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准提在洪荒大地行走惊起怎样的风波·。说实在的,六道还没认真想过在洪荒要做什么,趁着这段空闲时间,是该好好想想了。
说真的,六道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师尊师叔未来都会成圣,自己有因果拂尘这样的神器在身,只要按部就班地修行下去,必然能够完美地掌控因果法则,成就混元大罗金仙。在洪荒中,除了盘古、天道和道祖外,似乎不会再有什么能够威胁到他。这样好的条件,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只是六道心中隐隐有所担心。混元显然不是修行的终点,混元也还不够强大,盘古他们显然能够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是因为这样吗?
为了生存。但六道愿意仅仅只是为了驱赶这威胁、这不安,为了生存而不停修炼吗?生存真的就只是为了生存吗?有什么值得永远追求下去的吗?
六道不禁想到了前世,生命显然是有高低等级的。凡人虽然是低级生命体,生命短暂,有着各种弱点,但不论何种等级的生命体都有其突出特点。
凡人的特点就在于其无穷的思维。其所思所想,甚至能够考虑自己这等大罗都远远接触不到的无极之中的事。人这一生命体真可谓是万物之灵长。行走人间,除了见识奇思妙想,更能体悟世情百态。
六道前世只是一个凡人,若是一切正常,前世生命长度至多也不过是百年上下。六道扪心自问,自己可能为友情而活?前世虽然有关系很好的好友,甚至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但这似乎也还不能,或不够成为浦林深活着的理由。
前世的爱情?六道摇摇头,说白了不过是初级生命体自身的构造特点,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产生的物质引起的幻觉,并没有意思。
真正有点意思的,也不过只是两个孤独的人相互依偎取暖;
再有点意思,没有理由的互相守护,是支撑彼此快乐地生活在世上的理由。虽然那句话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还是想再提一提: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亲情,前世的浦林深也明白那是什么,可谓是暴风雨中的避风港,孤寂世界里温暖的小屋。
思来想去,前世的生活离不开孤独,似乎所有绚烂华美的感情之花都是在孤独寂寞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生长的。
修士有大道追求,难道就不觉孤独了吗?自然不可能。前世凡人不管追求对他们来说飘渺难求的永生也好,永恒的意义也罢,都不过匆匆百年而已。
但洪荒的天仙修士生命都漫长得很,而金仙几乎可以说是永生,像六道这样的跳出时间长河之外的大罗金仙,完全可以说是与天同寿,根本无需考虑寿元问题。
如此漫长的生命,该追求些什么呢?
大多数修士,除了更高的修为境界和缥缈的道之外,他们几乎没什么别的可以追逐。漫漫修道长路,更是孤独得很。
当然也有重情的,比如接引准提、女娲伏羲、帝俊太一、红云镇元等,在寞寞道途上相互扶持,感情深厚,几乎可以说彼此就是对方生命的一部分。
有专心修道的,只为了见证道途风光,比如鸿钧上清接引,当然也还有其他圣人、其他修士。
但自己呢,自己此生没有兄弟姐妹,对于友情并没有那么深的执着,至于守护更是渺渺无踪。师尊师叔只能说是自己的支持者,是自己感激尊敬的人,却不是支撑自己活着的理由。
今生虽然早已定下目标:逐道而行。但道是什么?更高的境界?更强的实力?六道仍然感觉迷茫。而且更恼火的是,仙人骨子里本能地怕死,六道也是如此,甚至因为前世意识的原因,六道更怕死。
六道前世因为生命短暂而最求真实,不惧生死,难道修了仙,得了长生反而要怕死吗?六道确实就是这个感觉,什么也没有之前,什么也不怕,得到了想要的,便开始害怕失去。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对于六道而言,他现在特别怕死。
但六道对此有自己的一番看法,怕死才是正常的、聪明的修士。修士本来就是因为害怕死亡而修道,长生之后自然更加怕死。
不过六道可以保证,只要自己不作死,躲避着量劫之类,自己肯定能活到盘古他们动手之时,虽然六道不知道这个时间有多长,但六道猜测应该是洪荒无量量劫之时。
六道自问,这样的生活岂不是和前世某些凡人的生活一般枯燥乏味至极?自己前世世界里都有大量凡人不喜欢甚至讨厌这样的生活,自己前世就是这样的人,难道现在自己要做这样的人吗?
六道并不认为考虑这样的问题可耻,因为这里是洪荒,长生的修士很多。这样的问题是这里的每一个修士都会认真思考的基本问题之一,能修道长生的修士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是庸碌的活着,还是坚定地寻道而行?生与死的抉择,对他们来说更加地艰难。因为他们已经长生,各种享乐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只要隐世不出,不遇死劫,就可以安平喜乐,一直得享活着的好处。所以这个选择对他们来说十分艰难。
六道前世可以轻松地做出抉择,选择真实,淡看生死,何尝不是因为前世生命注定短暂,所有一切恰似镜花水月?
为了追求永恒大道而死?还是安安静静的过完此生?六道一直想着这个问题,难以抉择,心神烦乱不堪。试图放下暂不考虑,但已经晚了,放不下了。这个问题就像看准了六道似的一直纠缠着六道,六道只能像着了魔一样地想着这个问题。
淡然的心境早已波涛汹涌起来,空中乌云滚滚汇聚而来,翻腾不息。天光阴沉,电光乱窜,平地起惊雷。
接引见天空异象,而六道正站在黑云当中,脸色晦暗阴沉,目光阴郁暗淡,瞬间明了六道的情况,知道这是六道的心劫。心念微动,当即大手一挥,以因果丝布下一座万灵幻灭阵,让六道在阵中经历千奇百怪的生命,磨砺心境。
六道也不知在其中多少年,只知道自己最开始成为了一颗普通的草,不能移动,没有视线,只有些微弱感觉。春去秋来,饱受着风吹雨打,体验着生死往复。最后被一头牛吃到了肚子里,消化后成为了肥料大军中的一员。被吸收进入过不知多少生灵体内,随着各种生灵的消亡而流浪,最后变得不知有多小,附在光上穿越了不知多少距离、多少时光,在宇宙星空中流浪,偶尔停留,却又匆匆启程。
幻境中的六道不停地死亡,不停地流浪,现实中的六道就这样站在原地,脸色有如风云变幻,就像川剧变脸绝活,精彩无比。
不知过了多久,谷内浓重的乌云消散,缕缕阳光照射到六道平静的脸上,六道睫毛微微颤动了两下。
“这就是遨游在浩瀚无垠的星空中的感觉吗,无限而无尽,畅然无比又快意无边,真是美妙极了。当真是两仪同幻灭,生死等微尘。
死亡,也是新生,生亦死,死亦生。
六道有所明悟,对于他这样的跳出时光长河的大罗金仙而言,若是法则掌控达到一定程度,生死将不会再有甚麽区别,死亡不过是换一种存在形式而已,进入到另一种生存形态,可以继续悟道,只是没有肉身,也没有神魂,但在悟道上是绝对自由的。
只是六道现在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具体掌握几成法则才能达到那样一个境界,并不是特别明确,或许九成九,或许九成。但六道可以肯定,这样的境界并不需要完全掌握一道法则。
“羽化而登仙。”
六道想起了这样一句诗文,那样的状态像极了仙这样一种状态,除了一心悟道之外,别无他物,浑然忘我。六道觉得这就是仙。
“羽化。”六道为这样一种状态或说境界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至于道祖为什么没有将这样一种境界,则是因为道祖并没有这样一种体验,暂时并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特殊状态的存在,至于其他修士,则在法则掌握上也还不够,也没有大道神器,也没有六道这样的特殊经历。六道应该是洪荒中第一个发现这个境界的修士。
“玄之又玄!恣意畅游于大道、无极之中,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倘若我可以有控制地进入羽化,想出来又随时可以出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
盘古似乎也不那么可怕。只是不知洪荒天道毁灭对于羽化会不会有影响。关于羽化,还要多多研究才是。”
认识了羽化,六道定下心来,开始盘算计划,计划着如何自由地进入羽化。但在此之前,六道还是要好好活着。
虽然有难度,但六道已无惧。
好吧,短期目标就是修炼到比他们所有人都强。六道不知道他们有多强,但肯定是强不过天道的。否则天道肯定没了。
在一个世界中要强过一方天道,就要拥有以力证道的实力,破开天道,超脱出去。六道有前世见闻,虽然不能尽信,但以六道如今的见识,大概参考一些思路还是能够办到的。总结一下,方法暂时有二。
其一简单直接,就是一统洪荒,集全洪荒之气数供养己身,削弱天道、盘古,壮大自己,一举三得。
其二就是因果拂尘,此宝来自无极,更在混沌之外,恢复圆满后至少也是和大道一个级别的,甚至无极拿之也没有办法。
六道思索起方案的可行性来。两个方法各有可取之。且并不冲突,可以同时进行。虽然难度颇大,但我方未来加上六道会有三位圣人,再拉拢帝俊太一,交好女娲,至于三清,或早或迟都会对上。而道祖,稳赢,因为两方都是他的弟子门徒,不管哪方胜利,他都能享受供奉。
真是大争之世界啊。
六道睁开眼睛,片片阳光灿烂。看着这阵法,知道是自己师尊布下的,心头微动。
接引感受到异象消失,感受到阵中六道的气息平稳了几分,明白六道平安渡过心劫,心头微喜,心念一动,阵法便消失不见。
六道来到接引茅屋,径直走进去。
没等六道开口,接引便微笑道:
“心劫不凡,能渡过心劫者更是心性厚重,日后成就极高。可有受伤?”
六道心中一动,原来这便是修士口中的——心劫。
“劳烦师尊挂念了。弟子安然渡过心劫,己身无恙。”
接引点点头。“去吧,出去走走,寻你师叔去。你刚渡过心劫,正是静极思动之时。还有几百年时间,紫霄宫便要开了。”
六道这才知道自己渡心劫用了一万多年,而师叔也还没有回来。双耳微动,当即应声而去。暂时没有告诉接引关于羽化之事,毕竟,六道自己都不清楚,羽化是否与自己的因果拂尘有关,若是有关,其他修士就没办法研究。六道打算等自己有一定研究结果之后,再告诉接引他们。六道也不是那种敝帚自珍的修士,当然,前提是不能触及六道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