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叶青萝都是老老实实的跟着司徒宗渊视察河道,众人见端王亲自监工,都叩头相迎。叶青萝知道,司徒宗渊承诺但凡参加开通沟渠的农户,免其一年赋税,另外若是能赶在一个月内挖通渠道,每人赏银二两,一个月时间挣二两银子,对于普通农户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因为他们种一年田地也不过能挣得一二两银钱,所以但凡家里有能出力的都争先恐后的往这里赶,不过,郭侍郎也挑出了一些瘦弱的人,分派他们做饭送水。
叶青萝走的时候,向司徒宗渊献了一条计策,发动平洲及周边所有能干活的农户出力,自然不出力的就得出钱。地方事务自然得地方财政出,由哪些人出?这些事自然得交给周大人,平城舒家带头出了一万两,还出了些许劳工,其他世家大族和一些财主,也得尽一份心力。平城天灾,地方都出钱出力了,自然京城的那些官员,也要献些爱心,京城的都捐了银子,其他各省的也不能干看着啊,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电视剧看多了,叶青萝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乾隆为太后修万福楼,和珅的那条计策来,以司徒宗渊的身份办这种事,想来是轻而易举的!司徒宗渊听到这条计策时,看着她的眼神变了又变,仿佛要把她看光一样,把她都看得不好意思了!
叶青萝既然能夸下海口,半个月内搞定,自然就把所有事情预料了一遍。如果上游的雨势停不了,那么半个月真的是极限了。早在叶青萝到了平洲之前,就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尽量保住平洲坝不被水冲垮,上游挖也要挖一条道出来,打通落石河和云川河,真的要半个月内完成,叶青萝早就准备了十万人背水一战的计划。这个计划促使她一到平洲,就开始找联通两条河的办法。
沟渠在二十天左右的时候就已经挖好了,两人高的河道,两丈多宽,郑船公命人将烧山的灰岩拌着泥沙抹平了河道,通渠的那天,郑船公算了又算,终于将烧山的水位线定好,又怕到时候出事,把提前做好的拦截水坝加固了一番,最后一座石山倒塌的一瞬间落石河的水倾泻而下,站在两岸的民众欢呼了起来,也不知谁喊了一声“万岁”,沟渠上的人都跪了下来,山呼:“万岁!”。
司徒宗渊站在高处,望着远处黑压压的人群,内心很是激动,一直以为自己的王爷身份不过是一个负累,如今看来,倒不尽然如此,受万民敬仰的才是治国大道,他司徒宗渊切身领教了一回。
沟渠建成之后,他带着众人视察了一圈后,命苏天居仍然镇守在这里。郑船公累倒了,司徒宗渊叫了大夫守着他,并将他就近安置,善后事宜交给周大人和郭侍郎。他带着叶青萝回了平城,又视察了水坝,终于,此次危机算是解除了。司徒宗渊让郭大人给京城写一封奏报,把这里的事情交代一下,顺便向朝廷要捐银。
司徒宗渊看了一下名册,这次参与挖渠的大约有八万人左右,平洲地方收到捐银有五六万两,剩下还有十万两左右的缺口,想来对于朝廷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平洲如今已经保住了,秋收的粮食也有了,这件事让司徒宗渊信任了叶青萝不少,不过信任之中也有防备,她和苏天居走的太近,司徒宗渊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朝中接到郭侍郎的奏报,南皇大喜,命人将京城收到的十五万两捐银全部交于端王处置,并加赐慧字,封端慧王,另赐御酒一壶,以勉其心,其余人等,回朝之后论功行赏!
众人提议为这条河道取个名字,所以请来了司徒宗渊,司徒宗渊到了之后,询问了郑船公河道的情况,郑船公大赞石灰的妙用。众人又到了河道旁,看到河道旁立着一块大石,周大人陪在身边,提议司徒宗渊为此河道赐名,司徒宗渊认为河道连通落石河和云川河,就从两河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就行了。周大人却说,此次河道是王爷一力主持修筑,众人都提议叫渊泽,司徒宗渊听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圣旨到的时候众人正在河道旁商议取名之事。
圣旨来了,名字之事就暂且搁置了,众人都赶紧去接旨。司徒宗渊从来人手里接下御赐之酒,转交于叶青萝,又接了圣旨。待司徒宗渊起身之后,众人都赶紧恭贺端王加封端慧王,叶青萝也觉得与有荣焉。恭贺之后,众人都力荐这条新建的河道为渊泽渠,司徒宗渊婉拒了众人,叶青萝跟在司徒宗渊身后,端着御酒,闻着飘来的酒香,心想也不知道能不能尝上一口。正在她发呆的当口,也不知谁惊了远处的马匹,那马嘶鸣着要往人群里冲来,人群混乱起来,有人从背后撞了她端着盘子的胳膊,酒壶一下子掉落在地,摔了个四开花,酒香四溢,御壶碎片跟着盘子一起滚落到河里去了。
叶青萝一下子呆了,摔了御赐之物,这个罪名可不小。司徒宗渊回过头来,看到地上的碎片,瞪着她说道:“毛手毛脚的成何体统,还不快收拾了下去。”叶青萝反应过来,赶紧收拾了地上的碎片,趁着众人还未分过神来,飞似的跑回了营地里。
司徒宗渊回去的时候,叶青萝耷拉着脑袋,不敢说话。司徒宗渊坐在书案前,目光冷冷的看着她道:“是不是出了王府,连规矩都忘了!”
叶青萝突然想起有人好像在身后推了她,急忙辩解道:“是有人推了奴才!
司徒宗渊怒道:”你还敢顶嘴!“
叶青萝嘟囔道:“要不然好好的马为何会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