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0700000013

第13章 第一讲 文化政治的概念:比较与可比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10)

杰姆逊大家都知道。他著作等身,但他的书都不太容易读。他对后现代现象有一个系统的、庞大的阐释体系,其要点是:后现代说到底,就是thebecomingculturaloftheeconomicandthebecomingeconomicofthecultural。这句话也好译也不好译,翻译成中文很容易造成误解。经济的变成文化的,文化的变成经济的,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becoming翻译起来有点麻烦。但它的意思是清楚的。经济因素现在化入了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化人了经济因素。文化是最大的经济,经济是最大的文化。这就是后现代。复杂一点的译法就是:后现代的特征,在于经济的因素融于文化,而文化的因素融于经济,它们彼此在对方的领域实现了自己。

杰姆逊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征。直观上,这个命题指向大众消费社会的一个基本日常现象:每天我们都能感受到广告、符号、各种各样的形象,从身体和性的层面上都能感觉到的,这当然是一种赤裸裸的经济关系,但这种经济关系早已经作为“文化”而渗透进我们的“无意识”;反过来讲,我们的无意识也已经被“开发”,被商业化了。商家在卖鞋和香水时,总会雇人做许多非常性感的广告,会有种种有关“生活方式”和“自我感觉”的新说法。在这种广告语言和形象的包围下,你会觉得城市空间都改变了,生活世界改变了,生活哲学也随着改变了。你会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生活在一个现代的、新潮的世界,下班路上迎面看见一个广告画上半裸的人体,听到一首流行歌曲的节奏,就会觉得有种莫名的兴奋,对未来都产生出一种新的、白日梦式的想入非非。这种“文化”,却是经济因素在潜意识层面上造成的“震惊”。它虽然作为形象出现,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和政治态度。比方说,刚才那个受了点刺激的上班族,可能就会由此换工作,从左派变成右派,或从右派变成左派,或想去做减肥美容手术,或由爱国变成亲美。

当代资本主义消费本身既是经济行为,又是文化行为,这早已不是尼采和韦伯意义上的文化了,但确实是我们眼下的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当今资本主义形态是让经济通过文化产生对新的生活、对自我等一系列人性的遐想,从而让人在被赤裸裸的经济逻辑决定时感到自己生活在一种自由的、文化的状态中。从单纯经济学上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技术高度发达,生产能力过剩,利润实现的主要障碍是消费不足。所以它需要文化来把消费欲望生产出来。这样的文化本身也就成了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文化工业”。当经济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时,文化也变成了一种经济性的、市场的现象。经济现在是作为文化被经营的,文化也是作为经济来经营的。美国现在出口的最大的商品是什么?是文化,是它的image,即美国形象。按照目前市场产品门类细分来看,美国出口的最大宗产品不是技术、军火、工业产品,而是食品(麦当劳、可口可乐)、香烟,音乐、电影等。广义上的foodindustry和流行文化制品,包括音像制品、时尚、品牌,这些都是文化。文化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化。如果我们把后现代和全球化狭义地理解为美国化,这是一个近乎透明的观察,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东西。

在我看来,杰姆逊对后现代话语的批判既是他认识论的核心也是他政治态度的核心。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在他的主要著作《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标题中已经具体化和通俗化了。这个辩证的表述方式表明,他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传统、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继承人。现在,在学文学的人里面,“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个公式大概尽人皆知,以至于我们在做出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评论时,常常忽略了杰姆逊的辩证思维所要求的理论准备、分析步骤和最终的政治性评价。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这本书的结论里谈到,研究后现代文化时最好先不要急于作判断,先去体验一下。他曾讲到他很喜欢美国后现代的食品。以前美国人吃得十分单调,现在则什么都有,泰国饭、埃塞俄比亚饭等等。录像,特别是数码录像技术的普及取代了传统电影的垄断,流行音乐更有层出不穷的风格。在某种不加思考的、纯粹身体性的反应和官能享受上,杰姆逊好像挺喜欢后现代的。他甚至说感觉到厌恶或喜悦是一切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起点。所以康德所讲的纯粹理性、道德实践和审美判断三个领域的区分和自律性好像在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里重新出现。对审美的过程一定要去体验,然后再去分析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从概念上、从现象上做客观的、技术的分析,最终才可以作判断。所谓判断,就是好的坏的,这是资本主义的,这是消费主义的。做一个价值的、道德上的判断。而这三个层面,不是要把它合在一起,而是要把它分开。要像康德一样,把不同的范畴分开。承认它内部的自律性。康德的自律性是要扩展资产阶级主体的内涵,而杰姆逊的自律性则是要扩展当代批评意识的经验范围和理论空间。但两者形式上的相似性很明显,都是要求尊重不同人类活动领域的特殊性,防止某种抽象原则把问题混在一起作简单化、概念化处理。

杰姆逊的方案并没有在后现代游戏式的无差异表层上将文化与经济融合起来,也没有采用全球化之类的通用标签来进行历史情景分析。杰姆逊坚持认为,我们必须格外留心包括经济和文化、市场和力比多、基于生活方式的消费及其对“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表达在内的各种结构分化的力量,在许多因素中,毫不含糊地把经济因素摆在首位,并且同样毫不含糊地强调对文化的意识形态理解,将文化看成是一种具有显著历史性、同时在历史上又具有全新品质的资本主义活动方式。

毫无疑问,在将后现代和全球性当作自明的东西相提并论之前,必须首先寻找其历史机制。在理解这种历史基础时,有必要脱开以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名目而为我们所知的那种意识形态补充和文化庆典。全球化和后现代,我们所说的大部分是意识形态的celebration,狂欢。庆祝全球化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问题,是词语的狂欢节。首先要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它的历史内在要素是什么?如果要达成这种理解,就必须专心致志地解读各种社会、文化和文化政治构成物,因为无论在概念的层面上,还是在历史的层面上,这些构成物都先于后现代——全球性话语的霸权。这种话语表述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普遍要求。

那个按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思路构想出来的物质、社会和政治世界究竟由哪些因素构成呢?事实上,研究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学者,尤其是从事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学者甚至不愿意提及这些构成因素,这仅仅表明了意识形态——文化氛围的浓厚密度。例如,人们不再感到有必要从通讯或者信息技术之类的更平淡的视野去研究后现代和全球化的条件;事实上,正是通讯或者信息技术使现代商业、金融和交易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尽管结果很不平衡,转变的方式也十分有限。但是,正如杰姆逊指出的,所有这些技术转变都要以“商业决策”这种精明的逻辑为基础。“商业决策”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它与资本主义一样古老。资本主义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不平衡还在进一步加剧。在当今世界上,财富和权力空前集中。于是,后现代和全球性就变成了市场的自我确认。后现代和全球性都是新的商业运作在市场调节上的自我肯定,造成了很多文化上的假象。背后的商业的逻辑,金融的逻辑,政治的逻辑,和古典资本主义逻辑相比,变化不是非常大。韦伯有一个观点,即“祛魅化”的世界:本来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有许多的魔力和神秘,如,传统、宗教、家庭。但忽然世界好像变得赤裸裸了,充满了金钱的关系,利益的关系。以前你看见一个庄园,它就是一个庄园。你会从审美角度观察,或把它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可是现代人一定要意识到,规定这个庄园的事务跟庄园本身的物质性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你不知道庄园的财务状况怎么样,它的按揭是怎么回事,它的前一个主人是谁,现在的主人是谁。这是这个庄园的秘密,是我们不知道的。如果你发思古之幽情,就完全生活在这个现代性世界之外。古城堡后面的复杂或简单的金融转账、物业管理等运作是这个世界的结构。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大厦被炸后,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帝国大厦变成全市最高的建筑。我回国之前在《纽约时报》上读到,它原先的业主把它卖掉了。奇怪的是,这幢一百层的摩天大楼只卖了五千五百万美元。纽约大学法学院正在格林威冶村盖一个新教学楼,不过九层,造价已达九千八百万美元,几乎是帝国大厦的一倍。纽约地产商DonaldTrump盖了许多时髦的高楼,其中一个在联合国旁边,最高层两千多平方米的楼面,要卖六千万美元。时髦大楼的一个楼层要比整个帝国大厦还贵,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是有市场经济和“看不见的手”吗?可正是市场经济,可以通过钱的逻辑把事情推到常识的反面。其实,按最保守的估计,帝国大厦的价值也不应该低于四亿美元。但一栋楼的市场价格不是看这栋楼本身值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能实现的利润,在这里就是看你每年能收多少房租。帝国大厦的产权很分散,而且很早就承包给一个地产商。它每年的纯利润不过是二百万美元。按照商业的逻辑它就值五千万。有人出价,物主马上脱手,没有任何的惊讶和伤感。

实际上,在当代西方大都会和富裕中产阶级郊区,多样性、自由和普遍性是以经济自由、市场自由,特别是消费主义“自由”为基础的。在文化、价值普遍性的外表下,西方生活世界内部面临着财富分配的不平均、社会领域的萎缩、国民政治热情的减退和价值领域的分裂。就是说,不同社会群体基于自身利益、身份的不同,普遍主义话语形成了不同的关系。而在西方和非西方社会之间,社会差异被民族国家(国界、社会制度、法律、宗教、语言、文化)凝固和加强。事实上,没有任何西方国家愿意或能够把公民权保护下的“普遍人权”给予别国公民,就连对自己的公民,这种法律的平等保护在实质上也是受阶级、收入、教育水平、种族、性别、性倾向等等社会差异的限制的。

就此而言,如果要了解作为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就必须考虑到如下问题:两者如何在西方都市中心和西方以外的其他镜像城市生产出日常生活?像纽约、巴黎、东京、香港这样的城市,能够在世界其他地方产生出自己的镜像。镜像是实的,它能在上海,或更小的城市生产出整个日常生活来。在这方面,我们所说的后现代全球性或全球化后现代性不过是指一种被彻底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生活方式的普遍性、相似性和标准化。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任何普遍性,而只有标准化。维持着这个世界的“后现代”表象的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第一世界中的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便利。

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但这个地球村对什么人才是真实的呢?是从伦敦到纽约,甚至第三世界国家,住同一个牌子的旅馆,在同一家银行的遍布世界的自动取款机取钱,用相同的交通工具。这种“世界公民”的活动完全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全球性管道系统里。因特网哪里都有,现在的技术大概可以保证你在非洲草原上或喜马拉雅山里也可以上网。但网络是不是就代表全球性?目前不上网的人口究竟是多数还是少数?他们是不是这个全球化的世界的居民呢?

你不能不承认这个管道系统四通八达,覆盖面很大。但这并不是全球性,它只是哪儿都有。哪儿都有花旗银行,都有可口可乐,但不是说花旗银行和可口可乐有普遍性,这是两个问题。

资本主义的无所不在,是不是就是资本主义的普遍性?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也很关键。对已经进入全球化的世界,和未进入全球化的世界,已经进人后现代的世界,和没有进入后现代的世界,划分的准确的标准实际上是效率,消费的方便和效率。如果你到处刷卡,突然在一个地方你要付当地的现金,你就碰到了某种边界,某种不均衡性。

如果这种均匀的、同质的、标准化的世界就是后现代、全球化,就是普遍性的体现,那么这种普遍性就是非常成问题的,就是一种欺骗。毫无疑问,即使将这个“全球空间”称为“不连续的连续性”——有人喜欢用这种词来既描述全球化的整体性,又描述其内部的不均匀性,或分散性,或“分散的同质性”:同质性又是多元的、多样的——那也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并不能取代严格的分析。这个“全球空间”的日常经验有赖于、取决于对整个系统的彻底认同,在这一点上没有模糊性,没有讨价还价可言。任何人都不能偏离这个系统,否则他/她就会被抛在机器和技术,以及它们所提供的安全感和认同感这个“巨大的架座”(thegiganticenframing,海德格尔语)之外。现代生活之所以可怕,之所以存在危机,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处于悬空状态。生活在巨大的机器和技术的系统里,整个世界充满了一系列管道,就像Matrix(《骇客帝国》)一样。一旦想像的世界崩溃了,“真实的世界”也就结束了,因为它本来就不存在。这个电影在美国非常轰动,先是年轻人看得入迷,然后是我们这些搞文化批评的人发现有许多值得讨论的东西。

同类推荐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初始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初始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1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我的书(7):一个人的旅行

    我的书(7):一个人的旅行

    本套系列谈话录,精选同名视频节目《我的书》的访谈实录,由作者讲述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解读作品核心理念,揭示书里书外趣闻轶事。内容精选高点击量的节目,按照话题聚类结集成册,随新书上市而持续不断的诞生新的故事,其中包含大量因节目时长限制而未能发布的精彩内容,不失为一套贴近粉丝的专业导读图书。本书为系列(7)一个人的旅行,汇集旅游主题图书的作者访谈,包括项明生、番小茄等作者访谈。视频节目《我的书》,自2014年在优酷的大型视频网站上线以来,一直在读书节目中名列前茅。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读者领略文化之真、文学之善、艺术之美,提供了一张“素描图”。作者把阅读比喻为书山之旅,时而扮演成地质工作者,探寻书山中的富矿;时而把自己假想为修行者,心无杂念地追问人文之道。
热门推荐
  • 魔画中的少年

    魔画中的少年

    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个叫做青风镇的地方,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破了镇子的宁静祥和肩负重大使命的夏天齐毅然踏上了前往唐朝的旅途,却发现瘟疫竟然是人为的阴谋!在揭开邪恶阴谋的道路上,七巧玲珑戒指与神鸟的相助给了夏天齐莫大的信心。面对月刹婆婆的刁难和黑衣蒙面男的百般阻挠,夏天齐将如何与他们斗智斗勇?主谋是谁,夏天齐能战胜他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支配者日记

    支配者日记

    核爆后的废土,飞机沦为废铁,无线技术失效,回到属于战列舰的大航海时代。经历过繁荣的旧时代,各种武器并存,超级战甲、蒸汽朋克,甚至是大刀长矛。劫后余生的人类远比邪灵复杂,神魔在强权面前也只能退隐,想拯救世界的不是傻子就是疯子。叶苏得到了一群bug的珊瑚虫,试图在废土种田攀科技?没错,他天真地想拯救世界。不过在此之前,他得先救自己。 (本书废土背景,元素很多,但整体风格偏奇幻,内核是战争权谋。不换地图,没有神灵,拒绝龙傲天。本书没有上帝视角,角色说的话请认真辨别,不代表作者的意思。)
  • 神秘老公找上门

    神秘老公找上门

    人前,他是地狱走出的恶魔,人后,他是宠尽爱妻的暖男。“别,停下来……”某男霸道的堵住爱妻香甜可口的唇瓣,手越发的肆无忌惮。某女忍无可忍,腿愤然一抬,往男人的脆弱撞去。“嗷~~老婆,你谋杀亲夫么?”“我都说了,让你停下来!”林沐阳邪魅一笑,“老婆,你不是说别停下来么?”
  • 盲妃十六岁

    盲妃十六岁

    她是丞相府人人可欺的瞎子三小姐。她的生命里只剩下那只陪伴了她三年的狗。她不知道他的颜色,但却问过下人,他们告诉自己,这是一条黑色的狗。她不知道黑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却依然相信。所以给它取名:小黑。还记得,娘临终前抓着她的手,对她说,“唯一,不要难过,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她那时才六岁,她不懂,却依旧点头。十六岁这年,她明白了。娘说的这扇窗,就是龙殇彦。她不懂,丞相府里的大姐和二姐都被夸的美若天仙,可他却依然要娶她,他就像天上的云,而她,就是地上的泥。她不懂,为什么每次他都霸道的抓着她的手,任凭她怎么挣扎,都不放开。她不懂,不懂的太多太多…她像个受伤的小兽,习惯了孤独,习惯了黑暗,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抗拒着任何人的靠近,包括他。可他却硬闯入她的心中,不肯离开。他会抓着她的小手,放到他的脸上,告诉她:“唯一,记住我的样貌,一点点的记住。”他会在她跌倒之际,紧紧的抱住她,告诉她:“唯一,不要怕,我永远在你身边…”他还在伏在她耳边,轻轻的说道:“唯一,今生,我就是你的眼。”后来的后来,他再次告诉自己,陪伴了她那么长时间的黑狗,其实是白色的。这次,她相信,因为她明白了,这个世界,只有他,永远不会欺骗她。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幻。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眼前…★【片段一】“不要…不要过来…”她像只受惊的小鹿,听着耳边渐渐朝着自己走来的脚步声,吓的抱着自己的身子,惊恐的瞪着前方,晶莹剔透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焦距。“唯一,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他一身大红喜袍,清隽的面庞满是怜惜。“不要…不要过来…求你了…”她感觉到了他的呼吸,离自己好近,吓的啜泣,身子不停的颤抖。“好,我出去,别哭了,我出去…”人人敬仰的谪仙三王爷,大婚之夜睡书房,人人传言,新王妃不受宠。却不知,其实是他们的三王爷被赶了出来,不受宠的…是他。【片段二】他将她手中脏兮兮的‘黑’狗提了起来,唯一立刻像乍了毛的猫,抓着他的手臂,“还给我!把我的小黑还给我”。“你亲我一下,我就还给你。”他故意将脸凑到了她的嘴边,坏坏一笑。“你…你…你…”唯一的脸控制不住的红了起来。“唯一,就亲一下脸,我就还给你,好不好嘛?”他竟然会撒娇,而且是对她撒娇。
  • 荒岛求生带系统

    荒岛求生带系统

    新书《荒野求生之石纪元》意外流落荒岛?我不怕!锻造、木匠建筑、种植、烹饪样样精通……漂流瓶中找种子,在荒岛上种植粮食,养野蚕,种亚麻,冶炼黄金,织布,发展畜牧业……来一场最原始的求生,沉船寻宝,遗迹文明……当然,我还有一群可以进化的宠物。企鹅交流群,321503160……
  • 工程师修仙

    工程师修仙

    我是一名机械工程师我好像穿越了 本来想搞搞工业革命 可是发现穿越到的是修仙界 修仙界能搞不? 应该能...能吧... 修仙界不是拳头说话么 瞎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最伟大 那挨揍怎么办? 没事,系统临死前教你抗揍 听说挨揍还涨实力呢 系统真的死了? 系统:我还有救,你勤修修,我还能活 所以,这才是选中我的原因? 是呀,秦(勤)修嘛 别在简介浪了,滚去修炼 修炼很累的啊 吃饭睡觉累不累? 不累 挨揍累不累? 挨揍? 去吧您呐,废话真多 等等,我还没穿衣服...
  • 跋扈闲妻:无良相公别耍诈

    跋扈闲妻:无良相公别耍诈

    她,当朝丞相之女,东朝四恶之首!流氓不可怕,最可怕是流氓有文化!所以我要做一个有文化,有道德,有素质的三有流氓!誓将天下美人一网打尽!传闻,她曾经当众扒了三个皇子的衣服,使得众皇子谈她色变!传闻,她曾经带着恶奴横行于京城大街上,见到美男就抢,弄得男男自危!传闻,她带着其余三恶流连于花街柳巷,人称浪荡小姐!岂知流氓纨绔的外表之下竟是一个强悍凌厉的灵魂?+++++++++++++他,侯爷世子,东朝四公子之首!谪仙出尘之姿,红衣如火,翩跹飘然,绝色倾国。偏偏身体孱弱,性格孱弱,备受父亲厌恶,入京为质。以我之身,代人之悲欢喜乐,浮生面具三千个,谁人共我长歌?红衣下的深不可测,孱弱性格下的腹黑霸道,又有谁知?+++++++++++当一个纨绔跋扈的女流氓遇到了一个外表软弱,实则内心强大的假仙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她一句“我的人,谁敢动?”,冰封的心自此为她敞开,他发誓,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护她一世安宁!当两个东朝之首像火星撞地球般噼里啪啦碰到一起后又会发生什么?是她压倒他?还是他压倒她?【英雌救美篇】“我说,李老大,你们知道你们错在哪里了么?”某人摇摇手里的折扇,抖着腿扬眉问道。“我知道!”一个男子举手,很是认真的回答:“我们错在不该出现于您的面前,也不该出现在大街上影响市容,更不该浪费粮食为非作歹!”“错!大错特错!”某人合拢手中的折扇,直直指向他们,道:“你们今天就错在不该调戏美人!尤其是这么诱人的美人!”“是,是我们的错!”鉴于上次被暴打的阴影,她说什么都是对的!“孺子可教也!毕竟这么好看的美人要调戏也该是我调戏嘛!”啊啊啊…一排乌鸦从所有人头顶飞过,围观的众人叹息,还以为她有什么正义感了呢!原来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们强烈同情丞相大人,生女如此,老脸无光啊!*【强横篇】“我的人,谁敢动?”天真烂漫的笑颜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凌厉慑人的眉眼。她扶起面色苍白的孱弱男子,将他抱在怀中,宛如地狱修罗般的眸子狠戾的扫过所有人:“以后谁再敢欺凌他,看不起他,就是和我作对!我必将让他生、不、如、死!”“微之,从此之后我就是你的依靠,你无须害怕什么,得罪你的人就要毫不客气的奉还给他千百倍,我且在这里看着!看谁敢妄动?”望进那双闪烁着琉璃光泽的琥珀色瞳孔,她的眸色温柔醉人,坚定的告诉着身边的孱弱男子。【至死不渝篇】
  • 真巧我也喜欢你啊

    真巧我也喜欢你啊

    [温芸生不知道在她二十岁那年会有这么一个男孩风风火火的闯入他的生活成为她枯燥乏味的生命中的那一抹光]宠妻无度欢乐逗趣甜宠暖文你值得拥有
  • 酒后的信

    酒后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重新出版!集名《酒后的信》,这个「酒」字,自然是作动词用的。 和以前的《……的信》一样,全是抒发己见的散文,其中有的,可能已一再就一件事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但既然一再,自然有它的道理在。 整理稿件时发觉,字裏行间的伤感意味,彷彿又浓了一些,自然,人又老了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