海明威读过《看不见的人》,该书帮助他在两次几乎使玛丽和他本人都丧命的坠机事件后振作起来,等到他在五十年代中期重新执笔撰写这部有关非洲的手稿时,这促使他重新开始创作的非洲之行已经过去至少有一年了。他在手稿草稿中写到作家们互相剽窃时,也许脑中正想到了埃利森,因为埃利森小说中写到的从疯人院出来的那帮疯子那一幕与《有钱人和没钱人》中描写基韦斯特岛上酒吧中那些老兵[14]的一幕非常相似。

埃利森是在六十年代初写这篇文章[15]的,距1961年夏天海明威的去世并不久,他当然没读过这部未完成的有关非洲的手稿,我已将它“舔”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取名为《曙光示真》,希望这模样还不是最糟。我只是将父亲在“早晨”所写的东西进行了一番苏埃托尼乌斯[16]在他的《名人传》中所描述的加工而已:

“据说维吉尔创作《农事诗》的时候,习惯于每天口述他在早晨写好的大量诗章,让人记下,然后把当天剩下的时间用来将这些诗削减到很少的几句,风趣地说他是遵照母熊的方式来加工诗,将诗逐渐‘舔’成形的。”

只有海明威本人才可能将其未完成的手稿“舔”成一本Ursus horribilis[17]。我在《曙光示真》中所奉献给读者的只是一只孩子的玩具熊而已。我将从此每天都带了这本书上床,等我躺下了祈祷上帝万一我在醒过来前就死去的话保存我的灵魂,并且我要祈祷上帝将我的灵魂带走,并且愿上帝保佑您,爸爸。

帕特里克·海明威

蒙大拿州,波泽曼

1998年7月16日

注释:

[1] 茅茅运动(Mau Mau)是1952年由当时的东非英属肯尼亚的吉库尤族黑人发动的反殖民者起义,领导人肯雅塔(1891—1978)于1953年被逮捕,英军大肆屠杀人民,但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在1963年底赢得独立,肯雅塔担任第一任总统。

[2] 引自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第一幕第二景。卡利班为一个长得丑陋、生性凶暴的怪物,其母为女巫。

[3] 指南非于1994年成立由黑人掌权的南非共和国,由曼德拉任第一任总统。

[4] 神风突击队为二战期间日本的空军敢死队,其队员驾驶装载炸弹的飞机撞击对方的军舰等目标,与之同归于尽。

[5] 按海明威和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生有一子约翰,和第二任妻子菲佛生有两子,帕特里克(1928年生)和格雷戈里。

[6] 玛莎的爱称,她在1939年春在哈瓦那东南12英里处找到一所有15英亩院地的平房,取名为“观景庄”。

[7] 海明威于1946年和玛丽·威尔什结婚,因曾多次负伤,加上早年就养成嗜酒习惯,逐渐损害他的健康,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他于1961年开枪自杀。这是原因之一。但他们的结婚生活应为15年,而不是25年。此处的殉夫自焚(suttee)是印度人的旧习,寡妇应随同丈夫的尸体一起火葬。

[8] 海明威在本书中说过这句话,以表示除了玛丽,其他所有女人,不论肤色如何,对他都是没有吸引力的。

[9] 关于海明威和大家乘比拉尔号在加勒比海搜索纳粹潜艇的经过,在《岛在湾流中》的第三部中有详细的描绘。

[10] 利兰·海沃德为好莱坞制片人,以15万美元买下《老人与海》的摄制权,由大明星史宾塞·屈赛主演,于1958年公映。

[11] 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1914—),美国黑人作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1952年)。

[12] 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美国黑人小说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土生子》(1940年)。

[13] 蓝调(blues,可音译为布鲁斯歌曲)为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黑人的一种感伤的民歌,因blue可作“忧郁”解而得名,由一代代女蓝调歌手(主要为黑人)演唱而广受欢迎。

[14] 见《有钱人和没钱人》第22章。这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复员军人,被政府安置在美国沿海岛屿上。基韦斯特岛位于佛罗里达州南端,和古巴隔海相望,这些人聚集在弗雷迪酒吧内,常酗酒闹事。

[15] 这篇文章于1964年收在散文集中出单行本,即以它为书名:《影子与行动》。

[16] 苏埃托尼乌斯(Suetcmius,69—104),古罗马传记作家,著有《诸恺撒生平》、《名人传》等。

[17] Ursus horribilis,拉丁语,意为可怕的熊,亦为灰熊的学名。那是北美最大、最聪明、最危险的动物。中世纪时人们认为熊生下来是没有形状的,得经母熊反复舔而成形。作者用这个词也可能是暗指海明威的作品均不同凡俗,恰似一头粗野不驯的灰熊。海明威去世前的居住地及其子编辑本书时所在的蒙大拿州位于美国西部,至今仍有灰熊出没。

同类推荐
  • 马瑞芳评说聊斋之官场

    马瑞芳评说聊斋之官场

    马瑞芳编著的《马瑞芳评说聊斋之官场》特别精选了《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经典故事近百篇,加以述评,故事精彩好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发人深醒,并配有光绪年间的聊斋图说黑白线描和彩色工笔画,同时配有蒲松龄纪念馆提供的蒲松龄画像、图片、名人字画等,文图并茂,阅读性、欣赏性俱佳。
  • 百感集:平凡人讲平常事

    百感集:平凡人讲平常事

    本书是一部带有回忆录性质的随笔作品集,分为“情系家乡山水”、“求学之路”、“杂言感奋”、“世俗小品”、“随笔抒怀”等部分,从童年的记忆,到古稀之年的感怀,时间跨度长达七十多年,作者袁三畏讲述了自己人生中所经历的一段段真实的故事。
  • 你不在时,我忙着长大

    你不在时,我忙着长大

    世界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下一秒的未知,不知是忧是喜,是福是祸,是得是失。所有不良的情绪从出生就有,遇到问题,首要的是先学会解决问题。从娘胎里带出来属于孱弱体质,那你就强身健体,从根本上解决掉孱弱体质,你这样天天喝补药是想百年之后变成冬虫夏草造福人类吗?偶遇挫折,失落迷茫,那就让自己变得强大坚强,直到你不需要用鸡汤文去支撑你的人生为止。是药三分毒,鸡汤文最大的危害是扼杀你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误导你对现实的判断。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鸡汤文给予你的从来都只是一条捷径,快速获取能量,立刻满血复活。但别忘了,走捷径的人最终不会完美收场。你莫不如喝一顿酒,走自己的路,悟自己的人生。届时,岁月静好,望云卷云舒。
  • 世间的陀螺: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世间的陀螺: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知名作家韩浩月呕心沥血之作,文字简洁有力,情感隐忍克制,于无声的文字下面隐藏着巨大的情感力量。以承担痛苦的勇气,以真实的笔触,为亲人与故乡立传;以朴素、坦诚的情感,讲述一代人的命运和乡村愁绪。感情真挚,又有反思力度。既有作者和亲人们感人至深的人生经历和悲欢离合,又对亲人和故乡有一定的反思和剖析,引人对世事和人生产生各种思考。作为从小城市到大城市谋生的青年,能够激起不少同龄人的共鸣,亦能记录时代变迁和这一代人的心灵成长。作为远离故乡二十年之久的游子,韩浩月以至真至诚,直面一生所爱,深沉回忆、反思并追问时间深处的亲人与故乡。作者从故乡的逃离者、批判者到回归者,经历一系列心路历程,历时二十年,游子心态由复杂变简单。时间没有为回忆镀金,反而为他增加了承担痛苦的勇气和表达的力量。用理性的审视克制汹涌的情感,将激烈的冲突消解于微笑与拥抱。
  • 流年风雨声

    流年风雨声

    《流年风雨声》是一本用诗词文抒情言志的集子。诗词文基本上是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写成。诗词文作品词采绚烂,气韵天成,透露出作者在自然风雨和人生社会风雨的洗礼中的或酸甜苦辣、或悲欢离合、或困苦彷徨复杂等之情。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人生在红尘中做人之维艰与辛酸。作品中含有丰富的知识,读起来定会引人入胜,欲罢不能。能启迪智慧,感悟人生妙漫哲理。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白月光拯救计划

    快穿之白月光拯救计划

    她,是令朝臣咬牙切齿的绝世妖妃。她,是令众生为之倾倒的九尾天狐。她,是令江湖再度掀起腥风血雨的绝美医仙。似乎,古人关于她,都是不好的传闻?那么,未来人告诉你,她并非……单只如此!传说,她,也曾是某校园一霸的心尖特宠?传说,她,也曾是某娱乐圈影帝的梦中情人?……而对于那些曾被她“迷惑”心智的众生而言,她更多是他们的信仰!更是他们心中那一抹洁白无瑕却又无法触及的明亮月光。
  • 大佬只能我拯救

    大佬只能我拯救

    本应该成为人生赢家的大佬们,因为各种天灾人祸偏离了原本的轨迹,而温情需要帮助大佬们重新登上人生巅峰。
  • 幻想Boss

    幻想Boss

    时空动乱,数百年来异世界的召选不断降临,以幻想药剂的魔力,成就临皇。
  • 星际成为女继承人

    星际成为女继承人

    邱澜,一个又娇又软的废宅美女,一觉穿成刚觉醒超级天赋的大家族6岁女继承人。周边人告诉她,从今天起,你要好好学习、保家卫国!邱澜:Σ(☉▽☉";)?斐林忆,一个N年前怼全星际但最后输了的直男,N年后重生成为一名身娇体弱的小可怜。周边人告诉他,从今天起,你要贤良淑德、相夫教子。斐林忆:...邱澜:我有钱有势,长得好,实力高,你为什么就是不爱我?斐林忆:滚。
  • 一番鸥鹭

    一番鸥鹭

    世道倾颓,人言可畏。故人不在,谁来听我?昔日有君,今不复昔。念者无意,听者穿心。
  • 沐汐盼兮

    沐汐盼兮

    初遇时,她救他于危难中,命运的轨迹便将两人交织在了一起。她本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却遭逢变故遗落世间,家破人亡的仇恨致使她一步步地变得强大,她林沐汐也有想要守护的人和物。她很庆幸此生遇见了他们,无论是风离尘还是风离洛,亦或是夜皓轩······他们都付出的太多太多。人的一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或经历过背叛,或经历过欺骗,或被人陷害,或命悬一线,林沐汐最终会如何抉择?
  • 他们的世界

    他们的世界

    草根女孩叶梦毕业后成为了延州市的一名实习生。实习第一天,叶梦就听闻了镇馆之宝——方清明的诸多光辉事迹,三十多岁就成为国家一级防腐师,业务一流,长相帅气,至今单身,不少女同事对他心向往之。叶梦心想,像他这样的人,对自己而言遥不可及,与其攀高枝,不如好好工作。然而想要成为合格的防腐师却不是那么容易,经历重重考验终于成为正式实习生,却一再遭遇一位冰山男的实力吐槽。不就是长得帅吗?凭什么总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教训人?后来,叶梦才知道,这个不可一世的男人就是镇馆之宝方清明……
  • 让人无法说“NO”的60个攻心说话术

    让人无法说“NO”的60个攻心说话术

    说话的力量是巨大的,说话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说话的背后,体现了一个人的品格、修养、才学和城府。口才是学识、才干和智慧的重要标志,是想象力、创新力、应变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表现。口才好总会受人欢迎、受人敬佩,而懂不懂得“攻心说话”,更是决定你人生成败的关键。
  • 都是妲己惹的祸

    都是妲己惹的祸

    阴谋!这是个颠倒乾坤的大阴谋。苏妲己重生成一个男人,还是个反应迟钝,被人骂成智障的臭男人。苏子鸣的六位同学竟然是九尾妖狐的六个尾巴转世,而恶魂一直在寻找这六尾和善魂。它想要吞并善魂,合并六尾,重新成为祸乱阴阳的九尾妖狐。苏子鸣他们会同意恶魂合并自己吗?答案是绝不同意,因为合并就意味着死亡!这是个系统文,一个不同于一般系统文的系统文。因为,这个系统不会发布任何任务,系统也不会升级。那这是什么系统呢?书里自有答案。发布任务的是苏妲己,苏子鸣他们只是按照苏妲己的指引去四界盗宝,盗宝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继续活下去。
  • 新月形波斯弯刀

    新月形波斯弯刀

    这天早晨,恒胜体育用品公司老板盖少雄醒来,懒懒地靠在床头点燃一支烟。吐出几个烟圈之后,他蓦地瞧见卧室的柚木地板上有不干净的印迹,定睛一看,是几个隐约的鞋印。盖少雄下床,套上丝绒拖鞋走到房间中央,蹲下身细看,果然是鞋印。从鞋印的走向判断,是从卧室门口往里边走时留下的。盖少雄一惊,难道昨天夜里有人偷偷进了他的卧室?他迅速查看房门和宽大的落地玻璃窗,一切如常,门窗紧闭,没有一点被撬动过的痕迹。他转身打开卧室里的密码保险柜,里边的珠宝和银行金卡好端端的,一件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