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53800000003

第3章

我不记得第一次看到杰克·艾勒里是什么时候了,不过肯定是我家住布朗克斯的那几年。我们在同一所重点中学,他比我高一级。有时我会在课间碰见他,在教室外的走廊或者操场上,有时则在放学后瞧见他跟一伙人在打棍球或街头棒球[2]。后来我们混熟了,彼此用对方的姓称呼——算是小男生之间奇怪的默契。如果那时有人问我对杰克·艾勒里印象如何,我大概会说“还行”,估计他也会这么说我。总之,我们当时的交情差不多就是那样,能说的也仅止于此。

后来我父亲的生意做不下去,就把店关了,我家也搬走了。我和杰克·艾勒里也整整二十年未见。再次见到他时,我觉得他面熟,却想不起名字。我不知他能否认出我来,因为他根本看不见我。我是透过单向玻璃看到他的。

那应该是一九七〇年,或者一九七一年。我已做了好几年警探,在格林威治村的第六分局,查尔斯街上的战前建筑还没被拆掉,旧分局便设在该处。不久之后,我们奉命迁往西十街新楼。几个有生意头脑的家伙买下警局的旧楼,把它改造成合作公寓,并命名为“警察大楼”,也算是对历史致敬吧。

几年之后,纽约警察局的广场大楼建成,中央大街老旧的警察总局基本上也是同样的命运。

不过,我遇到杰克·艾勒里是在查尔斯街老分局的二楼。一排五个三四十岁的白人男子等着辨认,他是第四个。这五个人的身高在五英尺九英寸到六英尺一英寸之间,穿着差不多,都是牛仔裤配开领休闲衬衫。女受害人声称有人拿枪威胁她,掩护其同伙将收银机洗劫一空。

女受害人体格魁梧,年约五十,完全不像家营商店的老板娘。如果她当老师,大概所有的学生都会怕她。我当时只是旁观者,因为这个案子不归我管。办案的警察名叫朗尼根,是个便衣,我就站在他旁边。屋里有一个检察官助理,站在女受害人旁边。另外还有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穿着一套不太合身的西装,看起来是法庭指派的援助律师。

我在布鲁克林时的搭档是位老警察,名叫文斯·马哈菲。他教会我上百件事,其中之一就是,一有机会便去嫌犯辨认的现场旁观。他告诉我,要想认熟当地的恶棍,这样做可比翻看罪犯相册有用得多。你可以细致观察到他们面部、举止的特征,也更容易将他们的神态印在脑子里。更何况,他说,这可是免费的,为什么不瞧瞧呢?

于是,我养成了到嫌犯辨认现场旁观的习惯。那天下午,我打量着这五名男子,检察官助理则在一旁对女受害人说,慢慢想,不要急。“不用想了,我知道是谁,”她说,朗尼根一下高兴起来,“是三号。”

检察官助理问她是否确定,语气似在暗示她重新回想整个过程。一旁的援助律师则清了清喉咙,似乎准备提出反对。

多此一举了。“我百分之百确定。”她说,“就是这个狗娘养的抢了我,这话我可以在你、在上帝、在所有人面前大声宣告。”

她刚说出是三号,朗尼根的脸就晴转多云了。其他人陆陆续续走了,我和他还留在屋里。我问他三号是什么情况。

“他是哈德逊街那家市场的副经理,”他说,“是个大好人,每次都愿意帮忙。但下次我可不敢让他来参加嫌犯辨认了。这是他第三次被指认了。他这人,就算是在公用电话退币孔瞧见一毛钱,也会重新投进去的。”

“他是有点不太面善。”我说。

“我觉得是因为他的嘴唇有点歪。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但整张脸就会因此显得有点不对称,很难让人觉得可靠。总之,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嫌犯辨认了。”

“只要他自己别犯事,”我表示,“说起来,你希望她指认谁?”

“还是你讲吧,你觉得是哪一个?”

“四号。”

“所见略同。我真该找你来做证人,马修。这是你警察的直觉呢,还是你之前就了解他?”

“是女受害人讲出答案时,他脸上的表情露了馅。我知道他们那边听不见动静,但他一定是察觉到了什么,知道自己已经脱险。”

“这我倒没注意。”

“不过,除去这一点,我还是会选他。不知为什么,他看上去很面熟。”

“哦,他有案底。也许你在罪犯相册上见过他的俊脸。别人都叫他‘高低杰克’,有印象吗?”

没有。我问他姓什么,然后多念了一遍:“杰克·艾勒里,杰克·艾勒里。”突然我就想起来了。

“我是小时候认识他的,”我说,“天哪,好像中学以后就没见过他。”

“哦,”朗尼根说,“看来你们走上了不同的职业道路。”

再次见到他是几年以后。期间我离开了纽约警局,从赛奥西特的家搬到哥伦布环形路口西边的旅馆。我没有去找工作,工作会自动找上门来。慢慢地,我成了一个没有执照的私家侦探。我从不记账,也不提供书面报告。找我调查的人都付现金。这些钱有的付了旅馆的住宿费,还有相当一部分付了街角酒吧的账。我不仅在那解决一日三餐,还见客户,大部分闲暇时间也都待在酒吧。如果钱还有剩下,我就汇回赛奥西特。

后来,在无数次喝晕、无数次宿醉、几次戒酒半途而废和至少一次抽搐发作之后,我终于把一杯酒留在了吧台上,趿步走进匿名戒酒会。我以前也参加过这种聚会,也试图戒酒,不过当时我应该尚未准备好。这次我可是准备好了。“我叫马修,”我告诉满满一屋子的人,“是个酒鬼。”

这话我之前没有说过,至少没说过整句,说了也无法保证从此戒酒。我无法保证自己能一直清醒,清醒的状态永远存在危险;但当我离开会场时,还真觉得发生了某种改变。那天我没喝酒,第二天也没喝,第三天也没喝。之后我坚持参加戒酒会,清醒的日子便一天天积累起来。说起来,再次碰到杰克·艾勒里,应该是我戒酒两个半月的时候。我最后一次喝酒是十一月十三号,所以那次偶遇大概是一月的最后一周或者二月的第一周。

我确定当时还没满三个月,因为我记得那天我举了手,汇报自己戒了多少天。而这个仪式只有戒酒未满九十天的人才须执行。“我叫马修,”你得这样说,“我是个酒鬼,今天是我的第七十七天。”这时大家会说:“你好,马修。”然后是下一个人。

那天的会场在东十九街,有三个人发言。第二个人讲完后是场间休息,播送通知、传递捐款篮什么的。戒满整年的人会在此时起立宣布,赢得众人掌声;刚戒酒的新人则会汇报天数。然后是第三个人发言。聚会十点准时结束,所有人便回家休息。

我往外走时,听到有人叫我名字。回头一看,正是杰克·艾勒里。我的座椅在前排,所以刚才没注意到他。这回我一眼就认出了他。跟上次隔着单向玻璃见到他时相比,他有些显老,但我猜想他脸上的一些变化可不仅是岁月的痕迹。参加戒酒会不需要买票,因为在这之前你已经付过钱了。

“你不记得我了吧。”他说。

“当然记得。你是杰克·艾勒里。”

“天哪,你的记性可真好。当年我们多大?十二三岁吧?”

“我十二,你十三。”

“记得你父亲开了一家鞋店,”他说,“你好像比我低一届,某天我发现自己有一阵子没看到你了,也没人知道你去了哪里。后来有一次我路过鞋店,发现店都已经关张了。”

“他的买卖大都这样。”

“你父亲是个好人,这我记得,‘斯卡德先生’。有一次,他让我母亲印象深刻。他有台机器,只要赤脚站在上面,就能打出一张双脚的X光片之类的。母亲本已打定主意给我买双新鞋,可你父亲说我的脚板还在疯长,不用急着买。‘真是实诚的人,杰克,’回家的路上,母亲跟我说,‘他可以捞我们一笔的,但他没有。’”

“那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嗯,总之印象很深。早年在布朗克斯的时光,还真是叫人回味呢。说起来我们都戒酒了,你有时间喝杯咖啡吗,马修?”

同类推荐
  • 无边无岸的高楼(中国好小说)

    无边无岸的高楼(中国好小说)

    小说围绕许佳红一家展开,将一群小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作者回到了写实传统,扎根于现实土壤,关注重大社会问题,希图直面时代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 当且仅当雪是白的

    当且仅当雪是白的

    雪夜,寂静的校园内有一位穿着单衣的少女独自徘徊,刺骨的寒冷将她包裹,直到她成为一具尸体,继续控诉世间的冷漠。雪地上并没有留下行凶者的脚印,陈尸现场形同密室,案件以自杀告结。五年过去了,新一任学生会主席冯露葵开始私下调查此事,当事人虽竭力回避,却难免戳痛往日的伤疤。正当调查取得了一些进展之时,校园内却再次发生了雪地密室案……
  • 没有名字的身体

    没有名字的身体

    十三岁的少女,突遇生命中最为尴尬的一刻,在无地自容的羞愧中,她看见年轻的化学老师穿过油菜花开的校园小路向她走来。漫长的时光从这里开始…… 三十年后,她深爱的那个人因心脏病死去。她对自己说,现在可以老了,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乎她的年龄和容貌。自己也再没有忧虑,没有伤心,没有害怕和惊悸。 这是一个用感性的语言和更为感性的灵魂叙述的故事。在密集而带有压抑感的文字中,你会读懂女人的身体,读懂女人眼中和梦中的爱情。
  • 雨夜杀凶

    雨夜杀凶

    我见到顾潜鳞的时候是中午十一点。警察局外正下着倾盆大雨,顾潜鳞坐在他那间刑侦队大队长的办公室里,探员林东站在他的面前。我叫卓曦同,是一个侦探推理小说作家。顾潜鳞是我在一次偶然遭遇的案件中相识的,之后便成了不错的朋友,而顾潜鳞也经常邀请我参与他的探案工作。就在上个月,我写了一篇关于他侦破一起杀人案件的小说,拿到稿费之后便约好请他吃饭,而时间就定在今天中午,所以即使是最讨厌的大雨天,我依然准时来到顾潜鳞的办公室。
  • 江南往事(中国好小说)

    江南往事(中国好小说)

    江南往事把目光放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江南水乡,一个知识青年时隔六年因为同一个缘由两次“逃”到双泾这个美丽的江南小村,而与少女小娟的三次邂逅却是完全的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本来该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却在经济转型期乡村民众浮躁不安的情绪里演变成一场命运的戏弄,而最终心绪平静之后,还是回到了割牛草时最初的欢喜。
热门推荐
  • 许颠君石函记

    许颠君石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萼与三叶

    花萼与三叶

    《花萼与三叶》是叶圣陶的三个子女(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在读书时期所做的文学习作,经叶圣陶指导修改后结集。《花萼》是三人的散文集,著名学者宋云彬为他们作序。《三叶》是小说集,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为他们作序。文章作于20世纪40年代,带有显著的民国时期的行文习惯,但是今天读来却感觉活泼生动,趣味盎然,繁简得当。而且三人当时年龄和学习阶段各不相同,因此文章所展现的故事内容风格也各有特色。因此这两本书作为当代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对于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应有裨益。此外,通过本书,我们还可以看出叶圣陶的教育方法和叶家的家风,这一点对于当下社会,也颇有借鉴意义。
  • 人性的弱点全集

    人性的弱点全集

    《人性的弱点》通过对人类心理特点的探索和分析,揭示了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书中讲到做人要平和、真诚,沟通的成功在于尽量避免争辩,最常见的情况是在争辩中取得了胜利却失去了成功的机会。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新思想、新概念、新目标,开创出更美好的生活。如何与人相处,已成为现代社会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技能。深谙此道的人在各种场合都能左右逢源。要想在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好感,与人相处愉快,只要掌握一些规则就不难办到。
  • 侬本娇娥之妖君情深

    侬本娇娥之妖君情深

    林菲菲化身小和尚将俊美绝伦的出家皇子拐下山。滚滚红尘,大千世界!还有娇娥在侧!我的皇子啊!你还死抱着那些清规戒律做什么?赶紧随小娘子还俗去吧……
  • 某综漫的次元召唤

    某综漫的次元召唤

    身为穿越者来到二次元,孤单一人怎么能行?五河千光:这就是你光让我召唤妹子的理由?九喇叭:小鬼!我是男的!西内!皮卡丘:皮卡皮卡!(我也是男的!)五河千阴:我只能召唤武器。乌尔奇奥拉:大人,我还是个生物。面对成万上亿的敌人,他胸有成竹,只见他大喊一声“我五河千光从来不1人打架!不信你们看”...........“嗯?其他人嘞?”世界顺序:约会大作战(进行中)——魔法禁书目录(预备)————————————————————本作者可能会太监,更新原则:不动则已,动若雷霆。所以你们懂的。书友群:984402800,欢迎大家的参与!
  • 逆子

    逆子

    一年一度的槐花又开了,把整个槐花巷都浸泡在一种淡淡的芬芳里。对金宝来说这是一种记忆,是一种童年的印象,他想假如他是梵高的话,他一定可以描绘出旁人根本无法感受的那种槐树开花的画面,那种白得铺天盖地,白得让人泪流满面的画面。金宝生命最初的记忆碎片几乎都与槐花巷有关。槐花巷不是很长,两边的老墙远远看是青灰色的。老墙的下半部比较潮湿,满是青苔,有很浓很浓的潮湿气息,尤其是在阴雨的天气里,那些青苔蔓延得很厉害,有时候会蔓延到那些住户的窗台上,把那种潮湿的气息往人家的屋里送,让一些有哮喘的老人咳嗽不已。
  • 天命制符师

    天命制符师

    漫漫仙途,天命在我。这里有最爽的修炼,最真实的感情,最热血的战斗,收获最阳光的心情,绝不套路,请看一代符尊制霸这不一样的仙路。
  • 盛宠邪妃:废材要逆天

    盛宠邪妃:废材要逆天

    她,现代神域集团的王牌特工,潜伏岛国夺取续命至宝挂掉……再次睁眼,她竟成了金阳城花痴草包第一废物……集野蛮,粗鲁,花痴,丑陋于一身……他,腹黑高冷,身份尊贵的元朝皇子,年轻一代的最强王者……第一次碰面:他的灵兽追她,咬她……第二次碰面:她抱着他的大腿求他抢救她……第三次碰面:她正在被人追杀……
  •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将研读《道德经》作为必修功课。《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为“道经”与“德经”两大部分。《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而论述精辟,其中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现实自然、社会、国家、民生等众多方面。大致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本书《道德经》原文遵照中华书局发行的通行版本,每一章以原文开头,之后有“注释”和“译文”两个板块,对字词的注释简明扼要,对原文的翻译精妙准确,同时融入通俗易懂的解读思想。另外,本书除了常有的字词注释和译文之外,还加入了“河上公”对道德经的注解,希望这位黄老学派的集大成者的见解,能为读者们抛砖引玉,以其为伴为镜,协助自我来更好地阅读并理解《道德经》的主旨思想。
  • 给我蓝buff

    给我蓝buff

    今年新款带入性竞技游戏大火!带上游戏手镯,让你深入其境!未见其人,先定起身。他勾起唇角,“你是,我的了。”··············游戏中··········他:你愿护我,我愿将身交给你。她:你若信我,保你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