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200000011

第11章 法兵家(下)(2)

孙膑重视“缭适计险”(《孙膑兵法·威王问》)。“缭”通“料”,“适”通“敌”。料敌,就是分析敌情。计险,就是观察地形的险易。指挥作战,如果不熟悉地形,不善于利用地形,就要打败仗。在《孙膑兵法·地葆》篇 中,孙膑从军事地形学上论述了各种地形的优劣。孙膑就地形的一般状况作了规定:向阳的地方为表,幽暗低洼的地方为里,大道为纲,小道为纪。孙膑认为,掌握了大小道路的分布情况和有利地形,布阵作战就不会迷惑。孙膑所处的时代,作战形式主要是车战和步骑战,因而战场区域一般都选择在平原旷野和丘陵起伏地带。因此,孙膑着重论述了平原旷野和丘陵地带作战时如何趋利避害的问题。孙膑说:平整广阔的向阳之地,生长百谷百草,两旁高中间低以及起伏错杂之地,可通往来,但不便于兵车回旋,则称之为半死之地。行军作战占据向阳的有利地形,则是最为重要和宝贵的。注意观察风的方向和顺逆,这对作战的胜负有很大关系,也不能忘记。要远离绝水而扎营;更不要面对山陵安寨;若营舍于激流下游则会给敌人造成攻击的有利条件而我方防守困难;处于极为不利的地形之中就有被消灭的危险;若面对树林营舍则会妨碍视线,且易被敌人火攻。所以,对于以上所提的绝水、迎陵、逆溜、居杀地、迎众树五者均应远离而避开。孙膑将山分成“生山”和“死山”,将水分成“生水”和“死水”。位于列陈北面东西走向的山,是有利的生山;位于列陈西面南北走向的山,是不利的死山。向东流的水是有利的生水,向北流的河水是不利的死水。死山死水均应避开。山、陵、阜、陈丘、林平地五种地形对作战有利的形势优劣比较:“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林平地。”(《孙膑兵法·地葆》)有五种草地:草木茂盛能掩蔽部队的地形;荆棘丛生能阻碍敌人前进的地形;草木粗壮似篱笆能给敌人造成一些行进困难的地形;茅草较高不便于敌人行动的地形;野草较低对敌人行动影响不大的地形。这五种草地作为能掩护我军而阻碍敌军行动的地形优劣比较:依次是前者较比后者为有利。五种颜色的土壤优劣比较是:“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孙膑兵法·地葆》)五种可招致作战失败的地形:山涧、河川、沼泽、盐碱地(原文仅有四种招致失败的地形)。五种可招致覆军杀将的地形是:四周高中间低众水所归的“天井”;三面环山易进难出的“天宛”;草木茂盛如罗网的“天离”;两侧陡峭中间狭窄且坎坷不平的“天隙”;地形低洼道路泥泞的“天柖”。这五种地形称作“五墓”,是极为不利的杀地,军队不能在这五种地形上驻扎或停留。

孙膑所说的“必攻不守”,就是以进攻为主,攻其不备。孙膑与齐国将领田忌讨论用兵作战的问题时,田忌问孙膑:赏、罚、权、势、谋、诈,是不是用兵作战要紧的问题?孙膑回答说:这些都是有利于战争胜利的问题,但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必攻不守”。因为攻坚则瑕者亦坚,乘瑕则坚者亦瑕。这也就是孙膑批亢捣虚、避实击虚的作战指导思想。

(2)便势利地,居生击死。

《吕氏春秋·慎势》:“孙膑贵势。”孙膑十分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作战态势。在《孙膑兵法》中,讲到“势”的地方,专门有一篇叫做《势备》,着重论述了“势”。孙膑朴素地意识到了“势”可以创造。为了创造有利的作战态势,孙膑提出了许多具体办法:料敌计险;分散和牵制敌人的兵力;根据不同的地形部署兵力;对势均力敌、顽抗坚守之敌,则迷惑敌人,分散敌人兵力,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攻击它;对于凭固坚守之敌,要攻其所必救,使敌人离开险要地形和工事,揣度其行动意图,设伏诱敌,乘敌人正在移动时予以打击;对于多而凶猛之敌,要增设壁垒,广设旗帜,严明法令,约束士卒,避敌锐气,调动敌人,疲惫敌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并作持久打算;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以“让威”来转化我方之劣势;我强敌弱、我众敌寡时,以“赞师”发挥我方之优势;势均力敌时,要“营而离之,并卒而击之”(《孙膑兵法·威王问》),打破敌我之间的均势;等等。“造势”这一军事原则,在《孙子兵法》中已经提出,并作了精辟的论列。然而,孙膑从“生”、“死”的变化原理出发提出一系列造势的具体办法,却又创造性地发挥了孙武的思想。可见,“孙膑贵势”的说法是很透辟的。

孙膑既贵势,又强调“利地”。“利地”的原则是:“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孙膑兵法·八阵》)孙膑确定了不同地形上的用兵原则:地形平坦时多用战车兵,地形险要时多用骑兵,地形狭窄时多用弩兵。孙膑指出:春夏之季不要从高处到低处去安营下寨,秋冬季节则不要到高地去驻扎安营。驻军或列阵,不要让山陵位于自己的右前方,而右后方要有山陵高地,左前方则不宜有高地环绕。

(3)阵、势、变、权,制胜之道。

《孙膑兵法·势备》:“凡兵之道 四:曰陈,曰执,曰变,曰权。察 此四者,所以破强适,取孟将也。”“陈”通“阵”,“执”通“势”,“适”通“敌”,“孟”通“猛”。《势备》通篇以比喻的手法,分别以剑、弓弩、舟车、长兵来论述作战指挥时阵、势、变、权四者的重要性,寓意十分深刻。其中以舟车的机动运行喻指战法多变的内容,因残缺过甚,难以窥其原貌。

黄帝制作的宝剑,可以比喻军阵。为什么说可以用宝剑来比喻军阵呢?孙膑指出:因为宝剑不分早晚都要佩带在身上,但不一定时刻都用它。军阵也是这样,经常的布阵训练战斗演习,但不一定是天天交兵打仗,但需要常备不懈,所以可以用宝剑来比喻军阵。针对平时演练和作战布阵“后重而前轻”(《孙膑兵法·兵情》)的弱点,孙膑提出了“有锋有后”(《孙膑兵法·势备》)的原则,即要有勇猛的前锋和坚强的后卫。他认为,宝剑如没有锋利的刃,即使像孟贲那样勇猛的人,也不敢用它去杀敌;军队如没有精锐的前锋,又没有孟贲那样勇猛,还硬要带兵去向敌人发动进攻,这样的人是最不懂得用兵的道理的人。宝剑如没有把柄,即使再巧的人也无法拿它来(击刺敌人)。军队如果没有后卫,又不是巧士,还硬要向敌人冲击,这样的人也是不懂得用兵实质的人。“故有锋有后,相信不动,适(敌)人必走。”(《孙膑兵法·势备》)孙膑“有锋有后”的布阵原则,较之孙武“兵无选锋(前锋),曰北”(《孙子兵法·地形》),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为什么可以用弓弩来比喻兵势呢?孙膑指出:箭在肩膀和胸前发射出去,却可以在百步之外杀伤敌人,而敌人还不知道从哪里射过来的,所以说弓弩好比兵势。

为什么说可以用长柄兵器比喻作战指挥的主动权呢?孙膑认为,(因为长柄兵器使用起来很便利,不用变换自己的位置,却可以向距离比较远一点的敌人去进行攻击)直刺敌人的头颅和肩胸,所以说长柄兵器好比作战指挥的主动权。掌握主动权的,白天多布设军旗,夜晚则多击战鼓,这是巧妙指挥战斗使敌人虚实难辨的措施,便于迷惑调动敌人。

孙膑总结道:掌握了这四项原则的根本道理,指挥作战就会成功,将帅的好声誉也随之扬名在外。

以上内容,“充分反映出孙膑在军事上重视常备不懈和战争准备,保证立于不败之地的积极思想。”(刘心健《孙膑兵法新编注译》第55页)

(4)激气、厉气、延气,重视精神因素。

孙膑列举了激气、厉气、利气、断气、延气五事,反复强调激励士气、鼓舞斗志的重要性。孙膑说:士卒没有锐气行动就迟缓,行动迟缓就会贻误战机,贻误战机就会失利。孙膑还说:军队没有压倒敌人的气势就会临阵恐惧,临阵恐惧就不能战胜敌人。

孙膑主张在五种情况下激励士气,鼓舞斗志。在集合民众、编组军队的时候,一定要深入动员,激发士气。在连续行军、到达目的地时,一定要整饬队伍、检查武器装备,消除士卒疲劳、增强锐气。在兵临边境、接近敌人的时候,一定要鼓舞斗志,树立并增强具有压倒敌人的气慨。在与敌人约期交战的时日确定以后,既要使士卒有决一死战的气慨,又要严密封锁作战策略消息,避免泄露行动秘密。在临战之时,一定要做好各项战斗准备,使部队保持持久的高昂士气。“激气”的做法:(加强思想动员,讲明作战的原因、目的、意义及策略),申明军纪,约束三军。“利气”的做法:将军及时下达命令(整饬队伍,检查武器装备,介绍地形、分析敌情,估计并随时准备突然发生情况和应采取的应变措施)。“厉气”的做法:将帅短衣束服,亲临行伍中,与士卒同甘苦,言传身教,以鼓舞士卒的斗志。“断气”的做法:将军下令,令全军每人都携带三日的军粮,下定决心为保家卫国而英勇战斗,并封锁军事消息,不要派国使前来,也不派遣使者前往,避免外来因素干扰士卒的死战锐气。“延气”的做法:将领召集警卫、勤杂、管理人员等,告诉他们:提高饮食供应标准不得有误(各种装备分配、部署以及相互通送消息等都一一安排妥当,)保证部队持续不断的高昂士气。

(5)灵活用兵,战术多变。

寡能否击众?少能否胜众?孙膑在同齐威王、田忌的问对中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寡可以击众,弱可以胜强,并提出了许多以寡击众、以弱胜强的战法。

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战法是“让威”(《孙膑兵法·威王问》),即避敌锐气,后发制人。必须妥善部署掩护兵力,使主力部队能够顺利的转移、撤退。具体做法是执长兵器的士卒在前,持短兵器的士卒在侧后,配备上机动的弩机手以救援危急。主力隐蔽好不要暴露,等敌军的锐气一过再发起反击。

以一击十的战法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与多而凶猛之敌交战时,必须增高壁垒,广设旗帜,严明法令,约束士卒。避敌锐气使敌骄傲,调动敌人使其疲惫。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作持久打算。

我强敌弱,我众敌寡,就用“赞师”的办法,即以强示弱诱敌出战。具体做法是:“毁卒乱行,以顺其志,则必战矣。”(《孙膑兵法·威王问》)

敌我两军势力相当,又突然相遇对峙,双方的将领也彼此可以看到对方,阵势都很坚固,谁也不敢先采取行动,应该怎么办?孙膑认为,可以先用少量部队由地位低下而勇敢的带领去佯攻试探敌阵,但接战时只许佯败而不准贪图求胜。在主力部队隐蔽地布好阵势,待敌军分出兵力追击我那佯攻退败的部队时,再迅猛地去袭击敌人的侧翼,就可获得大胜利。

敌我双方都出动,不知兵力谁多谁少,应该怎样指挥?孙膑指出:这种情况,军事上叫“险成”。敌人准备正面出击,我军则宜分成三阵,以一阵迎敌,以另两阵配合为援呼应,可以止则停止,可以转移则转移,不要贪胜。

怎样攻击穷寇?孙膑认为,不要过于紧逼,等对方寻求生路的时候才设法消灭它。

攻击势均力敌的敌人怎么办?孙膑指出:要首先设法迷惑敌人,使其分散兵力,我军再集中兵力分别消灭它。但不能让敌方知道我们的意图。如果敌人兵力不分散,我方则应避其锐气,按兵不动,不要去袭击敌人的疑兵。

摆开阵势而又不与敌交战时怎么办?孙膑指出:据守险隘,增高壁垒,按兵不动,加强戒备,不要为敌人的诱惑和激怒而轻举妄动。

锥行阵怎么用?用锥行阵去冲破敌人的坚固阵地。雁行阵怎么用?用雁行阵去袭击敌人的侧翼。精选出来的有力士卒怎么用?用精选出来的有力士卒去突破敌阵,擒杀敌将。善射的弩机手怎么用?善射的弩机手用于激烈持久的战斗。一般的士卒怎么用?一般士卒用来配合行动以保证胜利。

随时即有与敌人遭遇而展开野战的紧急情况下,应怎样指挥作战呢?孙膑结合马陵之战这一具体战例阐述了仓促应战的指挥方法。孙膑说:布置蒺藜以阻碍敌人前进,可当作沟堑和护城河来用。战车可以当作城墙、壁垒来用。大盾牌可以当作俾堄来用。部署执矛、戈的长兵,用来救援危急的地方。部署鏦兵用来辅住长兵。部署持刀、剑一类兵器的士卒去切断敌人的归路,截击疲惫不堪的敌人。部署弩机手,灵活机动地射击敌人。三面设伏,一面断后,留出中间的空当,是让敌人进入我四面包围的死地,以便全歼。部署完毕,再制定具体打法。兵制上讲:将弩机手部署在蒺藜后面,按要求发射。垒上的弩机手和戟兵,配备上各占一半。兵法上说:等派出去的间谍回来报告了敌人行动的确实情况后,再采取行动。······在离阵五里远的敌军方向设置观察哨,以便及时侦察敌情。观察哨在高处的,要重视低处的敌情;观察哨在低处的,要注意高处的敌情。联络信号是夜间以鼓声报警,白天用挥旗传 送信号。

如何运用八阵与敌交战呢?孙膑指出:要根据地形的有利条件选用相应的八阵措施。布阵时要把兵力分成三部分。每一阵方都要有先锋队,每一先锋队后要紧跟上机动灵活的后续部队以备接应。大家都要听从命令后才行动。交战时直接与敌人交锋的兵力用三分之一,机动兵力为三分之二。那三分之一的兵力去突破敌阵,那三分之二的兵力则用去聚歼敌人。敌人战斗力弱而阵势混乱的,先用精选的士卒作为突击队去突破敌阵。敌人战斗力强而且阵势严整,就先用战斗力弱的部队去引诱敌人,以分散其兵力。战车和骑兵参加作战,也要分为三部分,分别部署在左翼、右翼和后面。地形平坦时要多用战车,地形险要时要多用骑兵,地形狭窄要多用弩兵。无论地形平易或险要,都需要判断清楚哪是生地、哪是死地,要占据生地去攻击陷于死地的敌人。

(6)骑战。

战国时期的战场上,出现了诸兵种骋驰的壮观场面。那时候,不但有徒兵、车兵,而且还有大量的骑兵和弩兵。骑战,成了战国时期重要的作战形式之一。因此,骑战引起了孙膑的重视。《孙膑兵法·八阵》:“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险则多其骑”。

孙膑通过认真总结,认为骑战有十利。他指出:“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敌虚背;三曰追散乱击;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一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津关,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猝)击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骑兵能离能分,能散能集,出入无间,机动性很强。所以,孙膑又称骑兵为“离合之兵”(《通典》卷149,兵二)。

尉缭

尉缭,战国中、后期的一位杰出军事学家。他的身世,史籍记载不详。尉缭约生于公元前320年左右,卒于公元前230年左右,可能活了九十多岁。尉缭在不满二十岁时就与梁惠王答对,对魏“国中之制弊”(《尉缭子·制谈》)、“国内空,日以削”(《史记·商君列传》)的原因作总结性分析,提出了富国强兵之策,阐述了卓越的军事见解。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进入暮年的尉缭入秦,当上了秦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国尉(详见徐勇《尉缭子浅说·总论》,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2月版)。

同类推荐
  • 一抹残阳映青山

    一抹残阳映青山

    在烽火岁月中,一个富家子弟,在国难当头之时,决定投身于抗战救国的洪流中去,无论是在青山绿水的千年羊城,还是在龙蛇混杂的十里洋场,他依靠着信念,勇气和才智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关口,挫败了敌人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功勋。
  •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世界经典攻坚战:滑铁卢战役,葛底斯堡战役 ,凡尔登战役,台儿庄会战,列宁格勒保卫战,等等的详尽描述。带你走回那段转乱的历史。
  • 谍战底牌

    谍战底牌

    黑暗势力围猎百年老店瑞升祥,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一个被迫加入军统的普通中国人,背负家仇国恨,毅然与侵略者斗智斗勇,演绎出一段步步惊心的故事......
  • 特种部队之铁血战士系统

    特种部队之铁血战士系统

    一个特种兵王还带上了一套铁血战士系统重生回到战乱年代。狩猎我本来就是天才。杀敌技巧是我天生就有。……。
  • 特工之王

    特工之王

    他风流儒雅,身边不乏美女相陪;他是身怀精武神功的猎王,常常杀人于无形;他与日本间谍王相斗,斗到了日本北海道;他与日本特工精英交手于泰姬陵,最终将日本特工打入十八层地狱。是他阻止了盖世太保射向斯大林的子弹,是他在斯大林格勒一枪打爆了德国狙击之王的头。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发生?是他暗中和谐了美苏绷得紧紧的弦。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我的城主夫君

    穿越之我的城主夫君

    “我娶你不过是为了折磨你。”“勾引,你也配?”清冷的她被卷入一场复仇阴谋,揭开仇恨下深藏的眷恋。“我等你,等你愿意。”“你只需记得,你是我百里炼的妻子。”开朗的她陷入莫名的夺城计划,沉溺谎言编制的温柔陷阱。是她先赢得复仇夫君,还是她先俘获腹黑夫君
  • 永安散文集

    永安散文集

    用文字描绘着生活,记录着生活的趣事、人情。本书分为风土人情,生活随笔,杂文三个部分。
  • 奉使安南水程

    奉使安南水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宽是最好的道别

    心宽是最好的道别

    生老病死人人不可避免,而每个人的心态却迥然不同:有人释然、平和,学会了放下和珍惜;有人却忧惧、不安,满怀怨愤和感伤。作为曾经历过病痛折磨、生死考验的人,衍阳法师感同身受,她从自己亲身经历的诸多临终关怀个案中,精心选取20个最具典型性的个案,以出家人的慈悲和大爱情怀告诫世人:只有在生时无惧、宽恕、感恩、珍惜、放下,才能在走时平静、安详、自在。因为,心宽是最好的道别!
  • 画心双重人格

    画心双重人格

    一次意外,她重生到自己的亲生的姐姐身上,从此她就跟她的亲姐姐共用一个身体。 但她与她姐姐的性格完全不同。她姐姐性格软弱,她性格活泼,两人虽然是双胞胎,但性格不同,或许是她从小经厉得太多了,但姐姐虽然被家人保护,但在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常常会被欺负。 妹妹虽然是鬼魂,小时在没阎王他们的保护下也会被欺负,但她一天比一天强大,最终保护好了自己。 但有一天发生了意外,让她重生到亲姐身上,她就成了护姐成魔 谁敢欺她姐姐,打。 谁敢负她姐姐,让他后悔来到这世上 但有一天,她们两个爱上了不同的人,但只有一个身边,她们会怎么处理呢?
  • 胖子别想跑

    胖子别想跑

    “胖子!放开那个女孩!”“你说放就放?那胖爷岂不是那么没有面子?”……“胖子!放开那株灵药!”“天下之宝,体胖者得之,此药与胖爷有缘!”……“胖子,你够了,这可是我祖传的神兵!”“这位兄弟,此兵并未刻有你的名字,怎能说是你的?现在他在胖爷手上,那她就是胖爷的!”……“我最恨胖子了!看到一个我要打死一个。”“别让我看到肥肉,老子恨肥肉!”“那个死贱的胖子,卑鄙无耻下流!那么不要脸!”……对于此,方小白只是憨厚一笑,脸皮算什么?能当灵石用么?几块钱一斤?灵石在手,天下我有!脸皮要厚,天下任我走!
  • 从实习世界之主开始

    从实习世界之主开始

    刚穿越就成为一个小小的土地,可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可怕了,有天庭,有地府,有神庭,有法庭,有道庭,有儒教,有墨家,有兵家,有阴阳教……这些势力强大的让他这个小小的土地颤抖,还有…是的你没看错,他这个土地就跟西游记世界中的土地一个地位!甚至还有所不如!
  • 高超推理的故事

    高超推理的故事

    探案故事是一种通俗文学体裁,主要描写刑事案件的调查和破案过程。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9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用故事激发孩子好学向上

    用故事激发孩子好学向上

    学习,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民族,意义都是重大的。儿童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尽早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本书采用“故事教育法”的方式,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发生的情况,把各种教育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通过一百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好学向上的习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渐入佳境。在故事里,孩子能够领略到学习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要让自己置身其中,就可以发现沿途的美好风景。
  • 精灵天王

    精灵天王

    少年重生神奇宝贝世界,成为卡洛斯地区小黄瓜的哥哥,一路高歌猛进,成长为精灵天王的故事。(开新书啦,《宝可梦世界的修仙者》,来看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