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1400000002

第2章 千山万水外,我候/为你归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周南·卷耳》

发现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诗经》里以女性为主角的诗有两多:弃妇诗多,思妇诗多。弃妇诗对于我这种性格刚烈的人来说,读起来真是别扭。我同情心匮乏,看那些女人一个个哭哭啼啼,悲悲切切,心里真是恨铁不成钢,说到底不就一男人嘛!还不是什么好男人——喜新厌旧朝三暮四,谁没了谁不活啊,至于这么寻死觅活的吗?整天以泪洗面自暴自弃,也就那点出息。

或许那男人心里本来还有一点不忍,一丝眷恋,转身来做临别的注目,结果一看,简直惨不忍睹,眼前人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人吗?

观音啊,上帝啊,你瞧她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毫无仪态。再定睛一看,双眼无神,皮肤粗糙,五官扭曲,身材走形。这哪里还是当年认识的窈窕娇娘?不要怪男人喜新厌旧,换了谁还不闪得跟火箭似的去另结新欢。

思妇诗就好很多。思念是青色藤蔓上开出的白色花,纵然纠葛也明艳动人。像天暗下来独自点亮的一盏烛火,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幽凉艳美。沉湎于这样的意念,是我愿意做的事。

一直很喜欢《卷耳》,《诗经》里第一篇出现在眼中的思妇诗。它未叫我失望。人和诗亮丽清洁劈头相见,像范蠡在苎萝溪边行走,撞见了不施粉黛却艳到逼人的西施。《卷耳》也有这样不施粉黛的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一个女子在思念她远役的丈夫,思念使她无心劳作,在路边采苍耳,很长时间也采不满一小筐,到最后,她索性将筐放下,在大路边张望,惦念着远方的他。

现在他走到了哪里?他在做什么?接下来的一切,好像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时间的另一端出现了女子思想中的男子——他辗转行进在路途中,人疲马乏。筋疲力尽的他愁容满面地喝着酒,半是解渴,半是排遣忧伤。

《卷耳》写得很亮烈,我感到惊奇。遥想丈夫骑马长行的辛苦,思念让人肝肠寸断。思念滋味简直是要人命的慢性毒药,最终把人心烧干、烧成灰烬!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声称不咏怀来抒咏怀,以借酒忘忧来写忧思。这种明送实留的婉转写法深深影响了后人。

借酒销愁,以酒遣伤,是后人从前人那里学到的好招。自《卷耳》始,以酒解忧的句子便屡不绝书,像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简直就是直承《卷耳》而来。酒倒是喝了许多,不见忧解了多少,如此天长日久,到了魏晋时,这倒成一种时尚的姿态。

我素来不喜欢仔细去谈诗词所谓的章法结构,因为我不想把自己想象成法医在解剖尸体。然而,面对《卷耳》,却不得不来解一下,因为它精妙,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正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

思念不是单行道。相爱就要心有灵犀。

后世,很多文人袭用了《卷耳》这种假设夫思妇来抒发妇思夫的表现手法,影响极为深远。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吧,老杜写给老婆的“情书”《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老杜的诗温厚得让人鼻酸,甚少有男子肯为妻子儿女写这样情真意切的句子,生活中看似木讷的杜甫,感情深重。有这样的男子为夫,有他心心念念,为他心心念念,纵然苦,也值得熬。

还有南朝徐陵的一首《关山月》,因是乐府,我私人更偏爱些。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徐陵用的也是这样“反”、“映”的方法,诗意却与《卷耳》连得更紧密,仿佛是诗中未明之事,未尽之言。也许徐作这首诗时,也曾想到了《卷耳》。这并不奇怪,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怀念本身就有力量跨越具体的人和事,成为不朽。

自《卷耳》以后,能够领会这种技巧并娴熟掌握直至完美呈现的,当属汤显祖的《牡丹亭》。汤显祖在这部生死绝恋中,有意无意承袭了《卷耳》的手法,当少女在春闺思念未曾谋面的情人时,她的情人正朝她的方向千山万水跋涉而来。

你是心中的光,指引思念的方向。

只有无声无息,至死不息的相思才能化作信仰。爱的路千万里,我们要在一起。

我们必须相信,有些人一时如胶似漆也会脱离关系,有些人即使相隔千里也密不可分。他们一旦相遇,命运会像齿轮一样紧紧咬合。

爱是跋山涉水后所到的桃源。除此之外所见的,皆是偶然,短暂幻境,便如那渔人,找到也将离他而去。

我怎么突然想起了查尔斯·弗雷泽的《冷山》呢?英曼是美国南北战争末期一名受伤士兵,在灵魂仿佛燃尽之后,想起对爱人的承诺。强烈的归家渴望支撑他站立起来,踏上了艰辛漫长的路程。他的情人艾达则在山影交错的乡间忍受孤独,度过了孤独的蜕变期,学会了如何与粗粝尖锐的生活抗争。

也是这样心心相印。缠绵地,像两个人抵头不语,只余呼吸;酷烈地,以整个生命燃烧作代价。仿佛在冷山乡间的艾达换下蓬裙换上绿罗裙就成了三千多年前伫立在大道边的东方女子,在劳作的间歇眺望着远方,期待看见等待的那个人。而英曼呢,只需多牵一匹马,拿个青铜酒器,身后多个仆从,他也能立刻变身为三千年前的东方男子。

战争摧毁了一切,依然矗立的冷山是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也是他们回忆与向往的地方——一个即使你所信仰的天堂已然破灭,却仍能为你疗伤止痛的美好国度。从战场重归家乡,回到昔日思念的爱人身边,完成了自我救赎,灵魂也从破损重归完整。

电影《冷山》很明显就是写艾达和英曼的爱情,每一步都是为这个作铺垫。电影中最感人的是他们的重逢,尤其是艾达最后认出英曼那一幕。但是原著并不是这样,原著有种惊人的克制和冷漠。由此形成更深的震撼——两人几乎没有感情的表白,连英曼归来也是平淡的描述。匆匆见到了,大家很惊讶,然后艾达就把他领回了家——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归宿。

没有什么浪漫的画面,也没有什么对话。这和《卷耳》无疑又很像。电影的表现手法让我不止一次想到古老的《卷耳》。古典和现代如此紧密结合不相冲突,东西方的思想在灵魂的高度达到共鸣,宛如恋人一般,结伴走向隐秘的丛林深处。

电影《冷山》是煽情的,英曼归来的最大原因是出于对艾达的承诺。而在书中,英曼不是为了对艾达的承诺归来,艾达只是恰好等在他归来的地方。英曼并不是为了思念一个女人而离开战场,尽管这是煽情必不可少的桥段。

在书中,英曼是出于正义,出于对人们和自己的血腥行为感到羞愧自责才离开的。《卷耳》中的男子呢,他的离去,他的归来又是为了什么?

《卷耳》里,没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样明确的誓言。一切,被一望无际的思念覆盖了。如汪洋大海,时而波澜起伏,时而波澜不惊。当中的深意,由得人去猜。

同类推荐
  •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书中不仅包括他们过去的散文佳作,也酌选了每人最新的散文名篇。
  • 大地的震撼:揭秘中国地震预报

    大地的震撼:揭秘中国地震预报

    本书记录了我国多次著名破坏性地震的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社会反应的真实现状,探讨地震研究的难度,解析地震预报的诸多问题,结识该领域的各等人物,描述他们的人生、事业和情感。作品敬重那些始终如一,为理想奋斗终生的人,敬佩那些重情义重责任重生命重尊严的人,颂扬那些以生命为旗、灵魂为足坚守在地震预报前沿的人……
  •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现代作家废名评说梁遇春玲珑多态的散文,称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将有一树好花开”(《(泪与笑)序一》),讲得相当漂亮,相当贴切,不温不火。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多篇精美散文,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文艺杂话”、“随笔趣谈”、“大师小品”和“海外书话”四个部分。
  • 第一种危险

    第一种危险

    1997年8月24日下午的郑州发生了一起恶性交通肇事案件,围绕此案的前因后果,以及真相的调查,本书进行了描写。
  • 中国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

    本书对中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史做了引人入胜的介绍,中国机器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由弱到强的历程。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多重可能性,本书对想了解中国当代与未来发展战略的读者是难得的读本,对智能制造这一当今世界受关注的高科技领域在战略层面和科技伦理层面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思考,其中提出的诸多前沿性观点是全球都将面对的问题,对中国科学家们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记录。作品同时揭秘了新松公司品牌建立的一些关键细节,其中每一位主人公的经历并不是简单地回顾挫折、成功,而是勾勒出了创新者们的经验教训,为想要追随他们步伐的人提供了指导和建议,对创业者和创新者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启发。
热门推荐
  • 万人迷之风花雪月

    万人迷之风花雪月

    你拥有无上容颜,受万人追捧。你是那笼中的娇人,亦是那绸上的佳人。
  • 得道之命

    得道之命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至我于死地之人必将使我再度崛起!
  • 永恒机械之心

    永恒机械之心

    一个神秘的黑袍人,将一颗珠子放在了李言的头上,而后他的灵魂便来到了一个极其神秘的地方……这里是一切的起点,亦是一切的终点。
  • 穿堂风

    穿堂风

    一月弯的深夜,王子丹脱掉上衣,倚着父亲的墓碑坐下,用力抵着,直到父亲的名字以浮雕的形式出现在他白皙“臃肿”的背上。然后,他把胳膊别到背后,用手指抚写父亲的名字,王舟。之墓,两个字每次都会跟着父亲的名字出现在他手指最容易摸到的地方,但他极少去抚写它。他只写父亲的名字。就像小时候和父亲常做的那样——睡前,父亲在他光溜溜的脊背上用手指写字让他猜。写得最多的是他俩的名字。王舟。王子丹。或王舟的儿子王子丹,王子丹的父亲王舟。父亲有时写得很慢,有时写得很快。不管快慢,王子丹都能猜对,猜对字的王子丹会在父亲的笑容里骄傲地睡去。
  • 道行

    道行

    高卧九天万年身,几回沧海化凡尘。清修路上真行者,道德门前长生人。*******************************大浮离世界,时有仙佛驻世,正神在凡;又有高真圣贤,天魔外道,隐自红尘;一个独行少年,偶得机缘得入道途。修真性,悟道德。渡苦海,踏道行。此世间,谁得正法,谁掌大罗?********************************祖师云:唯至人也!
  • 少年灵术师

    少年灵术师

    吴凡,一个就读于黔城二中的普通高中生,是个阳光,善良,有爱的少年,他家里开着一家书店,名为开心书店,是他爷爷一手创办,他从记事起他的身边只有爷爷,和书店打杂的左庄丽娟俩人,他们并不是吴凡的亲人,但对待吴凡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误打误撞之下吴凡觉醒了体内灵种的力量,他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自那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恶灵,完灵,灵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认知突兀出现在他面前,他将如何抉择?
  • 香江星光1980

    香江星光1980

    1980深圳还是一个小鱼村,李云轩看着对岸灯火阑珊的香江,远处传来了一声船鸣声,回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小渔村说道:“我一定会回来的”。一朝梦回,搅动几多春水,当踏上脚下这片土地——香港我来了。
  • 寒宵冷月

    寒宵冷月

    小说类型:历史玄幻小说,以历史为主,玄幻为辅。时代:虚构的大乾王朝,参照明代;颜色尚赤。
  • 元始天尊说甘露升天神咒妙经

    元始天尊说甘露升天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尊御灵师

    至尊御灵师

    是起点不是终结,每个人出生时都带着神魔两性,修炼是一步步剔除魔性,堕落是化成魔。雷雨交加,是一场惊天阴谋拉开序幕,她从棺材里爬出来的那一刻,一切刚刚开始!神魔之争,自古渊源,她站在黑白棋盘中,谁把众生做棋子?逆反天地,偏要毁了这盘棋!却不期然遇见一双跨越千万年的眼眸,从此又甜又宠。“你不需要顾忌什么,专心的无法无天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