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500000012

第12章 提高个人魅力:女人的品味资本(2)

甚至有人认为,要是没有《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就不可能在1861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一个人,他所能体会到的自由的程度和对幸福的理解的深度,与他对于人性认识的广度与深度是成正比的。以此为出发点,他就会塑造出更有精神境界的成功观。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平常的时光转换成了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使人的情感更细腻,举止更优雅,气质更深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非读书是不能达到的。读书为人生带来了最美妙的时光,一个人当他沉浸于文学世界中时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非常爱读书,从书本上源源不断地流向他脑海里的新知识,使他看上去永远是那么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据记载,他总是在不停地看书,连吃饭时饭桌上也摊着一本书,他常会忘了喝茶吃烤面包,却不会忘记读书。他会让面前的烤羊腿、马铃薯冷掉,可对书本的热情却丝毫不会冷却。他外出散步时也总是手不释卷,要是独自出门,他便自言自语地吟诵;要是友人同行,他就大声朗读,读到动情处,同行的朋友无不动容。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放射出了最炫目的光芒,《西风颂》、《云》、《致云雀》等抒情诗堪称是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在英国,这样的“书虫”数不胜数。曾一度登上英格兰王位的简·格蕾女士,在年轻时,有一天坐在家中窗下沉迷地读着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美丽描述。她的父母亲都在花园里狩猎,猎狗的狂吠之声从开着的窗子里清晰地传进去。一位来访者十分惊异:简·格蕾女士竟然不参加他们的游戏!她却平静地说:“我认为,他们在花园里的快乐不过是我在柏拉图那里所获得的快乐的影子罢了。”

读书能补天然之不足,甚至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矫治身体上的某些疾患一样。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有位将军名叫吕蒙,自小为人家放牛,不通文字,因作战勇猛而受到破格提拔,却经常被同僚讥笑。后在国君孙权的劝说督促下,用心苦读,终于成为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清代咸丰年间的山东巡抚张曜(1832—1891),幼年失学,年轻时日夜在赌场中混生活,闲来无事练就一身好武艺,后因参加镇压反军有功,被僧格林沁保奏做了知县,授予五品顶带。张曜乃一介武夫,认字不多,所以一切公文全由夫人处理。他任河南布政使时,被监察御史刘楠弹劾“目不识丁”,难理一省民政财务,遂由文改武,调派为南阳镇总兵。那时,“文改武”是很丢面子的事。张曜愤愤之余,知耻后勇,拜夫人为师,像蒙童那样志于向学,发愤读书,并刻“目不识丁”四字印章一枚,随身佩带以自警。后来,当年奏劾他“目不识丁”的刘楠也被劾罢职,回河南老家,百无聊赖。此时的张曜不计前嫌,“贻以千金”,且年年如此。每次给刘楠的信上都要盖上“目不识丁”的印章,以感念刘楠的栽成之德。长期的手不释卷,使得张曜的文学修养比起以往来已是不可同日而语,这足以使他对往日的官场纠葛以阔大胸襟坦然处之,后张曜转任山东巡抚,办了不少好事,如治理黄河水害,整修河堤,兴办水利,修筑道路,开设机械厂局等,凡是有益于官民的事他都尽力去办,在山东留下了较好的口碑。由一个无赖赌徒到颇有政绩的封疆大吏,在这一转变中读书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由于偶然的机遇或出于必然的选择,人们踏上了不同的人生旅程。有时,一本书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个人生。

据说《天路历程》的作者、英国作家班扬平生只熟读一本书:《圣经》。而正是这本书影响了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天路历程》是17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以寓言的形式反映了英国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情况,讽刺贵族阶级的荒淫和贪婪,同时也宣扬了作者的清教徒信仰,由此可见《圣经》对他的影响之大。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戏剧家弗朗索瓦·萨冈,曾满怀感激之情地回顾加缪的《反抗的人》一书对她的影响。在14岁时,萨冈亲眼目睹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女孩的夭亡,她无法原谅上帝竟允许这件事的发生,因而不再信仰上帝,陷入可怕的精神危机之中。恰在这时,她读到了加缪的《反抗的人》,由此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尽管没有上帝了,但是还有“人”,你不用信仰上帝,却必须信仰你自己,相信人类的天性,相信人类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她热切地走进这个崭新的精神世界,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信仰。她由此意识到文学的神圣意义与崇高使命,并在日后坚定地选择了文学创作之路,决心以此帮助那些在人生之旅中迷惘、焦虑的人们,帮助他们飞越精神的荒原与樊篱。古今中外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当代许多成功女人在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时,也常常将人生一些最真诚、最辉煌的瞬间与一本或几本好书联结在一起。一本好书能够给予一个人最初的人生启蒙甚至终生的影响,这有多么神奇!

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杰出人物往往以寻求真知为己任,常常沉迷于书海中乐而忘返。

孙中山先生一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不仅好读书,而且好问,遂有“通天晓”之名。

1920年毛泽东在上海,他的居室中堆满书刊,每日回家便埋头读书看报,在他周围的一批湖南青年都称他为“毛夫子”。

鲁迅年轻时发愤求学,潜心苦读,他购书数千卷,日夜攻读,学识日长,几乎达到“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的博学程度。他常常以烧饼充饥,辣椒御寒,节衣缩食省钱购书。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而获得的勋章,鲁迅也都拿去换书,从不保留。

你还可以从文学的镜子里重新认识你自己。文学的核心是人学,是对人和人性的悉心认识和真切体认。而自人类顿悟自己存在的那一天起,“我是谁”便一直是困惑人类自身的斯芬克斯之谜。数千年前,希腊人为此把“认识你自己”作为神谕,镌刻在庄严、神秘的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墙上。古今中外文学家们的皇皇巨著,都可以视作对于这一问题的苦心孤诣的思索与描述。图腾文学(包括古代神话、传说等)、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派文学乃至后现代文学,都是随着人们人学观的渐进认识而渐次发生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认为,人是一个既有理智的头脑又有人的本能欲念的思想探险家,人类“从古到今没有停止过思想,最早他的思想体现在木制或石制的小偶像里,后来又体现在方尖碑的象形文字里、黏土卷轴和纸莎草纸上。现在,他在书本里的思想,在封底和封面之间”。人总是在不间断地思想、探索,而书籍这种思想成果形式则会有助于人类战胜命运,并在战胜命运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自身。

诚如人类对自身的探索永远没有穷尽,文学对于人性的思索与探求也就永远不可能终止。一个人,他所能体会到的自由的程度和对幸福的理解的深度,与他对于人性认识的广度与深度是成正比的。以此为出发点,他就会塑造出更有精神境界的成功观。广泛阅读色彩斑斓的文学画卷,无疑是我们体察人性、认识自身,追求辉煌的一条捷径。

7.奥黛丽·赫本:永远不朽的品味女人

她代表着优雅,是上帝派来世俗人间的天使,是美貌与爱心兼得的精灵,是滑行飘逸的梦,是世界电影史上永恒纯真如一的洛神!她的降临和盛开显然是一场人类世界的奇迹!

这位集清纯、高雅、美丽等诸多优良品质于一身的女性,能把女皇的高贵和少女的淘气完美糅合在一起,就像一颗精美切割的钻石一样闪闪发光,又像夜空里璀璨熠熠的星辰,是那么可望而遥不可及,她的光芒使明月也黯然失色,令世人徒余羡慕,她所塑造的银幕形象至今依然没有哪一个人可以望其项背!因此她那明亮清澈的大眼睛以及清新脱俗的古典气质,一直被全球的无数影迷深情地眷恋着!

她五次得到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同时还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号称“好莱坞的常青树”。

为褒奖她对世界电影表演艺术的卓著贡献,法国政府于1987年授予她法国最高荣誉——骑士荣誉勋章。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诞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家庭,可她的父母却不能给她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6岁时父母离婚,随后,德国军队悍然侵占荷兰,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骨肉兄弟被纳粹士兵残忍地俘虏到集中营,直到最后,被她视为生活依靠的叔叔和表兄弟接连被纳粹生生处死,赫本才只好竭力挣扎着自找生路。

奥黛丽·赫本从小酷爱芭蕾舞,时常梦想着未来有一天自己成为一名脱颖而出的芭蕾舞演员。结果,10岁时,她顺利考上玛丽诺·兰巴德芭蕾舞学校。因为她孜孜不倦地勤学苦练,不久就练就了一身绝好超群的舞艺。随着二战隆隆炮声的此起彼伏,奥黛丽·赫本一天天快速成长,而且舞姿越来越优美迷人。

舞蹈为奥黛丽·赫本提供了一个宣泄内心情绪的有效途径,一种展现完美的方法,由于对舞蹈的深深痴迷和钟爱,她在当时无情残暴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然而,残酷的战争在赫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害,长年的营养缺乏,导致她身体严重虚弱,她只能忍痛割爱,放弃了自己全身心投入的芭蕾舞事业。

可是,赫本原本就不想离开自己迷恋着的舞台,不知不觉中,她感到自己的生命跟舞台今生今世注定有缘。因此,她毅然选择做时装模特儿和歌舞女郎,且想方设法在一些短剧中担任不用对白的哑角。

1951年,奥黛丽·赫本涉足影坛,参与《野燕麦》、《少妇的故事》、《天堂里的笑声》等七部影片的拍摄。虽然在这些影片中,她担当的只是配角,可她那活跃开朗的性格和清纯脱俗的美貌马上引起了影坛的震撼。

同类推荐
  • 人生博弈密码

    人生博弈密码

    人生处处有博弈,世事如棋局,唯善弈者,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成为自己人生航船的掌舵者。人生本就是一盘棋,在我们出生的时候,这盘棋就已经摆好了。我们应该慎重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棋,因为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如果一着不慎,就可能影响自己的一生。
  • 打造心态(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打造心态(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王阳明:向内心光明致敬

    王阳明:向内心光明致敬

    作者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其间穿插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
  • 卡耐基成功创富之道

    卡耐基成功创富之道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致富,这是因为成功与致富意味和代表着众多美好的事物。成功能使你获得别人的赞美,赢得社会的认同;成功还能为你身边所有的人做更多的事情。致富则会给你带来个人的发展;致富还可以让你免于许多烦恼、恐惧、挫折和失败,使你找回自信,重塑自我。
  • 别为小事沮丧

    别为小事沮丧

    本书提供了治疗沮丧的方法,书中汇编的每一则故事,都是平凡生活中常见的小事。
热门推荐
  • 论异界天降沙雕

    论异界天降沙雕

    某日,华夏的某优秀高中生蹦极时,蹦歪了……然后另一世界,某魔尊:看!天上掉下了啥,至宝吗某天帝:此物的命运吾竟看不懂然而侯家的人只想说:只是个沙雕而已……侯败北:老子不是沙雕!!系统:宿主请不要说谎话,影响道心侯败北:我屮
  • Pincher Martin
  • 国初群雄事略

    国初群雄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奶爸无敌之魔教教主

    奶爸无敌之魔教教主

    重生回到二十年前的魔教教主杨恒,为了女儿,原本已生退隐江湖之意!但这嗜血的江湖却逼着他只能重拾魔刀,踏着尸山血海,在三界重掀滔天魔焰……“为何前世与今生,我都只能成魔?!”“那谁才是神?!”“是在这幕后操控一切的天命吗?”PS1:虽然父爱如山,但本书不是奶爸甜文!PS2:有多温馨!就有多血腥!!Q群:733310899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拜托BOSS别追我

    拜托BOSS别追我

    这男人嗜血的妖孽,这女人该死的甜美!A国女性最想嫁的钻石单身——季寒,奈何就是看上了自家的小奶猫。从此,除了宠就只有宠宠宠!游小艺最爱吃的巧克力被他收购,最喜欢的偶像被他签走,还被逼承认他比idol帅一亿亿倍!“季总,今天有人送游小姐玫瑰。”“扔掉。”第二天,某赶着上班的小助理被一架直升飞机劫持上天,落到漫天火红的玫瑰花海。季寒穿着白衬衫,捧着玫瑰,倾倒众生的脸微红,把花塞进了游小艺怀中,“女人,你这辈子只能收我的花。”游小艺:“呃......BOSS大人,今天你好像有会要开。”【本文小甜饼,又小又甜,沙雕剧,满足日常所需糖分!】
  • 凰驭天下

    凰驭天下

    身在皇家的她自小见惯了人情世故,本不想卷入尘世的纷扰,奈何国君无能,奸臣当道,她挥兵长驱惩恶扬善,但面对爱情,却一夜白头,心已死,情已逝,她退政而隐,终得长平称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衡水夜景

    衡水夜景

    夜游衡水湖,景色令人惊叹不已,衡水——是个好地方
  •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II) 地下室手记(英文版)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II) 地下室手记(英文版)

    Notes from Underground (also translated in English as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or Letters from the Underworld while Notes from Underground is the most literal translation) is a short novel by Fyodor Dostoevsky, who is a Russian novelist, short story writer, essayist, journalist and philosopher,published in 1864. It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the world's first existentialist novel. It presents itself as an excerpt from the rambling memoirs of a bitter, isolated, unnamed narrator (generally referred to by critics as the Underground Man) who is a retired civil servant living in St. Petersburg. The novel includes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story is told in monologue form, or the underground man's diary, and attacks emerging Western philosophy, especially Nikolay Chernyshevsky's What Is to Be Done?
  • 帝妃策·传奇不灭

    帝妃策·传奇不灭

    十二岁那年,世玛第一眼就看到了她,她的第一次露面就惊艳了他。召她来东宫,她却让他以天朝皇太子之尊等了三天,因她要去为那瀛国世子包扎伤口。他没有等她三天,他等了她十三年。多年后重逢,天州汉土,瀛渊海岛,将它们隔断的不只一道海峡,更有百年恩怨,波涛汹涌。他的名字是天朝,守土开疆,拓世天下;他的名字是瀛国,不甘人下,独立争霸。而她只是少女飞雨,却亦能成为坚韧的火翼蝴蝶,飞渡过海,剑悬天端。三千锦瑟,四顾吟鞭。徒手探星阙,明月湛海边。谁忆华年?